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啥?橄榄油还能煎毛豆腐呢?
臭鳜鱼这道菜在安徽几乎没有踩雷的可能,本身鳜鱼肉就非常鲜美,再加上发酵以后产生的神秘味道变化,直接就保证了这道菜的下限。
对于笋这种鲜嫩食材王凡还能有一些独到见解,这种发酵的地方特色菜他可不想班门弄斧的进行点评,但是自家女朋友这方面就很在行。
尤其是经过她跟刘教授的深入学习,已经颇有专业美食家的风范。
“丁大叔,我这是一点点浅见,说的不好不要往心里去哈。”
“浅见?你这可不是浅见,你这如果都是浅见那别人还活不活了?”
丁力听到卓倩倩的自谦当即就不乐意了:“就那个什么,那个挺火的那位叫什么老狄的,他之前也来过我这里,你这点评可比他的专业多了,他虽然也是夸,但是也就是在口感啊味道上说道两句,跟你说的这差着境界呢!
闻之掩鼻,食之销魂,恰是人间至味在险峰,不行,我得重新弄一份菜单,这句话太好了,我一定要印在菜单里!”
丁力此刻是真的非常激动,这两人实在是太厉害了,王老板尝了一口就给他弄出来一个贡品级的问政山笋,另一个也不遑多让,竟然把这道臭鳜鱼讲述的如此高雅,感觉挂上那句话以后,这道菜的逼格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而且人家还能把这道菜的特点跟他们本地人的性格特点结合,这简直就堪称这道菜的宣传范文嘛!
王凡能闻着味道来这家店,这家店菜品的味道就必然不会差,问政山笋虽然在王凡看来还可以来一些有意思的调整,但也不能掩盖其非常鲜美且货真价实的事实。
这道臭鳜鱼也非常不错,首先腌制的就不错,这个腌制对盐分的比例要求很高,太咸的话鳜鱼就腌成咸鱼了,太淡又起不到防腐的作用,到时候可就真臭了。
然后在煎制的时候火候非常到位,猪油的高温让鱼皮的表层变成暗金色,美拉德反应之下,臭臭的鱼皮也拥有了独特的醇香,再加上后面的调味、浇汁,是非常用心制作出来的菜品,这让他对另外两道愈发期待起来。
毛豆腐跟臭豆腐一样也需要发酵,但是臭豆腐虽然名字更直观,但它的臭味比毛豆腐还要差一点。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硫化氢等刺激性气味,使得毛豆腐的味道要更加酸爽。
盘子里的豆腐大概有十五块,金黄色的外皮泛着诱人的光泽,表面微微鼓起,能够看到一层厚厚的毛状物,将豆腐裹了里三层外三层,豆腐上有一小块辣椒酱,以及一些葱花碎用来装饰和调味。
在路上的时候王凡就看见过半成品的毛豆腐,那一层厚厚的绒毛菌丝看着非常有趣,他当时就有点手痒,想要制作一下这种特殊的食材。
如果自己来做,这种独特的食材要怎么制作才能激发出它最完美的状态?
王凡不由的又开始思考起来,这种级别的职业病恐怕已经到了药石难医的地步。
毛豆腐上的菌丝是毛霉菌的,这种菌丝比较脆弱,想要保留它们那制作方法也就基本上只能是油炸或者油煎,他更倾向于油煎的做法。
“毛豆腐这个食材很是脆弱,想要保留最完美的风味,烹饪过程就不能过于复杂费时,它臭味当中有一股酸涩的味道,这股味道即便是煎制出来的时候也会有所保留,那么是否可以尝试用猪大油加初榨橄榄油的底油来煎制呢?
橄榄油在煎制的时候,可以将自身青草、绿叶、青苹果的香味与这股酸臭结合,相信可以大大改善这股酸臭,使其变得更加厚重。
橄榄油的口感质地顺滑,入口时有明显的油脂感,但却不会感到油腻,可以降低油煎带来的油腻。猪大油和橄榄油用3比7的比例,橄榄油会自带苦味和辛辣,用太多了适得其反,3成的比例只会略微感觉到一点点,这样还可以在吞咽后在喉咙处留下轻微的灼烧感,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我特娘人都傻了!
