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能随机吗 作品

第106章不出意外是会出意外的

那些佃农本来就是收钱办事,一听那是谢家的仓库便已经开始后悔。

去年谢家的粥厂救了不少人,附近的百姓很难说完全没有受他家恩惠。

在公堂上指认了唐家一个管事后,这事便明了了。

唐家现在家主便是唐云舒的父亲唐柯,他们唐家在霁州也是望族,哪有夫人女儿被打,他被人指着鼻子骂算什么东西的时候。

虽然当场在袁家的说和下道了歉,但这梁子是结下了。

他家确实在仕途无人,民难与官斗。

可若是在他们熟悉的商场呢?

谢家在霁州寻找采买渠道的事并不隐秘,精于商贾的唐柯自然能以此推断出他们的计划以及规模。

虽然看起来南红的量不大,但却是这一行最有价值的,矿物也不比其他,并不好动手脚,所以直接阻止两方合作。

岳岭一开始自然是不干的,那还能从他兄弟那边入手。

生意做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一大家子,岳岭就是不想低头也得低头。

水果本来就不好保存,摘下来的青果在路上自然熟成,想必他们的目的地以及买家早就规划好了。

果农太多散户,而且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买卖,不好一户户去管。

那就在他们离开前动些手脚,让果子烂在路上,这样损失是最大的。

而粮食难以在短时间内变质,时间一长,卖都卖出去了。

谢家本来就是想用这些粮食压一压霁州——至少是络雁的粮价,若真让他们卖起来,霁州原先做粮食生意的要么降价便宜卖,要么维持原价卖不出去。

去年好不容易吃了些高粮价的甜头,今年虽然降了些,比起别地也是高了不少,打算继续大赚一笔的。

这怎么行。

就算不让商铺接他们的米,谢家毕竟人在这,与官府那边关系也不错,自己租个铺面雇人来卖,利益更大。

那就诬陷他们,再一把火将剩下的烧掉。

就是没烧完,沾上官司以后有口说不清,百姓们也不会买他们的粮了。

行商多少在乎个名声,名声坏了,谢家就别想在霁州赚到一分钱

这计划很好,如果成功实行,谢家要亏一大笔钱不说,也会彻底被驱逐出霁州的商道。

而且不会有人查到是唐家做的。

只可惜,被抓了现行。

唐柯被传传唤来的时候神色淡然,听完罪证陈述,也只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可这些与唐家又有什么关系。”

那个管事被推出来当了替死鬼。

无论怎么说都没有松口。

世间事大抵如此,就如同她原文中给工部尚书和侍郎背锅的谢寻山。

这件事就是个商业行为,官府本来就看不上眼,而且没太造成实际损失,所以判也判不重。

只罚了唐家赔偿谢家一百两,那个管事服徭役一年。

霁州商会本来就是民间组织,官府管不到。

就这么个结果,谢家人自然是不爽的。

而且因为管不了商会,他们的南红还是没着落,这一趟眼看就要那么草草收场。

一百两银子,对普通人来说不少了,但对于整个商队来说,为这点钱跑一趟,压根不值。

没有利益的事是很难继续的。

然而意外和明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就在他们连夜试着多联系两家果农,至少不让车子空着回时,唐家被抄家了。

从家宅到店铺,整个,被查封了。

所有人都非常惊异。

因为衙门已经结了案,这件事就应该结束了,并未听说对唐家还有别的处置,是什么人又出手处置了唐家?

但冷静下来一想,也就明白了。

京城打得那个死样子,他们去年连救灾的物资都没求来,现在有能力越过官府直接制裁唐家的,只有一个人。

临西王。

再次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个称呼,谢韶光的心还是不受控制地绷紧。

沈晏舟那次走以后就没回来,虽然一直在送东西写信,但全都被她原封不动送了回去。

只是做这种无效行为,不像是他的性格。

那天发生的事在一段时间内谢韶光的记忆都非常混乱,但仔细回想,他是问过她当日与她有矛盾的人是哪几个。

如果不是她脸大,这次对唐家的查抄,是因为她?

不过唐家被抄没的真正原因很快传了出来。

是因为操纵粮价,破坏市场。

来抄没唐家的官兵们公开了唐家去年囤货居奇,将霁州粮价控制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以此牟取暴利的证据。

你说他们破坏市场,可能大多数人没有概念。

但要说到去年的粮价,那可真是……民怨沸腾。

穷苦人家饿死的,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若说真没有粮就算了,现在告诉大家他们原是有粮食的,只是为了卖一个普通人吃不起的价格,所以控制了市场上大部分粮食的流通。

再加上刚刚结案的谢家官司。

他们自己不便宜卖,还不让人便宜卖。

这些证据一下把百姓们的怒火全点燃了,他们洪水一样愤怒地围住了唐家从前的宅院店铺。

也就是提前查封了,有官兵守着,不然暴动的百姓做出什么过分之举都有可能。

与他们家有点关系,但没有因为查封被捕的那些人也只能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府衙不得不暂时颁布了宵禁,又出动兵丁十二时辰轮流巡逻,防止极端事件和浑水摸鱼的。

事情的走向已经远超出谢韶光的想象。

她归结为自己偶尔脸大了。

但这样也好,既然他是沈晏舟,不管之前装得多乖,他疯批反派的人设都不会变,能做出什么事她这个‘亲妈’想想都要哆嗦一下。

如果只是公事公办,那她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随着唐家风驰电掣的倒台,霁州商会也被沈晏舟彻查。

想想也是,民间组织官府管不了,但他们却能管控物价和资源流通,如果他们想,甚至可以用这个倒逼官府,陆望归忍得,沈晏舟可忍不得。

这样想来,这件事他大概早就在查了,现在爆出来,应该是巧合。

霁州商会也倒了。

霁州商界群龙无首的同时,岳家也没人管了。

南红早备好了货,虽然商队已经出发了几日,但快马加鞭应该赶得上。

得到商队汇合的消息,杨悦薇这才长出了口气。

真是……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