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孤 作品
第199章 火苗被点燃
看着朱元璋大手指着的眼前这片开阔的江滩,朱棣目光火热,似有一团火在燃烧。
好地方!
这里位于三汊河附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西临长江,东接秦淮河,是建造船厂的绝佳之地。
不知为何,看到这里,朱棣竟是有几分激动。
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轨迹,是朱棣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船厂。
为了实现自己寻找建文帝和开拓大海事业的壮举,朱棣专门的从内库之中拨款对宋朝留下来的龙江船厂进行了翻修扩大。
翻修之后的南京龙江船厂不仅是整个中国最大的船厂,在当时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出这样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造船厂。
同时,龙江船厂大明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造船种类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一直用到明代灭亡。
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便是在这里制造。
朱棣的野心很大,的皇家舰队打算遨游世界,将世界上有名有姓的国家都纳入到自己的朝贡体系之中。
“好地方!”
徐达也是发出同样的赞叹。
朱元璋带着几分感慨,道:“这里是南宋龙江船厂的旧址,当年,宋高宗赵构的海船就是从这里造出来的,金兀术几次打过来,赵构都是靠着乘坐海船逃跑,龙江船厂也算是为南宋立下了大功!”
“但是现在咱不一样,咱也计划在这里建造船厂,但是咱的船可不是逃跑用的,而是要去装财宝的!”
“咱要一船一船财宝的运回大明,咱要,大明之大,天下无双!大明之明,万古不灭!”
朱元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朱棣和徐达也都被感染了。
两人都是目光灼灼。
而朱棣的眼中的火更旺了,在这一刻感觉要爆了,他朱老四又何尝没有征服世界的梦想?
甚至于……
他的这个梦想比朱元璋的还要更加猛烈。
朱元璋在成立大明之后,在军事方面变得相当的谨慎,除了对北方的蒙元旧部外,其余对外的政策都是怀柔远人,在倭国杀害大明使者后还能忍住,后来还定下了不征之国的规定。
而朱棣则不一样。
永乐四年,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督军南征,攻陷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八年,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明军大胜。
永乐十二年,再度出塞,亲征瓦剌,大破瓦剌,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同年,又率军亲征鞑靼,,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再次亲征阿鲁台,后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鞑靼,因为这一次他死在了征途上……
五次亲征,朱棣以犁庭扫穴之勇,展示了一代帝王的果敢与决断,威名在漠北风云中彰显无遗。
放眼华夏历史,乃至放到古今中外来说,朱棣都是一位极具开创性的帝王。
而现在,整个历史的轨迹已经变了,但朱棣并没有变。
他也许日后成不了大明的皇帝,但他的心中仍旧有勇于开拓的的火焰,而且现在已经被点燃了……
接下来。
朱棣便和徐达一起,开展船厂的建设工作。
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是相当的成熟,在这个时候的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朱元璋还拿来了一些船坞船闸的设计图,提供给那些工匠们参考,那些工匠都是大为惊奇,大受裨益。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拿来了一些宝船的设计图。
徐达知道,这些都是从朱辰书店那里拿的。
可是,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朱辰的书店怎么感觉似乎什么都有?那里究竟是什么神异之地?
其实,这些都是朱辰在网络上找的。
后世的网络,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部分你想要的资料都能够找得到,可以说比之穿越者的系统还要厉害。
虽然没有最先进造船的技术,但是足够大明用了,而且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很高,可以说更多的是给一个参考完善的作用。
朱辰甚至给朱元璋找来了蒸汽船的设计图。
只不过朱辰说,大明现在如果蒸汽船的话,还是有太困难的,就算有图纸,恐怕也要好几年的时间。
朱辰建议,大明可以一边研究,一边先做技术已经很成熟的帆船。
而且朱辰给的帆船图纸也都是经过了一定的改进,加装了火炮,如果能够把这个做出来,在这个时代的海上已经足以制霸了。
可是这样,船厂就要造得很大,接下来的造船也都需要大量的经费。
虽说大明这一两年靠着松江特区,卖煤,卖武器让财政扭亏为盈了,但前期挖的窟窿太大,也就才刚刚好填不上。
现在要是再划一大笔钱出来建造船厂和造船,已经远远超出了年初的预算,大明财政恐怕又要陷入亏空的境地,而且现在大明的税收改革还没有尘埃落定,闹哄哄一片,还不知道今年的税收怎么样呢。
“皇上,要不先造小一点的船厂?”徐达建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你有再好的图纸和技术也都无济于事。
“不。”
朱元璋摇头否定:“按照原定计划建设,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咱来解决。”
很快。
《明报》上便刊登了一则消息。
大明朝廷如今正在筹备皇家海外贸易集团,现在全国范围内以入股的形式募集资金,共发行三千股,每股一万两,十股起购。
消息一出,整个大明瞬间哗然……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好地方!
