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如听仙乐耳暂明
“嘿嘿王老弟,咱们又见面了。”
直到王凡这里已经彻底忙活完,一群厨师才在老丁的带领下走到王凡跟前。
王凡跟他握了握手后也笑道:“丁老哥你好。”
一边卖光了米饭的刘大娘此时有些喘气的说道:“王小哥,既然你有朋友来了那我就先回去了,等你有空的时候一定要来我们家吃顿便饭。”
连着卖了一下午的米饭,刘大娘也着实累的够呛。刘大娘是下午来跟刘大爷换班的,要不然老爷子得累死。
两位老人今天忙活了一天,虽然累的够呛,但是想到今天的收入自然也是开心无比,就这一天的量赶上他们一个多月了。
对这位明显就是想让他们赚钱的小老板,那是打心眼里感激,就想着邀请王凡到家里做客,顺便吃个便饭。
王凡连忙道:“好的大娘,您赶紧回去休息吧,今天也真是累得够呛。”
刘大娘对着老丁等人笑着点点头后,骑上自己的三轮车就回了家。
老丁一群人现在就感觉憋的难受,心里有很多问题想问又不知道咋开口。
好在王凡对于这种交流已经驾轻就熟,有了他的率先开口,后面的交流就显得轻松很多。
这一聊就聊了个日落西山华灯初上。
如梦初醒的厨师们反应过来,一边道歉一边感谢一边又邀请王凡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到店里坐坐,离别的场面堪称热闹非凡。
等这些人都走了,王凡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大部分都是他在教,但是很多厨师提出来的想法和技巧也让他受益匪浅。
此时寿县的古城墙上已经亮起了灯,灯光不算太亮,却正好将古城墙的轮廓映照出来。
点点暖黄从古城墙的砖缝里漏出,让被岁月磨圆的青砖棱角在光影中都泛起釉色。
王凡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后,就迅速收拾起东西,待会他还要去看黄梅戏演出。
戏台搭在了瓮城中央,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灯光师非常有经验,特制的柔光纱滤去了现代灯具的锐利,将整个舞台笼罩在类似烛火的琥珀色光晕中。
李维给王凡找的位置确实很好,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
王凡之前就在微薄上挂了消息,此时打开直播后就有很多人涌进了直播间,对于黄梅戏大家还都是有些好奇心的。
“这舞台不错啊,看着很有感觉。”
“整体灯光搭配的也很好,挂那么多灯都让我觉得城墙很古老。”
“能不古老吗?宋朝的。”
“王老板现在是越来越会来事了,今天终于是纯纯的粉丝福利不是深夜放毒了。”
一边闲聊一边舞台上就已经站了两位主持人报幕,除了王凡见过的方老师和钟老师还有其他人,其中甚至还有好几位是95后。
“黄梅戏位列华夏五大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曲调和唱腔独特优美,有生、旦、丑之分,生分为正生、小生,旦分为正旦、小旦、老旦,丑分为小丑、老丑、女丑。整本大戏里还会有花脸,第一个节目《女驸马》就是一部整本大戏。”
趁着没开场的时候,王凡就简单的做了个介绍,不过他自己也就知道这些了,再往下肚子里还真就刮不出来什么油水。
好在他说完没多久,这部最耳熟能详的戏曲就开了场。
这是王凡第一次听正式的黄梅戏表演,台上的演员肉眼可见的年轻。虽然年轻,但是嘴上功夫却非常了得,王凡这么近的距离,即便是不借助扩音设备,都能够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而且唱腔明快抒情、极富感染力,远比现在的口水歌和rap听着舒服。
直播间里的弹幕也几乎停了,很多人已经拿出好久不用的耳机戴上。
黄梅戏在短视频或者直播平台还蛮出名的,2.2亿次的播放量也位列五剧之首,但这种现场演绎出来的跟那些还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古城这个环境,先天就有buff加成。
稍显朦胧的灯光中,一身状元红袍的花旦每一步走出,每一个笑容,甚至每一个手上动作,都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
城墙的构似乎成为了天然的共鸣箱,“为救李朗离家原,谁料皇榜中状元”,清晰、明快又悦耳的声音,贴着砖墙攀上城楼,又在瓮城的环形空间里反复折射,最后落在王凡耳中里,就多了一股说不清的浑厚。
王凡周围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不论老少此时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演出,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在轻声哼唱,这氛围根本不输当红歌手的演唱会!
