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4 章 瞩目
方才还人声鼎沸的大殿,瞬间恢复了空旷与安静。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斜斜洒落,在光洁的青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裴明绪侧过身,目光落在身侧的宋昭月身上,眼中方才的锐利锋芒尽数化为绕指柔情。
他伸出手,温热的掌心覆盖住她微凉的柔荑,轻轻执起。
指尖相触的瞬间,仿佛有暖流涌过。
“月儿,”他的声音低沉下来,“这两年让你受累了。”
前线厮杀固然艰险,可后方维稳,调度钱粮,安抚人心,哪一件又是易事?
她一个女子,撑起这偌大的燕北后方,付出了多少心血。
宋昭月抬眸,恰好迎上他满是歉疚与爱意的目光。
她心中熨帖,唇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漾开一抹清浅温柔的笑意。
“能为殿下分忧解难,谈何受累?”
“不过嘛……”
宋昭月故意拉长了语调,眸中闪过一丝狡黠,“若是殿下真觉得我辛苦,心中有愧,想要补偿一二……”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裴明绪眼中泛起的笑意。
“那我,可就不跟殿下客气了?”
裴明绪见她这般小女儿的娇俏姿态,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不由失笑出声。
他紧了紧握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纵容,“哦?月儿想要什么?”
“但说无妨。”
他微微倾身,靠近她耳边,低语道,“只要是我有的,能做到的,便是天上的月亮,也摘下来给你。”
宋昭月脸上的笑意加深,却敛去了那丝玩笑,目光变得清澈而郑重。
“我不要金银珠宝,也不要天上的月亮,只求殿下一件东西。”
“何物?”裴明绪挑眉,心中满是好奇。
“殿下的墨宝。”宋昭月认真道。
“我想请殿下,为燕北学院,还有女学璇玑学苑,亲笔题写匾额。”
如今草原已定,匈奴覆灭。以裴明绪如今的功绩与声望,太子之位,几乎是唾手可得。
待他将来荣登大宝,这亲笔所题的牌匾,便是这两个学院最坚实的护身符。
尤其是璇玑学苑,毕竟璇玑学苑才初办。
将来就算她不在燕北,也无人敢轻易动摇这两处学院的根基,更不敢小觑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
璇玑学苑是她为燕北、乃至天下女子打开一扇窗的地方。
她要借裴明绪未来的帝王之威,护住这星星之火,让它有朝一日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裴明绪闻言,微微一怔,显然有些意外。
片刻之后,他唇边漾开一抹赞许的笑容,“好!”
“月儿,如今军中不少将领,都心心念念将家中子弟送去燕北学院。”
“只是听说王妃娘娘你,不轻易收非军户家的学子,入学考核颇高。”
宋昭月闻言,脸上闪过得色:“军中将门世家子弟,虎父无犬子,入学考核怎会难到他们。”
将门世家自是不缺教育资源,那些考核不过之人,就莫来同军户子弟抢有限的教育资源了。
裴明绪自是听出了宋昭月话中的意思,揽着她笑道:“我也是这般打发那些求到我跟前的人。”
“殿下英明。”宋昭月话锋一转:“不过,璇玑学苑亦是不错的。家中儿子考不进燕北学院,也可以让家中女儿来考璇玑学苑嘛。”
“好,好。”裴明绪点头道:“我去同他们说道说道。”
既然月儿如此将这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如此放心上,他定会将这两座学院安排妥当。
......
