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鹊 作品
56. 山亭夏(四)
此刻,独属于两人的天平之上,李承冕率先放上一枚“燎阳之子”作为砝码,天平一端失衡,薛见微这一侧被高高翘起架空。
这是一个绝妙的洽谈时机。
在李承冕不再以“朕”的身份自居时,薛见微便抢占了一部分先机。
她是这么想的,张口却变成,“重建侍灯司,闻渊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李承冕点破重中之重,“待灯司不可选用阉人。”
“那你也可以效仿先帝,重新招揽人才。”
李承冕抬眸望着薛见微不语。
是了,他确实是重新招揽了新的人才,这个人才就是眼前的自己。
一个看起来不曾沾染朝堂的人,首先可以确保她不曾效忠于任何人,这样一个身手不错的人用起来应该也颇为放心。
薛见微决定换个方法,“明君无需依靠侍灯司,这天下也可以海晏河清。”
“我非明君。”李承冕定定望着薛见微,“酬劳不是问题,我可以让薛禾去国子监听学,你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薛见微眼眸一点桌上的黄纸,李承冕沿着她的视线偏过头,“彭为燎阳国姓,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李承冕的视线化作密不透风的网,将薛见微死死框住,她目光扫过李承冕脖间的伤疤,薛见微躲避不得,“我以为你会换种方式威胁我。”
李承冕笑意不减,“比如?”
“比如,抗旨不尊诛杀九族。”
李承冕转过身子将桌上的黄纸收起来,漫不经心道:“双亲皆过世,夫不详,除了一个孩子,还能凑够九族么?”
他既然要招揽自己重建侍灯司,必然要将底细打探个清楚,眼下李承冕所掌握的信息给薛见微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来他知道的并不算多,倒让薛见微心中略微讶然。
许是衣领蹭到了伤口,李承冕眉头一拧,忍不住“嘶”一声。声音极小,几乎是微不可察的气音。
薛见微鬼使神差地松口,“此事过重,我需要同薛禾商量。”
似乎在李承冕的意料之中,““好,佳音值得静候。何时?”
“明日我来答复你。”
李承冕点头,“希望是个好消息,不枉费我辛苦一番。”
薛见微行了一礼退下,行至北苑的门口忽然想到方才她进来时,正好与出门的太医相遇,她心中明清,薛禾骤然苏醒,不是神明庇佑,也不是薛禾福泽深厚。
下毒的是他,解毒的也是他。
不知他们三人前世的宿怨有多深重,以至于这辈子要牵连至此。
出了北苑的大门,她径直朝积云观赶去,想来当日竟让自己看走了眼,平平无奇的铺子竟大有卧虎藏龙的阵仗。
依旧是破败不堪的门板半开,笼罩着一层暮气。
薛见微扬手掀开浆洗得快成一团破布的帘子,一如之前她同李昇来时一样,屋子里并没有人。
“老板在么?可有人么?”
这次出来迎接的不是阿钿,而是陈掌柜。见了薛见微,陈掌柜没什么好脸色,“不赊账不讲价,价格都在墙上写着。旁的一概不知。”
“黄纸怎么卖?”
“墙上写着十文钱一沓,你要多少?”陈掌柜伸长手臂指向角落,“若是出殡用,那边的要贵五文。”
薛见微摇头,“我要长一些的黄纸。”
“多长?”
她展开双臂,比划了一下,“能从屋檐挂上坠到地下的黄纸。”
显然,陈掌柜认为薛见微上门来找事,“我家没有,你另寻他处吧。”
见陈掌柜有了赶客的意思,薛见微拿起角落里一沓黄纸,“这种勉强也能用,我在你家买黄纸,掌柜的可有写符的业务?”
“不会写符,可以刻制碑文。”陈掌柜眼神一点墙上的牌子,“六钱银子。”
薛见微笑道:“掌柜的不问写些什么,就说不会么?”
她甩开新得的符纸,“不知是哪位送上门的东西,陈掌柜应该认得是出自何人之手吧?”
