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朕的大限将至,恐怕时日无多啊。老二那个孽障,品行不端、忤逆不孝,就将他打入冷宫,让他陪着他那失宠的娘亲去吧。

至于老三,唉,他自幼体弱多病,一直以来都是被朕娇生惯养着长大的,实在难堪大用啊。

也罢,这几日便安排他就藩去吧......”

老皇帝躺在病榻之上,气息奄奄地念叨着。

所有人头不敢抬,彼此之间眼神互相暗示不停……

……

冷宫之中,夜风呼啸而过,发出簌簌的声响。

沈毅原本正在熟睡当中,却突然被一阵轻微的翻书声所惊醒。

这声音极其细微,如果不是他身怀真气,根本难以察觉。

如今正值皇权更迭的关键时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人提心吊胆,因此沈毅更是每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清冷的月光如水般洒落在地上,映照出一道瘦弱的身影缓缓从屋内走了出来。

沈毅心头一紧,低声喝道:“是谁?”

只见小旭子面带微笑地瞥了一眼沈毅,轻声说道:“咱家成啦!”

沈毅满脸惊诧之色,疑惑道:“旭公公,您这是何意?”

小旭子扬了扬手中那一册厚厚的功法秘籍,并未多做解释,转身便径直离去。

沈毅尚未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只见不远处一道黑影如鬼魅般一闪而过。

那黑影的眼神中明显地闪过一丝诧异之色,紧接着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腾空跃起,显然是想要迅速逃离此地。

“有刺客!“

沈毅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全力运转体内的真气。他怒喝一声,其声如雷,响彻云霄,远远地传出了足足一里有余。

与此同时,他脚下生风,身形如电,速度竟然丝毫不逊色于那名刺客。

刺客听到身后传来的怒吼声以及紧追不舍的脚步声,不由得眉头微微一挑。

他猛地转过身来,双掌齐出,与沈毅狠狠地对拼了一掌!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仿佛平地起惊雷。

沈毅的身形犹如被狂风卷起的落叶一般,向后倒飞而出。他接连撞碎了两道坚硬的墙壁之后,才重重地摔落在地上。

刹那间,沈毅只感觉到一股刺骨的真气如潮水般汹涌而入,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

而那名刺客同样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在与沈毅硬拼一掌之后,他亦是直直地飞射进屋内。

待到沈毅强忍着剧痛,挣扎着站起身来,再次冲进屋内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心如死灰——二皇子和元妃已然双双气绝身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率先踏入房间的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公公。只见这位陈公公先是佯装痛哭哀嚎了几声,然后便轻车熟路地开始传讯给皇上,并着手安排起后续的事宜来了。

更让他诧异的是,

就在当晚,平日里总是一副病怏怏模样的三皇子,竟然举兵起事。

仿佛瞬间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是从前那弱不禁风的样子,而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与果断。

经过一夜的激战,天亮之时,三皇子手提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尸体来到了老皇帝的寝宫。

而此时,老皇帝的病情已经急剧恶化,根本不像太医之前所说还能再撑上半年之久,仅仅过了半个月,这位统治天下多年的老皇帝便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正统十八年,老皇帝驾崩,随后新帝顺利继位,开始了属于他的时代。

话说那三皇子终于成功即位,时间来到了洪熙二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皇帝却突然驾崩了!

据传闻,或许是因为他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尽管历经数年才得以问鼎权力巅峰,但终究还是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更为糟糕的是,洪熙帝竟然未能留下任何子嗣来继承大统。

于是乎,朝廷只得从正统帝的兄弟当中挑选出一人,而最终被选中之人,正是如今的昭文帝。

遥想当年,三皇子发动兵变之夜,小旭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离职守。

也正因如此,他意外获得了魏公公手下那位黄公公的垂青与赏识。

待到洪熙帝正式登基之后,随即下令查抄了魏公公的府邸,而黄公公则趁势顺利登上高位,作为其亲信的小旭子自然而然地也跟着水涨船高,平步青云。

此次前往恭请昭文帝回宫一事,上头特意派遣了小旭子负责执行此项任务。

一同前行的还有沈毅,二人坐在马车上一路疾驰。

途中,沈毅忽然开口说道:“我已然寻得一种能够生残补缺的神秘法门,如今只想尽快离开这座宫殿,从此隐姓埋名,归隐山林,度过此生足矣。”

听闻此言,小旭子不禁轻声一笑,回应道:“快滚一边儿去吧!”

只见沈毅紧接着又道:“那一晚,想必你得到了二皇子赐予你的武功秘籍吧?”

小旭子微微颔首,表示默认,并接着说道:“咱家这些年来对于武道的修习从未有过片刻懈怠,现今已臻至换血炼窍之境,距离突破这一关键门槛仅有一步之遥!”

“你既然想走,也别跟咱家磨叨,想滚就滚,没人会留你!”

