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姜维越说越慷慨激昂,声音也越来越高。
二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自己活了两辈子,经历了无数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姜维说的这些。
只觉得,现在这个年代太穷太苦了,如果不是因为重生回来能赚大钱,发大财,自己绝对不会重生回这个年代。
但是现在听姜维一说,才意识到一件事情,自己认为这个年代穷,是因为从来没有想过姜维他们这一代人,是从更穷的那个年代过来的。
正是因为有了姜维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自己才能从一出生,就能吃上黑馒头。
“姜叔,你说的对,可是这些和我们销售肥皂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二水又说道。
“哈哈,刚才是说了起来,我就顺便说了几句闲话。”
姜维也收回了思绪,又谈起销售肥皂的事情。
“二水,我刚刚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大家伙相互信任和团结,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活。如果放弃这个团结和信任,我不觉得我们日子能过好。”
“你刚刚说,我们不抢占市场,其他人就会抢占市场。那就去占吧,不管是每家兄弟单位占领了市场,他们也都和我们一样,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单单是为了赚钱。”
“姜叔,你说的这些都是大道理。”
看到姜维冥顽不化,二水急得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说服姜维。
“二水,你是不是想说,只有自己好了才是真好?”姜维主动问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二水不得不佩服姜维,说起来自己活了两辈子,但是在认识上和思维上,是真的比不过姜维,还有挺大的差距。
又想了想,补充说道:“我是说只有我们厂好了,才是真正的好。”
“姜叔你想啊,现在市政府已经将我们厂划成了试点单位,如果我们不拿出一个优秀的成绩来,岂不是辜负了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二水,你说的也对。”
姜维点头认可,继续说道:“我们是应该拿出一个优秀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不是一支独大,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我们用市场销售这一套方法,是可以填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
听到这会儿,二水算是听出来了,不管说到什么,姜维都非常的会讲大道理,总是一口一个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来不提赚钱这回事。
忽然之间,二水就觉得姜维挺虚伪的,如果他真的不想赚钱,那为什么又要同意自己,带着肥皂厂的职工们,出来销售肥皂。
可是转念再一想,好像姜维还真的是不以赚钱为目的。
从第1天开始销售肥皂到现在,也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肥皂厂的职工们都已经轮了个遍,每个人都拿到了卖肥皂的提成,包括那些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
但是到目前为止,姜维和肥皂厂的几个主要领导,始终没有拿过任何提成。
而且据自己所了解,卖肥皂赚取的所有利润,姜维同样一分也没拿,全都记到了肥皂厂的账目上。
想到这里,二水不由的问出了一个问题:“姜叔,难道你就不想赚钱吗?挣很多很多的钱,可以有自己的大房子,有豪车,还能买飞机游艇,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想!”
姜维回答得非常坚定:“我当然想赚钱,没有人不愿意过好日子。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建设,所有人都能赚到钱,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下二水终于发现了姜维的漏洞,“姜叔,你说的这个实现不了,哪有人希望别人比自己有钱的,又怎么可能齐心协力一起建设。”
“二水,你是不是受了什么思想流毒?”
姜维皱起眉头,很严肃的看着二水:“这30年以来,我们不就是齐心协力一起建设,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吗?”
“姜叔,你说的那是以前,现在提倡单干,只有单干才能发财致富!”二水反驳道。
姜维又摇了摇头:“不对,社会的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如果一个人单干发财致富了,那必然会有一帮人变穷。”
“姜叔,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二水又找到了一个漏洞,侃侃而谈说道:“社会是前进的,社会的财富总量肯定会增加。”
“我说的这个一定,不是说固定的。而是不管什么时候,社会的财富总量都有一个数值,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财富,如果它向某些人倾斜,那么另外的一些人必定会变穷。”
姜维的实践很扎实,理论知识也很扎实,把二水说的哑口无言。
挠了挠头,也不辩论了,拉回话题说起正事儿:“那姜叔,我们就这么固定卖肥皂?”
“好,先就这样固定销售,具体的再看具体情况。”
就这样,肥皂的销售量固定了下来,不管销售时间的长短,反正每天只销售两车肥皂,多了一箱都不卖。
肥皂厂的职工们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二水一起去卖肥皂。
说起来是一整天,其实加起来一共也就干5个来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南门大街逛街,等逛到后来,大家也都逛烦了。
有人就拿上了扑克,也有人就跑到南门大街跟前的人民公园去跳广场舞,也有人提前下班回家,总之是做什么的都有,日子又舒服又快乐。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到了6月底7月初。
天气更加的炎热,人们都换上了半袖,但是和二水印象中不一样,绝大多数的半袖全都是粗布衣服,偶尔也能看到几件的确良,但是并不多。
重生前,二水就非常羡慕那些穿的确良的人,因为那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个高档的象征。
现在有了钱,二水毫不犹豫就买了一件的确良衬衫,立刻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焦点,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引起很多注目。
这天下午卖完肥皂,二水收了摊,让职工们返回肥皂厂,他自己则返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