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的新匾额悬挂在学院正门上后,燕王亲题匾额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速传开。
原本就因燕王妃亲自督办而备受瞩目的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更是声名大噪。
无数官宦富绅之家,心思活络起来。
送家中子女去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不仅仅是求学那样简单。
这背后,站着的可是燕王殿下和燕王妃,甚至可能是未来的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毕竟如今太子之位空悬,燕王殿下又立下平定草原的旷世奇功。
若能攀附上燕王和燕王妃,对家族而言,百利无一害。
只是官宦子弟入学燕北学院要求严苛,今岁入学名额已无。但这女学璇玑学苑仍在招生,不光面向军户家女儿,亦会招收一半官宦家女儿。
一时间,璇玑学苑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报名者几乎要踏破了门槛,璇玑学苑亦成了一席难求之地。
饶是宋昭月早有预想,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惊了一下。
她不得不亲自出面,定下入学章程与考核标准,并言明天资品性为重,入学后不论门第出身,学苑皆一视同仁。
即便如此,璇玑学苑一个入学名额,依旧是千金难求。
宋昭月看着眼前盛况,心中既有欣慰,亦有警醒。
欣慰的是,璇玑学苑如此算是打开了局面。
警醒的是,璇玑学苑当下虽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根基未稳,不过是依附着裴明绪与她的权势。
虽然前路漫漫,但一步一个脚印,总有女学遍地开花的一天。
.......
忙完璇玑学苑的事,宋昭月刚清闲几日,景熙帝召裴明绪进京献俘的圣旨便到了。
平定匈奴这般泼天大功,献俘阙下,乃顺理成章之事。
只是此番进京,应是不会再回燕北了。
诸多事宜,皆需赶在这之前安排得妥当。
燕王府产业自有杨修元等王府属官来安排,宋昭月要安排的是她名下的产业。
数日忙碌不休,宋昭月终将名下诸般产业、燕北学院、璇玑学苑乃至慈幼院诸事,一一安排妥帖。
燕北学院与璇玑学苑的事务,也细细嘱咐了两位院长及燕王府留守属官,确保她离去后亦能平稳运转。
便是慈幼院,也亲自去了一趟,定下让千金阁每月送去银钱物资,供孩子们吃食和学堂用度。
另外她还托付陈氏,定期去慈幼院巡查,确保送去的银钱用到了孩子们身上和学堂。
最后,连带一家三口进京的行囊,从四季衣物到日常用具,亦收拾妥当,装了数个大箱。
另一边厢,裴明绪亦雷厉风行。
进京献俘的一应仪程、护送兵马、沿途驿站等皆安排妥当。
最为紧要的,是燕北军后续诸般军务,自粮草调配至驻军布控,他与留守的几位心腹将领等人,连着几晚在书房议事至深夜。
草原防务重中之重,纵使他离去,亦要确保匈奴无再起之日。
终于,万事俱备。
启程那日,天色微明。
燕王府朱红的仪门大开,旌旗猎猎,护卫如林。
车队缓缓驶出,玄甲卫护卫着车队朝城外而去。。
云朔城的百姓自发立于街道两旁,默然相送,目光中带着敬畏与不舍。
华丽的马车内铺着厚厚的软垫,燃着清雅的熏香,隔绝了外间的喧嚣。
车厢里,珩儿正蜷在宋昭月温软的怀抱中,仰起小脸:“娘我记得皇祖父。”
宋昭月低下头,温柔地看着儿子,捏了捏他的小胖脸:“哦?珩儿记得皇祖父什么?”
“他的胡子白白的,”珩儿努力回忆着,小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舒展开,“他还带珩儿射过箭!皇祖父很喜欢珩儿的!”
童言稚语,满是纯然的孺慕之情。
宋昭月柔声应道:“是啊,你皇祖父自然是喜爱珩儿的。我们快两年没回京城,你皇祖父想念珩儿呢。”
她想到什么,不禁笑道:“所以这次呀,你皇祖父特意下了旨意,让你父王务必带上你一同回京。”
宋昭月点了点珩儿的小鼻子,戏谑道:“这是生怕你父王把你这宝贝疙瘩,偷偷藏在燕北不带回去。”
珩儿听了,小胸脯一挺,颇有几分小大人的得意。
“哼!”小家伙发出一声可爱的鼻音,“就算皇祖父不下旨,父王也会带珩儿的!”
小家伙语气笃定,神气活现。
“父王答应过珩儿,以后不走了,要一直陪着珩儿!”
