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番薯 作品

第681章-豆腐之乡—寿县

这一周的王凡非常充实。

辞别了丁家父女,他就带着卓倩倩又翻回黄山看了云海、奇松、怪石和日出。

接着从南向北一路途经芜湖、合肥,直奔豆腐之乡“寿县”。

寿县以“寿”为名贯穿两千余年,融合了楚汉文化、军事史迹与农耕文明,曾5次为都,10次为郡,堪称江淮地区的历史活化石。

而且跟寿县有关的成语典故有据可查的就有500多个,绝对是“华夏成语典故之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面鼓对面锣、淮橘为枳、草木皆兵等等皆出自这里。

不过最让王凡感兴趣的还是这里的豆腐。

豆腐到底是不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意外的结果,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并不耽误这里的豆腐品质全国闻名。

而且这里的人真的很爱吃豆腐,还把豆腐开发出了无数外地人听都没听过的吃法,绝对是豆腐爱好者的天堂。

咸鱼了一个星期的系统,能给出自己在寿县做豆腐美食的任务,也真的是有点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过怂是不会怂的,厨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提升的嘛。

“周一开始寿县摆摊卖豆腐,有附近的小伙伴欢迎过来玩。不过我在这里的消息大家别往微薄上发,最近总感觉被通缉了一样。”

王凡把自己接下来的安排发到了他的粉丝群,却没有往微薄上发,相比于微薄,这里的粉丝保密性要好的多。

最近就因为见义勇为那件事,好多地方媒体都想采访他,还有想颁奖发钱的,他可不想露这个脸。

每露一次脸,就是在提醒二叔、老丈人还有女朋友,自己那天有多危险,指不定哪天就又挨一顿说,这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

虽然只要露面就有暴露的可能,但是能撑一天算一天,任务总得完成不是?

王凡这一露面大家本来还挺高兴,结果一看他发的消息基本上就全懵了。

“虽然王老板良心发现开始给粉丝群专属福利,但我还是想问一句寿县在哪?恕我才疏学浅,真有这么个地方吗?”

“同问,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啊?王老板你这一下干哪去了?”

“寿县你们都不知道?那可是个好地方,来,王老板赶紧讲讲这个地方怎么个好法。”

“哈哈,这个地方我知道啊!就在我们隔壁,是我们安徽一个古县城,到现在两千多年历史了!非常不错的地方,欢迎大家来玩。哦对了,顺带一提,寿县绰号豆腐之乡,很可能还是豆腐的发源地,王老板跑到寿县做豆腐,这就跟他在四川做川菜是一样一样的。”

“好家伙,就喜欢王老板这贴脸开大的样子。”

王凡看到这里连忙解释:“这可不是贴脸开大,是学习交流,不要乱说啊!另外再重申一遍,千万别发微薄上去。”

“哈哈哈笑死,真的好奇王老板到底是在怕什么?见义勇为多好的事情啊,为啥还那么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报道出来。”

“还能怕啥?怕家里人担心呗,行我们知道了,保证不说出去也不往微薄上挂,就是可惜离着安徽太远,这次又要错过了。”

任务是下周一而今天刚周五,他还能带着卓倩倩先尝尝当地特色,他也非常好奇豆腐这种食材,到底是怎么能够做出来一百多道菜的,而且价格还几百上千都有。

周六一大早王凡俩人就起了床,到了一个地方先去逛早餐店已经是老传统了,尤其是掌握了全国早餐经营权的安徽本地,早餐自然就更让人期待。

“老板,你看这个豆腐脑他算是南派还是北派?”

卓倩倩一脸神奇的看着一位50多岁的大爷,正一脸认真的往一个碗里挖豆腐,只是豆腐挖好以后调味的既不是南派的甜水,也不是北派的咸卤,而是一大勺炖好的粉条!之后一把牛筋片、牛杂一把香菜一勺辣椒油和其他配料,让卓倩倩看的大呼神奇。

王凡仔细看了看笑道:“虽然卤汁不一样,但是这个味道肯定是咸派,要不我们去尝尝?”

