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61章 再帮一把

既然全家都要走了,龚连山的户口就得办去哈尔滨。

这个事对别人是个大事。

可对现在的龚连山来说,已经不算大事了。

他给老柳打去了长途。

一听龚连山说想办户口,柳副局长就乐了。

“你呀,早该办这事儿了!行,我给你打个招呼。”

挂上电话,龚福廷聊起了老弟一家的户口问题。

当初龚连山一家办户口进北安的时候,老弟由于工作原因,户口就没动。

后来,老弟结婚,户口一样在农场。

连孩子的户口也会是落在农场的。

现在老爸提起这事,龚连山不得不想办法了。

如果自己不出面帮着办,恐怕他们的户口想办进城里难度就大了。

重要的是,他们的房子和事业都在城里,如果户口还在农场,到孩子上学的时候再办可就晚了。

“行,我帮着办办。”

龚连山和媳妇儿一商量,这事还得找邢涛。

毕竟邢涛在房管局啊!

他早已经由副转正。

开发公司他一手遮天了。

龚连山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把正忙着搞年底决算的邢涛喊来了。

“哎呀,哥哥!你啥事啊这么急?!”

“还真是急事!”

龚连山先说了给老弟一家办户口的事。

“要不把老弟的工作关系办进你单位?”

“那倒是行,可不一定有工作岗位。”

邢涛的意思很明白,工作关系可以落在单位上,工作可没有。

“这个不用,他还是干自己的!”

“那行,我这边出个工作准迁。”

当晚,龚家济济一堂。

龚连河两口子很激动。

其实,他们早就想把户口办进城里了。

可一直没有机会。

龚连山两口子一直忙着干事业,也没腾出空来。

前阵子,邵国丽还跟龚连河嘀咕呢。

孩子越来越大了,再不办户口,以后孩子上学咋办?

难道还要回农场去?

当老婆婆偷偷透露,说大伯子已经在帮着办户口的事了,邵国丽立马就激动了。

所以,今晚喝酒,邵国丽不仅敬了邢涛,也敬了大伯子几杯。

龚连河也高兴的感谢邢涛。

对自家哥哥,他是感激的。

只是,他不太愿意表达这份感激。

而龚连山也不在乎这个。

两天之后,邢涛就通知调令办下来了。

“谢谢兄弟,我来找你。”

龚连山赶紧去找邢涛。

有了这个调令,老弟才能去派出所办户口准迁证。

龚连河这回不用别人催,自个跑的飞快。

拿着调令和准迁证回了苏河农场。

好一通忙活,办好了工作关系、粮油关系和户口的调出手续。

回到北安,先把工作关系落实,又去派出所把户口落下。

当龚连河拿着落户回执单回来的时候,全家人这才踏实了。

邵国丽眼睛有点发红。

她终于成了城里人。

当天,邵国丽张罗着弄一桌。

郭海做了一桌送到楼上。

邢涛算是老弟的大恩主。

他必须要到场。

龚福廷喝了不少。

他和老伴去哈尔滨最担心就是小儿子一家。

可能所有老人都这样。

看着这个,想着那个。

总有几个不放心的。

如今,老儿子一家户口落实了,他们也就放心了。

在酒桌上,龚连河舌头有些发硬。

他断断续续的说了儿子以后就在管局幼儿园上学,他这辈子没啥大追求,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

姚凤仙骂了几句没出息,就这点能耐。

不过,龚连山挺高兴。

这样也好,稳当。

如果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折腾,恐怕老头老太太就不省心了。

老弟的事刚告一个段落,老柳就打来电话,让他回一趟哈尔滨,准迁证已经办好了。

“好,我马上回来。”

沈金凤见办的这么利索,心里高兴。

当晚,龚连山有幸又解锁了几个经典动作。

第二天他就赶回了哈尔滨。

从柳副局长手里接过准迁证,龚连山连声感谢。

“客气了,这也是我们为哈尔滨引进人才嘛,哈哈。”

当晚,龚连山邀请他吃饭,表示谢意。

正喝的高兴,老柳出去带进来一人。

跟龚连山介绍道:“龚总,这是我朋友,搞装修的。”

那人赶紧跟龚连山握手。

“龚总,你好,很荣幸能认识你!”

龚连山有点懵逼。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这是暗示自己的房子要交给他装修?

“好,好!”

那人也不多待,敬了三杯酒就出去了。

当到结账的时候,已经被那人提前付账了。

“柳局啊,这不太好吧,我请客你找个人来付账?”

“嗨,这是我一个亲戚,你的房子不是要装修嘛,可以照顾一下。”

“哦,好,我会考虑的。”

龚连山这点眼力劲儿是有的。

人家都这么说了,这个面子必须给啊!

原本龚连山想找邢涛的,谁知道老柳硬是安排了。

龚连山在公司处理了下积压的工作,听取了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几天后就返回了北安。

今冬的落雪比较大。

一路上白雪皑皑。

桑塔纳开的不快。

整整跑了一天,天黑透了才进北安市区。

刚一上楼,两个儿子就扑过来。

“爸爸!”

沈金凤赶紧过来帮他脱了大衣挂上。

大金牙和老爸都招呼他过去吃饭。

原来一家人都在等他吃饭呢。

老妈和丈母娘赶紧去厨房端菜。

“都热了好几遍了。”

看到了准迁证,一家人都很高兴。

这去哈尔滨就不是外地人了。

第二天,龚连山就去了派出所办了手续。

只要把这边返回的准签手续交回哈尔滨当地的派出所,龚连山一家人就算正式落户哈尔滨了。

一家人都为这事办的顺利高兴的时候,刘海洋来了。

龚家沈家都很热情。

自从去年龚连山帮他买了拖拉机后,他只有过年的时候来一趟,平时也没什么时间。

“海洋啊,你怎么来了?快坐坐!”

刘海洋变了。

不仅是衣着有了很大的变化。

人也变得精神了。

“呵呵,叔婶,连山,金凤,我是来还钱的!”

“啊?”

沈金凤一脸吃惊。

“你们现在种地这么挣钱吗?才两年就能挣回来了?”

她是有些不相信的。

“嘿嘿,还行,这两年收成不错!”

说着话,把脚边的编织袋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几捆钞票,摆在茶几上。

“你急啥?先拿着用,我们不着急!”

龚连山很有诚意的说道。

他就怕刘海洋打肿脸充胖子。

再说,这点钱对他来说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