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白草 作品
第508章 说服(2)
他们是农户,孙子还未有功名,若是他们家开口求娶,人家肯定不会同意,最好是有官宦之家看中孙子,主动透露意向,他们家再上门求娶。
故而这几月,她一直在心里默默期盼,可惜一直没有动静。
“不是,是我想娶宋英。”
陶氏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当场冷了脸:“不行!”
旋即她想到二人都在城里,又同在城北,立刻严声质问:“她是不是经常去书院找你?这个女子,我还当她是个好的,竟然看走眼了……”
“不是!”袁清忙道,“她天天在医馆忙得脚不沾地,吃饭都得挤时间,哪有闲去我们书院。”
“那你怎么知道她吃饭都得挤时间?”
袁清语塞了下,暗道自己低估了奶奶,他早有此打算,自然是提前想好了说服之辞,只是没想到奶奶如此敏锐,一下就抓到他言语里的漏洞。
他定了定神,解释道:“我偶尔不是会请她帮忙给你们带话带东西么,我也只有中午有空,本以为不会耽误他们诊病,可好几次去都见她还在给病人看病,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一顿饭分几次吃。”
这确实是事实,但陶氏仍是怀疑,“你好端端的,为何会想要求娶她?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等你中进士后,再求娶一门高门贵女。”
“以前是我年轻,考虑得不周全,婚姻都讲究个门当户对,高门贵女未必看得上我。”
“胡说,我孙儿这么好的才学、这么好的相貌,怎么会没有贵女看中?
当年的申状元,相貌还不如你呢,不也求娶到了县主么。”陶氏心里打鼓归打鼓,这个时候是绝不会认为孙子差的。
十五岁的秀才呢,别说十里八乡,整个清水县,也没听说有几人。
“在奶奶眼里,我自然是最好的。”袁清先表示了亲近,又摆出认真的神色,“这些年,我也有认真考虑过,娶亲到底是为了过日子,若夫妻两个观念不同,很多事情就会起争执,这日子就过不太平。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里的日子不平,外面的事情又怎么做的顺心。”
“你少来唬我,谁说农家子和高门贵女日子就过不太平了,申状元的例子还摆在那儿呢!”
“申状元的日子也不见得多太平,几年前他家在重阳后举办了赏菊宴……”
“这个我有印象,”没等袁清说完,陶氏就接话,“说是厨房有下人做事不用心,走水了,不过这与他们的日子过得太不太平有什么关系?”
“重阳登高赏菊,通常来说,申府若想举办赏菊宴,应该在重阳那日。那年在重阳后举办,其实是顺安县主为了挽回名声。”
“挽回名声?”陶氏糊涂了,举办个赏花宴能挽回什么名声?
“重阳那日,沈知府与陈知县一同上门拜访申状元,有丫鬟做事不尽心,上了蒸螃蟹,却没有送蟹八件……”
“蟹八件?什么东西?”陶氏又一次打断。
“吃螃蟹的八种工具,据说有锤子、钳子、铲子等,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陶氏想了想自家的锤子锅铲,人都懵了,“巴掌大个螃蟹,一锤子下去就砸得稀巴烂了,还用锅铲做什么?
不对,谁家吃饭用那么大的锅铲,有那么大的嘴巴吗?
还有钳子能用来做什么?当筷子使?能好使吗?”
“不是常用的锤子钳子,是做的很小的那种,你去医馆见过称药用的药秤吧,比常用的秤就小很多,蟹八件应该也是如此。”
陶氏点头:“这个我知道,大夫用的秤不叫秤,得叫戥子!”
这是她年少陪着家里人去医馆看病,第一次见到那么小的秤,很是惊奇,好奇问了几句才知道。
当时她就觉得大夫们忒讲究,连用的秤也要另外取个名字。
袁清继续道:“申状元觉得没有蟹八件没什么,但顺安县主认为让客人徒手掰螃蟹是很失礼的事情,会让外人觉得申府没有底蕴,野蛮、粗俗。
所以才临时筹办了一场赏菊宴,要在宴会上用那些精致讲究,挽回野蛮粗俗的名声。”
“乖乖,用手掰个螃蟹吃就是野蛮了,那他们啃骨头怎么办?也不能用手拿着?”陶氏大受震撼。
“会有奴仆,专门把肉剔出来。”
“也对,他们有奴仆。”这一点陶氏很能理解,奴仆么,就是做这些事情的,不然养着做什么。
既然啃骨头这样,按理吃螃蟹也该由奴仆提前剔出来,真不知这些人怎么想的,有奴仆还要自己动手,弄出一大堆的工具,费钱!
还有那螃蟹,也没几两肉,有什么好吃的,她家以后成了官家,有了钱财,一定得买纯肉,大口吃。
袁清趁机道:“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和那些富贵人的观念不同,吃食方面还是小的,还有其他方面,多了一定会闹起来,这日子哪里能太平得了。”
不想陶氏虽然不理解官宦人家的做派,却是道:“这有什么,不同就磨嘛,我和爷爷成亲的时候,各种想法还不是不一样,也狠狠吵过几次,各退一步就好了,过日子嘛,总有上下牙磕到的时候。”
袁清暗道,是爷爷在一退再退吧,可没见您退什么。
不过这些话,心里想想就好,不能说出口。
他继续:“有些能磨到一起,有些人一辈子都处不到一起。”
“你可少唬我,这天下人那么多,穷苦人家娶千金小姐的也不少,日子都是各有各的过法。”
她顿了下,拉着袁清的手,苦口婆心起来,“清娃呀,奶奶知道,你们男人都想娶个可心的、漂亮的媳妇,事事如意,可这世上哪有把好事都占全了的?
咱们家穷,既然想着娶人家高门小姐,借她家的权势,那该忍的地方你就要忍,不懂高门的规矩礼仪,你就向她学嘛。
那么难的书你都能念会,奶奶相信你学那些礼仪也能很快就学会,不快也没关系,慢慢来总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