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文学的萌芽
第217章 文学的萌芽
“这个……”
姜雄不太想说。
周浩然沉声道:“作协就是个穷衙门,一次性拿出了几百万来做这个文化项目,一定有什么重大企图。”
姜雄有些难堪,吞吞吐吐的说:“自1982年茅盾文学奖创办以来,这已经成为了国内最重要的文学大奖。十多年来,全国一共评出了18本获奖作品,却没有一本是海港的作品。”
“啊”
周浩然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海港是什么地方
这是江南地区!
这是民国时期的文化之城,那一部部经典的民国文学作品,都是在海港弄堂的石库门里写出来的。
新时代了,文学竟然不行了
这的确很让人泄气!
姜雄是文化人,以前在报社当编辑的时候,也跟作协那边有很深的往来。
很多事情都他清楚。
“这种大奖,也不能说不公正,评出来的获奖作品,都实至名归。”姜雄摇了摇头,“可这种文学类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客观标准。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作品都很优秀,选谁不选谁,就很有讲究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分蛋糕。”
姜雄道:“是啊,要分蛋糕,可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分到海港头上西北、西南、南方、北方、首都什么的都分到了,尤其是西北地区,分到了好几块,西北文学都好像一统文坛了。”
周浩然不是业内人,对这种事情就不好过多评价。
不过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海港文学竟然拿不到茅盾文学奖,一定是受压制了。
很有可能就是海港这边的优越感所致。
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荣耀感。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所谓的茅盾文学奖不以为意,表现出了一种轻蔑的态度,并没有去努力公关。西北落后,各方面都不行,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学了,那肯定就会在这方面多投入、多公关、多拿奖。
姜雄感叹着说:“海港的特殊性,导致本地社会民间的心态不太合群。”
周浩然笑道:“这次海港作协牵头,要印刷1万套茅盾文学奖的全集丛书,就是一种示好”
“对,这些书印出来后,很大一部分会用来捐赠。”姜雄给出了他的分析,“外地作协都很穷,海港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
周浩然道:“一套书18本,价格不便宜。只有靠着捐赠,才能把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更大范围的推广开,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国内当代最好的文学著作。”
“就是这个意思。”
姜雄剥茧抽丝般把这里面的内情给说了一遍。
周浩然眯着眼睛,“所以,下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海港这边是志在必得了。”
姜雄笑笑,“只要想争,还是能争一下的,过去这些年缺乏重视。”
周浩然笑道:“这不就找到需求点了嘛,接下来只需要对症下药。只要我们能帮助海港作协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影响力,甚至能推进他们拿奖,订单不就回来了”
有了方向,接下来就好办了。
先去全面的搜集海港作协的相关信息,看看他们想在哪些方面提振影响力,下一届志在参赛的文学作品都有哪些。
只用了三天,消息汇总就出来了。
周浩然就利用先知先觉,很敏锐的从诸多消息中,发现了最重要的关键点!
想要抢单,就得为海港作协提供帮助。
可总不能白帮忙。
最好是互利共赢。
周浩然找到了互利共赢的两个关键要素。
这天中午,“战斗小组”五个人,在友谊商城的五楼用餐。
曾经这里只招待外国人。
现在开放了,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过来。
盛温婉就有些紧张。
这还是她第一次吃西餐。
周浩然拿过了刀叉,帮她把牛肉切开,很随意的说:“老姜,作协这边的情况,我已经看明白了,很好办!”
姜雄完全没头绪,“你就说吧,我该怎么做!”
“等一下……”李长兴果断叫停了,眼睛紧紧的盯着前方,低声道,“冤家路窄,这人就是麦良平。”
“麦良平”周浩然微微一怔,“三彩印刷的老板”
李长兴沉声道:“就是他!”
周浩然饶有兴趣。
看向前面走过来的这个人。
很年轻,估计还不到四十岁,身边带着一个姑娘……就很厉害,是个洋妞,皮肤白皙、高鼻梁、大长腿,呈金色的头发。
像是俄罗斯的女人。
模特身材,很惊艳!
麦良平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挽着小蜜,眼睛很尖,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姜总哎呦,李总也在呢,这么巧”
李长兴很冷淡的说:“巧合是不是太多了”
“哎呀,李总真是……”麦良平作为胜利者,就很有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姿态,“姜总,我听说你放出风了,要跟三彩印刷搞竞争”
“谁都有脾气。”
姜雄也没给他好脸。
李长兴讽刺道:“有的人擅长在背后使阴招,私下运作、偷偷抢单,我们中博书局可不会。就算是竞争,也是堂堂正正。”
“姜总和李总还真是合作伙伴,连脾气都一样。”麦良平笑呵呵,对这种挑衅丝毫不在意,“市场嘛,本来就是谁的本事大归谁。”
李长兴哼了一声,“那就走着瞧!”
