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月微雨 作品

第54章选秀

日子就这么平淡无奇地过着,一日日好似设置好了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那日早朝迟到也不过是平淡日子里的一个插曲,一粒投入无波湖面的石子,泛起了微弱的波澜而后重归平静。

那夜的事时聿只做醉酒乱智,也不多提。按着往日的相处方式进行,只是那看着砚韫的神色却再称不上纯粹。

开春往后政务琐碎而繁忙,好在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轨,忙忙碌碌几个月,终于有了些空歇的时间。

一日议政堂内。

“阿芜,你有没有觉着昼儿最近政务上成熟了许多。”

时聿翻着时昼呈上来的折子,这上面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案狠练老辣,果决中不乏清醒,怎么看都不该是十八岁少年能想出的方法。

“是的。”

戚芜从一堆折本里抬起头,她手中也有一份时昼的折子,左右翻看着竟令戚芜也挑不出毛病。

“我早些日子就问了昼儿,他自尧城回来带了个慕臣回来,听说昼儿每次写奏折都要请教这位慕臣。”

“慕臣?”

时聿稍凝眉,却从这份奏折中看不透其背后的人,只知这人不简单。

“我查了一下,大概是个四十多的男子,头发却是白完了,脸上带着面具,说是在山里隐居时不慎烧伤了脸。”

听戚芜这一说,时聿更觉此人不简单。

“跟着昼儿前他的经历可都查了?”

“说是这人前些年一直跟着师傅在山里隐居,十年前他师傅去世才出山,之后大江南北游历刚好到了尧城,这回昼儿到尧城应是碰巧帮了昼儿一回,昼儿见他学识渊博就带了回来。”

“便有这么巧?昼儿是便衣入尧城,并未惊动地方官员,这位异士大江南北游历也恰好到了尧城,更何况你看这些折本上的内容可不是一句‘学识渊博’就能概括的深度。”

“陛下,我倒觉着是你太过疑心了。”

戚芜一手托着下巴歪着头回道。

“天下能人异士多了去了,再说昼儿此行也绝非机密,也带着三五个侍卫,一路多少有些消息透露也实属正常,更何况,巧合这玩意儿还真就是这般神奇。”

“或许便是朕疑心过重了,巧合……巧合……”

时聿垂着眸看着那份奏折,对这位慕臣仍有些忌惮,到底也没多说什么,许真是他疑心病又犯了?

时聿放下时昼的奏折,打开下一本,却见又是哪个大臣催他选秀,未看两眼时聿合了上又拿下一本一看也是催他选秀,皱眉烦躁的将那两本奏折摔桌上盯着往下的奏折,他可以肯定,再打开一本还是催他选秀的。

“陛下啊,以往那个帝王不是兴高采烈地充后宫的,怎么就你这般不情不愿呐?”

听着这边动静,戚芜都不用问就知道时聿为了什么生气,现在能惹他那般烦躁的也就只这一件事了。

时聿把奏折往一边一推趴桌子上也不搭理戚芜兀自郁闷。

他又不能告诉戚芜他是女子,选秀出来不纯纯浪费?又耽误那些正值芳龄待字闺中的少女。

等等

为何不能公开身份?

现下他大权在握,夙朝也已安定下来,只要寻着一个合适的时机,他为何不能坦白身份?

思路一打通,时聿又想着了一个更荒谬却让他跃跃欲试的主意。

既如此,何不利用选秀选出那些有学识的女子试放到朝中学习,等到时候他身份公开了再顺势把那些个女子扶正为官,这样不便达到他的目的了么?

这样一个简陋的方案在时聿心里扎根,又一点点完善。

或许可以

或许可以

时聿想着把面前案牍清理干净抽出一张纸用笔勾勾画画将思路扯开。

想着时聿勾了勾手让戚芜过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戚芜,省略了自己身份只说了将那些女子扶正,正说得激动扭却见戚芜满脸犹疑。

“怎么了?”

“陛下,你这心血来潮也真是……”

“嗯,怎么说呢?这也有些太荒谬了,此前从未有过这般的……”

“是没有,这之前也没有哪个帝王朕这般不要妃后的。”

“唉,不是啊,陛下。”

“我是想着要这般,不说别的,那些待字闺中的女子的未来便被陛下安排好了,她们从无从政经验,即便入了朝也一定难立脚,更何况,她们的婚姻又该如何?”

“有朕扶持着,只要她们能争气朕定不负她们,再说她们的婚姻,只要朝中职位做得出色,朕为她们做主又何尝不可?”

戚芜凝眸思考着可行性,扭头看着时聿却觉着实在神奇。明明是个男子,却能极力为她们女子争力。

她又回头看着纸上的字迹,竟觉着这事也并非不可。

再说她如今也还是丞相,将她们护入羽翼下教导也未尝不可,再有陛下支持,若那些女子争气,或许这法子也未尝不可。

“陛下,这事我还要与归玉商量一下,既决定要施行,便需做好万全之策。”

“嗯,你去吧。”

就这般,在五月份,时聿颁布了一道“选秀”章程,从诸位大臣家中选出那些有学识的女子,以秀女的名义入翰林院协助修史,以彰显时聿对古史的重视,并以评判出的综合成绩来进一步进位。

此章程一颁发朝中上下皆哗然一片,接而来的是各位结盟的贵臣长跪大殿求时聿收回成名。

时聿见了只当没看见,很快便开始招收秀女入宫,起先一轮只招收了个别秀女,紧接着一些职位低的朝臣开始想抓着机会在陛下面前露个脸熟,这一轮招了不少秀女,皆是些没有权势背景的。

时聿也不急,开始召见两轮招来的秀女,那些个秀女个个惶恐地来,又满是激情地去。翰林院也已开始收秀女修史,陆陆续续两个月被时聿前后夸了五六次,那些个秀女个个都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累积“积分”。

那些贵臣们也终于急了,有的慌不择路将自家女儿送到翰林院,有的仍旧联结却不再长跪让时聿收回成名而是去求老太傅顾书礼。

老太傅承着众位大臣的期许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叩见陛下。

……

注:本章内容皆是作者瞎编,大家不要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