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有了周氏的提醒,再加上越云川确实是‘害羞’的反应,南星原本激进的动作和缓不少,但有了南星的主动接近,他们两人慢慢的开始如同朋友一样相处起来。


南星的行动不激进,越云川的汗毛没再起来过,与南星当做朋友一般正常相处自然也很好。


现在日常生活平淡和谐,越云川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准备科举,死磕文章上,慢慢的他的文章竟然比沈大郎写的更好了。


越云川得到了县令的青眼,自然也了解了县令真的喜欢的文章类型。


与之前越云川猜测的不一样,邵淳虽然确实是武将风格,喜欢质朴实用的文章,但是他并非目不识丁的那种武将,相反他读过的书真不少,所以他喜欢的阿是那种既言之有物又言辞优美的文章。


越云川为此实实在在的下了一番狠功夫。


越二哥成功当上了衙役,花了一段时间与老衙役搞好关系,慢慢的真的在遂县落下脚来。


也开始有人给越二哥介绍相亲对象,纷纷劝他应该找个娘子成家了。


但越二哥一开始还看了看,后来却是拒绝了全部介绍的人,并不相看了。这是因为邵淳不是个简单熬资历的普通县官,说的土一点就是他上面有人,迟早升迁,越二哥希望能够入县令眼中,跟着县令走,随着邵淳的地位上升,他自然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若是在此地成家,倒是得到了一时的安稳,但也意味着人生仕途就此止步了。


越二哥只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家,就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温馨平凡固然很好,却不是他的选择。


越二哥觉得大丈夫在世就要立下一番工业,儿女情长并无用处。


时间忽悠而过,田里收了一茬后秋霜落下,每日早晨出去都能看见田里堆积的秸秆上覆盖了一曾薄薄的霜,很快,下了雪,白茫茫的雪地遮盖了全部,临近年关,私塾暂时休课,越云川终于不用再每日出门,深夜才归。


放假第一天,越云川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觉得舒服点想起床,又被冻了回去。


夏日的时候还没觉得什么,冬日以来,东厢房的小书房就很冷了,被冻的缩在被窝里不想出去。


又缓了好一会儿,越云川才爬起来。


冬日没什么事情,越云川起床吃完饭后就开始温书,并且把之前准备好的各种诗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背,并且寻找可修改的地方。


越云川的诗赋不太行,只能提前押题准备诗词,然后再把这些诗词背下来,等到考场碰见差不多的题目可以直接把提前准备好的诗写上去。


期间南星推门进来,放下一碟子新鲜出炉的点心,“你尝尝,我刚做好。”


南星一进门,越云川就闻到了点心的香气,他放下手中的书,过去接过点心尝了一口,酥皮内是精心调了味道的肉馅,面皮被烙的酥脆,又被油脂浸透了,一口下去嘴里都是肉香。


越云川的眼睛眯了起来,连连称赞,“星星最近的手艺越发好了啊!”


南星抿唇笑笑,眼睛在越云川脸上转了一圈,落在了书案的书籍上面,“郎君有信心吗?”


这是问他关于考秀才的事情。


越云川这段日子来虽然做足了准备,可是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古代的科举考试,哪里知道自己能否成功,信心自然也是无从说起有没有。


模拟考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看模拟成绩了,所以哪里能拿的出信心来?


不过,越云川很洒脱,他之所以读书的时候也没有耽误家里的春耕秋收,就是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明年试一次嘛!”


越云川这么有自信,南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吃完了烤饼电信,越云川拍拍手上碎屑,“不过我倒是在想另外一件事。”


南星歪头疑惑,“什么事?”


古代读书难,越云川也是真的在古代生活之后才知道古代读书到底有多难,先不说读书过程中所需要的笔墨纸砚的花销,光是拜师所需要的束脩都有很多人无法拿出来。


一辈子做个农民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连农民都做不了,说不定哪天被人看上了你家的地,设局陷害,一家子做佃户,忙忙碌碌一年也只能三分饱填肚子。


虽说西河村大家都很和谐,一般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但是认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越云川准备把村里闲着的孩子聚拢起来趁着冬日教几个字,他甚至不准备按照三字经教导,只是教这些孩子认识数字,学会基本的日常用字就行了。


冬日村里人本来就是闲着的,孩子们每日吵吵闹闹的屋外屋内乱跑,一听能够免费识字,家长自然愿意,很快一群孩子就被搜罗到村长家里的大炕上,越云川举着个新做的小木板,占据了炕头。


越云川低头看看一群吸溜着鼻涕的小屁孩,指着第一个字开始教,“这个字念一……”


