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门啊。”
“小姐太太行行好吧。”
“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要饿死了。”
“老天爷,救救我们吧!”
……
粥厂外的声音不绝于耳。
开了个两个多月的粥厂今日第一次闭门不开。
原因无他,真的没粮了,一点都没了。
就是谢家的粮谢韶光也只留了足够家里人吃一个月的份。
这种时候她觉得自己还是自私的。
可难道要她带着父母和一家子家丁饿死么。
“官府那边去过了么。”她看向粥厂管事。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的粥厂大半时间都是靠着杨悦薇筹到的粮,太守府那边实在是没能给出多少支援。
也就是派些官差来维稳。
嘴上倒是一直说在想办法,但想了那么久,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有。
“去了,说是……还没有。”粥厂管事喏喏道。
谢韶光沉默了许久,转身准备离开:“我去看看。”
谢家一行人离开,管事颇为唏嘘。
杨悦薇两月前便脱手将这边交给谢韶光了,先前还以为大小姐来体验生活,之后发现她是控得真好。
知道粮不多以后带人挖野菜、抓鱼、打猎,还想着种一些生长快的菜——虽然因为雨水太多失败了。
反正各种方法都用上了,硬生生把断粮的时间往后延了十来天。
统计了人数后为了保证女人孩子也有吃的,还规定每家每户让女人孩子来取吃的。
他早些年也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不如说吃得饱的年头是少数,这次竟然是饿死人数比例最小的一次。
可不管她怎么努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粮了就是没粮了。
听说谢工部病了,谢夫人现在应当没心思管别的,留她一个幼女,又能做什么事呢。
“把门关好。”他吩咐粥厂的几个帮工道。
他不知道谢韶光能做到什么,但再清楚不过一无所有的饥饿难民能做出什么了。
谢韶光一行从粥厂后面出来。
虽说叫粥厂,不过只是征用城东一处荒废的院落。
这地方离贫民窟不远,要去太守府得穿过大半城区。
其中便包括城北的市场。
和城东原先办花会那种不一样,这里是有钱人的地方。
酒楼茶肆,水粉胭脂,不过因为细雨绵绵,大多是家奴前来采买,不说门庭若市,也不怎么缺人。
和城东完全像两个世界。
谢韶光放下车帘,不想再看。
到了太守府,按照正常礼节递拜帖,等着接见。
知她是谢家人,很快便被请进去,只是前面还有一个客人。
“谢小姐在此稍坐,我家老爷好了会遣人来唤您。”下人奉了茶便守在门口去了。
“奇了,这段时间陆太守满世界找人借粮,人人避之不及,没想到有人主动来找。”谢韶光坐下,喝了口茶水。
这茶一喝就知是陈茶,看来太守府也没什么东西了。
康遥峰歪了歪头,低声道:“要我去打听一下么。”
作为太守,陆望归除了赈灾也有很多公务,谢韶光本不应该管。
但她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收到京中的消息了,多少有些好奇心。
“小心别被人发现。”她有些心虚地以茶掩口道。
他们这间屋就在见客那间的侧面,不过隔了一个茶水间。
康遥峰会意,从屋后的窗户中翻了出去。
前院传来送客声音的时候,他也就回来了。
“好像是什么临西王的人,要说服他加入他们。”
谢韶光撇着茶沫,思考着临西王到底是个谁。
现在几个皇子——应该说是王爷们乱斗,各自拉拢势力是很正常的。
就是这种事这么光明正大的商量真的好吗,不是应该夜黑风高邀来相见么。
“太守怎么说。”
“他说考虑考虑。”
还没等谢韶光多问,陆太守便遣了人过来请她。
“谢大人身子好些了么。”她一进门,陆望归便问道:“坐。”
之前谢韶光跟着杨悦薇来过几次,更早一家四口还和他吃过饭。
“多亏兄长带回的草药,好些了。”
杨悦薇本没想谢芝树回来,反正他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回来也无用。
但谢芝树寻访的大儒知道三县受灾,怕闹了疫病,便让他带上几名药童和一些药材回来。
正好救了谢寻山。
出世不避世,实乃高人也。
但高人也不是全自动种植机器,能有点药材压一下瘟疫不错了,并不能掏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东西——粮食。
“这就好,霁州如此,天意所致,大家都看见谢工部所作所为,若他非他昼夜监工,只怕灾难更甚。若折损此地,是万民之不幸。”
这高帽就是谢韶光也听懂了,不知道他接下来想说什么。
“陆太守。”她打断道:“粮有消息了么。”
陆望归见绕不过去,叹息道:“若能要到,老朽必第一时间送去粥厂。”
看谢韶光不为所动,他也有点绷不住:“谢小姐知道各地已有流民闹事了么。”
虽说地淹三县,那是受灾严重的,但波及的可不止这点。
夏天一直下雨,眼看霁州全境都要绝收,过秋入冬只怕更难过。
“哼,京城现在闹成那个样子,只怕现在是北戎入侵都没人管了。”小老头越说越气:“景州倒是有粮仓,薛海是个什么东西,老朽在京为官时他还得称我一声学兄!澜州更是一点指望不上!”
他骂骂咧咧,一点不在乎谢韶光一个外人还是小辈。
“流民又怎么样。”谢韶光打断他的崩溃。
陆望归一啧牙,正想说她深闺小姐不知天高地厚。
“今年是这样的年景,明年若是更差呢?后年呢?没有粮,流民自然会生出来。”
陆望归一愣。
眼前的麻烦就够他头疼了,他确实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怎么把今年过去。
可事实上这乱子还不知要多久。
若是平时,他确实能与景州搭上关系,但他派去景州的人回报说,景州现在正处于战备状态。
战备?
景州离着京城还隔着一州呢?
这意思战局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准备闹更大了。
而且刚才临西王的人都来了。
临西王沈晏舟,这人他之前听都没听过,本来没打算见的,可若说到他外家安氏一族,那可就太熟了。
陆望归在霁州三年,早知道北边诸州的安家说是节度使,实则土皇帝。
他们知道霁州现在的情况,欲以粮草万石买他归附,且许以诸州的兵马平霁州安定。
陆望归急是急,但不是傻子。
这压根是选边站队,若他为了万石粮食和兵马上了安家这贼船,沈晏舟赢了则罢,他还算有从龙之功。
可万一沈晏舟输了,之后上台的不管是谁,都很难不清算他。
他是想做个勤政爱民的官不错,所以也一直没有选边站,奈何世上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的。
“谢小姐从京中来,说这话是有什么高见么。”
面前就一个小姑娘,他觉得自己真有点傻了问她这种事。
“现在大局不定,难道不是最好的左右逢源的时候。”
陆望归苦笑,他这一把岁数了,难道不知道这事。
问题左右逢源先要你逢得上,别到时候骑虎难下,或者两头堵。
他都这个岁数了,不想晚节不保啊!
“景州薛家地盘,薛家属意赵王。”谢韶光想了想:“只要你做出想投靠他对手的模样,自然能逢上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