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肥肥 作品

第906章 上半年是真空期,闭着眼睛大把发财的机会

金融与哲思的交流……

操盘大厅的一角,休息区内木质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墙壁上挂着几幅素雅的水墨画。

窗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

肥老板、老关和小胖子王涛围坐在茶桌旁。

桌上的紫砂壶正冒着袅袅热气,茶香四溢。

老关轻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目光温和地看向小胖子王涛,缓缓说道:

“你以为的趋势反转,其实80%都是假信号。

就比如说价格跌破支撑,难道这就一定意味着反转吗?”

小胖子王涛微微歪着头,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问道:

“关老师,那怎么判断才准确呢?”

老关神色认真,继续说道:

“华尔街可是有十年的数据为证,62%的突破会在3日内拉回。

注意,这可是日线数据,来源于cstc2023年的年度报告。

真正的趋势反转,需要三重确认。”

肥老板也凑近了些,饶有兴趣地听着。

老关有条不紊地讲着:

“第一重确认,是时间过滤,也就是连续三根k线收于关键位的下方。

第二重,动量背离,像使用rssi或者随机指标等等,都可以用来做背离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价格行为的弱势来判定。

第三重,结构破坏,不仅要跌破前一轮调整的低点,还得加上反弹乏力。”

小胖子王涛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琢磨,还不时点头。

老关接着说道:

“要特别警惕以下这些反转陷阱。

首先,新闻事件驱动的瞬时突破,往往都不太靠谱。”

肥老板皱了皱眉,插了句:

“为什么新闻事件驱动的就不靠谱呢?”

老关解释道:

“因为这类突破很多时候是短期的情绪刺激,缺乏基本面的持续支撑,容易迅速回调。”

老关继续说:

“第二,非流动性时段的闪崩或者暴涨,也得小心。

还有,重大节日前的技术击穿,这些情况都是假信号的重灾区。

小王,你说说,你的系统有没有反转过滤器?”

小胖子王涛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我这系统看来得赶紧优化。”

老关微笑着点点头,接着说:

“再说说强势盘整结构,如果它出现在主升浪里,那可就意味着大涨。

不过,强势盘整和预阻,这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别搞混了。”

小胖子王涛赶紧问道:

“关老师,这两者怎么区分呀?”

老关耐心地解释:

“你想啊,要是你把强势盘整判断为预阻,那很可能就把手里的股票卖飞了。

反过来,要是把预阻当成强势盘整,说不定就套在山顶上了。

比如说,预阻和强势盘整看起来都是平盘,涨不上去的横盘结构。

但如果是在主升浪里,一波上涨,前面没有高点,突然上涨后形成横盘。

对于主力来说,这时候是不是很可能已经吃了货,为了盘市场成本,进行洗盘呢?

所以这种结构我们就称之为强势盘整,后续往往意味着大涨。

但要是连续拉升后跌得比较深,然后再往上涨,前面有一个密集成交区或者高点,再打到这个位置过不去,这就是预阻了。

重点在于,前面上涨后回调有个高点,再往上涨到这个高点位置,不管能不能过去,只要出现平头的情况,就是典型的预阻。

因为前面有高点,压力大,心理上也会觉得这个位置很难过去,要么费劲突破,要么就直接回落形成二高点,所以一定要区分清楚。”

小胖子王涛恍然大悟,认真地点点头:

“关老师我明白了,这细节可得把握好。”

“你应该感到庆幸!”老关微笑着说道。

小胖子王涛一脸诧异,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关老师?”

“你跟那个好老大!”老关笑着解释。

小胖子王涛听了,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点头表示认可。

老关接着说:

“而且啊,你是在熊市里学习投资的,投入少,也没怎么亏钱,学到的可都是真本领。

但你知道散户最怕什么吗?”

一旁一直认真倾听的肥老板也好奇地问:

“最怕什么呀?”

老关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最怕的就是在牛市的中后段,才想着参与市场,开始学习。

等好不容易学会了,一头扎进去,结果恰恰就站在了山顶上。

然后亏得一塌糊涂,这才是最惨的。

所以啊,在

金融市场上学东西,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市场几乎每年都有新机会,就像这几年,基本是涨个两年,调个一年,涨个两年,调个一年,大概就是这种节奏。

所以啥时候学都来得及。

但你得摒弃两个想法,第一,别想着速成,学完马上就能赚大钱,这种一夜暴富的想法可不能有。

第二,对于学习内容和过程,得自己挑选和抉择,毕竟每个人性格不同。

要是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也别勉强,交个高手朋友,让他带着你,既能轻松些,钱也不会少赚。”

小胖子王涛和肥老板都若有所思,默默点头。

老关顿了顿,又说道:

“‘他人即地狱’,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句名言。

萨特写过一部戏剧叫《禁闭》。

在这部戏里,有三个灵魂在等待下地狱,他们所在的空间没有出口,也没有镜子,只能通过他人的注视和言语来确定自己的形象。

这三个灵魂相互欺骗、折磨,最后认定自己早已身处地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烦心事一件接一件。

但仔细想想,这些烦恼大多源于两点。

一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二是我们试图控制他人。

可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决定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也控制不了他人。

所以烦恼就像春草一样,源源不断。

人要想活得好,得保持心理平衡,而人的本性就是维护自己的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呢?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但很多人通过两种方式来树立和捍卫主体性,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和目光寻找自我,二是把他人变成可掌控的客体。

但要知道,在别人的世界里,人家自己才是主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怎么可能完全顺着我们的意愿呢?

