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 作品

第279章 进城

第279章 进城

多铎与汉岱率领着剩余的两千余八旗兵仓促突围,他们乘坐着大小两百多艘舟船,刚刚驶离运河岸边,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在水中轻轻晃动,似乎还未脱离危险。

耳边是紧张的呼吸与战马的嘶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息和战争的余温。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成功逃脱之时,背后的沧州城传来了一阵喧哗呼喊声,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多铎心中一紧,立刻回头望去。

城墙之上,无数火把被高高举起,火光在夜空中跳动,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沿着沧州城外郭城的城墙蜿蜒,向四周蔓延。

那火龙如猛兽一般,贪婪地吞噬着这座高大而悠久的城池。

喧闹声不断回荡在黑夜中,清晰可闻,明军的士兵们高呼着,声音震天动地。

火光映照着士兵们的脸庞,显得他们无比坚定。

朱慈烺的麾下士兵,正是在城墙上狂呼怒吼,宣告清军的败退。

多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安,但随即强行压下。

他刚刚率兵突围而出,眼见已经脱离了城池的控制,心中稍有庆幸。

但还未等他松一口气,突然,从沧州城西面的战场上传来了更加震撼的呼喊声。

那声音更为急促、猛烈,似乎是新的战斗爆发了。

多铎的耳朵微微抖动,他心中有一丝不祥的预感。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西面战场的动静绝不寻常。

朱慈烺一定是出动了主力部队,正在横扫西面负责阻击的八旗兵。

多铎的脸色微微变了,他意识到自己虽然率兵突围成功,但西面八旗兵的防线可能即将崩溃。

如果西线被攻破,后续追击的明军很可能从背后包抄,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他低头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恼怒和不甘:

“朱慈烺,你终究还是迟了一步。若是你能再早些调来主力部队横扫纳塔克的阻击兵,我可能就不会如此果断地下令突围了。

若你的计划提前一步,或许我的尾巴已经被你咬住,我进退两难,被困在这座城池里动弹不得。”

多铎眼中闪过一抹嘲讽的神色,继续自言自语道:

“那样的话,你再派水师封锁出江口,彻底堵死我的退路。”

说到这里,多铎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些许得意的笑容。

这场突围虽然狼狈,但终究是成功了。

而且,他终于在与朱慈烺的较量中赢得了一场胜利,哪怕这只是一次并不完全的胜利,甚至算不上辉煌,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他仰望天空,轻声叹道:

“可惜你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朱慈烺。”

这声感慨中带着一丝深深的遗憾与无奈,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和朱慈烺对决。

作为满清宗室亲王,多铎曾经有无数的机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他的光辉时刻却一次次被朱慈烺的铁蹄碾碎。

多铎曾无比自信,满清鼎盛之时,他年轻力壮,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有机会将大清带向更高的辉煌。

然而,短短几年间,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曾经志得意满的将领,到如今的大清节节败退,多铎的心中充满了压抑和愤怒。

每一次战败,每一次撤退,都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痕,而这些伤痕的背后,都有朱慈烺的身影。

这一次,他终于赢了。

虽然只是“小赢”,但对多铎来说,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甚至是弥足珍贵的。

因为他心里明白,大清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一次的突围,可能只是延缓了不可避免的灭亡。

多铎的得意和激动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猛然回过神来,脸色重新变得阴沉。

他深知,即便此刻他成功逃脱了,但未来依旧艰难。

他不敢再过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毕竟朱慈烺的军队依旧在背后紧追不舍,而辽东也早已不再是清军的坚固堡垒。

退守辽东之后,他面对的必定不是朱慈烺本人,而是那些不知名的将领。

他能想象到,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断地逃亡,被明军的攻势一次次击退。

想到这里,多铎不禁握紧了拳头,心中的怒火终于无法抑制地爆发出来。

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情绪的洪流彻底淹没了他的理智。

“该死的朱慈烺!该死的尼堪!”