陈掌柜眯着眼睛看了两下,面色如常摇摇头,“没见过。”
薛见微就势坐在一角的长椅上,慢条斯理道:“那可真是见了怪了,王府的门房明明见到的就是你家的姑娘。”
陈掌柜见怪不怪,“娘子要想指鹿为马,必然有得是办法,何苦同我这老头子浪费时间呢?”他朝薛见微一拱手径直退回后院去了。
欲速则不达,薛见微又坐在原处等候了片刻,想着万一能碰上阿钿,再细细套上两句,总能问出点蛛丝马迹。
不料,薛见微在铺子里足足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也不见人进出。她跟着陈掌柜的步伐,推开小门一看,心口一沉。
原来这铺子靠着积云观而建,外边一看像是前面的铺子连着后方的院子,实际上小门一推,径直到了积云观里。出门便是积云观的正殿,绕过大殿是络绎不绝的香客。
这可真是水入百川,如何能寻找得到人影。
她还想来个守株待兔,不曾想狡兔三窟早已溜之大吉。
薛见微折返回去,逼仄昏暗的铺子里堆满了香火黄纸,她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沾一手香灰,一无所获。
她心中懊恼不已,难以想象这要是奉命办事,杨慎良会如何勃然大怒斥责自己。
越想越气,薛见微索性抓起盖在长案上的围布擦拭手上的灰尘。
未曾想,掀开围布,堆满香火的并不是普通的长案,而是几个结实的箱子堆在一起凑成了长案的模样。
两对箱子上着四把黄铜锁。
薛见微伸手抚上箱子和黄铜锁,只觉得十分熟悉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箱子,木箱子,还上着铜锁。细细观察一番,箱子的底部厚厚上了漆也掩盖不住被水浸泡过的痕迹。
“曲水入于河,轶为湖泽,五湖四海,万水朝宗,巳日寡人,请降神光引路。”
和光二十三年,她曾与李承冕跌落暗道,碰到十几个箱子运输金砖送往宫内。
眼下,这箱子的模样竟与多年前在扁舟上漂浮的箱子一模一样。
“不用浪费时间了,人已经跑了。”
门外李承冕长身玉立,进了这狭窄的铺子显得十分拥挤。
“派去跟着的人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积云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想来你打草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68912|1545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蛇,对方有所察觉逃之夭夭,留下这空荡荡的铺子,拖住你。”
他见薛见微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蹲在角落,心生奇怪,“盯着什么出神?”
薛见微脱口而出,“你看这箱子,像不像......”话说到一半,她硬生生将后面的话尽数吞下。
像不像在北春坊时,咱俩坠入莲花池下的暗道见过的箱子。
薛见微的后背沁出了冷汗,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圆话。
李承冕并未发觉薛见微的异常之处,他伸出两根指头抚上箱子的纹路,“好生眼熟,定是在何处见过。”
他凝神冥思苦想了一番,在脑海中搜寻不到任何相关的记忆,想得用力了些额头开始隐隐作痛,李承冕不由得按住眉心缓解疼痛。
薛见微连忙错开话题,“不知这一对父女籍贯何处,是否一直在瞿州。”
“有一样好东西。”李承冕抬声道:“和你倒是有一点渊源。”
递到薛见微眼前的是一张户贴。“他家有一长女,与你同名同姓。”
薛见微接过户贴,上面的内容万分熟悉。
“俞州府江都县崇德乡十八都二甲薛继远户,计家口四人:妇孙琼,长女薛见微,小女薛美钿。落款是户贴的编号:俞字五百六十六号。”
李承冕轻声念完户贴上的文字,忍不住又低声复念了几遍,除了波澜起伏的钝痛,脑中总觉得户贴上的文字似乎在何处见过。
朦朦胧胧之间,似有一女子在公堂下受审,自己居高临下据理力争。
有这么一回事么?他一面摩挲着木箱上的黄铜锁,又端详起手中的户贴。
一股强烈的不适感油然而生。明明袁松将户贴交给他时,他也不曾有这样强烈的反应,为何对上薛见微的面容,这种感觉会越发强烈。
一如那一夜的电闪雷鸣,薛见微的软剑架在自己的肩头般难受。这种不适感对于李承冕来讲是陌生的。
不是血肉的疼痛,而是心口的堵塞沉闷,伴随着细密的钝痛勒紧喉咙近乎窒息。
“头疼么?”薛见微叫李承冕按住眉头,忍不住问道。
“老毛病了,无事。”
薛见微又道,“既然他叫薛继远,为什么常人都叫他陈掌柜?难道他姓陈?”
此话一出,两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
两个聪明人很快发觉毫不相干的事情凑在一起,千丝万缕缠绕出一点纠葛。
薛见微凌然,“陈继广、陈继远。”
当年三司会审,薛见微得知薛继远从燎阳买入户籍至俞州,也就是说他本身是燎阳人士。
薛见微豁然开朗,陈继广贴在家中的三张黄纸,一是彭,李承冕提过彭为燎阳国姓,可能是彭氏家人。
二经李承冕辨认,为薛轶。
那么第三个杨姓且和燎阳有干系的,薛见微凭直觉想到一人,杨慎良。
杨慎良帮她改头换面,入了薛继远家中的户贴,难道这几人与陈继广还有什么干系?陈继广当真是自杀而亡么?
