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挑选

命运的洪流中,每一个齿轮都在悄然转动,它们或快或慢,却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咬合到预定的位置,编织出人生的轨迹。

这日上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国子监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太平公主,这位大唐皇室中最为尊贵的公主之一,即将亲临此地,挑选她的伴读。这对于所有在场的竞争者而言,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场残酷的竞争。

朱小戒站在众多候选者之中,心中五味杂陈。他虽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刻意讨好任何人,只想静静做个道门中人。但父亲朱八戒的命令如同枷锁,让他不得不参与到这场选拔中来。环顾四周,只见其他竞争者或低头沉思,或窃窃私语,或故作镇定,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和梦想。

国子监中,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太平公主款步而来,她身着一袭织锦的华丽宫装,裙摆上绣着的金丝凤凰栩栩如生,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摆动。

她头上戴着璀璨的金饰,步摇轻晃,叮当作响。那精致的妆容更衬得她面容绝美,高贵的气质令人不敢直视。然而,她那弯弯的柳眉之下,一双美目却透着温婉与细腻,似是能洞察人心。

众人皆屏气凝神,垂首而立。太平公主的目光缓缓扫过,那目光犹如一道清泉,又似一缕春风,带着审视,带着期许。她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停留片刻,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中找到那个特别的存在,那个能读懂她心意,成为她知己之人。

朱小戒的心跳不禁加速,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但内心深处却难以抑制那份紧张与期待。他知道,这一刻,他必须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段经历。

太平公主逐一询问了候选者的姓名、家世、学识等情况,她的声音温和而清晰,让人如沐春风。当轮到朱小戒时,他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清晰地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和来历。

太平公主的目光在朱小戒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审视,又似乎在思考。然后,她微微一笑,问道:“朱小戒,你可知何为伴读?”

朱小戒略一思索,回答道:“伴读,不仅是陪伴读书,更是陪伴成长。我愿以我的学识、我的忠诚、我的热忱,陪伴公主左右。”

太平公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轻轻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份微妙的表情变化,却让朱小戒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

在国子监那场决定命运的选拔中,朱小戒原本平静的心湖被两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搅动,这两股力量便是李道清与张天成——两位同样来自司天台的年轻道士。他们不仅道学渊博,更兼修道术,浑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无疑是众多候选者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李道清,身着一袭素白道袍,面容清秀,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他精通奇门遁甲,对天文历法亦有独到见解,每当他开口,言语间总能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与广博的学识,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而张天成,则是另一番风貌。他身材魁梧,穿着深蓝色的道袍,显得沉稳而有力。张天成擅长符咒与炼丹,据说他曾多次协助司天台解决疑难杂症,深受师长们的器重。

这两位道士的出现,无疑给朱小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深知,要想在太平公主面前脱颖而出,就必须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与李道清和张天成相比,他似乎缺少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深厚的背景。

但朱小戒并未因此气馁。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同时,朱小戒关注李道清与张天成的特点。他发现,虽然这两位道士在学识和道术上各有千秋,但他们也有着各自的弱点和不足。李道清过于淡泊名利,有时显得过于超脱,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张天成则过于注重术法实践,忽略了理论的学习,导致在某些问题上缺乏深入的思考。总之他俩是道术的天才,生活的愚者。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朱小戒心中有了计较。他决定在选拔中,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更要展现出自己对实际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太平公主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赢得这次宝贵的机会。

当太平公主选完三个伴读,缓步来到朱小戒以及另外两位身着道袍的年轻人——李道清与张天成面前时,她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她目光温柔地扫过三人,心中暗自赞叹,这三位道门子弟,各有各的英俊与风采。

“你们三人,皆是我大唐的佼佼者,实属不易。”太平公主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她的话语中带着对三人的肯定与期待,“然而,我此行只再需一位伴读,你们之中,将只有一人随我入宫。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说说自己为何能胜任这个职位,让我听听你们的理由。”

面对太平公主的提问,三个年轻人瞬间紧张起来,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命运的竞争。李道清首先开口,他以一种淡然自若的态度,阐述了自己对道学的理解和对公主伴读的看法,言辞间透露出深厚的学识与修养。

紧接着,张天成也不甘示弱,他强调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对公主安全的保障,言辞恳切,让人感受到他的忠诚与决心。

最后,轮到朱小戒。他深吸一口气,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他缓缓开口:“公主殿下,我虽不及李兄学识渊博,也不如张兄实战经验丰富,但我有一颗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心。我相信,伴读不仅是陪伴公主读书,更是陪伴公主成长。我愿以我的忠诚、智慧与热忱,为公主分忧解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且,我擅长观察与分析,能在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这对于公主来说,或许是一份别样的助力,而且很多学问正因为我不懂,甚至比公主见识更差,我不仅要向老师学习,更要向公主请教。”

太平公主听着朱小戒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发现,朱小戒的眼神充分显现这位道士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与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品质,在宫廷中尤为难得。而且奉自己为师,难得有人有这份心思。

经过一番权衡,太平公主终于做出了决定。她微微一笑,宣布了最终的结果:“朱小戒,你的回答让我满意。我相信,你能成为我最好的伴读之一。至于李道清与张天成,你们同样优秀,但此次机会有限,希望你们能理解。未来,若有机会,我定会再次考虑你们。”

最终,当太平公主宣布她的选择时,朱小戒的心跳几乎停止。他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清晰地念出,那一刻,他知道,命运的齿轮终于转到了属于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