看了看牌子,上面写的是“赵家牛肉汤”,看这个店的样子就知道很有年头,排队的基本上都是上了一些年纪的大爷大妈,估摸着就是这里附近的居民。

赵大爷的手非常稳,速度也很快,一碗一碗的牛肉豆腐脑快速完成,打包带走的居多,而且一买就是三四份,估计是带回家去跟跟家人分享。

这一碗豆腐脑也非常便宜,只要粉条是三块钱,粉条加豆腐脑两块,加牛肉有十二块的有十五块的,十五块的牛杂已经能在碗里盖上一层。

王凡很快就排到了前面,独特的牛肉风味和香料气息逃不过他的鼻子,一闻就知道是用牛大骨为主材熬出来的高汤,不过粉条不是红薯粉的香气,闻着应该用的是山芋。

但是让他更为期待的,还是碗底那三块光滑水嫩qq弹弹的豆腐脑。

八公山的豆腐,选用的都是当地的优质黄豆,搭配富含矿物质的八公山泉水。浓郁的豆香和清甜的水质,才奠定了豆腐脑

的天然风味基础。

最主要的是只有hn市特定的几个区域,种植出来的才叫八公山黄豆,出了这几个地方即便是一样的种子也不行,也只有用这里的黄豆这里的水,制作出来的才能叫八公山豆腐!

“还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的豆腐脑,真是好期待啊。”

卓倩倩一边把筷子和勺子递给王凡,一边跃跃欲试的说道。

此时摆在面前的碗里已经看不见豆腐,浓油赤酱、爽滑劲道的粉条已经铺满了整个碗面,还有几大片炖煮得酥软的牛筋片,她这一碗的辣椒油明显比王凡碗里的要多,红红的辣油占了小半碗,再加上嫩绿的葱花与香菜点缀其间,看着就显得非常诱人。

用白瓷勺挖一勺被酱料沁成暗红色的豆腐,软嫩q弹的豆腐块随着手臂的动作来回颤动,光用看的都知道必然爽滑无比。

“嗯?”

勺子送入嘴中,嫩滑的豆腐块也跟着滑到嘴里,独特的口感让王凡忍不住挑了挑眉。

豆腐脑这种东西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口感都是嫩滑无比的,即便是口味不一样,在口感上却是差别不大。

但是嘴里的这一块豆腐,却真真正正的能够感觉到它的独特。

就最简单的一点,即便是用了那么多香料的卤汁,再加上味道本来就大的香菜和葱花,竟然都能够第一时间就感觉到那股独特的豆香味。

舌尖一压,豆腐非但没有压坏,反而滑溜溜的滑到一边,竟感觉比羊脂白玉还要细腻嫩滑。

再次一咬,牙齿似乎都能够感觉到豆腐被切开的触感。

再用舌尖轻抿,浓浓的豆香瞬间在味蕾间绽放,纯粹、天然的豆香浓郁悠长,酱料的香味都影响不了丝毫。

“厚……好吃啊!”

单单是这个豆腐脑的本味,就已经直接将王凡的味蕾征服。

再挖一勺混合着牛筋、牛杂的粉条浇头到嘴里,劲道的牛杂和爽滑的粉条融合,多重奏的口感瞬间就让味蕾满足无比。

“怎么样?吃着还行吗?”

王凡抬头看去,就看见老板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此时店里没什么人,老板也难得清闲了一下。

王凡笑着应道:“好吃,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豆腐脑能跟牛杂和粉条配到一起。老板您这做了多少年了?”

赵大爷身材瘦削,年纪应该有60左右,长相比较憨厚,听到王凡的问题有些自豪的说道:“我从14岁就开始干,到现在已经57岁了。”

43年!

这要是在小樱花,怕不是又要多一个牛肉豆腐脑仙人?

“咱寿县这豆腐真的是太香了,老板好手艺。”

赵大爷呵呵一笑:“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跟我的手艺可没关系。倒是王小哥你的手艺肯定是特别好的。”

“???”