薛见微仰起头,与李承冕对视片刻。迷雾重重看不清真相,所有要寻找的答案似乎只能去一个地方。
燎阳。
这是一个绝妙的洽谈时机。
在李承冕不再以“朕”的身份自居时,薛见微便抢占了一部分先机。
她是这么想的,张口却变成,“重建侍灯司,闻渊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李承冕点破重中之重,“待灯司不可选用阉人。”
“那你也可以效仿先帝,重新招揽人才。”
李承冕抬眸望着薛见微不语。
是了,他确实是重新招揽了新的人才,这个人才就是眼前的自己。
一个看起来不曾沾染朝堂的人,首先可以确保她不曾效忠于任何人,这样一个身手不错的人用起来应该也颇为放心。
薛见微决定换个方法,“明君无需依靠侍灯司,这天下也可以海晏河清。”
“我非明君。”李承冕定定望着薛见微,“酬劳不是问题,我可以让薛禾去国子监听学,你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薛见微眼眸一点桌上的黄纸,李承冕沿着她的视线偏过头,“彭为燎阳国姓,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李承冕的视线化作密不透风的网,将薛见微死死框住,她目光扫过李承冕脖间的伤疤,薛见微躲避不得,“我以为你会换种方式威胁我。”
李承冕笑意不减,“比如?”
“比如,抗旨不尊诛杀九族。”
李承冕转过身子将桌上的黄纸收起来,漫不经心道:“双亲皆过世,夫不详,除了一个孩子,还能凑够九族么?”
他既然要招揽自己重建侍灯司,必然要将底细打探个清楚,眼下李承冕所掌握的信息给薛见微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来他知道的并不算多,倒让薛见微心中略微讶然。
许是衣领蹭到了伤口,李承冕眉头一拧,忍不住“嘶”一声。声音极小,几乎是微不可察的气音。
薛见微鬼使神差地松口,“此事过重,我需要同薛禾商量。”
似乎在李承冕的意料之中,““好,佳音值得静候。何时?”
“明日我来答复你。”
李承冕点头,“希望是个好消息,不枉费我辛苦一番。”
薛见微行了一礼退下,行至北苑的门口忽然想到方才她进来时,正好与出门的太医相遇,她心中明清,薛禾骤然苏醒,不是神明庇佑,也不是薛禾福泽深厚。
下毒的是他,解毒的也是他。
不知他们三人前世的宿怨有多深重,以至于这辈子要牵连至此。
出了北苑的大门,她径直朝积云观赶去,想来当日竟让自己看走了眼,平平无奇的铺子竟大有卧虎藏龙的阵仗。
依旧是破败不堪的门板半开,笼罩着一层暮气。
薛见微扬手掀开浆洗得快成一团破布的帘子,一如之前她同李昇来时一样,屋子里并没有人。
“老板在么?可有人么?”
这次出来迎接的不是阿钿,而是陈掌柜。见了薛见微,陈掌柜没什么好脸色,“不赊账不讲价,价格都在墙上写着。旁的一概不知。”
“黄纸怎么卖?”
“墙上写着十文钱一沓,你要多少?”陈掌柜伸长手臂指向角落,“若是出殡用,那边的要贵五文。”
薛见微摇头,“我要长一些的黄纸。”
“多长?”
她展开双臂,比划了一下,“能从屋檐挂上坠到地下的黄纸。”
显然,陈掌柜认为薛见微上门来找事,“我家没有,你另寻他处吧。”
见陈掌柜有了赶客的意思,薛见微拿起角落里一沓黄纸,“这种勉强也能用,我在你家买黄纸,掌柜的可有写符的业务?”
“不会写符,可以刻制碑文。”陈掌柜眼神一点墙上的牌子,“六钱银子。”
薛见微笑道:“掌柜的不问写些什么,就说不会么?”
她甩开新得的符纸,“不知是哪位送上门的东西,陈掌柜应该认得是出自何人之手吧?”
