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恒河沙
说来也怪,这舞弊案竟完全没牵涉到其他人。
其实往年科举也不乏各种作弊的,夹带小抄,提前背好几篇押题之类的。这种人或是在殿试中被看出来,运气好些真瞒天过海,庸碌无为之才,也会在朝廷各方的争斗中渐渐落入下风,被排挤到最底层。
当然,若是于逢迎拍马之类的事特别有天赋,也算是另一种能力吧。
总之,一篇文章完全押对题目又卖给两个人,或是事先得到题目写好文章卖给两个人都是非常离谱的。
而种种迹象表明谢芝树从前就与这枪手打交道许久,他的文章不少是出于此人之手。
现在三个人,一个死无对证,一个矢口否定,一个倒是承认了,但并不清楚谢芝树的情况。
一切的证据都对谢芝树不利。
“不问问我要带你去哪么。”
沈晏舟一身便服,坐在马车中。
外面除了驾车之人,只有两三个侍卫。
而一旁的谢韶光未施粉黛,一身不起眼的侍卫装扮,安静地靠在车厢上。
“大理寺。”她压低声音淡然道。
“啧。”沈晏舟有时候都怀疑她对自己有没有读心能力。
“朕也不会卖关子了,他原先的设计朕并不知道,你看着也……你真想救你的家人,证据还得你自己找。”
既然叶家存心陷害,那上下关节必然打通了,就算大理寺真的查出什么,层层阻拦,也未必能到他耳中。
现在能找到一个疑点或是证据都是好的。
“你大概比那些人更了解你兄弟,所以加油干吧。”
“恩。”她轻声应道。
所以当初她即使爱着沈晏舟,也还是逃避着不太想嫁给他。
皇家的事就是这么麻烦,总要小心翼翼,哪怕没有做错任何事,也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手法来害你,
“你竟然没想跟他成亲么,后来怎么又嫁了。”
只要她稍微走神,防备低一些,这货就能读到她的心思,真是防不胜防。
“跟你没关系。”她皱着眉,在心底念咒。
到底为什么这家伙和他都能听到她的心声啊,她到底被听到了多少秘密。
所以前几次沈晏舟作妖也是故意作给她看的吗?
怪不得他有些时候贴心过头了。
车里的沈某撑着下巴,看她一会努力集中精神一会崩溃走马灯,感觉非常精彩。
他能靠着一个人的微表情、眼神和动作大概猜测一个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可这么直接的‘读’还是第一次。
所以他那么快接受了谢韶光知道他的一切情况。
世上总有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他不知为何来到了此间的沈晏舟身上,她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吧。
不过她并非他从前认识的任何一个人。
是的,她绝非从前那个谢韶光。
鉴于这边的‘沈晏舟’也那么奇怪,她大概是与他相配的。
佛家讲世界如同恒河沙一般多,他也曾想过,若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过往,他会有怎样的人生。
没有被赵王抓回去?
那个人真的及时赶到,再一次救了他?
或是早一步遇到谢晚雨。
最后这个他已经懒得想了,造化弄人,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他越是执念,越是错误。
但看起来,这个世界实现了前面两个。
还稍微送了点东西。
因为完全听得到她的心声,他甚至不需要太防备着她。
有计划,主观地要做什么是很难不在心底思量的。
马车上两个人各自沉默着,直到马车来到大理寺。
他突然造访,大理寺官员们都有些慌张。
舞弊案各方牵涉其中,又是沈晏舟登基以来第一例重案,他们必须交出满意的答卷。
但至于是哪方满意,现在还不好说。
“陛下大驾光临,未能远迎,是臣等之过。”大理寺少卿张元齐战战兢兢在那跪着。
“朕来看看案件情况,毕竟事关重大。”他摆着架子说道。
“陛下要查看何物,可派人来吩咐一声,何必劳神费心,亲自前来。”
他能拿到手上的东西,必然是他们确定过和他们交上的答案能对应上的,那有什么看的价值。
“朕看大理寺众卿近日旰食宵衣,夙兴夜寐,相比之下不过是跑这区区一趟,有什么劳心费神的。”他懒得跟这些人虚与委蛇,直接往府衙里面走:“舞弊案的卷宗和证据各在何处,带路吧。”
虽然没叫起来,但人都快走不见了,张元齐只得赶忙爬起来跟在他身后。
“这边就是存放证物的地方,以防万一,和二位嫌犯同一考场的所有人的试卷都在此,何犯并非本地人,应考前三日才进京,而谢犯……这是他书房中的文章,这是在那抢手住处搜出的文稿。”
他们来到一个院中,大理寺对此案非常重视,单独辟了一个院落作为相关证据、卷宗的存放处,和审理此案的场所。
现在因为已经接近晚上,所以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都颤巍巍跟在后面。
“你们去办自己的事吧,留少卿给朕介绍就好。”沈晏舟挥挥手,还想将这些人赶走。
大理寺的官员们互相对视,心里十分忐忑。
这案子几乎已经要结了,只是奏报压着一直没批复,皇帝应当是不满这个答案,才会亲自前来。
除了谢芝树拒不认罪外,所有人的口供、证据全都在案了。
沈晏舟到底对哪里不满
“陛下说的话各位大人也听见了,请走吧。”沈晏舟身后的小太监好声好气将他们拦下。
“公公可否给个明示?”其中一人思量片刻,上前低声说道,并且不知从哪摸出一锭银子,想塞在他手中。
“这可使不得。”南云往后退了半步:“诸位若问心无愧,自不必慌张。”
张元齐一边解说,一边带着沈晏舟到了存放证物的房间。
沈晏舟令两个太监守在门外,对谢韶光使了一个眼神。
他似乎普通过来视察工作的,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到几个书架之后去了。
谢韶光看向那些‘证据’,上前开始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