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皇帝他要收网

大殿上鸦雀无声。

群臣犹如被雷击中,各个瞠目结舌。

天德帝本还平和的面色渐渐铁青。

似乎经受不住突来的打击,人在御座上都有些坐不稳。

他极失态,颤抖着手指怒指宋拓:“你……分明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贵妃乃朕爱妃,多年来温婉贤淑,从未有失德之举,你竟造谣诋毁朕爱妃!”

宋拓准备充分,预料到天德帝失控。

他丝毫不慌,凛声道:“陛下,微臣知晓此乃宫闱秘事,朝堂弹劾有损陛下脸面,然此事事关一国尊严,忠君爱国乃臣子本分,臣便是拼着项上人头也不得不说。”

皇帝还未说话,谢御史已经先一步出列,铿锵道:“陛下!若有此事,绝不可姑息。”

立即有三两大臣附和:“陛下宠爱贵妃,然此等大事陛下却要知晓轻重,切不可因一己之私不顾皇室尊严,将皇室体面沦为笑话。”

“陛下若执意偏袒贵妃便是愧对先帝,愧对天下苍生。”

“请陛下严厉彻查此事,若为真,即刻处决贵妃,还宫闱一片清明。”

太后党几个正值壮年的中流砥柱依次发言过后,老臣也不甘落后。

纷纷掀官袍跪下,语气哀切,嘶声哀嚎:“陛下!贵妃乃祸国殃民之妖妃,祸乱后宫其罪当诛,陛下断不可沉迷美色漠视国本!”

“请陛下立即捉拿妖妃,待证据十足当立即处死,否则何以正视听?如何给天下万民交代?”

“陛下啊!不可包庇妖妃,三思!”

几个老臣口沫横飞,语气哀切,广袖掩在面上拭泪,呜呼哀哉蔚为壮观。

好似已然断定贵妃犯了滔天大罪,而皇帝已成了昏君,大历明日便要亡国了。

韦禛嘴角直抽搐,脑海中出现了办丧事时,亲朋大妈组团扑天抢地哭丧的场面。

再看座上皇帝,便分外同情他。

他魂穿来这世界三十多年,到如今也依然未能习惯这些老古板,时时在心中吐槽。

皇帝倒很配合哀嚎的老臣,一副被逼无奈状,果真不再说偏袒贵妃的话。

而是蹙眉回应:“宋拓,你说贵妃侍奉先帝,何时的事?朕不知,太后不知,后宫人人不知,怎你一个外臣却得知了?”

“是微臣多方调查、暗访得来结论,句句属实。”

“证据呈来。”

宋拓有条不紊地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此乃当初乾清宫老太监证词,上头有老太监签字画押。”

徐公公随即从他手中取走证词呈给皇帝。

宋拓又道:“臣弹劾贵妃侍奉先帝,且隐瞒此事又侍奉陛下,此为其一。贵妃还曾不守妇德淫乱后宫,与后宫侍卫私通偷偷生下一子,取名为董昭,这些年寄养在王将军府,谎称其族兄之子。”

此话道完,满堂哗然,众臣无不张大嘴震惊

好家伙,王大将军竟也牵涉其中吗。

贵妃侄儿……好似听说过,却无人得见他,似乎一直以来十分低调。

反应敏捷的已开始回忆起王大将军府可有这么个可疑“孽种”。

皇帝脸色通红,不知是怒的还是臊的,“你说贵妃与侍卫私通生子,又有何证据。”

话音刚落,一个婆子随即被太后身边高嬷嬷带了上来。

婆子伏趴在地上道:“陛下,天宝五十三年八月十五中秋宴后,老奴亲眼见贵妃与一侍卫钻入御花园小树林,一炷香后衣衫不整溜出,老奴因惧怕报复便埋在心里未敢揭发。

当时天色虽暗,却有宫灯,老奴看得清清楚楚,是贵妃无疑,与贵妃偷情的侍卫叫孔虎。

陛登基后这孔虎便离奇暴毙,不知是否被人灭口,老奴句句属实不敢欺瞒皇上。”

皇帝猛握拳,重重砸在膝头,心乱如麻道:“两个都是人证,可还有证据?”

“陛下。”果然太后身边高嬷嬷又禀道:“太后娘娘有话让老奴捎带,天宝末年,年初时贵妃身形纤瘦,唯有腹部忽然隆起,十分怪异,那段日子贵妃曾因此被同院女官调侃,其后她便称病深居简出,前后达五个月之久。

那时先帝病重,太后娘娘整日事务繁忙,未关注女官间流言,近日调查后方知贵妃当年十分可疑,种种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其怀孕生子一事是真。”

“太后娘娘说,毕竟事隔已久,当不当得证据由陛下自行裁夺,但太后望您以社稷为重,勿因偏袒妖妃而叫奸佞秽乱后宫。”

高嬷嬷说完,朝堂上忽然一阵骚动。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有几个年轻气盛的臣子欲言又止,隐隐有上前劝慰皇帝之举动。

忽而,其中一人带头“扑通”跪下,大声道:“证据十足,请陛下诛杀妖妃,以正后宫风气!”

几乎是立刻,十几人呼啦啦跟着跪下,一时间扑通通声音此起彼伏。

接着越来越多人下跪,不出片刻,整个朝堂臣子几乎全跪下。

除了韦禛、韦昌父子,以及少数坚定站在韦禛与贵妃这边的朝臣和大多数武将外,满殿大臣集体下跪,口中整齐大叫:“请陛下诛杀妖妃,以正后宫风气!”

皇帝将众人动作神态看得分明,牵唇冷笑。

太后出面搅局,一番看似规劝的表态后,搅动满朝堂人心,叫大臣们心头激愤。

太后所谓的“证据”,叫那些心不确定之人都偏向宋拓一边,认为贵妃定然淫乱后宫。

此时若他仍执意保贵妃,朝臣们定指着他的鼻子骂昏君。

皇帝眼里闪过不易察觉的冷意。

好一个自行裁夺。

若非他提前知悉早作准备,今日谢御史为首众多老臣发难,太后又来高调搅局,足够叫他方寸大乱。

是保贵妃还是做昏君几乎是死局,他无论如何选,不是痛失所爱,便是几十年名声尽毁。

“诸位爱卿。”天德帝闭了闭眼,再睁开时,表情竟显得沉痛,“诸位关心社稷之拳拳忠心,朕已经明了,既如此,朕决定严肃对待此事,不再和稀泥。”

他竟从御座上站起身,面露出些许惭愧。

道:“朕本想做仁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此事压下不理。然爱卿们十分执着,句句振聋发聩,又听母后一席劝解,朕当即感受到醍醐灌顶。”

“遂,朕决定摒弃私心,公允严厉处置此事。其实朕手上亦有一份关于此事证据,只是起先存了私心,不愿拿出。诸位爱卿之言叫朕决定拿出证据坦诚面对。”

说罢,他看向徐公公,“去朕书房取。”

又说了具体位置,细致到书柜哪一层第几个抽屉。

“由于此物尘封数十年不曾开启,为证明它并非朕捏造之物,请谢御史与韦学士一同去查验。”

韦谦:“……”

好家伙,他这个爹当的,有好事落不到他头上,需要担责时却包他承担。

心头暗暗腹诽,不过他面上十分严肃,立刻应是。

打起精神,面容抖擞地随着内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