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 作品

第201章 单纯的战术

第201章 单纯的战术

舰队中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这种大型战舰就是最好的救生平台。如果战列舰或者航空母舰被摧毁,那么护卫舰上的船员就只能投降或者被杀。

轻型的护卫舰不具备远航能力,就是有补给舰提供补给,护卫舰也会因为综合能力不足而被对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轻易追上并干掉。所以舰队中护卫舰往往拼死保护战列舰,航空母舰等主力战舰。

巡洋舰和驱逐舰多参与巡航或者是驱逐、打击任务。很多舰队为了方便甚至组成纯巡洋舰的舰队,从而方便进行大范围巡航和大范围机动作战。

驱逐舰则往往是执行打击任务,它们的火力充足,一次火力齐射往往可以打击对方整只舰队或者彻底摧毁一座普通基地。不过驱逐舰的攻击方式也有弊端。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驱逐舰上往往会装载大量的导弹和自杀无人机。这是为了方便做到不同时间发射,同时到达的效果。驱逐舰本身也很少装备过多的能量武器。

驱逐舰上的能量更多用于防御。驱逐舰必须保证自己释放一轮齐射前不会被对方摧毁。护卫舰开发近程防御非常容易理解。它们比载机大不了多少,装备的能量武器也因为功率问题无法直接伤害大型战舰。

不过,护卫舰的能量武器对舰载机具备碾压的优势。由于能量武器功率较低,具备频繁发射的能力。由于本身体积较小,具备灵活的射击角度。

同时护卫舰上的各种武器系统也都针对载机设计,是战列舰等大型战舰的最后防线。舰队作战的时候是需要相互配合的,而且越是混合作战的舰队,战斗力越强。

型号相同的战舰在后勤补给和补充上具备优势,能更快的补充战损更方便的补给。可是没有针对的特点,在战斗的时候不能取长补短进行针对性的战术。

行星要塞上还需要作战人员和后勤人员。3000公里直径的行星要塞,自然需要很多人员。雷猿作为战斗人员,狗头人作为后勤人员。作战人员目前都是飞行员。

狗头人负责维护无土栽培系统,几千层的无土栽培室,每层需要几十名狗头人。十几万狗头人被调到行星要塞,此时正平均分配在所有无土栽培室中。

行星要塞的内部结构特别合理,行星要塞本身也有没被使用的资源,正好可以就近取材。星巢基地的冶炼技术要直接的多,材料被放入一个能量收集装置组成的空间中。

由高强度的飞米级机器人直接进行分解,原子的原子核直接被切断,不论什么物质进入,最后都被分解成氢原子。这个过程中释放的所有能量都被能量收集装置吸收。

星巢这边的生产设备一个原理,在能量收集装置组成的空间内,由飞米级机器人直接将氢原子合成到需要的元素。原子聚合的过程中也会释放能量,此时自然被能量收集装置吸收。

只要能量充足,就能制造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材料,更能把这些材料制作成极为精密和先进的设备。同时这种先进的设备可以制造和分解任何物质形成能量。

生产就会产生能量,消耗能源也是因为这些能量无法被再次利用。星巢基地在能量的利用上非常先进。既然要升级行星要塞,自然会给最先进的技术。

g122完成要塞炮的建设和维修后,开始建设行星要塞中间的区域。中间区域将作为工业基地,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不一而足。轻工业生产生活物资,重工业生产机械和军事物资。

在工业区建造完成后就是护卫舰生产船坞,行星要塞需要护卫舰辅助防御,必然要有生产护卫舰的能力。星巢制造小型战舰都是一体成型直接建造。

行星要塞的推进系统则比较麻烦,目前的方案是曲率航行,超空间航行为辅。动力方式从设计之初就准备两种都要,宇宙中变化多端,单一的行动模式容易出问题。

行星要塞进行移动需要很多能力,原本给主炮提供能源的反物质发动机也可以当成移动用的能源。行星要塞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了战斗用的,不能移动自然就无法作战。

