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非龙 作品

第113章就近销售

第二天一早,龚连山简单吃了点早点,就往回走。

到家跟爸妈媳妇说了这次去哈尔滨的情况。

“爸妈,咱家的山货不往哈尔滨送了,我找个机会去北安看看,城里现在应该有土产公司了。”

姚凤仙听说儿子一顿饭花了九十多,那叫一个心疼!

“他们这是吃冤大头呢?!”

沈金凤也觉得不能再去了,要是这么吃下去,多少是个头啊?

龚福廷也说道:“咱家的山货也不多,要是北安有土产公司哪怕便宜点也行,没必要总往哈尔滨送。要是你以后没有方便车了咋办?运费也不是小数!”

龚连山点点头。

老爸说的对。

按照现在的运费计算,吨公里基本运价是0.2元。而龚连山的木耳因为属于轻浮货物,按照体积计算,即每立方米按照250公斤计算。

木耳属于土特产品,五味子属于中药材,这两种货物属于二等货物。

二等货物比一等货物运价提高10%。

一次托运货物不满三吨的,按零担运价计费。

零担运价每公斤二毫六。

也就是每公斤0.00026元。

黑木耳两麻袋一个立方,实际重量才30斤,可计算运费的时候按照250公斤计算。

300斤木耳至少20个麻袋,折算成重量是2500公斤。

五味子600斤折算300公斤。

合计2800公斤。

从苏河到哈尔滨360公里。

360x2800x0.000286=288.288元。

这还是龚连山粗略计算的结果。

要是运输公司计算,可能还要更高。

所以,如果以后没有便宜车占,那还是就近销售的划算。

大金牙两口子也觉得能在北安卖更好,要是去哈尔滨,这人情往来的太费钱。

主要是咱们挣点钱不容易,要是在外面都败坏光了,也就没啥意思了。

龚连山不是不想交朋友,也不是不想去哈尔滨发展。

而是自己现在还太弱小,根本没有本钱跟人家扯犊子。

他是要脚踏实地挣钱的,不是靠嘴靠骗挣钱的,这是两个路子。

他果断的和侯洪昌断了联系。

第二天,他独自一人去了北安。

他一打听,发现北安确实有土产公司,就在铁西,从西七道街穿过铁路,在庆丰街上。

这个土产公司和哈尔滨的土特产进出口公司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北安的土产公司1969年就有了。

它是供销社下设的单位。

他们收购的土产基本在当地消化了,只有少部分外销。

他暗中埋怨自己。

去年被哈尔滨蒙住了眼睛,他想当然的认为北安没有土产公司。

就是来打听消息也不认真。

自己吃点亏也不冤枉!

北安土产公司占地面积很广,就在铁路边上。

高大的院墙,宽敞的院门,两块木牌悬挂在大门的两侧。

一块白底黑字,“北安市供销社土产公司”。

另一块白底红字,“中共北安市供销社土产公司委员会”。

龚连山确认了单位,抬腿往里走。

在门口就被拦下了。

“哎,同志,你找谁啊?”

“这是土产公司吧?”

“是啊。”

“我想咨询山货收购的事。”

“土产收购站在旁边,这里是办公区。”

根据人家的指点,龚连山沿着围墙绕了一段,这才发现了收购站。

进去一打听,收购价格确实没有哈尔滨的高,不过也算可以了。

黑木耳收购价11.5元。

五味子不收。

这下龚连山有点傻眼。

“同志,五味子哪个单位收购啊?”

收购站的人想了下,说

道:“你去药材公司看看吧,我们不收。”

龚连山离开土产收购站又打听药材公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终于问到了地址。

离土产公司不远,就在西六道街与交通路的交叉口上。

这下他来劲儿了。

兴冲冲的去了。

确实是在西六道街上,可根本不是在路口,而是在西六道街街北,距离路口还有几十米呢!

果然,药材公司也有个收购站。

他进去一打听,这里收五味子。

只是价格差强人意,4.5元一斤。

虽然一斤相差了1.5元,龚连山不满意,可他还是不想去跟宋超合作。

要知道他把山货交到土产公司是可以马上拿钱的。

要是交给了宋超,他不给钱,自己找谁说理去?!

找侯洪昌吗?

到时候,自己只能傻逼了。

如果再去找侯洪昌销售,他狗日的一定压等,别说四块五了,没准压倒三块呢!

到时候货到地头死,都到了哈尔滨了,你卖不卖?

难道再拉回来?

只要药材公司收就行。

这年头,龚连山都不敢跟私人做生意,骗子太多。

你只要把货给他了,你就等吧!

能等到钱算是运气好,大部分是货钱两空!

龚连山对那些什么倒爷更是警惕。

当年任老爷子不就是倒彩电,被人骗了200万嘛!

自己能有任老爷子那两下子?

差远了。

从北安回来,龚连山一说北安收购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

整个十二月份,苏河农场各靠山的连队陆陆续续的送来了山货。

龚连山开车去木沟河拉了一趟五味子和木耳,

他家的仓库又堆满了大半。

这几天风雪很大,道路被封堵了。

农场养路队费了两天的力气,才打通到二井子的路。

眼瞅着马上要元旦了,龚连山决定往北安送货。

说起来很好笑。

宋超竟然给龚连山打来了电话。

可能是侯洪昌给他的地址。

在电话里,宋超颐指气使的让他送货过去,说有港客来要货,很急。

只要这货发到港岛,马上付款!

龚连山嘴上敷衍,说正在收,今年没有多少,因为来了好几波老客,都被人家高价收走了。

可能要等到年后了。

宋超很不耐烦的挂了电话。

龚连山呸了一口。

“还货到港岛就付款!姥姥!草,当我傻子呢?你不现款让我发货,没门!”

第二天龚连山就把货拉去了北安。

这一趟,因为有木沟河的货,龚连山可没少拉。

木耳有500斤,五味子有800斤。

掂着书包里沉甸甸的钞票,龚连山心满意足。

木耳卖了5750元,五味子卖了3600块。

9350元!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早已经是万元户了。

他却没有太多的感觉。

对万元户的期待感,在这一瞬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