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蟾 作品
14. 生疑
“秦翰林,王爷请您过去。”
秦鹤邻微微颔首,迈步随王府詹事而去。
今日大皇子端王派人来翰林院请他去一趟王府,前世这一趟定下了让他去礼部的事宜,既然他尚且没有去旁的地方的打算,那去礼部也很好。
礼部里哪里是坑哪里是路他已经摸清,再来一次也没什么。
到了书房,竟不见端王赵蘅,只有他的外祖父宛恒。
清瘦挺拔的背影立在房中,听见响动,宛恒缓缓回过身来。
纵使做了准备,见到人时秦鹤邻还是忍不住一阵恍惚。
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外祖父了。
前世外祖父在他三十二岁时便过世了,他从小与外祖父亲厚,闻讯几次请求回乡守孝,皇上却因朝局紧张,将他请求丁忧的奏折全部驳回。
那段时间他颇消极,朝堂上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拿着他不守孝道攻讦他的人更是不胜枚举,是妻子替他回外祖故乡,完完整整地守了三年孝期,也替他平息了那些流言蜚语……
秦鹤邻呼吸一滞,将多余的心思按下,看向许久未见的亲人神色微柔,
“外祖父。”
年近七十的老臣听见自己向来沉静内敛的外孙唤自己“外祖父”微微一愣,鹤邻从不在官场这样叫他。
他从来都只是淡然地垂下眼,周正地行礼,再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宛阁老”。
他知道这孩子心里很敬重他,只是不懂得如何将心事宣之于口,也曾暗暗担忧他会因这性子吃亏。
今日如此反应,是成了亲的缘故吗?
说来这桩亲事最初洽谈时,鹤邻也来问过他,他们当时考量了各个方面,却不曾问问鹤邻是否心仪。
高门娶亲,真心是最不要紧的。
可如今看来,这姑娘倒是也很好。
他有些欣慰,看向秦鹤邻的目光愈发温和:“我前些日子忙于祭祀之事不在京中,误了你的婚事,没有怪外祖父吧?雅栀是个好孩子,得了空也带她来见见我。”
雅栀?明明才过去没多久,这个名字却遥远的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的确是上辈子的事。
秦鹤邻微微抿唇,不确定是否要将自己重生一事说出来。
这事太玄幻,旁人非亲历恐不能信,若只说秦家日后有灭顶之灾,外祖父年事已高,为此劳神劳力伤了身体更不好,要说前世外祖父病逝,是有过度操劳的缘故在的。
他自己应付得来。
思至此,他垂下眼,神色不变地应了。
宛恒更是满意,又稍稍叮嘱了几句身子,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我来寻你,是为了你擢升的事。”
“你觉得,去工部如何?”
工部?
意料之外的变化让秦鹤邻眉头微挑,却依然不动声色:“听您的。”
只是脑中开始不断回想前世这个时候工部发生了些什么事。
当今好战,自即位以来征战不断,一直到他死去的前一年战事依旧未平,工部一年到头都忙着铸兵,除此之外并不好土木,除了用作国家的建筑外,为私不过五座殿宇三座园林,哪怕出身微末的太祖皇帝所建都比这个多。
这段时日,工部好像没什么旁的事宜,那又为何让他去工部?
“只是不知,让孙儿去工部,可是有什么意图?”
外祖父自然不会害他,只能说明这个时段工部的情况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自然是为了夏贵妃。”
门外忽地传来一声,秦鹤邻同宛恒回头,便看见一身素锦衣袍的端王同吏部尚书朱明信自门外而来。
两人忙肃了神色向端王见礼。
端王赵蘅乃皇帝与秦鹤邻姑母所生第一子,也是秦鹤邻的表兄,大兴立长之说盛行,赵蘅本人谦逊温礼,在朝野民间素有人望。
他忙扶起年迈的宛恒,温和道:“宛阁老不必多礼,快请坐。”
又转向秦鹤邻:“前些日子父皇赏了些毛尖,我知道你素来爱喝,今日特启开来,快尝尝。”
说着让一旁侍女上前奉茶。
茶汤透亮,满室留香。
坐在一旁的宛恒微微皱了皱眉。
他记着鹤邻好像是不太喜欢毛尖的。
可看着没有多犹豫饮了一口茶的秦鹤邻,又觉得或许是自己记错了也说不定。
还是要多多关心关心鹤邻。
“多谢殿下。”秦鹤邻只喝了一口便搁置一旁,看向赵蘅,“殿下方才说的‘因为夏贵妃’是什么意思?”
