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114章震慑

1984年的元旦,在大雪纷飞中悄然而至。

农场各单位的大门口都挂着红灯笼。

“元旦快乐”的横幅彰显着新春的喜气。

苏河供销社门口人流如织。

一年一度置办年货的人逐渐增多了。

砰砰的鞭炮声催促着人们加快脚步。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金凤食杂店门口围着一大群孩子。

他们正在挑选小挂鞭。

这次,大金牙进了一批鞭炮。

而且价格便宜。

今年新出的小砸炮更是让孩子们喜欢。

他们刚从店里买出来,就在大街上噼噼啪啪的砸响了。

龚福廷退休了。

他也是病退的。

没办法,韩忠珍打来电话,不能总是请病假,要不干脆退休得了。

龚福廷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提前退休吧。

为啥?

不退休就得回连队转岗,去大田队行吗?

福廷饭店现在刚闯出名气,上座率逐渐增高,每天的毛利都快有一个月工资了,谁还回去种地啊?!

龚福廷两口子有天晚上拢账,算了下几个月的利润。

一个月平均在1500块左右。

比大金牙的食杂店还挣钱呢!

这能回去转岗?

赶紧退休,好好挣钱要紧。

龚连山估算,老丈人的毛利也得1000多块!

只是自从他跟龚连山两口子透露过有500块毛利后,就再也不说了。

老头子也藏着心眼呢。

帮着龚连山收山货,大金牙主动提出减少好处费,按照一斤5毛就行。

因为啥?

他不费劲儿啊!

坐着就收了。

不像以前,他还得骑车跑连队,倒来倒去的,麻烦。

就是每斤5毛,龚连山也给了他好几百的辛苦费。

大金牙大大方方的给姑爷两条大前门。

自从他们上场部开店后,龚连山的葡萄烟就不咋抽了。

大金牙供着他抽大前门。

他给老丈人拉货不是也没要钱嘛。

再说了,老丈人现在挣钱是谁的功劳?是吧?

这不是龚连山劝着他来开的店嘛!

元旦这天,龚连河也跑上来了。

两家人在龚连山这聚了聚。

现在龚家沈家最尴尬的事就是住房问题。

两家的住房都在连队,他们都跑来场部了,这边还没房子,咋办?

这件事大家都意识到了。

龚福廷和大金牙的意思是过了年想想办法,不行跟私人租套房,要不真不方便,尤其是马上春节了,几个姑娘回来住哪儿?

难道让他们店不开了,都回连队过年去?

现在看不现实。

元旦刚过,龚连山接到了出车任务。

不是他一个人,是整个车队。

十七台汽车在武大胡子的带领下,统一去北安集结。

每辆车的副驾上还坐着一个全副武装的民警。

所有驾驶员心里都是一抖。

小胖子也成了驾驶员。

他开的那辆车的车长和驾驶员都出了事,小胖子只能顶上了。

车队浩浩荡荡的驶进了北安八道街公安局大院。

院外的八道街边停满了汽车。

后车厢的两侧悬挂着红色布标。

上面写着严打口号和标语。

整座城市都散发着严肃和压抑。

龚连山心中一凛。

停好车,司机们下车抽烟,缓解紧张的情绪。

大家抽着烟,没人敢说话。

没一会儿,就有人出来给他们车上悬挂布标。

到了这会儿,老武才召集大家,由公安局的同志宣布任务。

“同志们!”

这位领导模样的民警喊了一声。

大家都下意识的脚跟一碰。

“我宣布一下任务。”

他扫了眼站在面前的十几个司机。

“你们的任务就是开车,听从副驾民警的指挥。让你停你就停,让你走你就走!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

“好,现在上车!”

龚连山、小胖子这些司机赶紧转身上车。

一会儿,副驾就坐上了民警。

龚连山见其他车都依次启动了,他看了眼身边的民警。

民警只是看着前面,不说话。

正当龚连山不知道该干啥的时候,民警说话了。

“启动!”

“轰轰轰!”

发动机发出了阵阵轰鸣。

汽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出了公安局大院。

“跟上九号车!”

龚连山一懵,哪个是九号啊?

他定睛一看,前面小胖子的车屁股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大大的“9”字。

他赶紧踩油门紧紧跟上。

车队缓缓在大街上驶过。

街边的行人都驻足观看,指指点点。

半小时后,车队停在了看守所门前。

角门一开,从里面带出了一长串人。

两个民警看押一个犯人。

这些人都戴着手铐,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帽子。

胸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姓名和罪名!

“上车!”

龚连山没一会儿就觉得有人爬上了后车厢。

等了半个钟头,头车响了喇叭。

于是一辆一辆的汽车首尾衔接的离开了。

他看见,又有一个车队驶了过来。

跟着头车前进,车队驶回了苏河农场。

他们缓缓的驶进了二队家属区。

车队前面猛然响起大喇叭声。

“根据中央部署,我省认真贯彻严打精神,本着从严从重从快的原则,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于明,原苏河农场二队职工,犯盗窃罪,判处……”

“李刚,原苏河农场二队职工,犯盗窃罪,判处……!”

……

大喇叭一响,所有人都是一震。

家属区的街道两侧站满了人。

前面车厢上站的人犯都是二队的。

这种震撼,让人心悸。

完全是社死现场!

街边的家属,眼睁睁的看着,那种心情无法言说。

犯人们都是低着头,不敢向外看一眼。

他们哪有脸啊!

他们最怕的就是看见自己的亲人!

大喇叭一个一个的说着犯人的名字,罪名,所判刑罚。

在二队走过,又去了十三队。

返回来去了丁字路口的十二队。

每到一个连队,都会引起轰动。

尤其是有这个连队的人在车上的,那震慑效果是杠杠的。

三队更甚。

第三生产队犯事的人多,龚连山车上拉的人就是三队的。

他从后视镜中看到了老崔、孟国平和邓国斌。

对,邓国斌终于犯事了。

他被尹弘家属死死咬着,一直拖到今年。

被三队这些犯事的人供了出来。

他贪污了猪号的饲料,也私自贩卖了小猪崽儿。

大喇叭一喊,所有人都出来了。

看着这些熟悉的人挂着牌子示众,所有人心里五味杂陈。

大冬天的,龚连山浑身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