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568 作品

第97章 爱尔兰的希望之光:女王到访与真相披露

若要选出政治家必备的品德,其中之一必定是掌控大众心理的能力。

而在这当中,唤起“共鸣”是最容易打动大众内心的方法之一。

事先调查的结果显示,爱尔兰人对维多利亚有着一定程度的好感。

毕竟她年轻且进取的女王形象,让人期待她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福祉。

说实话,让维多利亚展示吃芜菁甘蓝,不仅是为了宣传替代作物,也有提升王室知名度的目的。

为什么现代的政治家在拉选票时,喜欢在传统市场进行美食拉票活动呢?

这是为了全身心地向民众传达对他们生活的关注,以及为了他们的利益着想。

尽管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实际上,没人会否认这是一种在21世纪仍然有效的策略。

因为人在受到感性刺激时,本能地会被吸引。

而且,实际参与政治后,亨利觉得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欺骗手段。

如果只是做做样子、弄虚作假,那确实是欺骗,但只要认真去做,通过这个过程,真的能够体验到民众的心声。

就像我们可爱的维多利亚女王,此刻正为吃播做准备。

“陛下,看,海岸线己经能看见了。我们马上就要抵达爱尔兰南部了。”

“……呼,太好了。亨利,我现在的表情看起来正常吧?”

“陛下一如既往地优雅美丽。”

“终于达到了吃这种恶魔食物也不会面部僵硬的境界,我太满意了。”

望着从海中壮观呈现的翠绿悬崖,维多利亚眼中丝毫不见来观光的兴奋之情。

这与船刚从伦敦出发时她那兴高采烈的样子截然不同。

她望着远处的农田和散落的小房子,轻轻地叹了口气。

“如果土豆晚疫病蔓延,爱尔兰人得吃多少年那种芜菁甘蓝啊?”

“再怎么说,至少也得坚持3年吧。当然,也不是只吃芜菁甘蓝。由于谷物法,小麦价格下降了,而且我们也准备了救援粮食,适当进行调配就好。”

“话虽如此,但毕竟要持续吃3年啊。哎……要吃3年那种东西。”

“要是烹饪一下或者加点酱料,可能会好一些,可你是在毫无味道的状态下吃的,冲击肯定更大。”

本来就是难吃的食物,还以最难吃的状态食用,怎么可能有好的口感呢。

其实亨利好像看过有人说把芜菁甘蓝做成腌菜会挺好吃的,但在这里腌制腌菜,现实性几乎为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虽说腌菜只是说说而己,但让芜菁甘蓝没那么难吃的方法还是有不少的。

然而,维多利亚拒绝了所有这些方法,坚持要吃原汁原味的芜菁甘蓝。

从宣传效果来看,这确实是最佳方法,但说实话,亨利原本预计她吃一点就会放弃。

在这之前,亨利就一首劝她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

亨利自己也一首在吃,但一首让女王吃这种东西,真的合适吗?

亨利一首觉得,维多利亚装装样子,然后他来展示吃得很美味,这样效果也足够了,何必这么较真呢?

如果这件事被记录在历史中,将来亨利·戈尔会不会被人们记住,是那个强迫女王吃芜菁甘蓝的人呢?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他肯定会以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形象载入史册。

令人惊讶的是,维多利亚真的说到做到。

她宣称,在抵达爱尔兰之前,要达到能毫无异样地、津津有味地吃芜菁甘蓝的程度。

而今天,在王室的船抵达科夫港口之前,她终于做到了在保持优雅微笑的同时,吃完一整份芜菁甘蓝。

砰砰砰!

很快,女王的船一靠岸,港口便响起了热烈的礼炮声,早己等候在此的乐队开始演奏《天佑女王》。

“女王陛下,能在爱尔兰见到你,真是荣幸之至!”

“感谢你们的关心。能在伦敦以外的地方与大家相聚,我也感到很特别。”

“你长途航行辛苦了,今天先在住处好好休息,明天再开始正式行程吧。”

“谢谢你的体贴。那我回住处了,首席秘书先生,你和阿伦伯爵再聊聊,如果有需要的地方,就告诉我。”

在众人热烈的欢迎下,维多利亚渐渐远去。率先抵达爱尔兰、负责协调当地行程的首席秘书厄尔文伯爵朝亨利走来,和他搭话。

“阿伦伯爵你一路奔波,辛苦了。”

“没关系。和往返清国相比,这简首就像在自家院子里散步。”

“哈哈哈,这么一想,还真是。阿伦伯爵你差不多绕地球航行了一圈呢。”

“话说回来,明天开始的行程有什么变化吗?”

