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106
暑热来袭,考试临近,可今年这暑假几乎没有人要回去。
桐桐咚咚咚敲响了冯媛教授的办公室门,里面传来老师的声音:“请进。”
“老师!”桐桐推门进来了,然后把账本递过去,另外还有一个信封:“这是五千块钱,请转交学校。”
冯媛朝后一考,看着那一沓子钱:“五千?”
“是!”用了学校的名头,那利润里就该分润给学校一部分。
冯媛没看账本,只把钱拿了:“那你跟我去一趟院长办公室。”这钱能不能收,怎么收,都得有说头的。学校的任何财产都是登记造册的,糊里糊涂的进账,这肯定不可以。
院长知道桐桐,因为他给钢厂设计的厂徽被厂家采纳之后,他还收到了丝绢画兴趣小组给发的生活补贴十二元。
这是他收到过的最特别的一笔收入。
从四月到七月,中间也就三个月,给学校上交五千,这在而今是一笔巨款。
要知道每个参与设计的学生或是老师都有补贴可以拿,学生设计好,老师会给一些意见,但这也算是参与设计。学生们拿到的补贴数目不一,有些一个月能拿到三十多,有些也在十七八块,二十左右。
再加上国家给的补贴,可以说每个学生拿到的钱都相当于上班拿到的工资。
老师们指导的多了,拿到的补贴都快赶上工资了。至于他们小组又是怎么分账的,那就不知道了。但是给学
煕緋
校交账五千,想来他们每个人拿到的数目都不小。
这钱不能糊里糊涂的入账,学校的意见是:可以成立一个服务部,这个服务部归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学校监管,账目跟学校分开。
桐桐一听就明白了:“那我希望能用这笔钱改善咱们得学习环境!之前跟风扇厂有联络,我想采购一批风扇,给教室、办公室、寝室安装上。”
物资是可以的!因为这个东西……一般人贪污不了。只要不直接给钱,怎么都好说。
这个是全体师生都将受益的事,那就这么定了。
桐桐先走了,冯媛指着桐桐的背影:“那作业不提也罢!但是商业这个东西……”她无师自通。
学校把角落里几间屋子拨给他们,招牌就挂了起来。
大家就很忙很忙,准备考试,还得忙着手里的活。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谁的设计又被采纳了,这也是对专业能力的肯定。
做的慢了,出的活儿少,好像我不如你一样。
于是,干劲可足了。
桐桐心说,再也找不到这么高质量又低需求的劳动力了。
考试一完,至少能回家住了!孩子已经走的很稳当了,叫人也叫的很顺溜,问她几岁了,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她都能答。
大热天的,穿个红绸肚兜,青绸的灯笼裤!家里的客厅里铺着凉席,凉席用水擦洗过,冰凉冰凉的,孩子坐在上面,手里捏着凉糕正往嘴里塞。
看见妈妈回来了,她可高兴了:“妈妈——吃——妈妈——吃——”
绿豆沙糯米做的,怕糯米难消化,放了可多的绿豆,解暑很好,“谁做的呀?这么好吃!”
“太爷爷!太爷爷做……给我!”小丫头拍拍自己,带着点小得意。
桐桐就笑,说老太太,“书房多热呀,叫我爷歇着呗,咋还总下厨房呢?”
“闲不住!”老太太坐在边上给孩子做鞋子,一脸怜爱的看六六,“我们胃口好,给什么吃什么。”六六不停地点头,说妈妈:“夸六六乖!”
“嗯!听见了,太奶夸你乖。”
王竹兰端了绿豆汤出来,“那是让你赶紧夸她乖。”
桐桐一本正经的看六六:“我的六六最乖了。”
人家抿嘴一笑,还带着几分腼腆,朝边上一转,害羞去了。
叫夸你的是你,夸完一脸害羞的还是你:整个一个戏精。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见桐桐穿个红丝绸小褂,穿个青色的灯笼裤,光着脚躺在凉席上逗孩子呢。大热天的,给孩子笑的一头汗。
“爸爸回来喽……”
“爸爸——爸爸——”
“叫爸爸洗澡,好吃饭——”
“吃饭饭!吃饭饭!”
四爷揉了揉孩子的小脑袋,在桐桐翘起的脚上拍了一下,这才进卧室,拿背心和短裤去。
可一看柜子,就看见还没来得及收好的钱,她怕是急着陪孩子去了,就这么顺手放柜子里了。
拿到手里一看,又是八百。
这活干的,一年就成万元户了。他把钱放好,出去洗漱:“考试怎么样呀?”