王凡一脸震惊的看着赵大爷:“您怎么知道我姓王?”

赵大爷嘿嘿一笑:“说出来你可别说是我说的,主要是前段时间我们文旅局的人天天拿着照片让我们看,说是看到这个人一定要留意一下,你们两个一来我就注意到了,你跟那照片上一模一样。”

……

李维的内心有些焦急,这种心态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他现在真的非常想知道,那个满世界乱窜的王老板到底有没有来寿县。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想学学鲁东,也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现在的世道说是网红经济可能不合适,但一个网红对一个地方的影响却绝对不可忽视,当年淄博借着人家王老板的东风起飞,这一飞可直到现在都没有落下呢!

差不多大的面积,人家一年的游客量是六千多万,比他们淮南多了整整十倍还多!

同样是华夏八大菜系之一,他们寿县还是四大华夏古城之一,他们还有《淮南子》这一部旷世巨作!

还有那个动物园!

一个濒临倒闭的动物园,就因为他,直接完成了从倒闭到大火的华丽转身,去年的游客总数比他们一个市都多,更别说他们寿县了!

这哪说理去?还让不让人活了?

李维是寿县的文旅局长,今年已经五十多岁,距离退休也就这两年的事,到他这个年纪基本上做不做事都对以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他就是不甘心,他希望自己的余温可以为这座小镇做点什么。

看到王凡在黄山出现的消息,他就知道机会来了,一个真正的美食爱好者,怎么可能错过寿县这个豆腐发源地?

除非他是假的!

虽然现在网红很多都是立人设,但是哪怕只有1%的机会,他都想要尝试一下。

到底来没来?

就在这时,那一部专门用来接“举报”电话的手机忽然响起,突然传来的声音让他的身体都打了个哆嗦。

来了?!

李维瞬间激动起来,激动到第一次拿手机都没有拿起来:“我是李维,是不是他来了?!”

“局

长,是,就是你照片上的那个,现在就在老赵店里呢,你赶紧过来吧。”

电话里一个声音小声的说道,好像生怕有别人听到一样。

“我马上过去!十分钟,不,五分钟!一定要留住他!”

李维一边说一边已经跑出了门,直到出门感受到一股凉意袭来,他才想起自己现在刚起床,还穿着单衣。

他也顾不得换,冷是冷了些,但相比于跟那个人错失交臂,这点冷就显得无足轻重。

王凡很是头疼,自己现在都已经是这种等级的红人了吗?

让一个县城的文旅局长拿着照片,挨个商户的转悠,这说出去到底该不该自豪一下啊?

不过他也知道人家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流量宣传一下这座古城。

正想着呢,就看见一位穿着也异常清凉的老人,骑着小电驴风驰电掣的赶了过来。

就现在这气温,王凡这大小伙子都穿着羽绒服呢,这老人家却是单衣单裤,这得是多紧急的事情?

“王老板?”

李维也顾不得停车,到了地方小电驴一扔就直奔老赵店里,他的脸已经一片煞白,这个天气穿这么少还骑着电驴,确实非常考验他的身体承受能力。

看着直奔自己走来的老人,王凡连忙脱下自己的长款羽绒服,还没递过去呢就已经被一双苍老的大手握住:“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王凡连忙道:“来了来了,您先把衣服穿上,这么冷的天别再冻感冒了。”

李维有些尴尬:“让王先生见笑了,我听说您来了的消息是紧赶慢赶,生怕见不到您。天气冷衣服还是您穿着吧,我冻一会不碍事。”

王凡把衣服帮他披上:“您就穿吧,要不然让我二叔和老丈人知道了非得把我腿打断不可。”

“惭愧惭愧,有求于人还穿了您的衣服让您挨冻,我这老脸算是丢光了。”

“您找我,是想着让我帮咱们宣传一下?”

“什么都瞒不过您,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可以是可以,但是您也得答应我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