越云川每日都不多教,每天差不多就是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只教了一个冬天,等冬日过完,越云川回去冯秀才的私塾上课的时候,自然停止了。


越云川也达到了他之前的目的,教会了这群小孩子认识基本的字,学会了一些数字。


等到过完冬天,春日来临的时候,县试也在二月如期举行了。


县试一般是考五天,第一天考四书五经以及一首诗,越云川考的很顺利,四书五经都已经背诵的滚瓜乱熟,文章是曾经押题练习过的,提前准备好的诗词也用上了,第一场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几场也顺利的考过了。


考完试之后终于不用再每天都学习了。


越云川在私塾请了假,在家里休息了几日,还跟着村里新组成的打猎队一起上山逛了逛,收获了兔子若干,回家做辣炒兔丁。


在等待过程中,成绩公布了,越云川不但考上了,还考上了第一名。


童生县试第一名!


这是越云川从未想过的。


越云川原本以为第一个考试就很难了,第一次考试可能无法顺利通过,但是没想到他不但通过了,甚至得到了第一名。


看来他准备的东西都没有白费,竟然真的得到了很好的成绩。


沈大郎考的也不错,他是第二名。


这下要紧锣密鼓的准备四月的府试了。


越云川不过休息了几日,又过上了日日早起晚睡,埋首书中的日子。不过有了上一次的成功,越云川这次有了些信心。


期间,南星根据他的脉象还给他量身定制了几丸药丸,让他能顺利考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26577|1639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四月府试如期举行。


越云川前一日就来到了府城,在附近租了处较为僻静的旅社,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早早起来吃早饭。


今日的早饭非常丰盛,肉包子,鸡蛋羹,还单独给越云川蒸了一大碗肉羹。


周氏笑意盈盈的跟越云川说是南星特意给他准备的,于是越云川谢过南星,吃的饱饱的,提着早就准备好的篮子上去,一路走到考试地点的时候身上已经开始微微冒汗了。


再等一会儿,等身上的汗意落下,考场开始进人了。


考试搜查非常严格,但越云川已经经过一次了,虽然府试与县试不同,但这次也按照每次的流程走过,他也并不害怕。


沈大郎看见了越云川,招呼他一起排队。


沈大郎凑过来跟他说话,“川哥,你这次准备的怎么样?”


越云川摇摇头,府城距离县城这么远,县试距离府试又只有两个月,他之前的那一套已经不好用了,只能靠夫子讲解,自己努力学习加上碰运气了。


不过越云川很乐观,他拍拍沈大郎的肩膀,“没关系,大郎,我都没想到能够一次就过县试,好在我们现在也算是童生了不是?”


府城下属县衙很多,这次报名的人数也不少,考试现场能来了有三百人。


这些人里面有比越云川他们消息灵通的,有人就盯住了越云川,又看看沈大郎,“兄台就是县试第一名?”


这个人说话的时候虽然客气,可神情中带着倨傲,眼神上下打量越云川,像是在说,这又是哪个野地里蹦出来的人物?


越云川客气的一拱手,“侥幸侥幸。”


那人明摆着来者不善,但没想到越云川这么好说话,一时间倒不知道说点什么了。


越云川没管他,转身拉着沈大郎去排队,他们紧接着往前走了走,远远跟那人隔开距离。


沈大郎本来见那个人十分倨傲,心里有气,正想要反击一番,没想到越云川拉着他走了。


越云川看出了沈大郎的气愤,悄悄在他耳边说,“别搭理他,这种人就是考试前来干扰你心态的,只要我们不被影响,就是打了他的脸了。”


沈大郎因为这句话,气愤顿消,甚至带上了一丝笑意,“真的?”


越云川见他快速调整过来心态,也笑道,“当然。”


考试门前搜查的极为严格,连衣服都要脱掉查看夹层,越云川并没有想要作弊,一切也都是按照方便检查的方式做准备的,很顺利的就通过了检查,进入考场考试。


很快发卷的号声响起,越云川接过试卷一看,考题果然变难了。不过好在他之前压得题多,这道题虽然难了些,也不必怕,之前的文章略微改动一下就好了。


越云川先在草纸上把之前的文章默写下来,再根据新题的不同之处逐字逐句修改。


虽然每一关考试的考官都不同,不同的考官喜好也都不一样,不过越云川从未想过要第一名,他的想法就是考过万岁。


哪能像是遂县一般幸运呢?


因此这文章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内容,内容不求激烈,只求中庸共通,跟谁都能对上一点,只要考官觉得言之有物,或许这道理也对,所谓‘中庸’,这就是越云川追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