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夯实基础
从苏河返回北安,老头老太太们终于心满意足了。
再也没了牵挂。
一回来,就开始张罗,让龚连山两口子赶紧回哈尔滨,那边的房子还没装修呢。
沈金凤也对公司不放心。
于是,龚连山第二天就带着姐仨回了哈尔滨。
沈金凤还得待上几天,孩子们不想让她走。
回到哈尔滨,带着三人参观了现在的公司,又让办公室订了回京的机票。
有这个条件了,再抠抠搜搜的,这个大姐夫就不合格了。
当然,自家妹妹倒是想替哥哥省钱的。
“你可别,连花,你哥可比咱们有钱多了!别给他省!”
“对,你们都坐飞机回去吧,机票也不贵!”
九零年,哈尔滨直飞京城的机票280块,加上其他的费用,300块钱。
她们仨就是900块。
这对他来说,当然是小钱。
可对这仨姑娘来说不是两月工资!
在哈尔滨玩了两天,龚连山才把她们送走。
这些姑奶奶走了,他才能安心工作。
万荣年后的工作重点,就是夯实基础。
啥是他们的基础?
就是运力!
运力才是汽运企业的基础。
如果脱离了运力,谈企业实力,谈企业基础都是耍流氓。
如今万荣有550辆货车,其中50辆留在北安,500辆在哈尔滨。
这500辆有一部分在省内运输,一部分去了外省。
其中沈阳有50辆自有车辆在搞快运。
看着万荣货运运力强大,可一拆分,就能看出运力短板来。
还是缺啊!
既然提出要夯实基础,怎么夯是关键。
龚连山当然希望自己购车,那是百分百说了算的。
可现实不允许啊!
货运行业真是个重资产的行业。
一句话,没钱!
把赵丹和刘虎招到总部,他们开了一个内部会议。
龚连山的想法是继续在两地实施业务加盟。
而且不仅是车辆加盟,就连货运分部也可以加盟。
他想用这种加盟的办法,迅速的在东北把网络健全起来,运力也拉进这个货运网络里。
“现在公司想要全面扩张,面临着几大难题。”
面对这两个干将,龚连山不能隐瞒,说出了公司现在面临的困境。
“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问题。这也是一直困扰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现在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彻底解决。”
“第二个难题就是人才问题。这也是公司没有迅速扩张的另一障碍。”
“由于资金问题,导致公司车队无法迅速扩大。”
“而现在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能想到的就是业务加盟。”
“这样既解决了运力问题,同时,车辆还带着司机,人才问题也解决了。”
“通过业务加盟解决运力,通过货运网络加盟来解决运营节点问题。”
“你们觉得呢?有什么想法就谈谈。”
听老板这么说,赵丹和刘虎都有点醍醐灌顶,一下子通透了。
年前开会的时候,老板可都是在展望打气!
把人说的意气风发。
他们也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
作为一线的战将,他们可是知道实际情况的。
刘虎在沈阳搞快运,一直运维运力不足,多次申请调车过去。
可公司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他难免有些心急。
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虽然,去年由于哈尔滨这边搞了业务加盟,暂时缓解了运力问题,可他也不敢扩大快运业务了。
没办法啊,没车谁都没招儿!
啊,现在他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啊!
赵丹一直没有运力焦虑。
主要她离哈尔滨
近,啥好事都能轮到她。
可公司已经提出了,快运业务是今后发展的一大板块。
那她就不得不考虑调些车过来了。
可想调车现在很难。
毕竟哈尔滨才是主场。
他俩作为分部的负责人,没有全局的视野很正常。
其实,龚连山比他们还焦虑。
北安如今重点运力根本就不够。
要不是有些社会车辆来补充,分公司对外业务都不敢接单了。
三人开小会开了三天,终于弄出了一个方案。
《万荣货运加盟连锁方案(试行版)》。
目的就是先在东三省开局。
这里是万荣的根基,只有占住了东北,才能考虑进关的事。
方案出来了,还需要更大范围的讨论。
于是沈金凤不得不结束了休假,提前返回哈尔滨。
孩子的哭闹在所难免。
沈金凤红着眼睛进的公司。
刘淑霞也跟着她一起来开会。
在公司会议室里。
每人都有一份方案。
先让大家看,给出了一个钟头的时间。
然后才是方案讲解。
所有人都可以提问,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建议。
大家一起谈论。
方案由秦颖讲解。
她提前一天熟悉了这个方案。
可这东西毕竟不是她写的,她自己都有些疑惑。
龚连山不得不给她补了补课。
之所以让她来做主讲人,是龚连山有意为之。
那你说谁来讲?
老板?
老板娘?
龚连山两口子还要保留威信呢,这种跟员工争执的面红耳赤,也是对威信的一种打击。
况且,他保不齐会生气,到时候就难看了。
要是他讲,别人谁敢提意见啊?!
赵丹和刘虎来讲?
他俩的口才不行。
只有秦颖。
小姑娘口才好,理解能力强,又是大学生,她不出头谁出头?
再说了,秦颖哪怕讲错了,也没人会在意。
下面的各部门也敢说话。
秦颖在上面读方案,下面的人就跟着走。
很多人举手问问题。
秦颖能解释的就解释,不能的就请龚连山解释。
连龚连山都解释不了的,就大伙讨论。
就这样一路下来。
会议开到了中午。
“办公室,准备盒饭,大家休息半小时。”
会议一停,所有人都离开了。
女人们去上厕所,男人们都集中在走廊里抽烟。
还聚在一起对方案进行讨论。
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业务加盟以什么人为主?
是个体车辆还是企业车辆。
还是两种都可以!
管理上是否一样?
这个问题一样延伸到货运分部的加盟。
个人和企业,管理模式等。
原先,龚连山想简单了。
他是认为一个模式到底,这样便于操作。
可现在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个人加盟,无论是车辆加盟还是分部加盟,都跟企业加盟不同。
至少实力不一样啊!
尤其是现在还提出了加盟费的问题。
个人能出多少钱?
企业能出多少钱?
能一样吗?
龚连山虚心接受。
接下来,会议就这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不过,大家都有了一致的认识,东北的货运市场恐怕又有一场大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