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荣贵妃的眼泪
春日的宫墙里,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六皇子被立为太子,这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每一处宫殿。东宫之内,灯火辉煌,太子虽已身居高位,却丝毫未改勤勉的习性,书案上堆满了书卷,他埋首其中,认真研读治国之道,一心只为日后能担起江山社稷的重任。
林晓身着华服,踏入了这满是荣耀的青鸾殿,她是来向荣贵妃娘娘贺喜的。荣贵妃娘娘的宫殿里,珠翠摇曳,香气萦绕。见到林晓,荣贵妃眼中满是欢喜,她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林晓的手,声音微微颤抖:“晓儿,今日这般荣耀,多亏有你一路相伴。那些在宫墙里担惊受怕的日子,若没有你,我真不知如何熬过。”
林晓温柔地回握住荣贵妃的手,轻声说道:“娘娘言重了,能陪伴娘娘左右,是晓儿的福气。如今六皇子成为太子,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荣贵妃眼中泛起泪光,感慨万千:“是啊,这些年的艰辛,总算是有了回报。你瞧,那孩子如今如此上进,我这心里满是欣慰。”
两人相视而笑,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在深宫中相互扶持的岁月,此刻都化作了眼中的温暖与感动 。
荣贵妃轻轻抚着胸口,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惊心动魄,声音带着一丝后怕:“晓儿,想起怀着六皇子九个月时那次被下毒,本宫至今都心有余悸。若不是你,我们母子恐怕早就……”
林晓微微欠身,轻声安慰:“娘娘吉人自有天相,六皇子福泽深厚,定不会有事的。当日,从御膳房送来一碗燕窝我心中顿生警惕,便拦下,没让您喝了,用麻雀试了果然有毒,还好那次多过去了……”
荣贵妃眼中涌起感激:“你那敏锐的心思,救了我们两条命。那时候,宫里暗潮涌动,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我大着肚子,满心惶恐,若不是你时刻警醒,我真不敢想象后果。”
林晓回忆起当时,仍有几分紧张:“我当时也是害怕的,所以出宫买了人参和催产药还有止血药,当时买通了两个主产嬷嬷提前在预产期前给娘娘接生,还在那次虽然惊险但有文方和两名经验丰富的稳婆六皇子殿下平安降生,一切都值得了。”
荣贵妃握紧林晓的手:“是啊,这些年,你为我、为六皇子做了太多。若没有你,这宫中的日子,我真不知该怎么过。如今六皇子成了太子,你的功劳不可磨灭。”
林晓听闻此言,眼眶瞬间泛红,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地。她抬头望向荣贵妃,眼中满是诚挚与感激:“娘娘大恩,林晓没齿难忘。承蒙娘娘开恩,放林晓出宫,予我自由,这份恩情,如同再造。”
她身子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几分哽咽:“林晓虽然离开了这宫墙里,但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都向着娘娘与六皇子。日后若有任何差遣,哪怕千山万水,林晓定当万死不辞,绝不负娘娘与六皇子的信任!” 说罢,她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触地,久久未起 ,似是要将这份忠诚与感恩深深嵌入这方土地。
荣贵妃眼眶泛红,泪水止不住地滑落,她赶忙伸手,轻轻扶起跪地的林晓,声音颤抖带着无尽感慨:“晓儿,快起来,这些年,多亏有你鞍前马后,帮衬着我们母子。”她抬手温柔地拭去林晓脸上的泪痕,自己的泪水却又簌簌而下,“一晃眼,本宫都二十八岁了,这青春啊,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往后余生,怕是都要困在这皇宫里咯。”
她微微顿了顿,目光满是疼惜地落在林晓微微隆起的腹部,接着说道:“可晓儿你不一样,你的人生才刚刚开篇。如今你还怀着身孕,万事都得小心再小心。”说着,她轻轻握住林晓的手,像是握住了珍贵的宝物,“从你十二岁起,就陪着本宫和六皇子,在这深宫里熬了整整十年呐。这十年,风风雨雨,你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这份情,本宫记着呢。”
林晓靠在荣贵妃肩头,泣不成声:“娘娘,这十年是晓儿最珍贵的时光。没有您的庇护,晓儿早就不知流落何方。”荣贵妃轻抚她的后背,叹道:“如今你已经和柳大人成婚也有了孩子,往后一生望你安稳度日,莫要再卷入这宫中是非。”