麦良平摇摇头,没有应他,看向了周浩然,“这位是”
周浩然微微点头,“我姓周。”
“哦,周总……”麦良平根本不认识他,见他太年轻,就忍不住暗暗讽刺,“李总、姜总,这位周总,不会就是你俩请过来对付我的帮手吧”
周浩然笑道:“这位是麦总吧我也是刚知道你们之间的矛盾,我可不想参与。”
麦良平点了点头,正色道:“嗯,别参与,你占不到什么便宜!”
说完,就一挥手,叫来了服务生。
“这桌算我账上!”
表现的很是豪气。
周浩然也一点没客气,对服务员说:“给我来一箱拉菲,要年份好的,我拿回家喝。”
“啊”
麦良平微微一愣,难以置信的回头看他。
从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周浩然很无辜的看向他,“麦总,你这样的大老板,还差这点钱你要是不请客了,这箱红酒,我就不要了。”
麦良平不禁气笑,看向李长兴,“你从哪找来的瘪三”
李长兴脸色涨红,“侬一副戆币样子,装啥个狠三狠四!”
调门很高。
这里是高档餐厅,引来了周围的目光。
这让麦良平有点下不来台,尤其身边还带着个外国小蜜。
这几个瘪三可以不要脸,他可不行!
“给他上!”麦良平看了一眼服务生,语气冷漠又充满威胁,“几瓶红酒,送你们了!以后,你们的印刷厂再也别想拿一单!”
周浩然很高兴的说:“这麦总可真大方啊,请了一桌不说,还送了一箱红酒,果然是大老板!”
一箱6瓶,这种高级餐厅里,售价少说也要三四万。
白捡的便宜。
乔诺羞愧的捂眼睛,有点看不下去。
李长兴也很尴尬,觉得很没面子,“这下是闹掰了。”
周浩然淡然道:“摆低姿态,可以有效的提升对方的优越感。对方的轻视,可以让我们捞到更大的机会。面子都是狗屁,只有赢家才配谈体面。”
李长兴面色一正,沉声道:“面子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回来的!这次,咱们要把作协的订单给抢回来!”
周浩然笑道:“容易,已经有计划了。”
“哦”
其他几人都很好奇,等待组长的吩咐。
周浩然道:“第一,海港作协因为过去几年的失误,导致在全国失去了影响力。很多本地作家,都要把稿子发在外地作协的文学杂志里,而不是本地杂志。”
姜雄道:“是啊,连作协副主席的王安忆都是,她的新书《长恨歌》就发在了外地作协下属的杂志里,而不是本地作协下属的《海港文学》杂志。”
周浩然道:“我看好《长恨歌》。”
“啊”
姜雄微微一怔。
周浩然瞥他一眼,悠然道:“《长恨歌》正处于连载期,但我认为这部小说的文学属性很高。加上王安忆本身的作协副主席的身份,下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她这本。”
姜雄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睁大眼睛,“你是说”
周浩然毫不犹豫的说:“把这本书签下来,我们来出版!现在,马上,立刻就做!”
“文学书的风险比较大……”
姜雄有些迟疑,他是文人,他当然也喜欢文学作品。可他最早下海做的两本文学小说,都失败了,以至于他后来都不敢做了。
李长兴很着急的说:“老姜,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
姜雄一咬牙,“好,我一会儿去就找她!”
周浩然点了点头,“第二步,跟作协下属的《萌芽》杂志合作。本地文学杂志的影响力弱化严重,过去这些年发展的太慢了。不过,《萌芽》杂志是一个不同的方向,这面向的是年轻读者,主打的是中学生市场。”
“《萌芽》杂志……”姜雄皱起眉头,不太认可这个主意,“这是年轻人看的,都是一些年轻作家,很多都是中学生作文。说句不客气的,就文学这个领域来说,《萌芽》还不入流。”
周浩然笑道:“就因为不入流,外地作协都不重视这个市场,才能把这个空白市场的机会留出来给海港。正统的文学市场,海港过去十几年不合群、不突围,都被外地作协给占领了。想要海港作协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就只能依靠年轻人。”
“要怎么合作”
“和《萌芽》合作,搞一个新型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要追求新思维、新表达,要传递出一种新时代年轻人的声音。名字就叫‘中博新概念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