这里位于三汊河附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西临长江,东接秦淮河,是建造船厂的绝佳之地。
不知为何,看到这里,朱棣竟是有几分激动。
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轨迹,是朱棣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船厂。
为了实现自己寻找建文帝和开拓大海事业的壮举,朱棣专门的从内库之中拨款对宋朝留下来的龙江船厂进行了翻修扩大。
翻修之后的南京龙江船厂不仅是整个中国最大的船厂,在当时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出这样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造船厂。
同时,龙江船厂大明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造船种类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一直用到明代灭亡。
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便是在这里制造。
朱棣的野心很大,的皇家舰队打算遨游世界,将世界上有名有姓的国家都纳入到自己的朝贡体系之中。
“好地方!”
徐达也是发出同样的赞叹。
朱元璋带着几分感慨,道:“这里是南宋龙江船厂的旧址,当年,宋高宗赵构的海船就是从这里造出来的,金兀术几次打过来,赵构都是靠着乘坐海船逃跑,龙江船厂也算是为南宋立下了大功!”
“但是现在咱不一样,咱也计划在这里建造船厂,但是咱的船可不是逃跑用的,而是要去装财宝的!”
“咱要一船一船财宝的运回大明,咱要,大明之大,天下无双!大明之明,万古不灭!”
朱元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朱棣和徐达也都被感染了。
两人都是目光灼灼。
而朱棣的眼中的火更旺了,在这一刻感觉要爆了,他朱老四又何尝没有征服世界的梦想?
甚至于……
他的这个梦想比朱元璋的还要更加猛烈。
朱元璋在成立大明之后,在军事方面变得相当的谨慎,除了对北方的蒙元旧部外,其余对外的政策都是怀柔远人,在倭国杀害大明使者后还能忍住,后来还定下了不征之国的规定。
而朱棣则不一样。
永乐四年,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督军南征,攻陷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八年,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明军大胜。
永乐十二年,再度出塞,亲征瓦剌,大破瓦剌,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同年,又率军亲征鞑靼,,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再次亲征阿鲁台,后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鞑靼,因为这一次他死在了征途上……
五次亲征,朱棣以犁庭扫穴之勇,展示了一代帝王的果敢与决断,威名在漠北风云中彰显无遗。
放眼华夏历史,乃至放到古今中外来说,朱棣都是一位极具开创性的帝王。
而现在,整个历史的轨迹已经变了,但朱棣并没有变。
他也许日后成不了大明的皇帝,但他的心中仍旧有勇于开拓的的火焰,而且现在已经被点燃了……
接下来。
朱棣便和徐达一起,开展船厂的建设工作。
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是相当的成熟,在这个时候的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朱元璋还拿来了一些船坞船闸的设计图,提供给那些工匠们参考,那些工匠都是大为惊奇,大受裨益。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拿来了一些宝船的设计图。
徐达知道,这些都是从朱辰书店那里拿的。
可是,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朱辰的书店怎么感觉似乎什么都有?那里究竟是什么神异之地?
其实,这些都是朱辰在网络上找的。
后世的网络,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部分你想要的资料都能够找得到,可以说比之穿越者的系统还要厉害。
虽然没有最先进造船的技术,但是足够大明用了,而且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很高,可以说更多的是给一个参考完善的作用。
朱辰甚至给朱元璋找来了蒸汽船的设计图。
只不过朱辰说,大明现在如果蒸汽船的话,还是有太困难的,就算有图纸,恐怕也要好几年的时间。
朱辰建议,大明可以一边研究,一边先做技术已经很成熟的帆船。
而且朱辰给的帆船图纸也都是经过了一定的改进,加装了火炮,如果能够把这个做出来,在这个时代的海上已经足以制霸了。
可是这样,船厂就要造得很大,接下来的造船也都需要大量的经费。
虽说大明这一两年靠着松江特区,卖煤,卖武器让财政扭亏为盈了,但前期挖的窟窿太大,也就才刚刚好填不上。
现在要是再划一大笔钱出来建造船厂和造船,已经远远超出了年初的预算,大明财政恐怕又要陷入亏空的境地,而且现在大明的税收改革还没有尘埃落定,闹哄哄一片,还不知道今年的税收怎么样呢。
“皇上,要不先造小一点的船厂?”徐达建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你有再好的图纸和技术也都无济于事。
“不。”
朱元璋摇头否定:“按照原定计划建设,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咱来解决。”
很快。
《明报》上便刊登了一则消息。
大明朝廷如今正在筹备皇家海外贸易集团,现在全国范围内以入股的形式募集资金,共发行三千股,每股一万两,十股起购。
消息一出,整个大明瞬间哗然……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