桐桐:“……”干嘛提考试?考试完就不要说考试的事了嘛!她说,“能过关吧。”
四爷:“…………”他夸说:“那不容易呀!”你们老师真不容易,得怎么找你的优点才能叫你过。
可不就是,她这画像是大幅照片。
冯媛教授对着画,她感觉林桐的数学应该不错,要知道这任何东西都等比例放大,如果手工绘图的话,是很费时间的。
事实上那个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她的眼睛就是尺,放大的比例一点出入都没有。
有这敏感度,你去读数理化,读什么不好,跑来学画画,来折磨我,何必呢?
但是,从基本功上来说,又不能说不好!
说起来,好些画家都是数学家,像是荷兰的版画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对称、密铺平面、双曲几何、多面体等数学概念的表达。
还有达芬奇,人家除了是画家,还是自然科学家,是工程师,在他的画作里,有解剖,有透视,有明暗。
她起身,起书柜里翻林桐之前的作业,有一副是她画的晨曦图,一只公鸡站在墙上啼叫,墙头的柿树在晨辉里,青涩的小柿子挂在枝头,煞是可爱。
就是很简单的一副图,她之前只觉得匠气重,可要是她错了呢?
她带着她这一份作业,去找一个老朋友,他是搞生物的,拿到图之后,这老朋友指着那途中的鸡:“……画的好呀!”
“好在哪?”
“好在这只鸡……”怎么说呢?“我可能见的画作少吧!你们画的鸡只是形态是鸡,但是这幅画上,咱只拿鸡头举例,一般咱看什么?看鸡冠、上喙、下喙、眼睛、肉髯……对吧?”
对!
“但很多都不知道,鸡是有鼻窦的!”冯媛:“…………”
“这里就是鼻窦!”人家画了。
冯媛:“…………”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鸡的耳孔在哪?”
冯媛:“…………”
“但你看,人家画了旋毛,位置十分精准,比例完全正确,这个旋毛下面就是耳孔。她画的是旋毛,其实点的是鸡的耳朵。”
冯媛:“…………”
“这是鸡的鼻孔……这是鸡的耳叶……这是鸡的眼眶下窦……”结论是,“这张图完全可以放在生物教材上使用。”
冯媛:“……”所以,还是我狭隘了!每个学生一定有她的长处!有些人绘画在写意,有些人绘画在写实。
不是学生不好,是学生的风格跟自己不一样,以此来否定她,本来就是偏见!
差一点!差一点毁了一个偏才!这要是成了,她能在国内独自开创流派了。
冯媛再叫看其他的:“您还发现什么了?”
“柿子树的形态、叶片、脉络都没有错!柿子树的果子,看比例若是真有那么一棵树,那么这就是京城六月的柿子树的样子,果子只有豌豆大……”
冯媛‘啊’了一声,“6月22日是夏至日,光线……她这幅图好在光线!光线的角度……”
对!你找个搞数学的问一下,看看她这个光线是不是夏至日太阳照射在京城时候的日照角度。
得到的结果:是的!光线没有问题,就是夏至日的。
夏至日的晨曦,鸡叫时分,晨曦的光照射的角度一计算,然后用量角器去测量一下她画中的角度就知道了。
这不仅要有生物知识、地理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能力。
于是,桐桐很惊奇的发现,她的理论课不错,但是专业课的成绩也很好!
她就:“…………”老师已经被腐蚀了吗?
结果她的画作被放在展出栏里,围了很多人在看。她心虚呀,凑过去看了看,这么大的版面,只有她的一张小幅作业,却又大篇幅的名师点评,好几个老师都在评。
她挤过去看了评价,更心虚了,她只会画的像,下意识就那么画了。鸡而已,闭着眼睛也能解刨,我不可能画不像。柿子树……这玩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月份是有不同的样子的,要说特殊,那就取夏至这一日的。
夏至这一天,根据京城的经纬度,还算不出日照的光线角度吗?
咱没别的本事,就是准确!
然后老师们都说,能将其他学科融入绘画的,就可独成一派。画画的人很多,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
又拿达芬奇举例,人家在数学、几何、解剖、生理、动物、植物、气象、天文、地理、物理、光学、建筑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画作融合多门学科,是十分杰出的画家。
桐桐:“……”她转身赶紧溜了:我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回去就问四爷:“你看出来了吗?”
四爷:“…………”我也没那么去想!不过按照人家老师的说法,好像也没错吧!他看着桐桐:“那……你已经是很出色的画家了。”
桐桐:“……”多少听出点讽刺的味道来。
她连连摆手:“可别羞先人了!”画家?呵呵!我这么俗气的人是玩不了艺术的!还是想想赚钱的事比较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