行星要塞不是一天能建造完成的,相当于月球的行星要塞,想造好至少要1年时间。在这段时间,秦明他们还要消灭一波幽魂舰队。幽魂舰队的补给舰队还看不出规模,不过3支星巢舰队,21支分舰队足够应付大部分问题。

这次幽魂舰队的规模不小,毁灭者就超过30艘。同时其余的战舰都经过技术融合。巡洋舰作为主力超过600艘。驱逐舰600艘,护卫舰1500艘。

幽魂舰队不用补给舰,这种情况只有不需要吃喝的傀儡才会出现。幽魂族寄生后就吸收能量生存,甚至本体没受伤都不损失自身持有的能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悦指挥的星巢舰队有9支分舰队,她们直接分成3组,2组先迎战。剩下1组备用,随时替换前面受损的舰队。6艘幻想级战列舰和12艘云兽级航空母舰已经足够给幽魂舰队造成威胁。

可惜战舰数量相差很远,楚悦的指挥能力不差,却也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只能且战且退。f107和f139的所属舰队稍后也加入战斗,并从两侧进行夹击。

舰载机是攻击主力,在超空间拦阻设备的作用下,幽魂舰队无法快速前进。同时前进方向上全是导弹爆炸的残骸,同时加上无人载机,导致曲率航行也无法使用。

幽魂族利用自身战舰数量的优势,护卫舰紧紧跟着毁灭者,巡洋舰则不断的前冲企图突破防线。驱逐舰跟在巡洋舰附近,每完成一次火力打击就退到巡洋舰后面。

双方的战术差不多,不过星巢这边的星火级巡洋舰和野牛级驱逐舰都紧紧的跟在幻想级战列舰旁边提供防护。有幻想级战列舰进行火力打击,驱逐舰的火力暂时用不着。

双方都是稳扎稳打,幽魂族也开始使用战术,受损较多的战舰就往后撤退。状态好的战舰在前面继续进攻。幽魂舰队的战舰都经过升级,融合了多种族的技术。

护卫舰显然具备更强的防空能力,卫士级驱逐舰配属的蜂群无人机彻底成为炮灰。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勉强可以靠近。好在蓝鸟级重型攻击机可以超远程投弹。

反物质炸弹大部分都被拦截,不过偶尔穿过防御的反物质炸弹依然可以给毁灭者造成打击。护卫舰被击中直接就会重创,甚至可能被直接摧毁。

有18艘幻想级战列舰参战,跟30艘毁灭者进行远程互射。双方都是战列舰级别的攻击,幻想级战列舰的防御能力确超过毁灭者。双方互射的时候毁灭者的损伤较大。

星火级巡洋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很出色,十几艘星火围攻毁灭者也可以摧毁毁灭者。不过双方参战的战舰数量过多,星火级巡洋舰没有冲上去的机会。

实际上星火级巡洋舰只是佯攻,目的就是分散对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注意力。巡洋舰必然是重型战舰,虽然没有战列舰那么强悍,却依然能给敌方造成足够的压力。

驱逐舰的火力很猛,每次火力齐射都能释放上百枚导弹。导弹都是电磁轨道炮发射,在达到一定区域后点火。有点火箭增程炮弹的原理,不同的是增程的方式和战斗部。

能量武器交织成火网,不同的高能粒子与宇宙中的游离粒子相撞爆发出不同的色彩。幽魂舰队的缺点很明显,他们没有载机。也许是没有合适的无人机技术。

有人机的情况下,幽魂族的人口有点浪费。他们几个人就能指挥更强大的战舰。性价比上,幽魂族宁可多十几架舰载机换一艘护卫舰。幽魂族占领的宇宙空间不知道有多少,自然有无数资源。

理论上一两架载机就能相当于一艘护卫舰的攻击能力,唯一的区别就是载机需要时刻补给,没有持续作战能力。实际上,在超远距离的作战时,护卫舰的持续作战能力更优秀。

云兽级航空母舰体型足够大,载机数量足够多,相互配合轮流补给,战斗能力明显超过幽魂舰队中的护卫舰。不过云兽级航空母舰需要的成员超过1万,足够幽魂族组建几百艘护卫舰。

喜欢星空的奇异之旅请大家收藏:()星空的奇异之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