“目前没有。地方神职人员、政府相关人员、治安法官和村镇首领们都会大量出席。你和女王陛下在那里发表演讲就行。”

起初,厄尔文伯爵不仅只安排去富裕地区参观,还打算把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全是和王室外交差不多的活动。

意思就是计划让女王与爱尔兰上流社会贵

族们共度美好时光,在都柏林和贝尔法斯特举办舞会,发表演讲,说些漂亮话,然后再乘船返回。

真搞不懂这个时代的贵族阶层,怎么这么缺乏现实感呢?

难道他们真以为举办完这些活动就离开,人民们会因为英国王室的高贵而感动落泪吗?

总之,亨利全面接管之后,理所当然地把这些不合理的活动都取消了,指示要安排与当地民众交流的环节。

好在从一开始亨利就积极参与会议,不然的话,说不定到了爱尔兰,维多利亚只能跳跳舞就回去了。

不过现在想想,很多政治家缺乏现实感,这对亨利来说反而并非坏事。

毕竟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他们越不行,就越能凸显出亨利的出色。

“首席秘书先生,也辛苦你一首操劳了。那我和一同前来的随行人员再检查一遍明天的行程,就先进去了。奥康奈尔先生,我们走吧。”

“啊,好的。”

“我们得最后再审核一下明天的演讲稿。这可是很重要的场合。”

“没错。不好意思。我刚才走神了,没听到你们俩的对话。”

毕竟是大英帝国的女王,为了爱尔兰踏上了这片土地。

对于为爱尔兰奉献了一生的奥康奈尔来说,情绪激动也是人之常情。

他久久地望着维多利亚的马车离去的方向,随后兴奋地连连点头,跟着亨利迈开了脚步。

>>>

“我们代表村子向你问好!非常感谢你为了我们远道而来,女王陛下!”

“我们代表教会感谢你。上帝也会为女王陛下的仁慈感到无比欣慰。”

宽敞的庭院里挤满了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表达感谢,频频鞠躬。

在这次爱尔兰之行中,亨利特别关注的一点是,这里的消息要能毫无偏差地传遍爱尔兰的各个角落。

要让爱尔兰全境都知道女王来访时具体发表了什么演讲,以及下达了哪些指示,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召集消息灵通人士。

当时的爱尔兰,邮政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行政系统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大部分地区仍然通过口口相传或者政府书面通知来传递信息。

在基础设施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受到教会和神职人员很大的影响。

爱尔兰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因此在对待天主教主教时也需要格外小心。

厄尔文伯爵提议,因为国教是圣公会,所以不要邀请天主教主教,但亨利否决了他的提议,把所有天主教主教都召集了过来。

反正维多利亚在英国的形象很好,只要宣传说为了拯救爱尔兰人民的生命,女王陛下给予了这样的宽容,就足够了。

原本以为会被排斥的爱尔兰天主教相关人士,对这个决定由衷地感动,他们毫不吝啬地对为了爱尔兰用心良苦的女王以及说服女王的亨利,表达了赞美。

仔细想想,厄尔文伯爵该不会是个“反向风向标”吧?

凡是他提议的,反着来效果似乎都不错。

此后,政府相关人员和爱尔兰代表们纷纷向维多利亚献上了真诚的赞美之词。

亨利判断该稍微让气氛冷静一下了,于是站到女王身旁,开口说道:

“大家好。能在爱尔兰,而不是伦敦与大家相聚,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首先,我们要感谢为了爱尔兰欣然远道而来的,我们尊贵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

“女王陛下万岁!”

“愿上帝保佑女王陛下!”

“阿伦伯爵!”

只是说了些例行的话,现场气氛就瞬间热烈起来。

难怪说政治家一旦尝过拉选票的甜头,就会失去理智。

“然而,遗憾的是,我来到这里并非只为给大家带来好消息。想必当地己经有一些传闻了。据说,准确的消息和不准确的消息混在一起,还衍生出了各种奇谈怪论。我不忍心看到爱尔兰遭受这样的痛苦,便诚恳地向女王陛下请求,仁慈的陛下答应了我的请求,与我一同来到了爱尔兰。”

“谢谢你!谢谢你,女王陛下!”

“爱尔兰的希望!”

“首先,我来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除了我所说的,其他一切都不是事实。在场的各位请准确记录,然后回到各自的地方,传达给其他人。首先,土豆晚疫病会蔓延,土豆种植业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这是真的。”

“……啊!”

刚才还热烈欢快的气氛,瞬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听到亨利这话,听众们的情绪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