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番薯 作品

第678章-一年一次,绝美梅花村

真正的徽菜走出去的不是很多,不在安徽地界上很难吃到正宗的徽菜,这跟他主要食材是山珍,以及略显小众的味道有关。

人离乡贱,货离乡贵,本身口味就比较独特,再加上离开家乡那飞涨的价格,也是在外地徽菜馆比较少的原因。

但能够成为八大菜系之一,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反正王凡这一路吃来,真的是没有什么踩雷的地方。

四道菜都已经品尝完毕,丁力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没有再继续打扰王凡他俩吃饭,而且其他客人见没了热闹可看,五脏庙也开始造起了反,都让丁力赶紧做饭去。

“老丁赶紧做饭去吧,听了那么多你可得有点长进啊,要是还跟之前一个味道我们可不干。”

“尤其是那个问政山贡笋,咱们今天非得享受一把当年皇帝的待遇哈哈哈。”

老丁气笑道:“去去去,起什么哄,人家教了东西我不得吸收吸收啊?今天一切照旧,我跟人小师傅可比不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道菜的口味赶紧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就算是知道怎么改,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依旧需要很多次的尝试,可不是谁都跟眼前的王老板一样妖孽,什么菜尝一口就知道怎么提升,而且甚至连改了以后是什么口味都能推测出来!

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天才只是见他的门槛,跟这种妖孽学两手就行,千万别想着去比,很容易伤到自己。

四份菜对王凡他们两个来说已经足够,而且徽菜本就口味偏咸,每一道菜都十分的下饭,吃个七七八八的时候就已经饱。

趁着丁家父女在忙,王凡付了账就带着卓倩倩偷偷溜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歙县地处江南地区,这里的风景环境同样非常优美,而且歙县是与丽江、阆中、平遥齐名的四大古城。

徽派建筑、盆景、雕刻、戏剧、菜系,都是从这个小县城走出去的,在黄山爆火之前,这里才是安徽的中心。最主要的是这里游览古城是免费的。

不过相比于这里,王凡觉得还是歙县旁边的卖花渔村更吸引自己。

他在北方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天,事实上他感觉北方似乎就没有春天,每次看到垂柳抽芽就认为是春天来了,结果依旧冻的人不要不要的,甚至4月份的时候都有可能下个雪庆祝一下春天的到来。

打车到了卖花渔村外就看到交通管制,想要进村就只能转乘摆渡车。

说是摆渡车,其实就是村里人的电三轮,车斗里有小板凳,一个人五块钱。

等到真正进了村,王凡就知道为什么要交通管制了,因为里面这路车根本就进不来,甚至电三轮都只能到村外,里面的路实在是太窄,两人在路上还看到一个“华夏徽派盆景第一村”的招牌。

“嗅嗅……”

王凡吸吸鼻子,在进了村的时候他就已经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随着深入村子,这股味道也越发浓郁,

“不愧是南方,这个月份在咱们家里还有冰没化冻呢,基本上就没有花。”

两人下了车开始在青石板上步行,这个村子的分布显得特别狭长,由一条青石板路连接,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天下过雨,青石板上还有些湿润。

踩着湿润的青石板走进卖花渔村,午后的阳光将满山梅花的香气激发的更加浓郁。

新安江支流在村口打了个弯,水波里浮着许多细碎的花瓣,像是被揉碎了的晚霞。

张快双臂深吸一口气,这个歙县深山里的小村庄,已经连呼吸都浸着千年梅香。

“这里以前叫红岭村,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村庄的整体布局宛如一条游鱼,又因为卖花是村子的支柱产业,就改名叫卖花渔村了。可能是因为姓鸿的住户多,就把鱼前面加上了三点水。”

游览任何地方,在不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时,乐趣会少上很多,就比如去故宫,自己逛是没什么感觉的,但是有一个导游在一旁讲解各种历史和趣闻,那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

