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为大队争光去

老支书和大队长,见到此景也是难掩目中的欣赏之色。崔娴不显山不露水的,烧制出来那等成色的水缸,已经够让人惊艳。被人夸赞有加,她也是丝毫不骄傲翘尾巴。竟然又闷不吭声的,烧出来这么好的大青砖。

老支书看到冒文栋拿过去的青砖,用长烟枪,在上面敲了敲,那动静可真悦耳。大队长看到青砖,第一反应:他们大队也能出人头,帮公社完成任务了。

俩人一商量,就过来找冒文栋,让他带路,跟着过来了作坊。想亲眼瞧一瞧,崔娴到底还有多少本事。

进来之后,果然也没让他们失望。等到了作坊门口,看到里面堆放的东西,老支书的手指头都蠢蠢欲动。真养眼啊,这么一堆好东西。

作坊里有许多大水缸的半成品、阴干的大水缸坯等,最让人眼睛放光的是,码放的整整齐齐,一水儿的高品质大青砖。

老支书此时内心也是有些复杂,崔娴这女娃,要是他家的孩子该多好。有本事又低调,每次拿出来的东西,都够让人大吃一惊的。

冒队长见崔娴没说话,凑近跟她说了一句:“青砖是我带给他们看的。”

“谢谢冒队长。”崔娴会意道谢。她不声张、吹嘘自己的本事,但冒队长肯定要跟大队部那边汇报。

现在自己是生产队的人,若是冒队长不帮扶,自己想过好日子也不太可能。能得他和大队部两位干部的赏识,崔娴当然高兴。

冒文栋本不是让崔娴道谢的,但听崔娴说的话,也就只好应承下来。这心里头,却是有点犯嘀咕,不知道崔娴这女娃心中,对此事到底怎么想的。

换做旁人,在开窑第一时间,就得拿着烧好的青砖昭告世界去了。而崔娴却好像,压根就没有要声张的意思。冒文栋不知道,自己汇报到大队部,于崔娴而言意味着什么。笨嘴拙舌的,也没再找到机会,跟崔娴说上几句。

“哎小崔同志,你这青砖咋比规定的大出一截截儿?”老支书对这大青砖爱不释手。硬度好,耐用性强,声音清脆,反正哪哪都是一等一的好。

只不过这块头,比寻常见到的要大许多。

“我不知道第一次烧制,是否能成功,而且我是自己用的,制作大块砖坯效率高。”崔娴解释完,邀请他们去喝碗水。

老支书一摆手,不着急,他还打算再看看大青砖。大队长也在旁边仔细的看着,不怪老支书看到冒文栋拿过去的砖块,都有些激动。

大队长现在看着,也是激动的很。心中不断感慨,大队部真是捡到宝贝了。怪不得知青大会上,冒文栋当面反驳知青办的副主任。

手艺好、本事高的手艺人,冒文栋当然得护着。

现在别说是生产队,就是大队部也把崔娴当掌声明珠。老支书现在更是如此,到哪里都想夸赞几句崔娴,又担心被旁人给惦记上,拐弯抹角吹嘘的时候,的确很有意思。

老支书那双眼睛,盯着一排排的大青砖在放光。还问崔娴,这就是那口破烧窑,烧制出来的?要真是,那崔娴这本事更是不小了。

“还是那口烧窑,不过重新改动了一下。”崔娴解释,烧制青砖对窑内温度要求很高,原来的烧窑密封性不够好。

还是宋坤给的建议,她重新加固、修整了一下烧窑。

几个人特地去看了,崔娴改动的烧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内部还有些余温。崔娴打着手电筒,跟他们在里面绕了一圈。

看到那些小细节的时候,老支书没再多问。崔娴自己琢磨出来,这样的烧制方法,光是看青砖的品质,就知道其中定然耗费了不少心思。

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但只要是拿出来这些青砖,大队部颜面肯定增光。

老支书心头在思考,那件事儿如何跟崔娴交代。她去了,并且出色的完成任务,日后大队部在公社的地位,肯定又能攀升一些。

几人出了烧窑,又参观了卫生间。老支书在心里嘀咕,虽然很卫生、方便,但这样的茅厕很浪费水、浪费肥料,不可推广。

大队长挺稀奇,崔娴这城里娃,脑袋的想法不少嘛。

冒文栋示意崔娴,给老支书他们沏点茶,歇歇脚。崔娴了然,引路带他们过去会客室。

崔娴沏茶的时候,大队长跟她解释几句,以前大队用这口窑烧过青砖。不过没成功,只得到了红砖,而且强度还不够,很容易就敲断了。经她手这么一改动,居然能烧出来青砖,而且品质还是如此高的青砖,水平的确是不错。

崔娴了然,原来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怪不得老支书看青砖那样激动。

她在前院的会客室,接待的这三位。把泡好的茶水,放到他们面前,乖巧的回答他们的问话。

老支书喝了一口茶,刚要开口提正事儿,却是被茶水给惊艳到了。同样,那二位也是如此,多喝了几口,嘴里还在回味。

半晌之后,老支书这才开口。说公社砖厂,要烧一批青砖,尝试多次但质量一直不如意。在各个大队部邀有本事的手艺人,过去研究如何能保质保量烧制青砖。

之前不知道崔娴有这等本事,既然她有这手艺,现在大队把她推荐到公社。一来是帮公社完成任务,二来也能借着机会,为大队争取荣誉。

也不会让她白帮忙,烧窑大师傅,按照市价,1天工钱是125元,包食宿。这是公社开出来的条件。

老支书说完,看崔娴没表态,追加一句这个不容拒绝。

崔娴本也没想拒绝,老支书亲自来安排任务,她哪里敢拒绝。迟疑的功夫,听老支书追加的那句,更是明白这件事对大队部的重要性。

“要过去几天?”她刚才在想,如何安顿家里的事儿。

大队长回答道:“等砖窑顺顺当当转开,麻溜收拾摊场回家来!”

崔娴领命,送他们离开之后,就准备出行事宜。三天后吃过午饭,崔娴把前院备用钥匙交给宋坤,让他每天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