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78章 地好,种子好, 产品才好!

其实,龚连山一直想不明白,对于老毛子来说,生产这种炉子一点难度没有!

可他们为啥不自己生产呢?

非得跑中国来进口?

老毛子酒足饭饱之后,得知龚连山的疑惑,他们很严肃的抖着嘴上的黄胡子。

“不,不,我们没人愿意生产这个!”

没人愿意?

见龚连山还是不理解,周副总低声解释道:“老毛子都乱套了,谁还有心思搞生产啊?都在搞运动呢!”

“啊……”

龚连山恍然大悟。

他当然知道,今年底这个世界超级大国就会消失了。

没想到,他们工厂里的人早就失去了工作积极性。

龚连山这样理解当然偏颇。

此时的苏联老百姓已经没法生活了。

经济政治都很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

工资都没人发了,谁还会坚守岗位?

虽然现在苏联还在,还没有搞所谓的“休克疗法”,可经济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

各个环节已经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苏联的条条块块各自为政,画地为牢。

就算他们想在国内生产也没法调动资源了。

还不如直接进口省事呢。

春节加班的指令下达后,工人们愿意加班的比比皆是。

因为,龚连山宣布,春节期间加班,工资三倍。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龚连山都没时间在家吃。

而是让食堂煮了饺子,他送到了车间。

工人们吃了饺子继续干活。

这一干就到了正月初五。

1000台万荣牌二型燃气取暖炉就装车发货了。

初六,初七放假两天。

龚连山也就大年夜没在家过。

后面几天他都在家休息了。

只是偶尔去厂子里看看情况。

正月初八,工厂又恢复了生产。

一上班,龚连山就带着工厂师傅们开始为提高工作效率想办法了。

没招啊,这产量上不去就是耽误挣钱,谁跟钱有仇啊!

在师傅们的建议下,工厂要再做两个挤压机。

就是把裁剪好的铁皮再次挤压成型的设备。

这个东西是龚连山想办法改造的。

以前就是一个气动锤。

开关在脚下。

一踩开关,气动锤就一下一下的击打下来。

这本是打铁的设备。

却被龚连山改造成了挤压机。

原本放铁砧的位置改成了开口模具,锤头改成了实心模具块。

把裁剪好的铁皮放进开口模具里,卡好。

踩一下开关,实心模具就压下来。

上下两个模具一积压,就把铁皮压成了一个圆筒。

“看样子还得改造两个啊!”

上一台挤压机可是他从旧货市场上买回来的气锤。

这回也不知道旧货市场还有没有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除尘车间不够。

想要提高产量,就得有晾晒产品的地方。

开春了,还得盖厂房啊!

看着工厂效益不错,可细想到处都有提升的空间,到处都是花钱的事!

自从他开始鼓捣这个工厂后,货运公司的事就逐渐的不管了。

都是媳妇儿在操心。

有时候沈金凤有事要跟他说,龚连山都表现的不是很关心。

可能他从内心里就想着搞出点什么东西吧。

春节之后,国内的取暖炉订单越来越少了。

反而是老毛子的订单越来越多!

通过省外贸的关系,万荣牌取暖炉竟然在苏联成了紧俏物资。

订货量竟然要1万台!

龚连山都有点懵逼了。

省外贸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人家给钱了。

那就干吧!

反正

国内的订单也少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份。

孩子们都开学了,龚连山也迎来了一次收获。

他的产品竟然成了哈尔滨出口苏联的拳头产品。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出口苏联的机械类产品。

因为这几年来,我国出口苏联的大多是服装鞋帽和食品这些轻工类产品。

而换回来的反而是各种机械和车辆。

能出口机械给老毛子,那也是一种实力的表现。

在省外贸局和外贸公司举办的大会上,龚连山代表万荣机器厂获得了奖状和证书。

“万荣机器厂:你厂生产的万荣牌燃气取暖炉获得heb市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在会上,龚连山满面红光。

他是真没想到。

自己无意中复刻了前世的一个产品,怎么就成了出口拳头产品了?!

这老毛子能造飞机和导弹,造不了一个铁炉子?!

龚连山埋头鼓捣铁炉子的时候,家里又传来了一个喜讯。

沈金凤又有了!

他正在车间研究设备呢,有人着急忙慌的跑来找他。

“龚总,龚总,家里电话。”

“谁?”

“是你家里。”

他接起电话,竟然是老妈!

“儿子,哈哈,赶紧回来吧,金凤有喜了!”

“啊?”

龚连山一琢磨,他知道一定是那几天。

老毛子要定1万台炉子,他高兴的睡不着。

就跟媳妇儿又研究好几天人体结构。

那段时间,龚连山觉得自己雄风犹在,好像直追年轻的时候。

没想到,这就种上了。

当他赶回家,沈金凤正在家躺着呢。

爸妈和老丈人丈母娘都在厨房里忙着炖补品。

龚连山嘘寒问暖。

沈金凤一脸骄傲。

也是。

她也是值得骄傲。

这都给老龚家生了两儿子了,现在又怀上了。

这不就是功臣嘛!

“呵呵,媳妇儿,累了吧?来,我给你揉揉!”

沈金凤瞟了丈夫一眼,不情不愿的把腿伸了过来。

龚连山赶紧接住,看客厅里没人,就低声说道:“媳妇啊,我这种子质量真好啊!说种上就种上了!”

“切!你的种子再好,要是没我这块地,也不发芽!”

“呃……对,对,是地好!地好!”

正说着,老头老太太们从厨房出来。

“哟,时间到了,连山,赶紧接儿子去!”

姚凤仙催促道。

“好,好,我去,我去!”

龚连山拿起钥匙,屁颠屁颠的出发了。

客厅里一片笑声。

“媳妇儿,你可得好好休息,单位就别去了,也没啥大事,去干啥啊?”

姚凤仙对沈金凤这个儿媳妇太满意了。

先不说这些年给老龚家生下的儿子,就是对她这个老婆婆也是轻声细语啊!

最重要的是,啥事都不挣!

两厢一对比,唉,邵国丽就差太多了。

想想是不是当初自己没选好啊?!

姚凤仙看着沈金凤更是心里喜欢了。

大金牙两口子那是心里乐开了花!

自家闺女能生养,和婆家关系处得也好,他们跟着心里也踏实。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可也得看是谁!

像龚连山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啊!

这就是命!自家命好,这上哪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