直到几位演员躬身谢幕,耳边响起如雷声一般的掌声,王凡才从那股余韵中回过了神。
也直到这个时候,直播间里的观众也才反应过来,弹幕直接刷到飞起。
“如听仙乐耳暂明!原来戏曲也能那么好听啊?”
“我滴个乖乖!这不比那些裁缝的破歌好听?”
“真想去现场听啊!王老板你就
不能升级一下你这破直播设备吗?让我把耳朵伸过去也行啊!”
“决定了决定了,今年的目的地就设置在安徽!我也要去现场洗一洗耳朵。”
很多艺术并不是需要有多么高的素养才能欣赏,起码刚刚的《女驸马》大家就都听的明白,也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道开胃菜过后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一个个都在期待着接下来的演出。
这些年轻的表演者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每一位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着实让王凡他们这些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这一场演出直接持续到了晚上11点,散场的时候大家都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好在王凡今天就有预感,提前在车上贴了明天10点开门11点开饭的提示,要不然明天肯定得累死。
回到房车上他也没急着睡觉,而是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张试纸,接着用滴管从一桶牛奶质感但却是黄色的液体当中吸出一点。全神贯注的他完全没在意桶里液体那酸涩的气味。
“采用前一批豆腐压榨产生的黄浆水,黄浆水当中的酸菌代谢产生的胞外多糖与大豆蛋白交联,形成具有高持水性的三维凝胶,微观上呈现蜂窝状孔洞结构,为后续发酵预留气体扩散通道。经自然发酵后ph值降至4.0-4.5。这种酸性环境促使大豆球蛋白和伴大豆球蛋白发生等电点沉淀,形成比石膏或者盐卤更松散的蛋白质网络。”
脑子里回响着卓倩倩给出的科学菜谱,一只手拿着试纸一只手将滴管中的液体滴到了试纸上。
虽然这一段话里面绝大多数会看却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从里面提取出关键信息——黄浆水、发酵、酸性4.0-4.5之间。
黄浆水就是把嫩豆腐压成老豆腐时,从豆腐里面渗透出来的水,发酵就是扔那别管,让细菌搞酸它,酸碱度测试小学的时候学过。
试纸原本是淡黄色的,在接触到液体没多久后就渐渐转变为橙红色,王凡有些兴奋的拿出试纸一比对,就发现跟4.0-4.5的试纸颜色一模一样。
用力的握一下拳,顿时高兴无比。
在云南有一种很神奇的豆腐名叫包浆豆腐,他之前去玩的时候,这种豆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当时脸皮比较薄,没好意思跟人家学,也没有现在的实力,根本复刻不出来。
到了寿县尤其是接到关于“豆腐”的任务时,他就想到了这种豆腐。
从网上查了很多信息,但基本上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戏,一定要用云南那边的井水才行,这让他多少有些遗憾。
但卓倩倩知道以后就拍着胸脯保证,不用云南的井水也一样能够复刻出来,让他等消息就是。
然后经过几天的研究,还真就让她研究出来了里面的门道,然后就有了王凡一开始念叨的那些内容。
“老板你要做的这个豆腐可真是不简单,好家伙,小小的一块豆腐竟然是非牛顿流体力学、微生物生态学和热传导工程的完美载体。”
嗯,虽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一听就知道肯定很厉害。
至于会不会因为听不懂就让俩人有代沟,那俩人都表示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毕竟“做出来肯定够好吃”这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一个喜欢做,一个喜欢吃,完美互补。
王凡拿出泡好的黄豆,再次研磨成豆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点豆腐没用石膏也没用卤水,而是将桶里的发酵完成的黄浆水倒了进去。
王凡忙活了大半夜,直到凌晨三点钟才将最后一块豆腐包好。
“成型豆腐块在25-30c、湿度85%环境中静置12-24小时,表面形成以毛霉和红曲霉为主的复合菌膜。豆腐内部残留的脂肪氧化酶催化亚油酸生成己醛、己醇等挥发性物质,奠定油炸后的坚果香气基础。”
此时的豆腐还不是真正的包浆豆腐,还需要经过一天的静置,这本来也不是今天要做的菜,而是明天。
只是现在豆腐模具已经全都被这些豆腐占领,肯定是没有办法再自己制作豆腐。
不过他向来也不打无准备的仗。
自己这可是在寿县,想买豆腐那还不是简简单单?
