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种植技术手册
现在好了,又能轻松上路。逛了好久,也没找到卖肉猪的门路。崔娴盘算着,真若是还想不到其他的办法,就去找汤技术员一趟。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试试,万一对方就有门路呢。
途径菜市场,崔娴推着自行车进来,打算逛一逛。看看这边的菜市场售卖的东西,与定疆那边有何不同。若是自己手里头的农作物,在这边有销售的门路,日后也能多一个选择。再者,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她也可以采买一番。
临行鄂脱坷旗之前,她把现金以及能变现的家当,全部都携带在身上。以防有自己想买的东西,囊中羞涩。
但此行惊喜多多,入手不少好东西,钱财开销却不多。进来菜市场,即便是遇到价格昂贵一些的商品,她也是有底气入手的。
目光放心大胆的,在搜寻自己需要的商品。也在查看,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自己日后能交易的有多少。
两个县城毗邻,而且还是菜市场这种地方,售卖的多数商品都是相同的。崔娴在查看品质、价格等,抬头就瞧着,有个地方聚了一撮人。
走近了才发现,这是卖黄历的,有很多农民在买。崔娴随手翻了两下,发现了其中的妙处所在。
2毛钱一本,崔娴全款入手。这本黄历,对初涉农耕赛道的崔娴来说,绝对的物有所值。里面好多先辈智慧的结晶,对她来说非常珍贵。
摊位前面还有不少人,崔娴拿着黄历走到个宽敞的地方。翻看几眼,越发的宝贝。上面有很多农谚,比如“小满前,乱种田;小满后,光种糜子不种豆”、“秋分糜子不得熟,寒露谷子等不得”、“干锄糜子湿锄谷,露水地里锄黑豆”等。
每一个农谚,都是对崔娴耕种农作物的指导啊。这本黄历,就是个技术手册。
崔娴跟旁人取经不多,有些还是靠着上一次种植过程,摸索出来的经验。但要想丰富种植作物,那点经验还是不够用。
现在有了这本技术手册,她可就更有底气了。再想尝试种植其他作物,也知道如何施展拳脚。崔娴把它妥当的收起来,等回去之后就存档。
推着车子继续逛,遇到个卖油菜籽的,2毛5一斤,崔娴要买4斤。老农一听,油菜籽要4斤?抬着眼皮子,问她多大的地儿?
崔娴回答,是两分地。
老农的语气明显比刚才多了些轻蔑,也瞧出来这姑娘不太像是个务农的主儿。两分地,一张口就要买4斤油菜籽,那是极大的浪费啊。
“4斤油菜籽,能种五亩多地呢。”老农声调拔高,提醒她可要不了这么多。
秤盘里的油菜籽,再往布袋子里倒回去不少。却是被崔娴给阻止,“您就给我称4斤,多了就留着将来种。”崔娴把1块钱,递给卖家。
心中也是有些个情绪,真是晕了,上次种了那一分地,用了她一斤的种子,可真是够浪费的。不过也幸亏,今日听卖家说了这么一嘴。要不然啊,她再种估计还得按这个比例的。
老农见她执意,把分量称够了。卖家,哪有嫌弃自己商品卖快的呢。
收了种子,又绕了一会儿,没再见着感兴趣的东西。从菜市场出来,崔娴到副食店,买了5瓶‘老银川酒’,花了107元。
该置办的也置办了,卖肉猪的事儿依旧是无门无路。崔娴打算回去先把房间退了,然后去找汤技术员碰碰运气。
回到房间歇息一会儿,确定没有落下的东西,崔娴到前台退了房。
不管汤技术员那边,有没有门路,她都不打算在这多逗留。十点前退了房,被窝卷等依旧是驮在后车座,准备去找人。
没骑行多远,崔娴心里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儿。在副食店花了131元,买了些营养品,骑车直奔住院部。
到了地方,锁好自行车,崔娴背着行李卷。这里面东西太贵重,她也不敢轻易存放在什么地方,还是随身携带最安心。
手里拎着东西,进了医院。没走几步,有个护士认出来她,热情的带崔娴过去病房。
一路上在夸赞崔娴,昨天晚上若不是她啊,这台手术肯定是无法完成。那患者的小命得交代不说,其他几个医护人员心中肯定也多有愧疚。
现在皆大欢喜的局面,崔娴功劳最大。昨天手术完了,大家在一起还在讨论这事儿,说崔娴是深藏功与名。
事成之后,崔娴就直接离开了。询问病患和陪同的人员,也不知道她今日是否还能过来。
没想到,这时候就见到了。崔娴见护士情绪不错,对她的专业也很肯定。说话的功夫,就到了病房。
崔娴一抬眼,看何技术员已经醒过来。那两位同事,都在病房。一个同事正在给她喂粥,看上去恢复的还不错。
听到门口有动静,何技术员的目光正好与崔娴对视上,眼底都是感激。
当自己醒过来的时候,何技术员还不敢置信,自己被从鬼门关拉回来了。而且手术很成功,她的小命不但保住了,病灶也被顺利切除。
说起来昨天这一遭,何技术员也很感慨。她都以为,自己的小命要保不住了。当时因为急病而疼痛到多次恍惚,甚至连后事都交代好了。
中间有一段时间,她完全是没有意识感知的。一直到那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把她从虚无中拉了回来,但疼痛让她意识模糊,不知道当时都发生了什么。现在也丝毫回忆不起来,当时是什么状况。
只有疼,痛彻心扉的疼,让她几度都坚持不住的疼。一直到现在,何技术员还觉得不太现实。她怎么能从急性阑尾炎的疼痛和无麻药切割伤口的疼痛中,存活下来。
现在除了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之外,腰背、胳膊、牙齿都很酸痛。但这种疼痛和昨天的疼痛相比,却让她有不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