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比树高 作品

第249章 长孙无忌的认知

“呵……”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宜国公,你不会妄想,在那么寒冷的地方,种出粮食来吧?”

“即便是能种,那么冷的地方,亩产又能有多少?”

赵铭瞥了一眼长孙无忌。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长孙无忌面色不虞,“呵呵,那还请宜国公,说一说也好让老夫长长见识。”

面对长孙无忌的阴阳怪气,赵铭摇了摇头,转而看向李世民。

“陛下,臣向你保证,营州东边的黑土地,是种粮食的好地方。”

“若是在那里种植粮食,保守估计,亩产至少能够有西百斤以上!”

赵铭说完,大殿内一片哗然。

亩产西百斤,在后世看来,非常的低。

可在大唐,这个只有亩产两百多斤的朝代,都不是高产那么简单了。

要是某地亩产超过了西百斤,那就是祥瑞!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抹激动,随后恢复正常,然后一脸严肃的看向赵铭。

“赵小子,你可知道亩产西百斤,意味着什么吗?”

赵铭同样一脸正色,“陛下,臣清楚。”

“真的能够亩产西百斤?”李世民问道。

其他大臣,也都注视着赵铭。

即便是世家官员,此刻全部都没有说话。

虽然他们看不惯赵铭,可这些年,赵铭说的话话做的事,他们都清楚。

赵铭不是那种无脑乱说的人。

长孙无忌此刻,也是脸色变换,心中嘀咕着。

“若是陛下不信,臣愿意到时候亲自带人过去,种出亩产西百斤以上的粮食出来。”

“若是没有达到亩产西百斤,臣一辈子就在营州不回来!”

营州,现在可是苦寒之地。

赵铭竟然在早朝上,当众说出一辈子不回来的话。

群臣和李世民,心中顿时没有了疑虑。

程咬金此刻满脸的兴奋,“陛下,刚刚赵小子说高句丽的领土,大多都是黑土地!”

程咬金这话一出口,群臣顿时眼睛一亮。

魏征当即站出来,“陛下,高句丽区区蛮夷,居然胆敢打我大唐土地的主意。”

“这件事我大唐必须要给高句丽一个教训。”

“不然,以后周边蛮夷小国,谁还对我大唐有敬畏之心?”

“臣以为,既然高句丽想要营州以东的土地,那我大唐就取他高句丽的土地。”

“如此,方能让周边各国明白,胆敢觊觎我大唐的领土,将会付出严重的代价!”

魏征说完,顿时一大堆大臣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即便是世家官员,一个个都满脸兴奋,痛斥高句丽的无耻。

所有人都吵嚷着,必须要给高句丽一个教训。

长孙无忌此刻,己经顾不上和赵铭争论,同样也跟着嚷嚷,要教训高句丽。

土地,还是能够亩产西百斤以上的肥沃土地。

在所有人的眼中,那就是诱人无比的肥肉。

东突厥,那种只能放牧,不能种植的土地,完全没有黑土地的价值高。

“陛下,高句丽那些蛮夷,需要教化啊!”孔颖达也是激动的喊道。

其他人关注的是土地,孔颖达则不一样,他更看重的是教化。

“嗯,没错,到时候那些高句丽人确实需要教化!”有世家官员赞同点头道。

“确实,高句丽的领土可不小,到时候那些人不可能全部杀完,确实需要教化!”

……

赵铭听得一头的黑线。

他只不过是起了一个头,结果这些家伙,都己经开始在计划,征服高句丽之后的事情。

不过,想想赵铭觉得也很正常。

对于能够种植的土地,整个民族似乎千年来就特别的执着。

顿时,满朝文武,全部都是在讨论,该怎么出兵高句丽。

好在,李世民还保持着理智。

“好了,关于高句丽的事情,后面再讨论。”

“众爱卿还是继续讨论,其他几国的要求吧。”

高句丽显然不需要继续讨论了。

现在即便是李世民要答应高句丽的条件,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

群臣随着李世民的话语,稍微冷静了些许。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拱手道:“陛下,高句丽的事情,暂且先不讨论。”

“臣认为,吐谷浑和吐蕃求娶公主,这乃是好事,不需要再讨论吧?”

“至于西突厥,若是缴纳了相应的财物,能够安全通过的话,也可以考虑答应。”

长孙无忌首接摆明态度,高句丽的可以拒绝,但另外三国的条件,大唐可以答应下来。

李世民首接看向赵铭,“赵小子,你以为呢?”

赵铭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然后才说道:“陛下,臣很不理解,齐国公到底是陛下你的臣子,还是其他三国的内应?”

长孙

无忌顿时面色一黑,“宜国公,还请你慎言,这是早朝,容不得你造谣抹黑老夫!”

赵铭歪头看向长孙无忌,“齐国公还记得这是早朝之上啊?”

“你什么意思?”长孙无忌脸色很不好看。

“呵呵,我什么意思?”赵铭面色讥讽,“我实在想不明白,齐国公你为何要帮着他国说话?”

“老夫一心为大唐考虑,何时帮他国说话?”

“没有?”赵铭顿时面色冷然,“那为何你要劝说陛下,同意与吐谷浑和吐蕃和亲?”

“你为何要说,可以答应西突厥的要求?”

“你可知,若是真的答应了他们的条件,我大唐的公主,将会远嫁他国,估计一辈子就要在异国他乡过完一生?”

“我大唐的商人,辛辛苦苦的冒着风险,行商去到西边,结果白白便宜西突厥?”

“我想请问齐国公,这些对我大唐有什么好处?”

长孙无忌面色淡然,“呵呵,看来宜国公还是年轻。”

“先说说西突厥,商人若是他们在知道去西域经商,需要缴纳五成财物后依旧要去。”

“那么就说明,即便是缴纳了五成财物,也依旧有利可图!”

“若是利润不够,那些逐利的商人,也不会前去西域行商。”

“所以,就算答应了西突厥的条件,我大唐无论如何都不会有损失。”

赵铭看着侃侃而谈的长孙无忌,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没有想到,号称李世民左膀右臂的智囊,居然就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