第249章 北安交给你
赵丹不愿意搞快运,更多的是改变太大,各方面条件不具备。
一个是她主观上不愿意放弃已经成功的模式,另起炉灶有失败的风险。
二一个是,她这边没有驻在车队。
沈阳刘虎搞快运,哈尔滨车队抽调了50台东风驻在沈阳,作为快运的基础运力。
而长春呢?
是没有车队的。
这倒不是龚连山不支持她,而是暂时没有车辆可派出。
他得保障哈尔滨当地的运力。
赵丹不愿意仿照沈阳模式,龚连山没有强求。
缓一缓也好。
在工地轰隆的机器轰鸣声中,时间进入了七月份。
大楼的地基已经完成。
如今开始了地上部分的施工。
在老周的调配下,万荣筹集资金,先结清了北安工行的贷款。
对于这么讲信誉,盈利能力又强,前景又好的企业,工行是不会放弃的。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扩大对万荣的贷款规模。
当然,这后面的实际情况是,龚连山做了很多的工作。
贷款增加到了1000万元。
这笔钱是龚连山急需的。
万荣货运发展到今天,已经增加了100辆东风车,三栋办公楼正在建设当中。
这一些都是钱!
不仅如此,长春和沈阳需要车队,需要成为分公司。
可这都需要钱。
虽然1000万还不够,可这已经是龚连山现阶段的资金天花板了。
贷款一下,龚连山就让沈金凤整顿北安公司。
该精简精简,该转移转移。
很多不想离开北安的,就重新安排岗位。
想跟着公司搬去哈尔滨的就做搬迁准备。
总得来说,要跟着走的人不多,拢共也就十几个,还大多是年轻人。
这些人陆续的到了哈尔滨,被安排进了各个部门。
有了这批人的加盟,哈尔滨公司更兴旺了。
龚连山再次跟小胖去了电话,询问他有没有回北安发展的想法。
小胖却笑着说:“连山,我已经在黑河扎根了,不想回去了。”
对于这个回答,龚连山也只是打着哈哈。
“行,你们分部需要公司提供啥支持吗?”
“不用,现在挺好。”
沈金凤跟龚连山提到了刘淑霞。
去年刘淑霞回到北安公司,一直表现的比较稳定。
没有跳槽单干的心思。
沈金凤的意思是,能不能再次启用她。
龚连山犹豫了一阵,还是答应了。
“你跟她谈谈,想不想在公司干,如果她有其他打算,公司也不强留。”
按照龚连山以前的心性,他是不想给她机会的。
对于已经有了外心想要单干的人,龚连山很难给予信任。
可今年,经过王杰和刘虎的事,对他很是震动。
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和老板之间,脱离利益谈忠诚就是扯淡。
其实,刘淑霞在哈尔滨有单干的想法很正常。
谁都想有更好的发展。
当老板无法满足她的时候,是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想着其他出路。
这并没有错。
龚连山想通之后,返回了北安。
夫妻俩跟刘素霞进行了一次长谈。
刘淑霞其实还真是个家乡宝。
她还真是回乡结婚,想在北安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不想去外地发展了。
龚连山了解了她的真实想法后,问道:“公司以后的发展重心会转移到哈尔滨,北安这边只是个分公司,你有什么想法?”
“龚总,沈总,我其实早就想跟你们说了,我和我对象想要自己干!”
“哦?你们现在单干有资源吗?”
龚连山问的很实际。
在小县城做生意,要是没有资源支撑,很难发展起来
。
“我们也没想干多大,能混口饭吃就好。”
刘淑霞不是傻子。
自己为啥从哈尔滨调回北安,她心里能没数吗?
更何况,回到北安就被安排在了非业务部门,干的都是杂务。
她再想不明白就是傻子了。
因此,这一年来,她才一直和对象琢磨出路呢。
在一家企业,如果失去了老板的信任,还是尽快的离开为好,再混也混不出头的。
龚连山微微一笑。
“刘淑霞,你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跟着公司一起发展,到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老板这么一说,就触动了她的内心。
刘淑霞眼睛就红了。
沈金凤也有点难受。
刘淑霞毕竟是她旅社出来的员工,还在她的货运部干了很久。
要说一点感情没有是不可能的。
两个女人都有点悲伤。
搞得龚连山不知道该咋说了。
“你能不能别自己干了?”
“啥?”
刘淑霞抬头,瞪着红眼圈看着龚连山。
“就跟公司干吧,北安分公司交给你,咋样?”
“啊?”
刘淑霞没想到老板会这么说。
她提心吊胆的在公司混了一年,本以为总部转去哈尔滨,自己也会被扫地出门。
谁知道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
“龚,龚总……”
“你愿不愿意?”
龚连山直接问道。
刘淑霞转头看看沈金凤,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是重新获得信任的激动,也是放下心理负担后的发泄。
反正情绪有点复杂。
沈金凤赶紧抱住她,拍着她的后背,安慰。
龚连山愣了下,看看媳妇儿手忙脚乱,他一时无语。
反正后面把刘淑霞哄好了。
到此,刘淑霞才吐露心声,说她当初确实有出去单干的想法。
回来这一年,发现单干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尤其是看到公司一直在忙着贷款还贷,处理解决各种问题。
她是打了退堂鼓的。
可见公司要转移了,猜测自己没有出路,这才硬着头皮想着出去创业的。
如果老板还信任她,她就在公司好好干!
“行,那你就好好干吧,北安分公司你就担起来。这几天,让沈总带带你。”
沈金凤赶紧说道:“我带带你!其实,业务方面你也懂,只要把其他管理搞起来就行。”
“嗯。”
刘淑霞还挂着眼泪就破涕为笑了。
刘淑霞的感觉,龚连山前世经历过。
当你在一家企业工作,付出的不仅是劳动,可能还有自己的感情。
龚连山曾在一家广告公司里工作。
全心全意。
结果,生病之后,公司不但没有关心他,反而借口其他同事怕被疾病传染开除了他。
当时的龚连山离开公司的时候,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流眼泪。
心里有极度的委屈和不甘。
现在想想,刘淑霞可能也是这样吧。
她也很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