正说着,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太子殿下驾到!”六皇子大步迈进,脸上还带着理政后的倦意,看到两人落泪,关切询问。得知母妃和晓姑姑在回忆过往深宫生活,他微微一怔,旋即笑道:“林晓姑姑,你对我母子恩重如山,日后若有难处,只需递个消息,我必全力相助。”
荣贵妃拉着六皇子和林晓的手,将一只精致的玉镯套在林晓腕间:“这是我母族的信物,你带着,若遇危险,或有难处,找上荣国公府出示此物,自会有人帮你。”林晓紧紧攥住玉镯,再次跪地谢恩。
林晓微微欠身,眼中满是诚恳,声音清晰且坚定:“娘娘,太子殿下,林晓能有如今的安稳生活,全赖娘娘多年关爱与庇佑。臣妾如今虽身在宫外,可这心从未离开过。往后宫中若有任何差遣,不管是大事小情,臣妾与柳家定当倾尽所能、义不容辞。这不仅是为报娘娘与太子殿下的恩情,更是林晓的一片忠心所系。只要能为娘娘和殿下分忧,林晓万死不辞。”
六皇子神色庄重,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担当,缓缓开口:“自被立为太子起,我便深知肩上重担。如今,这天下社稷已然压于我肩,容不得丝毫懈怠。”他微微一顿,望向殿外广阔天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关系着国家根基。唯有让百姓生活安稳,吃得饱、穿得暖,各安其业,天下方能太平。往后,我定当夙兴夜寐,钻研治国良策,广纳贤才,减免苛捐杂税,兴修水利,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滋养百姓,每一个百姓都能沐浴圣恩。也望你们时常警醒于我,莫让这天下辜负了百姓的期许。”
六皇子微微皱眉,神色凝重,目光深邃地看向林晓:“晓姑姑,这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根基深厚,把控着诸多资源与权势;寒门子弟虽有一腔抱负,却处处受限,双方矛盾由来已久,盘根错节,难以调和。”
他缓缓踱步,双手背在身后,语气沉稳又坚定:“但我既为太子,日后更要登基称帝,便不能任由这矛盾撕裂朝堂。世家大族有底蕴、有人脉,可保朝堂稳定;寒门子弟有冲劲、有新思,能为朝廷注入活力。我会巧妙制衡,让他们相互制约。给世家一定尊荣地位,却也要他们奉公守法;给寒门晋升之阶,激励他们为百姓谋福。如此,朝堂方能安稳,我也才有心力去整治民生,为天下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 。”
林晓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与敬佩:“太子殿下深谋远虑,有您这般心怀天下的君主,实乃百姓之福。柳家出身亦是寒门,也深知百姓疾苦,往后若殿下有需,无论是物资调配,还是传递民间消息,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六皇子微微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晓姑姑和柳家的心意,我记下了。如今局势复杂,朝堂内外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他目光变得锐利,“世家大族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特权,寒门子弟也急于打破阶层壁垒,我在其中周旋,必须谨小慎微。”
“接下来,我打算先推行一些新政。”六皇子继续说道,“在科举上,扶持寒门子弟的势力,拓宽他们的入仕之路,平衡朝堂;同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约束世家大族的不法行为。但这些举措定会触动各方利益,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林晓不禁面露担忧之色:“殿下,此举定会招来不少反对之声,您务必要小心行事,千万保重自身安危。”
“我明白。”六皇子神色坚毅,“但为了天下苍生,哪怕荆棘满途,我也绝不退缩。晓姑姑,若新政推行时遇到阻碍,还望柳家能利用在民间的方便,引导百姓姓,稳定民心。”
林晓郑重承诺:“殿下放心,柳家定当不遗余力。”
告别六皇子后,林晓回到家中,将与太子的谈话告知柳家人。众人纷纷表示,愿为太子殿下效力,为天下太平贡献力量。在宫外,柳家暗中联络各方,收集民情民意,为即将到来的新政推行做准备;而在宫中,六皇子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一场关乎天下格局的变革,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