跟卓倩倩出来玩就是这样,她似乎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由来都很清楚,就像是一个行走的人形百科全书,就算是最专业的向导来也最多就是这样了。

“不愧是江南水乡,刚才还晴空万里呢,这转眼就阴天了。”

感受到一丝湿润的山风,抬头一看就发现天空已经遍布乌云。

卓倩倩看着远处的梅花林笑嘻嘻的说道:“歙县这里一年基本上有150天以上要下雨,这种天气实在是太正常了,不过咱不怕,我带伞了。”

“厉害。在你这就没有什么是意外。”

“必须的,不过趁着现在还没下雨,先用无人机拍一下全景,我之前来黄山玩都没来过这个地方。”

一边说卓倩倩一边从背包里又拿出无人机进行调试。

王凡看着脚下绝美的花景笑道:“把直播也顺道打开吧,咱也当回他们的脚替。这么美的景色不分享一下感觉挺怪过意不去的。”

就知道你要这样说,刚才就已经弄好了。”

滑落,无人机便开始发出嗡鸣,缓缓飞上了高空。

直播打开的时候就已经有铁粉迅速跑进了直播间,刚一打开就是一个急速升空的视角。

“好家伙,我还以为我这刚进来就把我送走了呢。”

“大英雄这是又跑哪里去浪了?看这情况是要分享美景喽?”

“王老板就是我的互联网嘴替和脚替的结合体。”

这些人一边说着打趣的话,一边仔细的看着镜头中的美景,就他们对王凡的了解,一般的小风景他是不会专门直播分享出来的。

无人机很快便不再升高,看到此时展现在面前的画面,众人也不由感叹,能让王凡开直播分享的果然不一般。

此时镜头内已经有些白雾,整个山体看上去也有些朦胧,下面暗绿色、浅绿色的松柏,红色、粉色、灰白色的梅花却显得越加唯美。

无人机再次移动起来,整个卖花渔村蜿蜿蜒蜒夹在两山之间,两边绿树成荫、梅花成林,竟真的像是书中所写的世外桃源一样。

卖花渔村的梅花品种很多,洪岭二红、绿萼、骨里红、等等几十种之多,每年只有在2月份的中下旬,才能看到这绝美的花海。

“天呐,这也太美了吧?王老板你一定要把位置分享给我,我今年的旅游目的地这里一定是其中一站。”

“我滴乖乖,我都不敢想在这个地方睡觉能有多爽。耳边是清脆的鸟鸣,鼻子底下全是梅花的暗香,再加上这丰沛的水汽,我都不敢想皮肤得有多好!”

“皮肤好是肯定的,但是你最应该担心的是永远穿不上干内裤,这一看就我老家,对此我深有体会。”

王凡的声音忽然满是笑意的在直播间响起:“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马上就要下雨,我们得把无人机收起来了。”

“??什么情况??你这直播开了有五分钟吗?”

“王老板你这也太短了吧!我这刚准备大饱眼福你就告诉我你完事了?”

“楼上你注意点,你车头都撞我脑门了。”

“不过该说不说王老板真是短!短视频都没你短!”

王凡哈哈一笑:“我也不想的,但是马上就要下雨,我刚才就已经感觉到有雨滴落我脖颈上了,大家再见。”

无人机很快收了起来,而小雨也在之后没多久就窸窸窣窣的下了起来。

雨滴落在身边的树叶上画板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是春蚕在啃食桑叶一样。

卓倩倩一手撑着伞,一手抚摸身旁梅树老痂般的褐色苔藓,感受着手上的凉意与黏腻,山风掠过,头顶的宫粉梅簌簌抖落,发梢衣襟都缀满了细香,就如同画中人一般。

这里的气温不算高,本来也就10度左右,此时再下了雨就更冷一些,两人没有久留,趁着天没黑又赶紧折返了回去。

……

王凡今天本来没打算再回老丁菜馆,但是架不住老丁拿出了杀手锏,身为一个厨师他非常清楚用什么可以拿捏另一个厨师。

“中午偷偷溜走太不地道了,晚上我可是准备了最鲜美的石鸡和跑山鸡和晨露石耳,这种顶级的食材你不想上手练练?要是我来做那多少有点糟蹋呀。”