夏贵妃是当今三皇子的母妃,先皇后过世后执掌后宫事,秦鹤邻与她交集不多,只偶尔在宫宴上见过几面,却也知道她盛宠多年,哪怕前世夏家倒台也没有丝毫影响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赵蘅看了一眼一旁的朱明信,对方会意,道:“夏贵妃的宫殿半个月前走了水,现下正在修缮。”
秦鹤邻了然,后宫殿宇的修缮一般由司礼监直接呈报皇上,除开户部工部的人,旁人不会知晓过多。
可这件事有何不对吗?
秦鹤邻沉思片刻,试探道:“可是夏贵妃还有别的要求?”
另外三人显然已经提前商议过此事,闻言对视一眼,赵蘅率先屏退了周边侍女。
朱明信:“夏贵妃要求颇高,前前后后工部已经向户部要了一百万两银来修缮宫室了。”
一百万两再建一座宫室都够了。
朱明信等着看秦鹤邻闻讯惊大双眼的表情,可等了又等,秦鹤邻仍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他不免有些失望,只好继续道:“要这么多钱的确有古怪,可惜我们在工部没什么人,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用在了修缮宫室上。”
言外之意这一百万两还用在了别的用途上。
端王与三皇子的争端自这时起便已开始,夏贵妃身为三皇子生母,端王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攻讦的机会。
秦鹤邻明白此举背后的含义,也明白他的仕途并不由自己做主,端王能事先告诉他就已经很厚道了。
这可都是白梅客的功劳。
若不是她昨日去找朱元瑶说他擢升的事,朱元瑶可不会关心他去哪里,朱明信也会如前世一般由得他去礼部。
秦鹤邻微微闭了闭眼。
现在他已表露自己对白梅客身份的怀疑,对此她定然会有新的动作。
她的动作越大,背后的人就越难隐藏,他就能越早发现幕后之人的身份,就能越早断绝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不能让“擢升”之类超出他掌控的事情再发生了。
“秦翰林?秦翰林?”
秦鹤邻如梦方醒,看向方才唤他的朱明信。
见他全然走神的模样,朱明信只好又道一遍:“过几日我就会写明各翰林去往各部的奏章,还要辛苦你在工部多多留心些。”
秦鹤邻微微颔首,并无异议,宛恒看他模样不对有些担忧:“你可是还有什么旁的顾虑?”
让外祖父操心倒是自己的不对了,秦鹤邻安抚地勾了勾唇,
“并无,方才只是想到内人了。”
几人恍然,赵蘅笑着打趣:“从前总觉得你是个不近女色的冷疙瘩,没料到成婚后竟然也被训成了绕指柔,可见英雄自古难过美人关啊。”
面对这般打趣秦鹤邻面不改色,几人商议完各自散去,出了府却见门口等着国公府的小厮。
“爷,少奶奶请您今晚回去一起用膳呢。”
宛朱二人尚未离去,见状又想起方才在书房里的那阵。
朱明信刚想调侃几句,宛恒却知自己孙儿被三番五次拿私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事打趣定会不舒坦,忙将人扯走了。
秦鹤邻无暇顾及那边,他听到这般邀请的第一反应便是白梅客另有图谋。
这才过去一天,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她就这么着急着想和他分开?
哪怕白梅客此举迎合了他的打算,秦鹤邻依旧不讲理地生了些怨怼。
他敛下眉目:“还请了旁人吗?”
“没有,少奶奶只让厨房做了两人的菜。”
那就是想从他嘴里套出点消息了,秦鹤邻皱起眉,做了很多猜想,却在看到满桌的绿叶菜时被全部推翻。
……她应该没打算好好和他吃一顿饭。
再看看一旁略带不安的庆安,秦鹤邻有些讶异。
竟然只是为了在“挑食”一事上胜他一筹?
他看向白梅客,对方一脸从容,可面颊稚嫩,和十余年风霜磨砺后还是不一样。
这时的她还会有这般幼稚的胜负欲。
再看向那桌不见荤腥的菜,秦鹤邻微微有些好笑。
白梅客饮食清淡,而他无肉不欢,但成婚那么多年,饮食习惯早就被带偏了,这满桌的菜就没他吃不下去的。
好笑之余,心底无端升起的怨怼也随之消失殆尽。
思虑一番后,秦鹤邻与白梅客相对而坐,在她隐含期待的目光下夹起一筷子青菜淡定地吃了下去,甚至含笑抬眼,
“我听说你今日带回来个新厨子,厨艺不错。”
凭什么让她赢?