宋昭月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珩儿的小脑袋。
你父王当初答应不走,可没说一直陪你呀。
这小家伙,真是个黏人又会顺杆子爬的小可爱。
.......
夜色渐浓,旷野之上,燕王府的车队已安营扎寨。
营地四周火把熊熊燃烧,护卫往来巡弋,肃穆森严。
宽敞的行帐之内,白日里兴奋了一路的珩儿,此刻早已抵不住倦意,卧在床榻中间沉沉睡去。
裴明绪轻手轻脚,稳稳将小家伙抱起,轻轻放到了宽大床榻的最里侧,又细心地替儿子掖好了锦被的边角。
许是换了地方,小家伙不安地动了动,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轻颤动,小嘴微张,含糊地呓语了一声,似有转醒的迹象。
一直留意着的宋昭月眼疾手快,立刻倾身过去,伸手轻轻拍抚着儿子的背,口中还低低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那是珩儿自幼便熟悉的安眠调。
小家伙大约是感受到了母亲熟悉的气息和温柔的抚慰,咂摸了一下小嘴,鼻翼微微翕动几下。
终是抵不过沉沉的困意,眉头舒展,复又沉入了更深的梦乡,呼吸变得绵长而均匀。
裴明绪一直屏息看着,见儿子彻底睡熟,才暗暗松了口气。
要是小家伙醒来,定又要闹着睡到他和月儿中间,一点也不体谅他这个父王。
好在,眼下没有惊醒终于睡着了,至于明日醒来,小家伙生闷气再哄哄便是。
裴明绪长臂一伸,极为自然地将宋昭月整个揽入自已怀中,下颌轻轻抵着她散发着清雅发香的发顶。
宋昭月也顺势依偎在他宽阔的胸膛,脸颊贴着他结实的肌肉线条,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京中递来了最新的消息。”裴明绪低沉的嗓音,在她耳畔低低响起,打破了帐内宁静。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柔顺如缎的长发。
“宫里传出来的,父皇命人修整上书房了。”
“且已在挑选合适的先生。”
宋昭月闻言,微微一怔。
她从他怀中稍稍抬起头,望向裴明绪,带着几分不解:“上书房?”
“嗯。”裴明绪应了一声,解释道:如今京中并皇子皇孙,算起来,上书房已经空置停用了快两年了。”
“父皇眼下仔细修整上书房,还遍选名师……”他看着宋昭月,笃定道:“你说,除了是为咱们珩儿准备,还能是为了谁?”
宋昭月听罢,心头蓦地一动。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床榻里侧,那个睡得正香、毫无所觉的小胖子。
白胖的小脸蛋在烛光下泛着健康的红晕,睡梦中嘴角还微微翘着,不知是梦到了什么好吃的,还是有趣的玩意儿。
一时间,宋昭月突然有些心疼自家儿子。
上书房历来是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
纵使景熙帝开恩,允宗室或重臣的适龄子弟伴读,珩儿也是这上书房里,身份最贵重、也最受瞩目的那一个——唯一的皇孙。
可以想见,这小家伙一旦进了上书房,一举一动怕是都要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他将要承受的关注,背负的期望与压力,绝非寻常孩童可以想象。
宋昭月不禁微微蹙起了眉头。
裴明绪似是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吻,带着安抚的意味。
“别担心,有我在。”
“珩儿是我们的孩子,他无需在意旁人的眼光。”
“再者,有父皇在。旁人更是不敢妄言珩儿半句。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他顿了顿,踌躇片刻后又道:“还有一件事,父皇还让人去收拾立政殿的偏殿了。”
立政殿的偏殿?
宋昭月心头猛地一跳。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裴明绪胸前的衣襟,指尖微微用力,“父皇的意思……是想让珩儿,长久住在宫里陪着他?”
裴明绪轻轻颔首:“父皇思念珩儿已久。”
“此番召咱们回京,又是修整上书房,又是收拾立政殿偏殿……”
他眉头皱了下:“十有八九,是存了将珩儿留在宫中亲自教养、日夜陪伴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