陈掌柜眯着眼睛看了两下,面色如常摇摇头,“没见过。”
薛见微就势坐在一角的长椅上,慢条斯理道:“那可真是见了怪了,王府的门房明明见到的就是你家的姑娘。”
陈掌柜见怪不怪,“娘子要想指鹿为马,必然有得是办法,何苦同我这老头子浪费时间呢?”他朝薛见微一拱手径直退回后院去了。
欲速则不达,薛见微又坐在原处等候了片刻,想着万一能碰上阿钿,再细细套上两句,总能问出点蛛丝马迹。
不料,薛见微在铺子里足足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也不见人进出。她跟着陈掌柜的步伐,推开小门一看,心口一沉。
原来这铺子靠着积云观而建,外边一看像是前面的铺子连着后方的院子,实际上小门一推,径直到了积云观里。出门便是积云观的正殿,绕过大殿是络绎不绝的香客。
这可真是水入百川,如何能寻找得到人影。
她还想来个守株待兔,不曾想狡兔三窟早已溜之大吉。
薛见微折返回去,逼仄昏暗的铺子里堆满了香火黄纸,她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沾一手香灰,一无所获。
她心中懊恼不已,难以想象这要是奉命办事,杨慎良会如何勃然大怒斥责自己。
越想越气,薛见微索性抓起盖在长案上的围布擦拭手上的灰尘。
未曾想,掀开围布,堆满香火的并不是普通的长案,而是几个结实的箱子堆在一起凑成了长案的模样。
两对箱子上着四把黄铜锁。
薛见微伸手抚上箱子和黄铜锁,只觉得十分熟悉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箱子,木箱子,还上着铜锁。细细观察一番,箱子的底部厚厚上了漆也掩盖不住被水浸泡过的痕迹。
“曲水入于河,轶为湖泽,五湖四海,万水朝宗,巳日寡人,请降神光引路。”
和光二十三年,她曾与李承冕跌落暗道,碰到十几个箱子运输金砖送往宫内。
眼下,这箱子的模样竟与多年前在扁舟上漂浮的箱子一模一样。
“不用浪费时间了,人已经跑了。”
门外李承冕长身玉立,进了这狭窄的铺子显得十分拥挤。
“派去跟着的人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积云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想来你打草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68912|1545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蛇,对方有所察觉逃之夭夭,留下这空荡荡的铺子,拖住你。”
他见薛见微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蹲在角落,心生奇怪,“盯着什么出神?”
薛见微脱口而出,“你看这箱子,像不像......”话说到一半,她硬生生将后面的话尽数吞下。
像不像在北春坊时,咱俩坠入莲花池下的暗道见过的箱子。
薛见微的后背沁出了冷汗,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圆话。
李承冕并未发觉薛见微的异常之处,他伸出两根指头抚上箱子的纹路,“好生眼熟,定是在何处见过。”
他凝神冥思苦想了一番,在脑海中搜寻不到任何相关的记忆,想得用力了些额头开始隐隐作痛,李承冕不由得按住眉心缓解疼痛。
薛见微连忙错开话题,“不知这一对父女籍贯何处,是否一直在瞿州。”
“有一样好东西。”李承冕抬声道:“和你倒是有一点渊源。”
递到薛见微眼前的是一张户贴。“他家有一长女,与你同名同姓。”
薛见微接过户贴,上面的内容万分熟悉。
“俞州府江都县崇德乡十八都二甲薛继远户,计家口四人:妇孙琼,长女薛见微,小女薛美钿。落款是户贴的编号:俞字五百六十六号。”
李承冕轻声念完户贴上的文字,忍不住又低声复念了几遍,除了波澜起伏的钝痛,脑中总觉得户贴上的文字似乎在何处见过。
朦朦胧胧之间,似有一女子在公堂下受审,自己居高临下据理力争。
有这么一回事么?他一面摩挲着木箱上的黄铜锁,又端详起手中的户贴。
一股强烈的不适感油然而生。明明袁松将户贴交给他时,他也不曾有这样强烈的反应,为何对上薛见微的面容,这种感觉会越发强烈。
一如那一夜的电闪雷鸣,薛见微的软剑架在自己的肩头般难受。这种不适感对于李承冕来讲是陌生的。
不是血肉的疼痛,而是心口的堵塞沉闷,伴随着细密的钝痛勒紧喉咙近乎窒息。
“头疼么?”薛见微叫李承冕按住眉头,忍不住问道。
“老毛病了,无事。”
薛见微又道,“既然他叫薛继远,为什么常人都叫他陈掌柜?难道他姓陈?”
此话一出,两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
两个聪明人很快发觉毫不相干的事情凑在一起,千丝万缕缠绕出一点纠葛。
薛见微凌然,“陈继广、陈继远。”
当年三司会审,薛见微得知薛继远从燎阳买入户籍至俞州,也就是说他本身是燎阳人士。
薛见微豁然开朗,陈继广贴在家中的三张黄纸,一是彭,李承冕提过彭为燎阳国姓,可能是彭氏家人。
二经李承冕辨认,为薛轶。
那么第三个杨姓且和燎阳有干系的,薛见微凭直觉想到一人,杨慎良。
杨慎良帮她改头换面,入了薛继远家中的户贴,难道这几人与陈继广还有什么干系?陈继广当真是自杀而亡么?
薛见微仰起头,与李承冕对视片刻。迷雾重重看不清真相,所有要寻找的答案似乎只能去一个地方。
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