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红柳沟公社

知道崔娴此行,是去公社帮忙,宋坤也是与有荣焉的感觉。拿着钥匙,脸上洋溢着笑容。能结识这样的朋友,他也是发自内心的骄傲。

还特意交代几句,到公社也不能掉以轻心。那边成员复杂,她得多长个心眼才行。

崔娴应承,也没跟他多客套,抓紧回到作坊。

准备工作就绪,她得要出发了。火炕上的腊肉已经熏好了,崔娴把它们放到自己的冰箱里。熏腊肉的罐头盒子,缩小后,收进了百宝囊。

检查铺盖,确定没有遗漏的东西,放在后座捆绑好。自行车上还挂着三个大包裹,推着出了作坊,锁好门骑行出发。

车把上承重,道路不好走,崔娴骑了一会儿才适应过来。这次领命到公社帮忙,老支书虽是没有直言,但她心里也清楚,是一定要为大队部增光添彩的。

她只烧制一次青砖,但整个过程一直盯着,细节也没放过,要只是烧青砖这事儿,对她来说倒是没有多大的难度。

就怕,其中还有什么利害关系,分寸拿捏不好容易招惹麻烦。

公社那边的关系,可不如生产队里那样简单。尤其是在生产队,自己还独住,更是能免去不少麻烦。此行会面对如何处境,崔娴也未可知。

那日冒队长跟自己说的话,崔娴当然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身为队长,有机会能给生产队带来好处,他当然要把握住。但他又有些担忧,自己是否会因为他的‘自作主张’而有情绪,导致日后跟生产队关系不好。

冒队长老实憨厚,城府没有老支书那样深。当日自己故意道谢,冒队长听着心里恐怕会犯嘀咕。崔娴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崔娴倒是不排斥他们的安排,否则青砖烧制出来,她完全可以全部藏起来,不让冒老大他们发现。

自己现在就是冒队长的一个王牌。但凡是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他肯定会第一时间汇报到大队部。而老支书和大队长,寻常也是苦于没机会,让大队部露脸。

现在正好有了到公社帮忙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错过。大队部、生产队的条件如何,崔娴非常清楚。若是能在公社那边出彩,没准也能获得一些好处。这些好处,就可能会让社员的日子好过一些。

这些干部,都是毫无私心的。也正因为如此,崔娴才愿意服从他们的安排。更何况,到公社走一遭,没准还有意外收获。

这三天的时间,她不但是要准备出行的东西,安顿家里的一切,也预想了一些在公社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她与公社的干部不熟悉,也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邀请了多少手艺人。她不想出风头,但又想给大队部争光,这个尺度着实是不太好拿捏。

但既是已经踏上行程,就没了退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只能随机应变了。

出了生产队,骑着自行车向西南,赶往红柳沟公社。两山夹一沟,满谷红柳树,这就是红柳沟的由来。

天气见暖,有些地方已经冒出来青茬儿,绿莹莹的很好看。路程不长,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骑到了。现在的公路都是土路,不下雨的时候很好走,除了灰尘有些大。

这一路上,崔娴没看到一辆车,估计平日往来也就一趟两趟的公共汽车。

公社就在公路旁边,三四排窑洞,还有两排青砖灰瓦的平房。这看上去,规格的确是比生产队和大队部,要强上一些。

崔娴只盼着,像是他们这样的‘烧陶大师傅’,能有个单独的住处。她也好方便,投喂自己的那些宝贝。

下了自行车,崔娴推着往公社走。观察周边的环境,也顺带熟悉一下公社。

比生产队是强许多,不过水泥建筑,崔娴也就只看到电线杆。崔娴只瞥了一眼,这地方的确也不指望,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建筑。

随后回过神,顺着电线杆往上看,竟然看到有黑色的线。崔娴有些激动,莫不是这里通电了?不太可能,崔娴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里的条件如何,她也是领教过的。短时间内,未必有通电的能力。

崔娴还是第一次来公社,不免有些好奇。一路走,一路观察,布局也熟悉个差不多。车子停放在窑洞门口,崔娴拿着介绍信,找到了办公室的章干事报道。

章干事又黑又瘦,但精神状态很饱满,看到来人眼睛在她身上打量几下。得知是烧陶大师傅,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她。

没谈工作,先安排食宿。章干事在前方带路,说是没想到冒家沟大队推荐的烧陶大师傅,竟然这么年轻。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只是有些惊讶。

崔娴笑笑不回答,是,任由谁听到她是大师傅,都会惊讶不少的。不过等到青砖烧制出来之后,就能够让他们服气,用嘴巴解释倒不如拿本事说话。

章干事说,明早公社的刘主任,会给他们安排工作的。今天晚上,先在宿舍好好休息。章干事拿着钥匙,带崔娴去看宿舍。

让崔娴惊讶的是,宿舍并非是安排在窑洞里,而是在新盖的青砖平房里。里面刷了大白墙,床架和桌椅都是新的。

只不过一进来,有些阴凉的感觉。外面阳光照,还挺暖和,忽然一进来,崔娴还打了个冷颤。看着这地方,好像寻常没人住。

崔娴环顾一圈,看到门口有一根拉绳,伸手拉了一下,咯噔一声头顶的灯泡就亮了。天啊,居然真的接了电灯?着实是让崔娴有些意外,这住宿条件有些好啊。

“这样好的房子,干部不住,用来做宿舍?”崔娴有些好奇。光是有电灯这么一个条件,就能免去多少晚上费眼睛的苦楚。

煤油灯下看东西,着实是不太方便。离得近了,鼻孔都熏的黑乎乎的,满是煤烟味儿。

章干事回答:“这里不好烧炕,冬天冷的要死,根本住不了人。不像是现在天气暖和了,还能派上用场。”

条件好是好,不过也得能住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