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唱名
宋英趴在窗台上,眼睛都看花了也没看到袁清他们返回。
她正要坐回去,等会儿再看,忽听远处人潮越发鼎沸,如浪潮般向着这边蔓延而来,似乎是在讨论什么。
很快,就传到了茶楼。
“这榜单还能出错?”
“不知道呀,说是先前张贴的已经被揭下去了,要改为唱名……”
听着下方的七嘴八舌,宋英也是好奇,院试何等重要的事情,竟然还能出岔子,而且还是榜单已经张贴出来一阵子后,要重新更改榜单。
这可是关系到一千多名读书人功名的榜单,不是什么随便的东西。
“庚辰年,顺庆府道试第一名,清水县卢旭,易!”
大乾在省与府之间设分巡道,由按察使司派出官员巡查地方,提学官负责一省文教,也要在按察使司里挂衔,故而其主持的院试也被称为道试。
洪亮的声音从府衙那边传来,在人群里久久回荡,虽然隔得远,宋英还是听清了,应该是好多大嗓门的衙役齐声在喊。
她扬了扬眉,心道这卢旭还真挺有才学的,悚场的毛病一被克服,立刻就考了个案首!
“竟然是清水县的,了不得,听说之前的府试案首也是清水县的,难怪官老爷们要把新书院建在那里,果真是人杰地灵。”
“这考生的名字以前完全没听过,院试果真卧虎藏龙呀!”
“……”
各色议论里,宋英忽而听到有人哭喊:“我中了!我中了!娘,我中了!”
附近人群静了一瞬,然后更是炸开了锅,纷纷寻找哭喊之人,刚只念了一个名字,这个时候喊‘我中了’的,定然就是此次的案首卢旭。
宋英站在楼上,居高临下,很快就在人群里找到了卢旭,他正抱着卢母,喜极而泣。
卢母整个人则是都呆住了,好半天没有反应,而激动的卢旭完全没有发现。
他们周围的人纷纷向他道喜,卢旭用袖子拭去眼泪,向着众人作揖道谢,又道:“麻烦各位让让,我需去拜见大宗师。”
众人自是让开,卢旭对卢母说了一声,就朝着府衙而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向他道贺。
他走出老远后,卢母终于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天老爷哟,我儿子终于考中了哟!”
然后,她就被众人的恭贺淹没了,还有附近的店家热情地邀请她到自家店里坐下歇歇脚,等她儿子回来。
卢母只觉扬眉吐气,面对这些陌生人的热心帮忙,一点儿不拘谨了,喜气洋洋随着一人走,刚走出几步又停下,嘴里念叨着:“哎哟,我得去买些香烛祭拜清风观的天尊老爷,还有圆融道长,也得感谢,这次多亏了他。”
“大姐,什么清风观,你家娃儿是提前去那个什么清风观许愿了么?”
“这还用说,谁家有考生的,临考前不去道观寺庙求神仙们保佑的,不过这个清风观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么灵验么?”
卢母笑得像朵花,“灵验得很哟,不过我不是去还愿,我儿子以前一到考试就打摆子,龙门都进不去……”
不久后,又听到衙门们齐齐大喊:“道试第二名,清水县袁清,书!”
“竟又是一个清水县的,看来清水县真是人杰地灵。”
“怎么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清水县的,差爷们不会念错了吧?”
“去你的,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会错!基本都是大老爷先念一遍,那些差爷们只是重复他的话,跟着念都会错,你以为是你呀,这么笨!”
“怎么不会有错,先前不就说贴出来的红榜有错么?”
“不会有错,这个袁清就是上次府试的案首,听说很有才华,而且人家才十五岁……”
听着下方人群的议论纷纷,宋英翘起了嘴角,第二名呀!真厉害!
她将半个身子都探出了窗,可惜仍未看到袁清他们回来。
此时此刻,府衙门口,气氛安静得有些诡异,与先前卢旭到来后,众人纷纷贺喜的情形完全不同。
聚集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参与此次院试的考生,之前沈旌与白亮的争执不少人都看见了,知道袁清这位府试案首落第了。
谁曾想,他只是捧着卷子去向陶提学领责,然后就有衙役出来将红榜撕了。
众人正愕然之际,此次院试的主考官陶提学也出来了,竟亲口表示他误判袁清杜撰,院试取中名单需要调整,改为一一唱名。
袁清不仅被取中,而且还是第二名,这下好了,除了第一名的卢旭外,所有人都要因为他倒退一名。
等等,先前名列孙山的那位仁兄,岂不是要掉出榜单,落第了?
想到此处,众人均是同情地望向了原先的最后一名。
那是一位中年男子,早在陶提学表示误判时,他就想到了自己生员名额不保,此时没有先前大起大落的情绪,只是一脸麻木,可内心却在滴血。
他考了半生,本以为这次终于转运,不想煮熟的鸭子,还是飞走了。
沈旌可一点不觉得那考生值得同情,自己学问差怪谁呢,他只觉自己朋友考中第二名,竟然没人道贺。
当即大声道:“袁兄,小弟在此贺你蟾宫折桂!”
有了他的开头,其他考生无论真心还是假意,纷纷向袁清道贺:
“袁兄,贺你从此青云直上!”
“袁兄,贺你……”
在众人的恭贺中,袁清昂首走到陶提学面前,作揖行礼行云流水,似是一点没被影响。
“学生袁清,谢大宗师朱衣点额。”
陶提学乃性情中人,先前就极喜欢他的文章,而刚才的领责,他对袁清敢于当面指出上位者错误的勇气更加欣赏。
满意归满意,少年人一朝得意,难免会自视过高,还是得敲打敲打,省得这颗好苗子走了歪路。
他依旧沉着脸,“你的文章尚有瑕疵,以后也要戒骄戒躁,潜心学问。”
众考生闻言不由幸灾乐,取中了又如何,如此揭主考官的短,逼得他不得不当众承认错误,以后能好才怪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