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学生问晕?冲击波治膝疼到底咋回事?
冲击波治疗膝盖疼痛课堂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学校医务室的窗前。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康复医学课上,王老师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一根指示棒,正对着大屏幕上的膝关节解剖图,准备讲解冲击波治疗膝盖疼痛的知识。台下,学生们有的坐得笔首,充满期待;有的则还在偷偷整理着上节课的笔记。
王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非侵入性物理疗法——冲击波治疗,专门用于治疗膝盖疼痛。这可是康复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技术。”
李阳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学生,他立刻举手提问:“老师,冲击波是啥?听起来好厉害。”
王老师笑着解释:“简单来说,冲击波就是一种高能量声波,能刺激组织修复,帮助我们缓解膝盖疼痛。它主要分为两类。”王老师指了指屏幕上的分类图,“一类是聚焦式冲击波,能量集中,穿透深,能达到5 - 8cm,可以精准作用于深层病变,比如髌腱止点炎、髌下脂肪垫炎。”
赵悦也跟着举手问道:“老师,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是发散式冲击波,它的能量分散,作用浅层,大概2 - 4cm,覆盖面积广,适合治疗浅表滑囊炎,像鹅足滑囊炎,还有肌肉筋膜疼痛。”王老师耐心解答。
孙宇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老师,这两种听起来差不多,怎么选啊?”
王老师回答:“这就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了。如果是深层的慢性肌腱炎,那聚焦式冲击波更合适;要是浅表的滑囊炎,发散式冲击波效果会更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超声或者触诊来定位病变区域,然后就能知道该用哪种冲击波了。”
李阳又追问:“老师,那怎么操作呢?听起来好复杂。”
王老师开始讲解操作步骤:“首先,我们要定位痛点,就像我刚才说的,用超声或触诊找到病变区域,比如髌腱、内外侧副韧带这些地方。然后涂抹耦合剂,这是为了确保探头与皮肤紧密接触,减少能量损失。”
赵悦举手问:“老师,耦合剂是什么东西呀?”
“耦合剂是一种很常见的医用耗材,它能让冲击波探头和皮肤之间更好地传递能量,就像胶水一样,把它们‘粘’在一起。”王老师形象地比喻道。
接着,王老师继续说:“再就是参数设置,频率一般在5 - 15hz,这个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调整。能量呢,从0.1 - 0.4 mj/mm2,从低到高逐步增强。每次治疗时间是每部位5 - 10分钟,每周1次,3 - 5次为一疗程。”
孙宇挠挠头:“老师,这些参数好难记,调错了会怎么样啊?”
王老师严肃地说:“参数非常重要,如果调错了,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操作的时候更要谨慎。”
李阳又有问题了:“老师,治疗前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治疗前要避免空腹,治疗部位也不可涂抹药膏。”王老师回答,“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轻微刺痛或酸胀感,这是正常的,但要及时反馈疼痛程度。”
赵悦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会有刺痛感啊?”
“因为冲击波在刺激组织修复,就像我们运动后肌肉会有点酸痛一样,这是身体在自我修复的信号。”王老师解释道。
“那治疗后呢,要注意什么?”孙宇接着问。
王老师说:“治疗后24小时内要冰敷,减少局部水肿;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像跑步、跳跃这些都不行。还有,治疗后1周内不要按摩或热敷治疗区域。”
李阳惊讶地说:“这么多注意事项啊!老师,要是不注意会怎样?”
“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比如,治疗后马上热敷,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加重,不利于恢复。”
这时,赵悦举手问道:“老师,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冲击波治疗啊?”
王老师摇了摇头:“不是的,有一些情况是禁止使用冲击波治疗的。像急性炎症或感染,膝关节红肿热痛、化脓性关节炎的时候就不能用;还有凝血障碍,比如血友病患者,或者长期服用抗凝药,像阿司匹林的人也不行;膝关节周围有肿瘤或结核病灶,以及妊娠期间,都要避免。”
孙宇惊讶地张大嘴巴:“这么多禁忌啊!老师,还有别的吗?”
“还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因为冲击波可能会引发病理性骨折;儿童及青少年生长板未闭合,也不能用,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王老师补充道。
李阳好奇地问:“老师,那冲击波治疗多久能见效呢?”
王老师回答:“这要看具体病情。如果是急性损伤,像轻度髌腱炎,1 - 3次治疗后疼痛就会显著减轻,2周内就能恢复日常活动;要是慢性劳损,比如髌骨软化症、鹅足滑囊炎,就需要3 - 5次治疗,效果在疗程结束后1 - 2个月才会逐渐显现。”
赵悦追
问:“老师,那钙化性肌腱病呢?”
“钙化性肌腱病的话,冲击波可以击碎钙化灶,3 - 6个月后通过x光复查评估吸收情况。”王老师说。
孙宇又问:“老师,要是治疗后复发了怎么办?”
王老师说:“如果复发,可以采取联合治疗增效,和运动疗法结合,强化股西头肌、臀肌,比如靠墙静蹲、侧卧抬腿这些动作;也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像超声波、电疗,也就是tens,来缓解深层炎症。”
李阳接着问:“老师,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
“要避免久跪、爬山、过度深蹲等动作,控制体重,如果Bmi大于25,最好减重。运动时佩戴髌骨带或护膝,减少关节压力。”王老师回答。
赵悦又问:“老师,要是复发频繁呢?”
“要是复发频繁,就需要用mri排查半月板损伤、软骨剥脱等结构问题,必要时可能要做关节镜微创手术。”王老师说,“间隔3 - 6个月后可以进行第二疗程,但要先评估组织修复情况。”
孙宇皱着眉头说:“老师,感觉好复杂啊,我有点晕。”
王老师笑了笑:“这确实是个复杂的知识体系,需要大家慢慢消化。冲击波治疗虽然对慢性肌腱炎、滑囊炎及早期退行性病变效果显著,但它不是万能疗法,严重结构损伤,像半月板撕裂,还是要优先考虑手术。而且能量强度要根据患者耐受度动态调整,避免软组织损伤。长期来看,复发预防依赖肌力强化与生活习惯调整,不能只靠冲击波。”
李阳一脸迷茫:“老师,我感觉记住了一些,又好像没完全懂。”
王老师鼓励道:“这很正常,康复医学的知识本来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大家课后再好好复习,有问题随时来问。”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陆续走出医务室,李阳、赵悦和孙宇还在小声讨论着课上的内容,他们的脸上依旧带着疑惑和迷茫,似乎还在努力消化这复杂的知识,未来,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索,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