丁力的眼睛瞪的跟灯泡一样,似乎下一秒就会夺眶而出。
这毛豆腐将近700年的历史,大家都是用猪油煎或者炸,最多加个菜籽油,也没听谁说过可以加橄榄油啊?
橄榄油还有什么青草、绿叶、青苹果的香味呢?
这玩意真能结合啊?
其他食客这个时候也是啧啧称奇:“毛豆腐还能这么玩吗?”
“这走街串巷的也没见有人那么做过啊,最多也就是最后的辣椒酱可能更辣一些,这小伙子祖上是御厨啊?”
“这一听技术就肯定不得了,这说的头头是道的,我这个外行听的都感觉可行性非常高。”
“你就看老丁那个德行也知道说的肯定有谱,这小伙子要是个岁数大的,我估计那老小子下一秒怕不是就要跪下磕头拜师了。”
“这俩年轻人是真厉害,我们家那二傻子现在除了玩游戏别的啥都不会,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这些食客就感觉今天真是来着了,这简单的点评一下菜,听着感觉比黄梅戏都过瘾。
尤其是以前整天鼻子冲
天的丁力,今天那姿态低的就跟个小学生看见老师一样,看着就过瘾哈哈哈!
“滋滋滋……”
王凡的脑海里,乳白色裹着厚厚绒毛的毛豆腐已经放到了煎锅上,那股浓郁的酸臭味在猪油的醇厚和橄榄油的清爽香味和高温作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青苹果的酸香味融合其中,全部掩盖不可能,但融合到一起后却变得不再刺鼻,有些类似于雨后腐木边上的青苔,等一面煎成焦黄色后用长筷翻面,两边同样焦黄后一点自制辣椒酱,一把小葱花撒上就直接开吃。
“咔嚓……
菌丝在高温的作用下形成金色外衣,独特的构造赋予了其层次分明,脆爽绵密的口感,脆嫩的豆腐衣咬破,里面的豆腐肉已经如同豆腐乳一样绵密细腻。
菌丝、豆腐、辣椒、葱花、橄榄油的香气在嘴里汇聚交织,被菌丝锁住的汁水随着咀嚼渗透出来,与其他香味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鲜美……”
“嘶……”
“吸溜……”
整个餐馆里再次传来倒吸冷气和吸口水的声音。
大家现在就一个感觉——这他娘的真的是人吗?
就算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学厨,也不至于妖孽成这个样子吧?还是说你其实专攻的就是我们徽菜?
这毛豆腐的酸臭味还能变成雨后青苔的味道?
以前那什么舌尖上的华夏来拍,也没说过这么高大上的形容啊?
别的大厨来了最多就是臭香臭香,顺便再说一句人其实是有嗜臭本能的。
你才嗜臭,你全家都嗜臭!瞅瞅什么叫专业?这才叫专业嘛!
一把年纪的厨艺都练到狗身上去了,瞧瞧人家这技术,酸臭味变成雨后腐木上青苔的味儿,那味道虽然也有一丝泥土和木桩的臭味,但胜在清新自然,他们这里本就潮湿多雨,青苔的味道可太熟悉了,多雨的时候门口台阶边上都得长出来一些。
“老丁请这年轻人当大厨吧!这可比你强多了,到时候我们一天三顿的过来捧场,决不食言!”
“这还请啥呀,直接把店转给人家吧,你就给人家当三年学徒,到时候一出师绝对比现在强多了哈哈哈。”
还别说,丁力听了这句调侃还真就挺心动的。
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最怕的就是停滞不前,这四道招牌菜他已经整整有十年没有调整过配方和做法,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能怎么去调整!
放眼安徽他不知道,但是放眼歙县,大家这四道菜做的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谁也不比谁好吃,谁也不会比谁难吃到哪去,最多也就是搞一些其他味道的变种,去适应更多人的口味,但在经典味道上根本就没什么高下之分。
你别管是什么五星级酒店还是他这种街边菜馆,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情况,你就是那些厨师协会的大师来了,他也绝对不会比自己强到哪去!
