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拴住自己的裤腰带

见到女儿来了,张寡妇幸福又娇羞的笑容,石化片刻。还没等她张口解释,好事儿的人已经出声了。“大妮子,你娘不是搞破鞋,是跟你达种瓜种豆呢。”

说完,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事情原委,刚凑完热闹的人都门清儿,但跟半大的小姑娘,却没说的那么明白。

崔娴多打量了几眼这姑娘,从外貌上来看,丝毫没有张寡妇那股泼辣劲儿。不过当娘的行事作风如此,孩子以后肯定也是有样学样。不过这些事儿,也轮不到崔娴操心。

随后就听到那姑娘带着些疑惑开口:“田大娘,你莫说笑,我达都死了好多年了。”

张寡妇脸上带着些不耐,嘟囔几句多管闲事的人,叫着姑娘到身边。这事儿,她解释起来还有些棘手。面对姑娘,张寡妇多了几分人情味。

不过这凑热闹的人,哪里嫌事儿大,巴不得越多热闹看越好呢。有个人指着魏谷雨:“不是困到煤坑里的那个,是跟你新达。”

这个看着十三四岁,还没抽条的少女,瞥了一眼魏谷雨,随后带着哭腔:“娘,不是说魏哥要给我做老公的吗?怎么成了我达。”

刚才女孩脸上还带着那么一丁点的娇羞,听到那句话之后,娇羞被震碎落地,转而都是不可置信的吃惊。

此话一出,崔娴和周围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审问者都有些吃惊的样子。看看张寡妇,又看看哭的梨花带雨的小姑娘。

这句话的信息量,还真是够大的。这一家人非要逮着魏谷雨算计不可,娘俩竟然看中了同一个人?

魏谷雨依旧默不作声,站在原地,如同丢了魂儿一般。听到张寡妇的声音,他胃里就翻江倒海的,更是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人。

刚才听到有人调侃,他也毫无反应。当听到清脆少女的声音,夹杂着哭腔说出那句话的时候,魏谷雨的眼神瞥向她。随后再次低下头,果然,蛇鼠一窝,都是一样的腌臜货。

那娘俩并不知道魏谷雨心中所想,也顾不上去堵旁人吃惊不小的嘴巴。张寡妇赶忙安慰女儿:“大妮子,莫哭,娘给你找个更好的。你达,就莫要再惦记了。”

一下子,就给少女刚懵懂出来的感情,判了死刑。女孩子承受不住,想过去找魏谷雨说上几句话,却是被张寡妇给拦住了。

旁边凑热闹的人,又小声议论起来。开始说张寡妇不道德,竟然连女儿的心头爱也抢。要是魏谷雨跟大妮子在一起,倒不算太亏得慌。

也有人说,张寡妇深谙夫妻之道,看魏谷雨在小树林就急不可耐的架势,肯定跟张寡妇在一起日子更滋润。

自始至终,谁都没有考虑到魏谷雨的想法。他好似被当成个物件儿似的,被众人评价、讨论。

崔娴的三观是一次又一次被刷新,今日的热闹,真没白凑。她前世看了许多狗血电视剧,觉得太胡扯了。现在才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啊。

张寡妇在宽慰哭哭啼啼的女儿,魏谷雨站定在原地,面无表情。围观者还不愿意散去,不知道还在期盼什么大瓜。

崔娴还沉浸在震惊当中,张寡妇这人是不是一点底线都没有?跟姑娘抢男人的事儿,她也能干的出来?又见有人,从她身边过去,往窑内挤。

人群传出有些不耐烦的抱怨,凑热闹就凑热闹,妄想占据最佳看戏位置可不行。但来人说他们是知青点的,凑热闹的就给让开了路。

“梁书记,怎么就结婚了呢。”知青点联络人事后到场,听到处理结果之后,吃惊不小。

魏谷雨听到熟悉的声音,好似是看到了希望一般,转头寻找或许能解救自己于困境中的人。只是抬头,就对视上张寡妇夹杂怒火和威胁的双眼。

晚了,一切都晚了,他亲手签字画押了,结婚证上还盖了大印。别说联络人没有那么大面子,就算是有,可来的也太迟了。魏谷雨眼神中的光亮,再次熄灭。

崔娴顺着知青点人挤出来的通道,往里看了一眼,心道:原来审问的是梁书记。

梁书记对知青点联络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甚至经此一事之后,还有些瞧不上眼:“城里后生,你们莫要觉得生产队的女娃和婆姨好耍,出了事情是要负责的。”

知青点联络人看魏谷雨那瘟鸡的模样,也是有些于心不忍。还想跟梁书记说一说,让他通融通融。现在收回结婚证,魏谷雨或许还有回去城里的机会。

这要是真跟这的婆姨结婚了,那一辈子……

但梁书记哪里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不想被拴住,就要拴住自己的裤腰带。”梁书记一眼就看出来,这后生想说什么话。

无非就是觉得,魏谷雨被栓在土地上可惜了。但这果是魏谷雨自己种下的因结出来的,要是他能管住裤腰带,也不会出这档子事儿。

知青点的人沉默半晌,同情魏谷雨不假,但也没了转圜的办法。

崔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非常经典。不评判梁书记处理这件事,是公允还是有失水准,但这句话的确说的在理,应该点赞转发,让所有知青都听一听,看一看。

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没再转圜的机会。张寡妇安抚好了女儿,叫着魏谷雨离开。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慢慢散去。

崔娴走在众人身后,听着他们还在议论,心中感慨,今天看的现场直播的确受益匪浅。尤其是张寡妇给她的印象,更是深刻。

不要小看生产队的女人没有文化,脑袋精明的很。张寡妇是一个,武旺婆姨也算一个,俩人有的一比。

砸吧一道儿这事儿,崔娴回到房间,关上门拉上窗帘。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享受的时候大脑放空,不再想那狗血的事儿。

放眼整个陕北,也就只有自己能在下乡日子中,过的如此舒坦。试问,哪个知青能过的比自己好?答案不言而喻。

洗漱好了,崔娴把东西都收起,躺在柔软的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了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