跟刘大爷一打听,他就找到了县里做豆腐最好的店,而且早早的就预定好了明天要用的量,他还顺便又订购了一些土猪肉。
明天的菜依旧简单而美味,只是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该上床睡觉。
……
“今天王老板有点晚呀?”
“嗯,平时都是早中晚全卖,估计昨天看演出看的太晚,今天只做中和晚了。”
“不过昨天的表演确实好看啊,这一趟真是没白来。”
“而且这一趟是真省钱,我现在的花销还不到预估的四分之一。”
早上8点多钟就已经有食客开始排队,虽然要等两个多小时,但千万不要低估一颗吃货的心。
“不知道今天吃什么?”
“吃啥都一样,反正绝对
好吃。”
“说是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想吃点带肉的,那样吃起来肯定会更爽。”
排队当中有结伴旅游的,嘀嘀咕咕的在猜测着今天王凡会做什么饭。
约莫9点半的时候,三辆小货车几乎不分先后的停在了王凡房车前,接到电话的王凡已经洗漱完毕,神清气爽的走出了房车。
先跟排队的食客打了声招呼,然后就领着配送员将蔬菜、猪肉和豆腐都安置好。
刚刚说想吃肉的那个哥们,在看到一堆大块又红润的五花肉时就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念叨什么来什么吗?
心里不由更加期待起来。
检查了一下土猪肉和豆腐的质量,王凡非常痛快的付了账,接着就又开始做准备工作。
排队的食客可以清晰的看到王凡的一举一动,食材是否新鲜,是否头以次充好那都看的明明白白。
五花肉切出来的肉片红白相间,三瘦两肥的配置一看就是好肉无疑。
姜、蒜、葱头、大葱、小米辣、蒜苗,也在刀下迅速被分解完成。
做好了准备工作,王凡那个锃光瓦亮的大锅就再次开始上岗。
只不过让人挠头的是,他并没有急着煸炒猪肉或者豆腐,而是在锅里先烧了半锅水。而且还直接放起了盐、酱油、大葱进去煮。
等到葱香味和酱油的香气随着水开释放出来,他又将刚刚切好的豆腐倒了进去。
“嘶……这就开始炖了?那五花肉切好了不用啊?”
“真的好奇怪,五花肉难道不该先煸炒一下?”
“现在还没开始,这只是焯水给豆腐一个底味而已。”
直到王凡的声音传入耳朵,他们才终于知道这一步只是他在给豆腐焯水而已。
烫了有10来分钟,直到王凡敏锐的察觉到豆腐的软嫩变化,才将其从锅里捞了出来。
小心将豆腐倒进漏盆滤水后,这才将锅重新刷干净。
热锅,少油,五花肉煸出来的油脂不仅多而且更香。等到五花肉已经被煸炒出金边,刚刚准备好的食材就一股脑倒进了锅里。
葱姜蒜的香味几乎是在瞬间喷涌而出,混合上五花肉的醇香,直接就拥有了让人垂涎三尺的魔力。
这一锅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食客们的眼里已经只剩对美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