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221章送佛送到西

刘海洋听龚连山这么说,嘿嘿傻笑。

“行,你听连山的,吃完饭我给你拿!”

龚福廷和大金牙也松了口气。

他们以为要多少呢。

这就是他们跟着龚连山挣钱容易了,要知道在八十年代想当个万元户都很难。

更何况要三四万块呢!

就是八八年都不是小钱。

更何况是在农场,一直亏损的单位。

不借钱是根本不可能买得起的。

刘海洋放松心情后,喝的酩酊大醉。

龚连山把他送去宿舍休息,又让媳妇儿准备好现金。

晚上,刘海洋终于醒了。

大伙儿又陪着他喝了点儿,缓缓劲儿。

“你自己去能行吗?”

“没事,我能行。”

“别,你自己去我不放心。”

龚连山觉得做事还是把握点,万一这小子把钱弄丢了,不得死人啊?!

算了,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第二天一早,龚连山找邢涛借车。

他带着刘海洋一起往哈尔滨去。

俩人当晚先在哈尔滨住下,第二天才去省农机公司看车。

农场农机补贴政策是有要求的。

购车必须在指定的农机公司购买。

购买时还得说清楚是农机补贴。

这样人家在价格和发票等手续上才能按照补贴政策要求来。

俩人一进省农机公司大院,眼睛都看花了。

现在的国产农机产品已经很多了。

当他们说了自己的要求后,就有人带着他俩去看了补贴车辆。

东方红802履带式拖拉机就整齐的停放在大院最里面。

此时的刘海洋双眼放光。

可不是他畏畏缩缩的时候了。

他伸手抚摸着拖拉机的车门和机盖子。

就像在抚摸一个美丽女人的肌肤一般,爱不释手啊!

“怎么样?这车喜欢吗?”

“嗯,嗯!”

刘海洋一个劲儿的点着头。

眼中泛着光。

业务员在一旁解说着拖拉机的特点和优势。

刘海洋边听边点头。

那样子极为认真。

龚连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一种感觉。

刘海洋变了。

当年,这小子吊儿郎当,说是个混子也差不多。

可经过这些年的磨砺,现在已经是一个经过风霜的男人了!

龚连山心中感慨。

不过想想自己,不也变了么!

早就不是青葱少年了。

生活给了我们磨砺,时间让我们都长大了。

“好,连山,就这台了!”

刘海洋眉飞色舞。

“看好了?那就付钱了?!”

“嗯!”

龚连山背着皮包跟在刘海洋和业务员的身后,三人一起进屋里办手续。

“农具你真不买了?”

“暂时不买了,要买也是明年的事。”

“那行,现在你说了算!”

龚连山从包里拿出几捆钞票,交到刘海洋的手里。

钱交了,可以提车了,还得运回去。

龚连山给万荣哈尔滨分部打去电话,让刘淑霞调一台车过来,越快越好。

三人坐在业务大厅里等了一个钟头,万荣车队的重卡就开了过来。

望着正在往板车上装的拖拉机,刘海洋有些忐忑的说道:“连山,这车是多少运费啊?我,我……”

“运费?你不用管了,算我的!一直给你送到家!行不行?”

“呵呵,嘿嘿,连山,你让我说啥呢?”

“啥也别说,回去好好干!争取挣大钱!”

“哎!”

龚连山能看到刘海洋眼中的光。

那是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

是心气!

802被固定在了板车上。

司机走过来跟龚连山打着招呼。

“龚总,往哪儿拉啊?”

“回北安,往苏河拉。”

他记得这个司机就是苏河车队的。

“苏河三队,你不是知道吗?”

“知道,我知道怎么走!”

“那你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跟着,走吧。”

司机上车,缓缓的驶出了大院。

龚连山开车跟在后面。

刘海洋这才问道:“连山,你们认识啊?”

“啊,他是苏河车队的,我们以前一个单位。”

“哦。”

刘海洋到现在还有点不明所以。

“这车是我的,你不知道吗?”

“啊?前面这个大车是你的?”

刘海洋有点震惊。

“呵呵,是。”

沉默了好一会儿,刘海洋掏出自己的香烟来。

龚连山一看,葡萄烟。

“哎呀,好烟啊。我有好几年没抽了,给我一根!”

刘海洋本来有些不好意思,见龚连山这么说,也就自然起来。

“呵呵,我一直抽它。”

龚连山叼上一颗,刘海洋给他点上。

猛吸一口,龚连山嗓子一辣,

“咳咳,咳咳……”

他一阵咳嗽。

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呵呵,抽猛了。”

这烟辛辣,没有烟丝的香味。

可以说很劣质。

对龚连山来说,他是强行压制着辣味,还得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

因为这是当年他们的“粮食”。

是他们的青春。

是他们的过往和友谊。

龚连山被呛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可他还是嘿嘿的笑着。

“你忘没忘,那年咱们在农具场修车,我没钱买烟,还是你给我抽的葡萄,真好抽啊!”

“嘿嘿,咋不记得?后来郭海跑来说你爸跟人家打起来了,那会儿啊……”

“哈哈!”

“嘿嘿!”

俩人就这样一边抽着辛辣无比的劣质香烟,一边驾驶着吉普车,跟在重卡后面,亦步亦趋的往北安走。

夕阳的余晖洒向大地。

把嫩绿的田野染成了金黄。

好温暖。

他们在路上吃了晚饭,赶夜路回来。

第二天晨曦微露之时,他们已经来到了二井子。

“走,到三队吃饭!”

司机答应一声,继续赶路。

大卡车驶进三队的家属区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很多人都被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

卡车后箱上火红色的东方红让农场人很羡慕。

不知是谁买的车,财大气粗啊!

可看见后面的吉普车,他们又愣了。

车里的人他们认识。

这不是刘海洋吗?

“海洋啊?这拖拉机是你买的?”

“啊,哈哈,我买的!”

“行,这车不错啊!你小子哪儿来的钱?!”

说着有人就围了过来。

不过,他们看到车里的司机。

嗯?眼熟啊!

“这,你是……”

有人认出了他。

龚连山呵呵一笑,“咋的?不认识了?我是龚连山!”

“哎呀!我说嘛!”

“谁啊?龚连山啊?!哎呀,你咋回来了?!”

这一咋呼,围拢的人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