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变回老师
不过他现在很忙。
重新回到医院任职,他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首先是中医科的医护力量,与病人数量不匹配的问题。
其次是医护人员的权责问题。
由于他这段时间不在,中医科落寞了,好多中医科的正式职工,都被借调来借调去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人处理。
处理完医院的事情,他还要处理学校的事情。
他长时间的缺席,导致学生们的课程落后了一大截,要抓紧时间赶进度。
光是医院和学校的事情,要想捋顺,就得花费他不少精力和时间。
花了差不多三天时间,江凡总算是把医院和学校的事情都给捋顺了。
医院科室里面的首要问题,是病人数量太少,导致的科室绩效和产值太低。
现在无论各行各业都在讲究效率二字。
医院也不是做慈善的,白给你发钱,让你什么也不干。
虽然看在江凡的面子上,李正诚大手一挥,让中医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但对比起中医科现如今的产出来看,人手多的有点繁杂了,带来的,是人员费用的支出,和科室进账的不成比例。
得把科室的产值提振起来!
只要科室赚了钱,一切就都好说。
江凡的做法是,来者不拒,除了正常挂号中医科的病人,其他科室碰到的棘手病人,中医科都全部接收,由他接诊。
那怕时隔两个月了,但江凡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知道他回来坐镇中医科了,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是很乐意找他的。
眼看科室的产值起死回生,江凡要考虑的,就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了。
他耽误掉的时间太多了。
学生们都快要放暑假了。
为了抓进度,他决定暑假补课。
让落后的教学进度跟上。
暑假补课采取自愿原则,想学习的就去补课,不想学习的,就不去,他并不强求。
对此,重点班的学生们,都很积极。
他们早就盼着江凡重新回去执教了。
江凡被停职之后,学校换了老师给他们教学,新老师的教学知识陈旧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讲课的方式让他们接收知识的能力大打折扣。
江凡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在讲课的时候,并不会把知识学术化,很多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都喜欢把学术化的知识,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对于悟性高,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倒是没什么影响,但理解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很多时候,就只知其名,不知其意了。
在这一点上,江凡是做了改进的,所有知识和原理,他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们。
这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接收容量。
其次就是他对医学,更加深远的见解。
毫无疑问,今时今日的医学,是发达的,是先进的。
但江凡对于医学的见解,更先进!
在这点上,不少学生都已经实践过了。
人是难免会生病的。
他们生病去到医院,医生们都在用教条化的方式为他们治疗,疗效一般,而且耗时较长。
而到了第二次的时候,他们按照江凡传授给他们的新知识,自己给自己治疗,疗效极佳,而且耗时很短。知识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当你把它在运用到实处之时,发现,原来还真是这样!
那种欣喜和成就感,会促使着你对更深度的知识产生更大的好奇心。
除了教学方面的事情,学生们更喜欢江凡的一点是,当他的学生们,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毕竟,江凡实在是一个风云人物,他之前的种种经历,随便说出一件来,那都是相当之牛批的。
这就跟聊天吹水之时,说我xxxx亲戚有多牛逼一样。
说出去脸上都有面。
而且江凡也确确实实的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隐性福利。
比如,当江凡需要试药找志愿者的时候,他们可以第一个获得资格。
勤工俭学,江凡也会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岗位。
时不时的,还会给他们买零食买奶茶发红包。
此类种种,也让江凡成为了他们心目当中的最好老师。
谁也代替不了!
江凡安排好教学计划,重新回到学校的那天。
全校师生都对他夹道欢迎。
忠诚的学校,终于迎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江教授。
“老师,我们好想你,你把我们丢下的时间太长了。”
“没有你的日子,老师你知道吗,我们很孤单!”
“没有老师你的课堂,我们上课都打不起精神来。”
江凡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学来的这些骚话,但听到他们这么说,他心里也感触良多。
一些眼窝浅的女学生,更是抱着江凡哭了起来。
当然也不排除,她们是在趁机揩油。
重新站上阔别许久的讲台,江凡有些恍惚,他差点就出国,永远告别了这个讲台的。
当初,他之所以同意来担任教学工作,动机很纯粹,就是为了多拿一份钱,好晋升,同样也是想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新鲜感。
但经过了这么些时间的相处后,他还愿意站上这个讲台,是因为学生们。
上他课的学生很多,除了重点班的学生,还有很多来蹭课的。
每一个的学生的品性都不一样。
或是调皮,或是有些书呆子气,或是乖得让人喜爱,或是天马行空。
但正是他们,构成了江凡教学工作中,特别的回忆。
他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份教学工作。
因为太累了。
光是医院里面的事情,就够让他焦头烂额的了,再叠加上学校里面的事情,更是让他不堪重负。
除此之外,他还要去兼职,给雅凡集团和清凡制药做研究工作。
他以后或许会剥离掉这份教学工作,让自己能够轻松一点。
但在此之前,他想把这一届学生给带完。
他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这一届学生能够学到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能够立足下来。
如此,他作为一个老师,也就知足了。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
以前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会想这些。
可在讲台上站的时间久了,他也变成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苦口婆心,对学生们满怀期待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