所以,通过在他人眼中找自己,或者控制他人来满足主体性,达到心理平衡,其实就是把自己置于地狱。

幸运的是,人还可以通过专注自身,修炼内心,自我肯定来确认和发展主体性。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每时每刻的选择和决定都在改变自己的本质,进而改变命运。

我们不需要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也别试图控制他人,把握好自己才是关键。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情侣吵架、父母与子女恶语相向,很多时候争的就是主体性。

情侣都想当宇宙中心,父母想控制孩子。

一个腼腆的少年不敢当众演讲,一个青年在职场总待在舒适圈,其实都是害怕他人的目光,怕自己的主体性被动摇、被破坏,变成客体,没有安全感。

所以,总关注他人就像给自己套上枷锁,永远关注他人,就如同永远身处地狱。

而专注自我,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伸展和自由。

当然,这不是说不和他人建立关系,尊重他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才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基础。

反之,相互改造、控制,那就是施暴,只会相互伤害。”

肥老板和小胖子王涛静静地听着,肥老板忍不住说道:

“关老师,您这一番话,让我对生活和投资都有了新的思考。”

小胖子王涛也感慨道:

“是啊,关老师,没想到投资里还蕴含着这么深刻的哲学道理。”

“老关,我看港岛已经长得很高了我都盈利了两倍多了,但深沪还在原地趴着没动。

我寻思现在我在港岛转了一部分钱回内地,大a的小盘股我是不碰了,我准备找一些业绩好的大盘股你说可以吗!

比如银行啊,石化啊!等等等!”

老关笑着点点头,接着说:

“按照小叶的理论,今年上半年是真空期,闭着眼睛大把发财的机会,但不要去追那些炒得过高的股票。“

肥老板点点头,表示认可。

老关把茶杯拿起来抿了一口,慢悠悠的说道:

“再说说银行股吧,银行股的上行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国内投资者都绕不开这个话题。

不管解释得对不对,都得试着去理解它为什么能持续上涨,这背后可能代表着宏观动态的变化。

去年1月到8月,还能按红利的逻辑来理解银行股的上涨。

2024年1月,银行伴随着整个红利板块一起涨。

8月份,又给红利板块做了收尾。

924之后到现在,是中小票概念股和高弹性资产的天下。

今年以来,红利板块表现不太好,最近一个半月明显跑输。

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却独自上涨,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我个人觉得,银行股的上涨反映了宏观从危机模式向摸底模式的认知变化。”

小胖子王涛说道。

嗯,你说的完全对!

2024年之前,因为城投债风险和楼市价格快速下行,投资者觉得银行资产质量差,经营风险没完全体现在财务报表里,担心随着经济下行,银行会集体出现大量减值损失。

所以几大行的市净率一度逼近0.3倍。

这么低的市净率,就好像在说银行赚的钱和资产都是假的。

因为大家觉得银行报表掺水,所以股价被压得很低,但也因此有了相当高的分红率。

2024年大部分时间,银行可能确实走的红利股逻辑。

但去年924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924政策转向效果不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提出了‘稳住楼市股市’这6个字,之后财政会议又公布了12万亿的化债计划。

这些目标和方案,改变了投资者对经济下行风险的评估,也改变了对银行坏账风险和资产价值缩水风险的担忧。”

老关解释道。

肥老板问道:“这么一来,先不说银行未来利润如何,至少资产是真的,披露的不良率也相对可信,是吗!

那0.5倍不到的市净率是不是就有点低了,是不是还能继续价值回归呢?”

老关听完他的话就笑了,讲道:

“我记得,2月10号《经济观察报》上有篇文章叫《不良资产处置风口来了》,里面提到某国有金融机构风险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认为。

2024年四季度以来,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交上升,价格企稳,不良资产成了新风口。

文章还提到监管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不良资产处置和交易。

很多人觉得不良资产市场体量够大、潜在收益高,值得布局。

从这能看出机构的心态,受乐观情绪引导,开始主动承担风险,觉得回报可观。

这样一来,银行的不良资产能得到更好处置,资产盘活,经营风险下降。

经济从下行到上行,得先从危机模式过渡到摸底模式,再慢慢上升。

所谓走出危机模式,就是大家觉得暂时不会崩了。

对不良资产态度的转变,就是这种心理变化的体现。

不过,政策面没给出特别超常规的刺激,还是希望老经济自行出清,新经济快速成长,实现新旧动能自然切换,所以会有个漫长的磨底期。

在这个过程中,用什么股票来表达经济虽在底部,但风险警报解除的状态呢?

银行股市净率回升可能是个不错的答案。

未来摸底进入尾声,利率上行,银行利润还会受益于复足期的到来。

最后强调一下,我说的这些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说完,老关再次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肥老板和小胖子王涛也各自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老关抬起头,微笑着说:

“一起来期待接下来经济的表现吧。”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看着恒生指数,一往无前,大a逐渐躁动了,大盘的量逐渐开始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