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家伙中午随便吃了一口,马上就返回肥皂厂,又装了一车320箱肥皂,再次回到南门大街销售。
一天接着一天,肥皂的销售量越来越火爆。
很多时候,一车肥皂拉出去,最多两三个小时就销售一空,这种情况就导致职工们有很多的是空闲时间去逛街。
这天回了肥皂厂,二水专门去找姜维探讨,要不要趁着杨先得这件事情的宣传势头,扩大销量。
就像二水重生之前最常见到的那些商业模式,抓住一切机会迅速侵占全部市场,达到一家独大的目的。
但是姜维拒绝了。
“我们是要赚钱,但是不能赚钱为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这是姜维的看法。
二水有不一样的看法:“扩大市场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多的实际需要,而且市场就这么大,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听到二水这样说,姜维笑了起来:“你这个说法还挺有点意思的。”
作为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人,对于过去的很多口号,姜维都非常熟悉,顺口说了起来:“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二水不好意思的笑了:“姜叔,我这句话就是从这儿学的。”
姜维点了点头,又说道:“你说的没错,市场就这么大,如果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说到这里,姜维话锋一转:“但是在文化思想阵地上,有敌我之别,在肥皂销售这件事上,我们宜江肥皂厂和其他所有的兄弟肥皂厂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都是战友,没有敌我之别。”
二水一下理解不了,重生前,他见过了太多的资本,都是以独占市场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谓是不择手段。
什么点击给红包,什么一分钱就能拿到货,什么拉来亲朋好友砍一刀。
这还是讲文明的,那些不讲文明的,直接就公器私用,什么南山必胜客,什么让有关部门合法合规的打击对手,林林总总,什么手段都有。
而且最后也确实抢占成功了,成了一方独大的资本,赚的盆满钵满。
而现在,姜维却说大家是战友,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姜叔,你把别人当战友,别人可未必把你当战友!”二水掏心掏肺的说道。
二水和姜维相处的时间久了,两个人之间已经成了半个家人,说话的时候毫无顾忌。
同时这也是二水重生前几十年的血泪经验。
刚刚从石头村出去的时候,他也非常的信任别人,但是那些人一次次的把他当成傻子,不光占他的便宜,还使着各种小阴招挤兑他,把那些本属于他的利益也抢走了。
甚至还有人,借着他的信任,反过来陷害他。二水第1次进局子,就是这么进去的。
姜维大摇其头:“二水,你说的不对,我们能打破一个旧社会,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大家互相信任,齐心合力。”
姜维语重心长的说道:“确实,社会上总有一些言论,说什么人心隔肚皮,人本来就是自私的,那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把水搅浑,才这么说的。”
二水根本不相信:“姜叔,没有人搅水,水本来就是混的,老话不就说了,水至清则无鱼。”
看到二水不相信,姜维暂时放下议题,帮二水梳理思想:“那我问你,我们好好的为什么要有鱼?”
“这个……为了赚钱啊,为了生活啊。”
“没有鱼我们就不能赚钱,不能生活了吗?”
姜维大手一划,气势磅礴的说道:“这二三十年以来,我们一直都没有鱼,不也顺顺利利的过来了吗,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二水质问道:“姜叔,日子要是真的越过越好,我们怎么还会这么穷?”
“穷?”
姜维笑了:“二水,你怕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吧?”
“怎么就没有过过,姜叔,我从小就生长在石头村,从小到大,连个白馒头都没有吃。”
二水有些委屈,觉得姜维看不起自己。
“我知道,我知道村里的日子很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30年前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姜维还是笑呵呵的说道。
一句话就把二水给问住了,一下想起了重生前,很多80后和他说过的话。
80后们说,小时候的日子非常艰苦,要什么没什么,可以说穷的叮当响。
那个时候,二水总会嘲笑一句,说80后的算什么苦,自己这个60后才是真正的穷过苦过。
没想到,自己这个60后,在姜维这个40后面前,就相当于80后在自己面前一样。
想到这里,二水不由得放缓了语气问道:“姜叔,你们小时候的日子更苦吗?”
“哈哈!苦!你小时候还有黑馒头吃,我小时候吃的都是麸皮的馒头,就算是这样,也不可能天天有馒头吃,更多的时候还是吃的高粱红薯和野菜。”
姜维说着,不由得回想起了以前:“我是36年出生的,我6岁那年,正好遇上了大饥 荒,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白面,能找到一颗红薯头就算不错的了。”
“每天我都和我娘一起出去剥树皮,漫山遍野的榆树,树皮全都被剥光了,我们只能找那些别人剥剩下的细枝,树根处的树皮,然后回家再磨成粉,和高粱一起和起来,就算是吃的了。”
“后来解放了,那个蒋光头真是一点良心也没有,把能卷走的全都卷走了,卷不走的就让全部炸掉,只给我们留下了一堆废墟。”
“我们才刚开始建设,星条国的那帮鬼子就打进来了,为了把这帮鬼子打跑,我们大家伙勒紧了裤腰带,全力支援前线。”
“这三十年奋斗下来,我是亲眼看到,我们的国家从什么都没有,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你说的没错,今天我们确实还很穷,可是比起30年前,我们已经富裕很多了!”
“从没饭吃,变成了有饭吃,从没衣服穿,变成了有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