这是丁力给王凡发的留言,而这句话里面的两种食材,差点没把王凡钓成翘嘴。

石鸡并不是会“咯咯哒”和“咯咯咯”的那种鸡,而是一种生活在黄山山涧石缝中的蛙类。

石耳自然也不是石头的耳朵,而是一种长得像是木耳的真菌,这个小东西品质好的甚至能卖到四五千一斤。

拿这种东西考验干部,反正王凡觉得自己是真的挡不住。

看着再次踏进店门的王凡俩人,丁力笑的像是偷到鸡的黄鼠狼一样。

“嘿嘿嘿,就知道您禁不住这东西的诱惑,您胳膊怎么样了?要不您指挥我来掌勺?”

现在是下午6点,但是店里却没有一位食客,为了招待王凡,丁力一早就挂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

王凡活动活动胳膊,年轻人恢复起来比较快,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影响活动。

“叮,检测到附近顶级食材——晨露悬崖石耳,是否消耗1000点积分换取相关食谱?”

嗯?

王凡有些惊讶,这还是系统第一次因为一个食材而发放食谱,不过现在正好用的上,而且积分他现在也很富裕,直接就点击了兑换。

原本他没有食谱还真怕糟蹋东西,本来想着只在旁边助攻的,但是现在他的手已经完全不受控制。

“我来。”

丁力舔舔嘴唇,心中不由期待起来。

野生石耳这种食材现在有价无市,一般最早也要春分以后才有,但去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天都跟往年的春天一样,这才让这个小东西提前长出来一些,他有个老朋友正好就是采耳人,也是碰运气去来着,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一些。

要不是多年的关系加上早年

救济过他,就算是打死那老朋友他也不会把这些石耳给他,这都不是钱的事!

来到后厨王凡就看到几样食材摆在桌子上,几只拳头大的黑皮石蛙还在网兜里他跳来跳去。

王凡的目光已经全被石耳吸引,轻柔的拿起一个,感受着上面微微的凉意和水汽,王凡的眼神逐渐热切起来。

这小东西能让系统破防,真不知道做出成品能有多么的鲜美。

“王老师您学过这黄山双石的做法吗?”

王凡点点头:“偶然看到过一些做法,不过我也不敢保证能够做好,丁叔一会也替我把把关,有问题随时提醒我。”

丁力哈哈一笑:“我可没那本事,今天我的嘴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等着吃饭,您就算做失败了估计也比我成功。”

就中午王凡露的那一手,就让他确定王凡的厨艺比自己高的多,而且说起来似乎就连他都没用过什么古法黄山双石的做法。

倒不是食谱失传,只是很多古法要求太高步骤太繁琐,根本不适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跟现在节省了很多步骤的做法相比,味道也没太多的优势,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用了。

王凡没有急着动手,而是闭上眼睛开始模拟各个步骤,就眼前这不到二两的石耳,他可不敢贸然上手的浪费。

他得到的食谱有两个,一个是古法,古法烹制讲究“三煨三吊“,即头道山泉水煮沸即弃,去其岩腥;二道以火腿老鸡吊汤,武火催出鲜味;三道换陶罐文火慢煨,添入陈年封缸酒与山茱萸果。

而最绝的是“松针熏蒸“——在砂锅与锅盖间垫层新鲜松针,蒸汽携着松香渗入食材每个毛孔。

一个是现代改良后的,石耳需用黄山毛峰茶汤发制,接着石鸡腌制时需按摩入少许葛根粉,煨煮时必须用徽州火朣替代普通火腿,这种在松木烟中熏足三年的腿肉,才能与这顶级山珍碰撞出更浑厚的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