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人坑

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军士,大半夜跟俩黑洞洞的眼眶对上,也会吓一跳。

“头儿,底下有尸骨!”

“什么?先把人带上来”

那小兵稳稳心神,朝另一侧看去,就见他要找的人,趴在浅水坑中,下巴被一个不规则突起物支着,才没有呛到水,手里还拿着个棍状物,半插在淤泥中。

应该是刚才用它支撑身体,结果没抗住。

这坑里的味道很难闻,依旧掩盖不住他身上冲天的酒臭味。

小兵用绳索把他的腰捆好,然后拉拉绳子。

上面的人收到信儿,开始往上拉绳子。

他手上攥着那根棍子,小兵试了几下都没能抽出来,就让他一起带上去了。

到了洞口,几人七手八脚把他拉上来。

人没事,估计是摔下去再加上酒气上头,晕过去了。

小队长也不耽搁,继续下令。

“你们俩也下去看看”

他让两个胆大心细的去帮下面那个一起查看。

“你俩,去刑部和大理寺,让他们也派人来看看。”

都是在京城混的,这事一看就不简单。

他自然不能一个人担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格外漫长,深夜,四下寂静无声。

导致他们几人发出的声音,十分清晰,似乎还能听到底下人踩碎东西的咔嚓声。

这两处府衙,夜间也有当值的大人。

府衙到这里,一来一回要半个时辰。

刑部和大理寺派来的人赶到时,他们已经挖出好几具尸体。

“地下还有,但都是碎的,这几具应该是最近的,比较完整。”

来的有仵作也有官差,基本上当值的都来了。

“好,辛苦各位了”

叶逢春明日休沐,今日睡得比较晚,听到动静也跟着一起来了。

要想在刑部站稳脚,她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才能。

她不管是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有需要就会去帮忙。

她在院中赏月时,看到今日值夜的同僚匆忙从院内出来,边走还边系着扣子。

“张大人,这是怎么了?”

“是叶大人啊,五城兵马司巡城时发现尸骸,让我们去看看情况呢。”

“大人人手够吗?”

张大人这会总算清醒一些,想到叶逢春日常的表现,直接道:“叶大人若是无事,不如跟下官一同前往?”

这些男子,对女官都带着些许不屑。

尤其是刑部,他们并不觉得叶逢春是上司,对她说话也不会很客气。

叶逢春对此并不在意。

刑部比大理寺来的早。

叶逢春也带着自己常用的工具过来。

到的时候,几个小兵已经挖了一会。

要是一具尸体,还能说是意外。

这看着都有六七具,下面还不知有多少。

不用看,又是一桩大案。

后面陆续有人赶来,

事情远比他们预想的严重,刑部和大理寺联合处理,依旧没把里面的尸骨挖完。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又派来几个仵作过来。

昼夜不歇。轮流开工,直到第三日才把所有尸骨确认完全。

一一数过,竟有百人。

前面的相对完整,到后面,要反复确认,才能把尸骨拼凑完成。

有时候,一副骨架都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能拼好。

可是现场的人,没有觉得不耐烦,对待每一块碎骨都很谨慎小心。

仵作们一边查验,一边做记录。

周围时不时就会有看热闹的人探头过来。

官府虽然派人保护现场,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但未驱赶人群。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时间最久的也不过二十年”

“那时骨头吗?”

“哎呀,真吓人。”

“那些全是吗?”

案发地距离进出京城都要经过的路很近,这边连接着渡江,是一个小分支在低洼处形成的水坑。

周围又有树木遮盖,不常有人经过。

但常走的人都知道这条路,也知道这个坑。

平日里这处水深,看不清底部,也没人往哪走。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坑内有了通道,坑内水位下降。

在附近杂草的掩盖下,看不出坑洞。

京城悄然流传着一个有关百人坑的消息。

这几日那边被官兵围着,旁边还堆着一堆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白色小堆。

另一旁被白布盖着的……

不敢想不敢想……

也不知是谁说的,数字直接突破大家能接受的防线。

那位发现这个坑的仁兄,被救起时,正趴在一个骷髅身上,手还中间想要跑出来时,还拿着一截腿骨刨过坑。

走的时候还不撒手。

他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听说已经连吐三天,第一日洗了十几遍澡,都快洗秃噜皮了。

他作为源头自然被各方关注着,连着那群酒友都被带走审了好几轮。

等彻底洗脱嫌疑才被放出去。

仵作查验完,把册子递给几位大人。

叶逢春拿起其中一个翻看。

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手也越翻越快。

其余几人跟她差不多。

这些人,太年轻了。

最大的也才十七岁,最小的才十岁。

有男有女。

尸骨上并无明显伤痕,暂时辨别不出死因。

死去时间最近的一个,是五年前。

这个日子很敏感,要知道,当今陛下,才登基五年而已。

这五年,是停手了,还是,换地方了?

这案子太大,必然要告知皇帝。

大朝会上,刑部尚书裴执给了叶逢春一个眼神,。

叶逢春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准”

“陛下,关于最近的百人坑案,臣请求户部同理,查询近年来失踪人员名单。”

叶逢春在朝堂上说话素来简洁,能一句话说完,绝对不说第二句。

大理寺卿同样出列:“陛下,此案涉及甚广,且死者都是少年人,臣认为此事和人口拐卖有关,叶大人此言的确可行。”

各部官员私下串联是大忌,必须经过皇帝允许。

这事倒是没人唱反调,大家都在关注此事。

有这样一个案子出现,京城最近人人自危。

突然觉得自认为安全的京城没有预想的那般安全了。

各家都把子侄看管起来,不让乱跑。

就算要出门,也派比平时多一倍的人跟着。

女子更是连门都不出。

尤其是小女孩们。

元紫晴现在上下值都是家中派马车去接,她爹无官职在身,每日都会去接送她。

武安侯去战场了,接送成梦荞的任务就交给了成京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