这话带着挑衅,白梅客瞪大了眼,试图在秦鹤邻面上找到一丝一毫的不情愿不舒服,只是可惜,秦鹤邻当真很喜欢这顿饮食似的,一口一口吃得欢欣。
彻彻底底的输了,白梅客垂下眼,心情有些郁郁,精心做成的菜品也变得味同嚼蜡。
“其实这道菜配上八腊居的酱菜会更有滋味。”秦鹤邻忽地开口。
白梅客抬眸,一旁已有侍从识趣地去厨房拿酱菜了。
她笑笑:“我一向吃不惯他家的酱菜。”
其实她喜欢的,只是八腊居的酱菜里头爱放蒜,属道教禁食五荤三厌的一种,而徐雅栀从小长在观里是不爱吃蒜的,这些日子她一直避着。
而先前庆安也说秦鹤邻并不喜欢吃酱菜。
秦鹤邻并未接话,只是在酱菜拿来后着人舀了一勺在她碗里。
“试试吧,你会喜欢的。”
白梅客的目光在那勺酱菜上凝了凝,而后转向秦鹤邻。
厨房里的酱菜一开始是给谁准备的?
她默了片刻,拿起勺子入口尝了尝,的确好吃。
吃完,秦鹤邻并无异样,又伸手打开另一个口味的酱菜,说这个更适合配粥。
白梅客的心越发凉。
秦鹤邻看着她慢慢将那碗粥喝完:“我曾听人说,难过的时候吃些喜欢的东西,心情会好起来。”
白梅客抬起眼,眸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危险:“所以您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吃这些呢?”
是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吗?
除了她喜欢什么之外,还知道旁的事吗?
秦鹤邻目光有一瞬间的凝滞,而后垂下眼避开白梅客的目光,语气温和:“因为这些我喜欢,所以我想你也会喜欢。”
因为这些你喜欢,所以我才会喜欢。
白梅客不满意这个答案。
酱菜早已备下,说明秦鹤邻早就知道她的喜好。
可秦鹤邻调查的是谁的喜好?
白梅客吗?
他是什么时候生的疑?
他是不是还顺势查到了义父?
温热的清粥入胃,白梅客浑身都舒坦怠懒了些,她取来帕子轻轻擦着嘴,垂眸掩下眼底一片冰冷。
若是如此,秦鹤邻便留不得了。
秦鹤邻微微颔首,迈步随王府詹事而去。
今日大皇子端王派人来翰林院请他去一趟王府,前世这一趟定下了让他去礼部的事宜,既然他尚且没有去旁的地方的打算,那去礼部也很好。
礼部里哪里是坑哪里是路他已经摸清,再来一次也没什么。
到了书房,竟不见端王赵蘅,只有他的外祖父宛恒。
清瘦挺拔的背影立在房中,听见响动,宛恒缓缓回过身来。
纵使做了准备,见到人时秦鹤邻还是忍不住一阵恍惚。
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外祖父了。
前世外祖父在他三十二岁时便过世了,他从小与外祖父亲厚,闻讯几次请求回乡守孝,皇上却因朝局紧张,将他请求丁忧的奏折全部驳回。
那段时间他颇消极,朝堂上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拿着他不守孝道攻讦他的人更是不胜枚举,是妻子替他回外祖故乡,完完整整地守了三年孝期,也替他平息了那些流言蜚语……
秦鹤邻呼吸一滞,将多余的心思按下,看向许久未见的亲人神色微柔,
“外祖父。”
年近七十的老臣听见自己向来沉静内敛的外孙唤自己“外祖父”微微一愣,鹤邻从不在官场这样叫他。
他从来都只是淡然地垂下眼,周正地行礼,再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宛阁老”。
他知道这孩子心里很敬重他,只是不懂得如何将心事宣之于口,也曾暗暗担忧他会因这性子吃亏。
今日如此反应,是成了亲的缘故吗?
说来这桩亲事最初洽谈时,鹤邻也来问过他,他们当时考量了各个方面,却不曾问问鹤邻是否心仪。
高门娶亲,真心是最不要紧的。
可如今看来,这姑娘倒是也很好。
他有些欣慰,看向秦鹤邻的目光愈发温和:“我前些日子忙于祭祀之事不在京中,误了你的婚事,没有怪外祖父吧?雅栀是个好孩子,得了空也带她来见见我。”
雅栀?明明才过去没多久,这个名字却遥远的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的确是上辈子的事。
秦鹤邻微微抿唇,不确定是否要将自己重生一事说出来。
这事太玄幻,旁人非亲历恐不能信,若只说秦家日后有灭顶之灾,外祖父年事已高,为此劳神劳力伤了身体更不好,要说前世外祖父病逝,是有过度操劳的缘故在的。
他自己应付得来。
思至此,他垂下眼,神色不变地应了。
宛恒更是满意,又稍稍叮嘱了几句身子,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我来寻你,是为了你擢升的事。”
“你觉得,去工部如何?”
