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下朝后,德顺帝特意留下了廉王,关心地询问了他这一年的经历。
廉王一一转述,德顺帝听后,面露惊讶之色。
“没想到这一年你经历了这么多事,是长大了。”
“父皇,经此一事,儿臣大有觉悟。以前是儿臣太过任性,也过于天真,只知道享乐,不知道为父皇分忧。”廉王真挚的眼神,让德顺帝很是赞赏。
“儿臣不知民间疾苦,如今知道了,儿臣不想再碌碌无为,整日游手好闲。儿臣想跟着许大人学习,求父皇恩准。”
德顺帝的目光落在小儿子身上,没有愠色,反而轻松。
所有孩子中,他是最单纯的,也是最让他放心的。
虽无大志,心思无忧,好在不会违逆圣心。
哪像其他几个人,不是背地里德行有亏,就是忤逆圣上。
“回来这些日子,你不是整日里都跟着许卿?怎么还特意同朕说一声?”德顺帝似是随口一问。
“儿臣知道皇子与朝臣太过亲近容易招致百官猜忌,儿臣也不想让父皇担心。许大人救过儿臣性命,他的文武皆是上品,且对父皇忠心耿耿,是父皇信任的人。儿臣就想跟着他学习,以后也好为父皇分忧。”
廉王坦诚相待,德顺帝听后,点了点头。
“许卿大病初愈,身兼护城司使和府尹之职,朕正忧心该如何为他减少负担。你就去帮着他,在他身边处理府衙事物。上京城民生,你也去看看。你已经长大了,该试着去处理朝务。先从简单的做起,跟着许卿,朕相信他会好好教你。”
德顺帝就这样将廉王交给许方东。
单纯的小儿子,病弱的臣子,在一起,能掀起什么风波呢?
“多谢父皇,儿臣定用心学,用心看!”廉王扬眉笑道。
德顺帝难得笑出声,“都封王了,还像个孩子。”
“在父皇面前,儿臣就是个孩子。”廉王一脸真诚表情。
待廉王退下,章公公小声问:“陛下,是去贵妃娘娘那里用早膳吗?”
德顺帝挥挥手,“去淑妃那里吧。”
“是。”
“西北是不是来消息?”德顺帝问。
“启禀陛下,刚传来的消息,奉国公剿匪成功,已经在回上京城路上,不日便到。”章公公回复道。
德顺帝:“听说有个县令出谋献计,才将山匪一网打尽?”
章公公垂着眼眸,“是,图山县县令文逸之,担任县令以来,政绩卓著,深受图山县百姓的爱戴。这次来上京城领赏赐,他在其中。”
德顺帝:“人才就该留在上京城。”
章公公心里为文逸之感到庆幸,他的好运要来了。
十二月底,上京城的天气已经正式步入冬日严寒。
沈喜喜出府的次数越来越少,多数也都是坐马车或是在屋内,除了每月一次的巡铺子,连酒楼都很少去。=
巫明吃住都在酒楼,有他照看,沈喜喜没有什么不放心。
且酒楼生意稳当,步入佳境,无需她操持。
巫明不愧是商贾之家出来的,在做生意方面是有天分的。
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不到一月的时间,管理酒楼,待人接物,已经是游刃有余。
加之他相貌堂堂,朝气爽朗,长了一张和善的脸,做生意也是事半功倍。
冬日里,人都犯懒不愿动。
除了在办公务的许方东还有上学的许复不在府里,许珪玉和许宴都在沈喜喜的屋子里,点着火盆,算账看书研磨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