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好多大活儿
第1104章好多大活儿
看着自信的高振东,同志们才想起来,这位同时是一位材料学顶级专家,难怪他说还要做做准备,看来就是准备这种材料了。
至于控制,有了单片机,一切就有了基础,甚至必要的时候,为了这个搭上去一块c6132的主板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高振东并没有多解释,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有的是骚操作,磁阻……嘿嘿……
高振东在心里笑得像个二傻子一样,既然老佛爷都付过钱了,多扒拉点回来也是可以的嘛。
“这东西会很贵吧?”一位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早期肯定很贵,但是这种东西也就是在计算中心的高速计算机这些地方用一点,还是问题不大的,普通的同志,暂时还是用软盘吧。”
等到产量大了、甚至卖出去了,就能给自己的同志们配备更多了。
要知道花旗佬此时的硬盘,售价是数万花旗币,就是那个1货币单位能兑换0.88867克黄金的花旗币,想到这个神经病一般的兑换比例,高振东又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花旗佬的单位制来。
这东西价格贵着呢,还别不愿意,这年头哪儿有硬盘啊,这都是未来的硬盘,爱要不要吧。
反正别人不知道,卖给高卢人和老毛子,高振东敢肯定一卖一个准儿。
高振东的话,让池总工想起了自己此行的另外一件事情。
“高总工,你说起计算中心的高速计算机,我想起来一件事情。同志们普遍反映,c6132的新机器,在没有跑大运算量运用的时候,大部分算力基本都是闲置的,总感觉很浪费,用不完,根本用不完啊,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事情,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诶,想到一起去了,虽然算力用不完这种说法是绝对的扯淡,但是c6132这个级别的计算机,的确是已经到了在工作的时候有空闲算力的程度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嗯,正巧,我也想找你说这事儿。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池总工点点头:“嗯,我考虑过。我记得你搞的操作系统,天生就是可以将时间切片,分到多个任务上去的。我考虑啊,是不是改一改操作系统,将这个多任务充分利用起来,同志们只用一台c6108这类低速计算机,利用现在的高速网络设备连接到高速机上,控制高速计算机同时为多名同志服务。”
“哈哈哈,这个想法很好,我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所以才设计的这么一个架构,不过啊,你步子小了一点。”
“步子小了?”池总工有些不解,我寻思我步子已经很大了啊。
“对,不如连c6108都不用,同志们这边只有显示器、键盘,一套显示器键盘作为一套终端,利用网络设备将键盘输入和显示器输出在主机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送,这样一来,别说c6108,就连单片机都行,甚至一块定制的数字电路芯片就能解决问题,便宜得多啊。而且此时通信设备都不一定需要用局域网设备,低成本中速中距工业通信设备都行,当然,前提是以文本应用为主。”
设计得当的话,485在这个地方也是能用的。
高振东此话一出,同志们顿时觉得天地都宽了起来。
卧槽,高总工这想法妙啊!这样搞的话,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同志们都能用上计算机了,甚至必要的时候,还能通过资源分配的倾斜,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独占使用c6132这种高速计算机的效果,而且顺带的,大家也都能用上高总工说的那种新型磁阻硬盘。
如此一来,不论是运算速度还是读写速度,两难自解。
“高总工,你这想法绝了!”运算所的同志们纷纷赞叹,真的,这脑袋是比不了。
高振东也没拒绝同志们的赞叹,这办法本来就是个好办法,也不用谦虚。
“那你们想要怎么做这个?我可以给你们ab两个建议,你们可以选一个。”
两个选择?