多铎的声音骤然提高,几乎是咆哮出来。他挥舞着拳头,面色狰狞,双目中闪烁着仇恨的火焰。

“什么狗屁的水师,什么尼堪水师天下无敌!一群废物,不堪一击!”

他恶狠狠地说道,心中的愤怒无处发泄,仿佛要将这些年积压的屈辱尽数释放出来。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河面上回荡,八旗兵们闻声纷纷转头看向自己的主帅,眼中充满敬畏和不解。

多铎站在船头,目光犀利地扫过自己的士兵们,似乎在这一刻,他重新找回了昔日的威严。

“走!继续前进!”

多铎猛然挥手,命令舟船加快速度,驶向河流的深处。尽管身后明军的火光还在不断蔓延,但他已无暇回顾。

面对当前的局势,他清楚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大清,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完全被这种激动情绪淹没,清军船队在全速横渡运河的过程中,突遇变故。

刚一离岸,无数明军战舰就如同从黑暗中诡异冒出的幽灵般,骤然现身江面。

那一刻,江上的景象仿佛被巨大的黑幕揭开,隐约可见的战船以令人胆寒的速度逼近。

最先察觉异动的是外围的清军船只,船上士兵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然而,当这紧急消息传到多铎耳边时,已经为时过晚。

整个清军船队两千余八旗兵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躁动不安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江面蔓延。

他们眼中满是恐慌与无助,乱作一团,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和控制力。

水面上,他们完全无法与明军匹敌。

更糟糕的是,清军所乘的这些船只大多简陋,根本没有装备火炮等远程武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军战舰虽然也不大,但甲板上赫然排列着数门火炮,这使得他们在江上的攻势更加无可抵挡。

“轰!轰!轰!”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几十道耀眼的火光瞬间在江面上划破了夜空。

明军的楼船如同发怒的巨兽,朝清军船队喷射出密集的火焰与铁弹。霎时,水面上一阵巨大的冲击波翻涌开来,几艘清军船只应声翻覆,碎木和士兵的尸体四散漂浮在激起的水柱中,景象极其惨烈。

那些原本稀稀落落的水此刻变成了死亡的前奏,江面上的所有清军仿佛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

多铎站在甲板上,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惨状。

他所乘坐的战船虽然体型较大,较为坚固,就算直接被铁弹击中,也不至于立刻沉没。

然而,其他小型船只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那些只能承载二三十名士兵的小船被接连打翻,船上士兵惊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却很快就被波涛与爆炸声淹没。

就在这一瞬间,多铎终于明白了一切——朱慈烺的精心布局,一切尽在掌握。

他恍然大悟,所有之前看似偶然的事件,事实上全是为这一刻服务的:

那迟迟未发力的攻城部队,那让人摸不透的明军主力调动,东面战场的意外胜利,以及这些突如其来的明军水师。

所有的一切,原来都是为了将他骗出城,再逼他仓促渡江。

多铎脸色铁青,胸中一股无名火焰腾然而起。他狠狠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声音压抑而充满狂怒:

“朱慈烺……朱慈烺……朱慈烺!!!”

在这短暂的狂喜和愤怒交织的瞬间,素来以冷静自持著称的多铎,终于彻底失控。

他意识到,此刻面对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明军水师突如其来的出现,对于清军船队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几乎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他们正处在明军火炮的轰击范围内,船只接连沉没,战士无从抵挡。

江面上,火光依旧在不停闪烁,爆炸声此起彼伏。

每一声巨响,都仿佛在宣告清军命运的终结。

而多铎的狂怒与绝望,也在这片混乱的江面上逐渐被吞噬殆尽。

朱慈烺站在高地上,双目紧盯着眼前的战局,耳畔是如雷鸣般的爆炸声,交织着四处传来的喊杀声,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他的嘴角渐渐扬起,随之爆发出一阵豪迈的大笑,笑声中满是胜利的自信与快意。

“多铎,你终究还是棋差一着啊……”