工部?
意料之外的变化让秦鹤邻眉头微挑,却依然不动声色:“听您的。”
只是脑中开始不断回想前世这个时候工部发生了些什么事。
当今好战,自即位以来征战不断,一直到他死去的前一年战事依旧未平,工部一年到头都忙着铸兵,除此之外并不好土木,除了用作国家的建筑外,为私不过五座殿宇三座园林,哪怕出身微末的太祖皇帝所建都比这个多。
这段时日,工部好像没什么旁的事宜,那又为何让他去工部?
“只是不知,让孙儿去工部,可是有什么意图?”
外祖父自然不会害他,只能说明这个时段工部的情况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自然是为了夏贵妃。”
门外忽地传来一声,秦鹤邻同宛恒回头,便看见一身素锦衣袍的端王同吏部尚书朱明信自门外而来。
两人忙肃了神色向端王见礼。
端王赵蘅乃皇帝与秦鹤邻姑母所生第一子,也是秦鹤邻的表兄,大兴立长之说盛行,赵蘅本人谦逊温礼,在朝野民间素有人望。
他忙扶起年迈的宛恒,温和道:“宛阁老不必多礼,快请坐。”
又转向秦鹤邻:“前些日子父皇赏了些毛尖,我知道你素来爱喝,今日特启开来,快尝尝。”
说着让一旁侍女上前奉茶。
茶汤透亮,满室留香。
坐在一旁的宛恒微微皱了皱眉。
他记着鹤邻好像是不太喜欢毛尖的。
可看着没有多犹豫饮了一口茶的秦鹤邻,又觉得或许是自己记错了也说不定。
还是要多多关心关心鹤邻。
“多谢殿下。”秦鹤邻只喝了一口便搁置一旁,看向赵蘅,“殿下方才说的‘因为夏贵妃’是什么意思?”
夏贵妃是当今三皇子的母妃,先皇后过世后执掌后宫事,秦鹤邻与她交集不多,只偶尔在宫宴上见过几面,却也知道她盛宠多年,哪怕前世夏家倒台也没有丝毫影响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赵蘅看了一眼一旁的朱明信,对方会意,道:“夏贵妃的宫殿半个月前走了水,现下正在修缮。”
秦鹤邻了然,后宫殿宇的修缮一般由司礼监直接呈报皇上,除开户部工部的人,旁人不会知晓过多。
可这件事有何不对吗?
秦鹤邻沉思片刻,试探道:“可是夏贵妃还有别的要求?”
另外三人显然已经提前商议过此事,闻言对视一眼,赵蘅率先屏退了周边侍女。
朱明信:“夏贵妃要求颇高,前前后后工部已经向户部要了一百万两银来修缮宫室了。”
一百万两再建一座宫室都够了。
朱明信等着看秦鹤邻闻讯惊大双眼的表情,可等了又等,秦鹤邻仍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他不免有些失望,只好继续道:“要这么多钱的确有古怪,可惜我们在工部没什么人,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用在了修缮宫室上。”
言外之意这一百万两还用在了别的用途上。
端王与三皇子的争端自这时起便已开始,夏贵妃身为三皇子生母,端王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攻讦的机会。
秦鹤邻明白此举背后的含义,也明白他的仕途并不由自己做主,端王能事先告诉他就已经很厚道了。
这可都是白梅客的功劳。
若不是她昨日去找朱元瑶说他擢升的事,朱元瑶可不会关心他去哪里,朱明信也会如前世一般由得他去礼部。
秦鹤邻微微闭了闭眼。
现在他已表露自己对白梅客身份的怀疑,对此她定然会有新的动作。
她的动作越大,背后的人就越难隐藏,他就能越早发现幕后之人的身份,就能越早断绝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不能让“擢升”之类超出他掌控的事情再发生了。
“秦翰林?秦翰林?”
秦鹤邻如梦方醒,看向方才唤他的朱明信。
见他全然走神的模样,朱明信只好又道一遍:“过几日我就会写明各翰林去往各部的奏章,还要辛苦你在工部多多留心些。”
秦鹤邻微微颔首,并无异议,宛恒看他模样不对有些担忧:“你可是还有什么旁的顾虑?”
