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98章

他跟了朱瑁好多年。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朱瑁在东宫时,他是东宫舍人。朱瑁继位为新帝,他便成了殿前一等武骑常侍。

“陛下,您昨夜整夜未眠,今日早些歇着吧。龙体要紧。”

朱瑁看了看他:“你陪着朕多年了,怎能不知,朕心里有事的时候,睡不下。”

马之问上前,替他将空了的酒杯斟满。

“陛下该高兴才是。您顺遂登基,圣母太后与大行皇帝终得合葬,德妃娘娘也有了喜。纵是有些不畅快,不过是些蚊蚋虫鸣。”

朱瑁似想起什么:“记得四月里,你跟朕说,京南道观的道倌儿曾去过私邸,胡言乱语了一番。朕当时没有让你说完,今天,朕想听听。除了星盘更改,朕登大宝。他还说了什么?”

马之问似是很为难:“他说……陛下登基之后,未及一年,天下会生乱。陛下您原本是从仙境来。这样的话,实在是无稽。”

朱瑁道:“虽是无稽,然而,朕,却不能不防。”

他又喝了两盏酒。

侍卫通禀,梅医官来了。

朱瑁醉眼看梅川。

她的一身医官服,如月皎洁。

“梅卿,朕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陛下登基之后的这段日子,甚是忙碌,微臣便没有相扰。今日,见诸事落定,方才前来,求见陛下。有些话,不得不言。”梅川拱手道。

朱瑁的眼里有哀伤,有无奈。

在梅川的面前,他似乎又是那个在东宫中对月嗟叹的太子。

“梅卿,你与朕之间,不叫求见。朕会吩咐文德殿诸人,你随时想来见朕,都可以。”

梅川道:“陛下,您知道先帝临终前为何伸出两根指头吗?”

朱瑁叹息:“朕知道。关于二皇兄。”

“是,也不是。陛下在大行前,突然抓住微臣的手,说小盒子并非苏意和的孩子。没过多久,他便伸出了两根指头。微臣想,他一定是怀疑,小盒子是二皇子朱珝的孩子。”

朱瑁一头雾水:“梅卿,当初是你把星阑带到朕面前,很笃定地说他是意和的孩子。”

梅川道:“此事确是微臣失察。苏意和的孩子在大火之中,被送到了孙石匠处。这件事是真的。然而,五年后,他送进宫来的,不是那个孩子。小盒子是如何到孙石匠手中的,微臣这些日子一直在悄悄查访。”

“可有了证据?”

梅川摇头:“前不久,京中时疫,京南集市死了许多人。要查陈年旧事,难上加难。”

朱瑁道:“梅卿,是你多疑了。星阑那孩子,容貌相熟。且他对朕十分真心。就在昨日,他舍身救驾。”

梅川道:“陛下,他是二皇子的孩子,跟您有血亲,与您面容有类,乃是人伦常情。这孩子心机颇深,小觑不得。您可还记得,先帝大行前的几日,他几乎日日都来文德殿,或是他以为先帝昏迷,全然不醒事,便说出了什么。被先帝听进耳里。至临终前,恍然大悟。”

“他来文德殿,是替德妃送羹。这个,朕知道。文德殿上下都知道。且那些羹汤,每一碗,马医官都查验过,无碍。”

梅川看着朱瑁:“陛下,您就是不肯信。”

“梅卿,你是医官,为医者,该是严谨的。不能凭直觉。朕已命人到二皇兄昔年流放的黔州查探……”

朱瑁说着,摆摆手:“不提此事了。梅卿,今夜,有句话,朕想跟你说。”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朱瑁带着三分醉意,七分感伤,道:“梅卿,你对朕付出良多,朕从不曾忘。如今,朕得了这天下,封你为后,好吗?”

他从龙书案前站起身来,走向她。

“这世事纷杂,人生起落,你同朕一起,好吗?”

第66章 他朝思暮想的人

梅川后退了一步。

眼里满是疏离。

那疏离像是一道山水重重的屏障。将朱瑁隔得很远。

他怎么都迈不过去。

“梅卿,朕忽然很后悔。”

朱瑁苦涩地笑笑:“当初,将你掳到私邸,却将你送给了苻妄钦。如若没有……如若没有,今朝,你与朕,会不会不同?”

“陛下,就算没有苻将军,微臣亦不会选择入宫闱。”

“你是怕朕迁怒苻妄钦吧?”朱瑁说着,走到灯台边。

灯火映着他的脸,他清秀的眉眼,他的白玉玲珑佩,他的皇冠,他的龙袍。

朱瑁身上永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交织着,高不可攀,低至尘埃。这两种气息杂糅在他的身上,让他时而如天上孤寒的星,时而如地上孑然的草。

“朕不会无故为难苻将军。只要他没有反心。梅卿,先祖筚路蓝缕,得长江北境万里。父皇延业未半,撒手人寰。留给朕的难题有很多。朕也想像历代明君一般,开疆拓土。天安一战,曾重创齐军

。朕需要苻将军,大梁需要苻将军这般不世出的将才。可——”

朱瑁伸出手指,在火光的边缘逡巡着。

“可,梅卿,朕若连安定都做不到,更遑论开疆拓土了。”

梅川忙道:“陛下,苻将军其人,绝不会做不利于社稷安定之事。”

“是吗?梅卿与他相识不过半年,便这般笃定吗?”

梅川坚定道:“虽相识未久,但相知已深。陛下切莫听信闲言,猜疑将军,君臣同力,社稷无虞。”

有风吹进来,火苗摇摆着,舔舐到朱瑁的手。

“梅卿,你眼里当真只有苻妄钦吗?”

“陛下,微臣的心很大,装着普天下身有疾患之人。微臣的心却又很小,只能留一个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