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眼下的局面正如他所计划的那样一步步展开。

多铎的主力部队已经出城,而东面战场上的清军被成功截击,南面的明军攻城部队得以顺利突入沧州城中。

眼下,就算多铎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想要率兵回援,已然为时已晚。

而西面战场,朱慈烺下令主力部队发起总攻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清军的失败。

此刻,若多铎再想从水路登陆,靠近岸边,等待他的将是进退维谷的困境。

前有大军压境,后有追兵相随,任何选择都将把他推向绝路。

更何况,清军若是想突破张名振水师的封锁,靠岸登陆运河北岸。

殊不知,那里还有数千精锐严阵以待!

若他们能闯过此关,前方还有层层叠叠的河流等着他们。

朱慈烺心中冷笑:多铎的算盘再精,也算不到自己已经彻底陷入了这天罗地网。

他麾下的数万大军,如今已然牢牢控制了整个战场局势,任何细微的动向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除了派往附近州县维持秩序的数千兵马外,朱慈烺此刻手中还有两三万精锐部队作为支援。

即便东面战场兵力略显薄弱,仅部署了不到万人,但这正是朱慈烺设下的迷局,给了多铎错觉,认为战局胶着。

而事实上,南面战场的攻城部队已经投入万余人,西面更是早有近万士兵埋伏,再加上驻守南面营地的两个战兵营和刚刚赶来的数千援军,朱慈烺身后还有上万大军可供调遣。

正是凭借如此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朱慈烺布下了这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只等多铎自投罗网。

眼下,西面战场的清军已是强弩之末。

他们已与朱慈烺麾下的先头部队交战多时,体力消耗殆尽,阵型混乱不堪。

很快,清军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开始溃退,沿着江岸节节败退,有些清军士兵甚至无路可逃,只得慌不择路地跳入江中。

但穿着厚重铠甲的清兵大多不擅水性,跳江不过是从战场逃命的本能反应。

没过多久,这些仓皇逃窜的士兵便因铠甲的重量沉入江底,或因水流的冲击漂浮起来,随着江水的推动,清兵的尸体渐渐堆积在岸边,惨不忍睹。

朱慈烺冷静地观察着战局,视线扫过西面。那里的火光正向运河东岸蔓延,耀眼的光芒映红了夜空。

远处的喊杀声此刻已经渐渐减弱,这清楚地表明,西面的清军在明军的绝对优势下已经无力抵抗,他们被殿前军以五六倍的兵力优势硬生生逼入了死地。

朱慈烺面露微笑,环顾左右,心中已然确认,此战胜局已定,再无意外。

他抬起头,目光再度投向远处的江面。

夜色深沉,墨青色的江水与天空的交界处仿佛勾勒出一道厚重的黑线,线条分明。

就在那水天一线的尽头,时不时闪现出一簇簇橙红色的火光,明军的炮火在黑夜中绽放,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每一次火光亮起,伴随着的便是清军的哀嚎与绝望。这一切都让朱慈烺心潮澎湃。

战局已经牢牢掌控在他手中。

此刻的江面上,清军的溃败如同一场剧目在他眼前徐徐展开,而他,便是这场剧目的导演。

“进城!”

朱慈烺终于收回了目光,心中已无任何悬念,战局已经彻底明朗。他转身朝着身边的亲兵下令,声音沉稳而有力。

“是,陛下!”

林昌福立刻抱拳躬身,恭敬地应道,随即转身挥手示意,身边的侍卫迅速摇动皇旗。

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胜利的来临。

随着旗帜的挥动,朱慈烺的亲卫军队齐刷刷地翻身上马,整齐的队伍如同疾风一般迅速向前。

很快,一股千余人的骑兵队伍从沧州城的西面迅疾驰骋而来,绕过南面的军营和护城河边的废墟,战马的铁蹄在泥泞的土地上发出低沉的轰鸣。

在橙红色的火光照耀下,这支铁骑如同奔腾的洪流,势不可挡。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策马在前,带领着他的大军缓缓步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