可眼前这个王老板呢?
自己这个粉丝可是知道他上周都还在魔都呢,这应该就是第一次来安徽,但人家就第一次来甚至第一次吃这几道菜,就说出了非常可行的改进方法,就好像一个精研徽菜几十年的大师一样!
要说以前还只是觉得王凡的厨艺不错,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那现在他就已经算是彻底折服。
他对美食的认真态度,还有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及对各种食材特性的掌握,这个年轻人能闯出那么大的名头,靠的可绝对不是运气!
他以前会想,如果自己能收个王凡这样的徒弟,那自己死了以后就能一脸得意的指着老爷子说:“我徒弟比你徒弟牛逼多了。”
但现在他就感觉,自己的师父咋就不跟王凡一样呢?
“服了,彻底服了,我老丁这么多年没服过谁的厨艺,王老板你是真的让我觉得跟你差着境界呢。”
王凡连忙道:“没您说的那么离谱,我不过就是去的地方多一些,接触的地方特色多了在做菜的时候就有些触类旁通。”
他这是实话实说,能够想到橄榄油也是因为在四川玩的时候去了四川凉山。
华夏产橄榄油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陇南,一个就是四川。
四川主要是凉山和广元两个地方,其中凉山的橄榄油采用冷榨技术,保留了更多的清新果香,保质期虽短但风味独特、口感清爽,王凡的房车上就装着两箱,平时懒得做饭了就用来拌个凉菜,味道极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何况我还只是个闭门造车的,看来我也该抽空多出去走走啊。”
王凡笑道:“多出去走走肯定是不错的,什么东西离了家都没有那个原汁原味的劲了,我之前在凉山买了几箱果香的橄榄油,只不过车没开过来,等回去了我顺路给您拿两瓶来。”
“那可太谢谢了,听了您这改进方法我现在手都痒了哈哈哈。”
两人这说话的功夫看似很慢,其实一共也就不到十分钟,王凡现在心思转的飞快,根本就不用长时间的思考。
现在桌子上
没有品尝的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长陔三宝,老食客们这会也不着急吃饭了,全都津津有味的看着王凡,期待着他对这道菜的点评。
长陔三宝分别是笋干、火腿、豆腐角,这里的豆腐角跟北方的炸豆泡有些相似,但里面的豆腐肉要更厚一些。
说是三宝,但其实锅里是有四种食材,除了上面三种还有一些豆衣,也就是油豆皮。
这道菜按很多人的标准来看已经属于预制菜,因为从制作到成菜,它需要三个小时的熬煮。
作为一个专业厨师,王凡当然知道这一锅里面的精髓是什么。
别看锅里又是笋干又是火腿肉的,其实真正的精华恰恰是最便宜的豆腐角。
三个小时的小火慢炖,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干笋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火腿红白相间,肥肉晶莹如琥珀,瘦肉深红似玛瑙,豆腐角金黄透亮,棱角分明,虽然看着简单,但凑到一起配上浓白的汤底,依旧让人口水直流。
油豆皮和豆腐角提供豆香,干笋提供鲜香,火腿提供醇香和底味,这些食材的精华被煮到汤里后,可全都进了豆腐角的“肚子”。
豆腐角一夹起来,浓白鲜香的汤汁就开始滴落,用勺子一接往嘴里一送,轻轻一嚼,还剩下一点酥脆感的外皮直接破裂,里面的豆腐肉却已经极尽绵软,微一用力,“噗”的一下汁水四溢,火腿的咸鲜、笋干的清甜、豆腐角的醇香在舌尖交织,汤汁浓稠却不腻口,充满层次,这豆腐角里包着的哪里还是一口汤?这简直把整座长陔岭的精华都浓缩在了里面!
这道菜王凡根本就想不出改进的方法,也根本就没有改进的余地,这本就已经是山珍与岁月的完美融合!任何的调料放进去都是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