让外祖父操心倒是自己的不对了,秦鹤邻安抚地勾了勾唇,
“并无,方才只是想到内人了。”
几人恍然,赵蘅笑着打趣:“从前总觉得你是个不近女色的冷疙瘩,没料到成婚后竟然也被训成了绕指柔,可见英雄自古难过美人关啊。”
面对这般打趣秦鹤邻面不改色,几人商议完各自散去,出了府却见门口等着国公府的小厮。
“爷,少奶奶请您今晚回去一起用膳呢。”
宛朱二人尚未离去,见状又想起方才在书房里的那阵。
朱明信刚想调侃几句,宛恒却知自己孙儿被三番五次拿私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事打趣定会不舒坦,忙将人扯走了。
秦鹤邻无暇顾及那边,他听到这般邀请的第一反应便是白梅客另有图谋。
这才过去一天,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她就这么着急着想和他分开?
哪怕白梅客此举迎合了他的打算,秦鹤邻依旧不讲理地生了些怨怼。
他敛下眉目:“还请了旁人吗?”
“没有,少奶奶只让厨房做了两人的菜。”
那就是想从他嘴里套出点消息了,秦鹤邻皱起眉,做了很多猜想,却在看到满桌的绿叶菜时被全部推翻。
……她应该没打算好好和他吃一顿饭。
再看看一旁略带不安的庆安,秦鹤邻有些讶异。
竟然只是为了在“挑食”一事上胜他一筹?
他看向白梅客,对方一脸从容,可面颊稚嫩,和十余年风霜磨砺后还是不一样。
这时的她还会有这般幼稚的胜负欲。
再看向那桌不见荤腥的菜,秦鹤邻微微有些好笑。
白梅客饮食清淡,而他无肉不欢,但成婚那么多年,饮食习惯早就被带偏了,这满桌的菜就没他吃不下去的。
好笑之余,心底无端升起的怨怼也随之消失殆尽。
思虑一番后,秦鹤邻与白梅客相对而坐,在她隐含期待的目光下夹起一筷子青菜淡定地吃了下去,甚至含笑抬眼,
“我听说你今日带回来个新厨子,厨艺不错。”
凭什么让她赢?
这话带着挑衅,白梅客瞪大了眼,试图在秦鹤邻面上找到一丝一毫的不情愿不舒服,只是可惜,秦鹤邻当真很喜欢这顿饮食似的,一口一口吃得欢欣。
彻彻底底的输了,白梅客垂下眼,心情有些郁郁,精心做成的菜品也变得味同嚼蜡。
“其实这道菜配上八腊居的酱菜会更有滋味。”秦鹤邻忽地开口。
白梅客抬眸,一旁已有侍从识趣地去厨房拿酱菜了。
她笑笑:“我一向吃不惯他家的酱菜。”
其实她喜欢的,只是八腊居的酱菜里头爱放蒜,属道教禁食五荤三厌的一种,而徐雅栀从小长在观里是不爱吃蒜的,这些日子她一直避着。
而先前庆安也说秦鹤邻并不喜欢吃酱菜。
秦鹤邻并未接话,只是在酱菜拿来后着人舀了一勺在她碗里。
“试试吧,你会喜欢的。”
白梅客的目光在那勺酱菜上凝了凝,而后转向秦鹤邻。
厨房里的酱菜一开始是给谁准备的?
她默了片刻,拿起勺子入口尝了尝,的确好吃。
吃完,秦鹤邻并无异样,又伸手打开另一个口味的酱菜,说这个更适合配粥。
白梅客的心越发凉。
秦鹤邻看着她慢慢将那碗粥喝完:“我曾听人说,难过的时候吃些喜欢的东西,心情会好起来。”
白梅客抬起眼,眸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危险:“所以您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吃这些呢?”
是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吗?
除了她喜欢什么之外,还知道旁的事吗?
秦鹤邻目光有一瞬间的凝滞,而后垂下眼避开白梅客的目光,语气温和:“因为这些我喜欢,所以我想你也会喜欢。”
因为这些你喜欢,所以我才会喜欢。
白梅客不满意这个答案。
酱菜早已备下,说明秦鹤邻早就知道她的喜好。
可秦鹤邻调查的是谁的喜好?
白梅客吗?
他是什么时候生的疑?
他是不是还顺势查到了义父?
温热的清粥入胃,白梅客浑身都舒坦怠懒了些,她取来帕子轻轻擦着嘴,垂眸掩下眼底一片冰冷。
若是如此,秦鹤邻便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