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4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聊着聊着,老周的话就多了。

眼见着天色已黑,龚连山就张罗着出去吃饭。

“就在食堂吧,这儿方便。”

老周很是随和的说道。

“行,就跟您一起吃吃食堂的饭,我也很久没吃了。”

龚连山笑呵呵的响应着。

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我也曾经在这里奋斗过,跟老爷子你是一路人!

老周笑呵呵的点着头,没说啥。

三人一起去了机关食堂。

龚连山征得老头的同意,点了几个他喜欢的菜。

这算是吃小灶了。

厨师得专门炒菜。

吃饭期间,龚连山再次试探的问道:“周老师,如果每个月能指导几次,我们就太幸运了。像您这样的老专家可不多了!”

“呵呵,小龚啊,我身体确实不行了。不过嘛……”

见老头口风有所缓解,龚连山赶紧竖起耳朵。

“唉,我姑娘去国外好几年了,花销大啊!”

哎哟!有需要就好办!

“周老师,我要是能帮上忙您尽管提!”

“她需要5万美金,我也是有点发愁。”

龚连山心中暗笑,还以为老头是圣人呢,感情也有牵挂啊!

“周老师,这事好办,我去想办法。”

“哦?你方便吗?”

“方便!交给我了!”

龚连山心说,方不方便都得办啊!

跟老头吃喝完后,龚连山交代老武暂留苏河,时不时的去关心一下老头,他回家弄钱去!

他连夜赶回了北安。

沈金凤见丈夫连夜回来,就知道有急事。

龚连山让她找人去银行换钱。

这会儿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1:4.7。

5万美元需要23.5万人民币。

还需要好多人的名义去办手续。

好在,沈金凤在北安还是有些情面的。

她用了三天时间,就兑换出了5万美元。

当龚连山风尘仆仆的出现在老周面前时,老头还真有点意外。

其实,老头这些年确实攒了不少钱。

可再攒也不可能有20万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姑娘在国外需要钱,而他却无能为力。

老头被逼急了,还是产生过各种想法的。

可都一一否决了。

如今,龚连山出现,他有心试探一下。

没想到这个小龚还真坚决。

拎着美元来了。

老周也没客气,打开了旅行包,点验了包里的钞票,没有说话。

拉上拉链,点点头,看着龚连山。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好吧,明天就去北安!”

第二天,龚连山陪同老周去了银行,先办理了汇款手续,这才带着老头去了万荣北安总部。

沈金凤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

“周老师,周老师”,叫的热乎。

老头也不客气。

先查看了总部这边的账本,直接指出了好几处问题。

在他的指导下,让会计重新记录科目。

饭后,直接在市府宾馆给老头开了长包房,就近办公。

下午,一起商量了与农行见面的事。

第二天,老头一个电话打去了农业银行,约了行长吃饭。

人家确实给面子。

当即答应见面。

这顿饭,龚连山两口子都出席了。

老周把行长介绍给龚连山。

“哈哈,龚总,我可是早听说过你的大名啊!听说咱们公司有新的发展计划?”

“是啊!这要感谢改革开放!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啊!”

有了老周的牵线,这顿饭吃的很愉快。

其实,几方都心知肚明。

杜坤作为北安农业银行的行长,跟下面的企业打老了交道。

尤其

是农场局各个单位。

他们是对口单位。

龚连山在农场局系统里可是个大名人。

他在农场局单位里的时候,不出名。

可跳出农场局,到了市工商局才是真正扬名的时候。

尤其是他家的货运生意,不说垄断了北安的货运市场,也至少占了三分之一。

还成为工商银行的大客户。

这样的单位,他们早就想结识了。

可一直没有机会。

对于老周,他们确实是熟人。

打了好些年交道。

老头做中间人对双方都好!

万荣货运现在的资金需求,对杜行长来说,是你情我愿。

农业贷款一直都是长期贷款,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可到了现在,农行也希望能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毕竟,他们的存款也很多啊!

总得有可靠的下家接手吧?!

有了这次开始,下面的事也就顺理成章。

信贷部的人来万荣总部考察,又去了哈尔滨分公司。

一路上由龚连山陪同。

老周则由老武陪着先去了哈尔滨。

先去分公司调整财务账目科目,指导资金使用了。

等龚连山他们到了哈尔滨,分公司这边已经走上了正轨。

原驻地已经一片狼藉。

现场挖出了几个大坑。

施工机器日夜不停。

施工人员早已进驻了。

分公司临时办公地迁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里。

临时停车场在两公里之外。

押运员和司机也住在停车场附近。

一切都有条不紊。

龚连山陪着北安农业银行信贷部主任一行,去停车场看了自家的货车。

“哈哈,龚总,你们的车真不少啊!有100台吗?”

“有!哈尔滨这边现在是100台,北安还有几十台!”

其实,这会儿的企业资产核查大多是走过场。

只要相关手续符合规定,很少有人真的去现场看的!

当晚,老周也出席了晚宴。

龚连山在哈尔滨著名的酒店里宴请这些财神爷。

老周跟这些很熟。

老头说了些场面话,陪着喝了一杯就先走了。

他还真没法陪。

原本,龚连山回北安忙贷款后,他们的工地是没动工的。

没给钱呗!

邢涛再是哥们,没钱他也没法弄啊!

结果,老周调集了公司的账面资金,让邢涛赶紧动起来。

这边公司该搬家搬家,停车场和人员该转移转移。

这样,龚连山带着银行的人一来,才看到了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场景。

龚连山心里真的感慨啊!

要是没有老头的调度,他们一来看到的就是另一个场景。

那人家银行的人感观就大大不同了!

那句话咋说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话真的不假!

见龚连山很满意,老周微微一笑。

没有说话。

他其实在心里也很感激这个小老板。

他真的没有想到,龚连山就因为他一句话就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这是多大的信任?

这可是八九年啊!

5万美金!

好大一笔钱!

就是老周自己都没见过!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这把老骨头就卖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