“高总工,您说。”池总工不自觉之间,又用上了敬语。
“a,是我直接写好,你们拿去调试,b,是我给出要求,你们来写。”
池总工毫不犹豫,忙不迭的连声答道:“bbbbb……”
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高总工,我仔细分析过您现在这个操作系统的代码,其实已经把基础打得很好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个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写好,特别是有了你在要求上指导,我们明白了方向,这信心就更足。”池总工砰砰砰的把胸脯拍得震天响。高振东点点头:“行,那就这么定。至于底层网络协议的问题,你们不用考虑,有同志在做,你们做好终端应用协议就可以。”
对于他来说,有运算所的协助,自己就不用花那么多时间。
而且这种大型系统软件的编制,对于运算所的队伍来说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个任务,能弄出一大批操作系统人才来,甚至日后比自己还厉害也未尝可知。
说到这里,高振东想起来了另外一个大型系统软件。
“另外啊,我还有一个建议,我想把数据库系统,增加上网络功能。”
“数据库系统加上网络功能?”这又是个大活儿啊!池总工兴奋不已。
“对,这样一来,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只需要用一台高性能、大容量计算机当做数据库服务器,就能让所有的机器都能用上数据库了!而且对于数据的收集、传输、管理、使用,也非常的方便。”
高振东说的前景,让池总工忍不住拍案叫绝:“对,这样一来,不但大家都能用上数据库,而且数据的合并在使用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不需要现在的数据库文件合并操作。”
哪怕现在有了高速网络,实际上还是单机版的数据库在进行数据合并时还是非常的麻烦,不但要多个文件合并,而且还容易出错。
“嗯,你们愿意就好。还是那句话,底层网络协议方面,你们不用考虑,京城工大的同志们正在做,你们只需要根据多层网络模型,考虑在应用层上进行数据库本身的工作协议就可以。关于这方面,如果你们没意见的话,我们就按照刚才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的模式来搞。”
“好好好!高总工,我们就这么干。”
关于网络协议的工作没捞到这件事,不论是厉所长还是池总工,都很是遗憾,我们才是高总工起家时的嫡系部队啊,怎么这么大个活儿的主体工作,就被京城工大给捡去了呢。
没想到高总工这里,居然还有这么多大活儿。
“我们三分厂技术处几位搞软件的同志,你们也是熟悉的,我会派他们过去,和你们合作。”高振东安排道,他从老师那里要来的几位学弟学妹,在三分厂这边可是发挥着大作用,这种大活儿,自然是要把他们用上的。
有一位被派到京城工大负责协调网络协议的工作了,还剩两位,正好,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一个网络数据库。
“好的,这几位同志也和我们合作不是一次了,轻车熟路啊,哈哈哈。”池总工连连点头,看来这件事情高总工非常重视,自己来不了,把得力干将都派了过来。
转念一想,这不废话嘛,这事儿几乎是在计算机应用上最为重要的几件基础工作,他不重视这个重视什么。
——
甘陇省的西北方向,那个已经多次发射战鼓导弹试验的地方,一个发射塔高高矗立。
一枚火箭被上下几个铁架牢牢的抱在中间,白色的箭身显得很是显眼。
火箭周围,身着防化服,戴着防毒面具同志们来来往往,人流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毕竟这东西就是用射程3500公里的战鼓三号导弹改进而来,基本的流程大家非常熟悉。
不过这枚火箭的头部,除了配重什么都没装。
“合练火箭总算是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你们要进行综合合练了。”
一位负责火箭安装的同志笑道,正式火箭还在厂里组装,这枚合练火箭,就是用来给发射中心的同志们练手,训练火箭从总装、加注、检查直到发射的整个流程的。
另外一位同志笑道:“放心吧,类似的导弹我们打过不止一发,现在开始部署的那些同志,还是在我们这里训练的呢,要说造火箭,得靠你们,要说打火箭,还得看我们。”
他们在这里信心满满,而在另外一个厂房里,其他同志看着放在厂房中间那颗受到严格保护,正在进行测试的卫星,却是有几分遗憾。
“可惜啊,为了进度,这枚卫星的功能有些单一,除了一些测试设备之外,没有其他功能。”
一位同志看着亮闪闪的卫星感叹道,这是一枚非常漂亮的卫星,可能是技术趋同进化的原因,这枚卫星和高振东知道的差不多,是一枚接近球形的多面体。
不过和高振东所知不一样的是,这枚卫星除了有他知道的功能之外,还搭载了一些为后续卫星进行数据测试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