于是,趁着夜色,沈毅叛逃了……

沈毅叛逃之后,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生活。

他的亲朋好友也不知情,没人去找他……

与此同时,朝廷内部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昭文帝顺利继承大统,成为了新的君主。

登基后的昭文帝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才能和用人眼光,开始大力提拔身边有能力之人。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旭公公。

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旭公公独自一人站在宫殿外的台阶之上,双目紧闭,正全力冲击自身修为的瓶颈。

就在这时,一阵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

“陛下口谕——”

这四个字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将沉浸在修炼中的旭公公惊醒。

只见他身形一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腾地站起身来,并极其熟练地双膝跪地,低头恭恭敬敬地接旨。

那传旨太监高声念道:“陛下亲自下得调令,擢升旭公公为提督!望汝能秉持公正之心,尽心尽力辅佐圣上,维护宫廷稳定安宁!钦此——”

听到这里,旭公公心中狂喜,但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他连忙叩头谢恩:“谢主隆恩,奴婢定当肝脑涂地,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维护宫里安稳!”

说罢,又是一番大礼参拜。

抬头一看,宣布旨意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黄公公!

黄公公,大内总管,是总管皇宫后勤统领太监,宫女中除贴身宫女归其所属主子管理外,和其他太监归其调配。

属于后宫的一把手!

在负责侍奉皇帝,以及其家族和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被称为“十二监”,其中最有权势的衙门是司礼监。

司礼监以“掌印太监”为首,下设“秉笔太监”数人。

掌印太监黄公公,本是负责完成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位尊可比首辅。

有“内相”之称。

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

但个别身兼东厂提督的秉笔太监要比掌印太监权力范围更广!

只见那黄公公微微抬手,脸上带着一抹和蔼的笑容说道:“快快起身吧!”

听到这话后,旭公公赶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应道:“谢公公。”

随后,他挺直了身子,静静地等待着黄公公接下来要说的话。

黄公公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皇上叫咱家特意过来喊你前去乾清殿一趟,你可得动作快点儿,别让皇上等急了。”

说罢,他的目光落在了旭公公身上,似乎在观察着对方的反应。

旭公公心中一紧,深知此次面圣非同小可。

他下意识地伸手入怀,摸索出一张银票,迅速递到了黄公公面前,并压低声音问道:“劳烦公公告知,皇上此去可有什么忌讳之处?小的也好有所准备。”

黄公公不动声色地接过银票,塞进袖中,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小声回答道:“依咱家看呐,陛下今日心情倒是不错。不过,你切记不要多嘴乱说话,尤其是关于先帝的事,提都别提,免得惹恼了圣上。”

说完这番话,黄公公再次拍了拍旭公公的肩膀,示意他赶紧动身前往乾清殿。

此时,位于皇宫深处的乾清宫内,气氛庄严肃穆。

这座宏伟壮丽的宫殿,乃是历代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批阅重要奏折之地。

正值晌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负责侍奉皇帝左右的黄公公匆匆走进大殿,向正在埋头工作的昭文帝禀报:“启禀陛下,旭公公在外求见。”

昭文帝闻言,微微抬起头,手中动作不停,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进来吧。”

随即,他缓缓合上眼前那份尚未批完的奏折,然后轻轻闭上双眼,靠在龙椅背上,稍作休息以缓解长时间理政带来的疲乏之感。

片刻之后,只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旭公公那略带谦卑的声音自殿门口处开始响起:“奴婢,拜见陛下!”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他的身影刚好滑行至皇帝面前,紧接着便是一连串标准的三拜九叩大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多谢陛下隆恩!”

旭公公诚惶诚恐地站起身来,但依旧弓着身子,不敢挺直脊梁。

只见那昭文帝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的旭公公,缓声道:“朕近日听闻,旭公公已然达到换血练窍之境,距离武圣仅半步之遥,不知此传闻可否属实啊?”

旭公公一听这话,心中猛地一惊,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忙不迭地磕头,如捣蒜一般,颤声回道:“回陛下,咱家不过是平日里对武学有兴趣了,在宫中求一个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纯属侥幸才能修炼到如此境地啊!”

昭文帝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即大手一挥,朗声道:“起来吧!不必如此惶恐。”

旭公公这才战战兢兢地直起身子,然而却不敢掉以轻心,暗中将体内真气悄然运至双耳处。

此刻的他全神贯注,仔细留意着陛下说话时声调的细微变化,以及周身气势的丝毫波动,但凡察觉到任何异样之处,便能凭借其敏锐的感知力迅速做出应对。

“承蒙陛下信任,奴婢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旭公公再次跪地叩头,声音颤抖而坚定。

昭文帝看着眼前忠心耿耿的旭公公,愈发觉得满意,点了点头后接着说道:“想我朝历经数代,前朝积累下来的弊病诸多,尤其是那贪污受贿之风盛行,如今已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

旭公公既有如此高深的武功修为和过人的能力,这件事便交由你来处理,望你切莫辜负朕之所托!”

旭公公闻言,心头一紧,连忙又一次重重地磕下头去,口中高呼:

“谢陛下厚爱!臣定不辱使命!”

待旭公公叩谢完毕,昭文帝从怀中取出一块金光闪闪的腰牌,递与他道:“此乃出入宫廷的腰牌,赐予你之后,便可随时前来觐见朕。”

旭公公双手颤抖着接过腰牌,毕恭毕敬地道:“微臣拜谢陛下天恩浩荡!”

言罢,他缓缓退出大殿。

踏出殿门的那一刻,一阵凉风袭来,旭公公只觉后背发凉,冷汗早已浸透衣衫。

他暗自思忖着: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让皇上知晓了自己正在冲击武圣境界之事?

莫非皇上暗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厉害手段不成?想到此处,旭公公不禁打了个寒颤,深知眼下唯有全心全意替皇上办好差事,方才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